湖北省襄阳市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襄阳市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襄阳市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襄阳市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北省襄阳市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阳市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轻轻地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只要你冷静思考,沉着答卷,成功的快乐一定会属于你。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三)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1请将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里。并在答题过程中努力做到整个卷面书写规范、美观。(2分)短小精焊的美文,留连忘反的享受。 2结合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这学期我们经历了一番美妙的语文之旅。旅途中,我们可以看到忍俊不禁( )的紫藤萝花穗;可以欣赏梁衡笔下磅礴涌动的金色麦田;可以聆听法布尔笔端绿色蝈蝈喑( )哑的歌声;还可以见识老大臣、官员滑稽的表演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2分) a人生,不能没有理想。理想给人力量,让人乐观,它能使不幸者_(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得到生路)。 b进入初中以来,我认识了不少新朋友,特别是李明,我们俩_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总在一起),大家都管我们叫“合二而一”。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c在本届世界杯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 d近几年,他通过观察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5写几旬顺畅、连贯的话,句中要用上“闲情逸志、津津有味、各得其所”三个词语(词语出现先后顺序不论)。(2分)_6名著阅读。(2分)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是冰心老人的一首哲理小诗,相信同学们大都读过。阅读名著更需要我们用心揣摩、领悟。请从语言、内容、情感等任一个角度对上面这首小诗进行点评。 我的点评:_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半亩方塘一鉴开,_。(朱熹观书有感) (3)一路与古诗文同行,我们获益匪浅:和孔子对话“_,思而不学则殆。”明白了学与思的重要性;我读王湾的“乡书何处达?_” 体味他的思乡之情;我和自居易同游西子湖,欣赏“几处早莺争暖树,_”生机盎然的美景;我伴随易安居士误入荷花深处,体验“争渡,争渡,_。”的惊奇快感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在下列语句的横线上写出与该场合相适应的敬辞谦语。(每空05分,共2分) 求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_”; 求人解答用“_”,盼人指点用“赐教”。9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古人靠竹简书册获取知识,今天我们则通过书本和网络杂志等多种媒体求知。请开阔视野,驰骋心灵,去发现无处不在的语文。现在班上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快来参加吧!(8分) 这是一个广告盛行的时代。你在尽情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有没有对某些广告语心生赞赏之意呢?请写出你最欣赏的条广告语,要求:耐人寻味,富有美感,令人难忘。(2分) 示例:爱生活,爱拉芳。(拉芳洗发水) 广告语:_ 这是一个手机普及的时代。短信已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常见方式。9月10日是教师节。请你发一条短信(简明扼要,朗朗上上口)给老师,表达你的敬意。(2分) 【拟短信】_ 【说理由】班上有同学认为初中生可以配手机。理由是:手机可以及时与家长联系;手机的功能很多,闲暇时玩一下可以开发大脑。 有同学认为初中生不能配手机,但一下子却说不清楚,请你帮忙拟出两条理由。(2分) 理由:_ 理由:_ 这是一个网络言论自由的时代。去各大论坛发帖、跟帖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一种重要途径。9月30日,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年度总决赛在上海落下帷幕,而与此同时,微博有消息爆料称,由于节目中广告多,演出超时,现场的高音给附近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噪音影响。请就此事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语言文明,观点鲜明,言简意明。(2分) 跟帖评论:_三、阅读与理解(32分)(一)阅读十则(节选),回答13l6题。(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传不习乎_ (2)是知也_11选出下面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 )(2分) a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b三人行 终身行之者乎 c诲女知之乎 择其善者而从之 d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13请从本文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 意义。(2分) _(二)阅读散步,回答1720题。(12分)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4【整体感知内容】文章围绕一家四口写了一个_的感人故事;从中能感受一种_的家庭氛围。(3分)15【品味表达妙处】文中写“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而不用 “三代人散步”,有什么好处?(3分)_16【分析描写效果】说说下面这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有何表达效果。(3分)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_17【倾吐读后感想】本文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的精美散文,读完这篇文章,有如经历了一次道德洗礼。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读后的感想、感悟。(3分)_(三)阅读散文有脚不怕山高水长,回答2125题。(12分)有脚不怕山高水长 外公是一个木匠,每天都背着他的工具袋子出去干活,有时一出去就是很多天。不管翻过多少座山,趟过多少条河,他似乎永不疲惫,那双脚总是那么沉稳有力。 那时生活在大山深处,几十个村屯散落在无数的山岭之间。几乎每一家都留有外公的手艺,大到立柜炕橱,小到桌凳,都出自他的灵心巧手。我常常坐在门前的土堆上,看着四周无数重的山。想着该是怎样的一双脚才能把如此长的距离一步一步量完。 直到上中学以后,我才明白走过那些路的艰难。中学谩在山外的镇上,要翻过5个山头,越过两条小河,每天从东方发白一直走到日头高起,才能到达学校的大门。有一次我问外公:“你走遍了所有的山,过了那么多的河,还要干活,是怎么走的呢?不累吗?”外公手里捏着长长的烟袋,笑着说:“也累,不过这点儿路还不算什么!当年我是从山东一步一步走到这边来的,那才叫远呢!那么多的山,那么多的河。可也走到这儿来了!” 后来去遥远的外地上大学,单单是火车汽车就折腾了好几天,极累。看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山山水水,一想如果用脚去走,就会不寒而栗,于是愈加对外公钦佩不已。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山外,开始了生活中另外的一种艰辛。那些年,辗转劳碌,梦想早已失落在现实中,生存成了一个包袱压在背上。 去年回到阔别的故乡,那么多年过去,那些山仍是童年时的样子,那些河还在不变地流淌。外公已经垂垂老矣,再也不能四处奔走,再也不能把一堆堆平常的木头变成漂亮的家具。只是他仍时常在门前磨那些工具,偶尔抬眼看群山,眼神中分不清是失落还是欣慰。那时的我仿佛每一条路都走到了尽头,只有在大山的家里,才能躲得过那些无远不至的失意与茫然。我常常蹲在一旁看外公磨斧子,外公有一次问我都去过哪些地方,我把那些年中足迹廊至都说了一遍,听得外公一脸向往,对我说:“年轻时多走走真好,我像你这么大时,正跟着我爹从山东往这里走呢!” 我不语,外公并不知道,我走过那许多地方,每一处都是失意的驿站,每一处都留下我疲累的身影。望着层层的青山,外公站起身来,说:“我还能走呢!你看我的脚一点儿都不抖,爬它几个山头还是不成问题的!有脚就不愁路远啊!” 外公的话只是有感而发,他并不知道我的苦恼,他一直都觉得我在外面生活得很好。他忽然来了兴致,非要我和他出去走走,我们爬过门前那座山,坐在那条小河边的草地上,外公点燃一袋烟。说:“怎么样?看我的腿脚还行吧?”他脱了鞋袜,露出那双苍老而布满茧壳的脚,就是这一双脚,带着他健步如飞地走过了一生的长路。 那一刻,我也在看着自己的脚,那么年轻而有力,可是为什么心中却满是颓然?回头看刚刚翻过的山,忽然明白,一直以为路上数不清的水阻山隔,其实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沟沟坎坎,只要有脚,只要心中有温暖的希望,山再高。水再长,都将被踩在脚下。 有脚不怕山高水长。18这篇文章写的是“我”的一段心路历程,试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小时候对外公走过的路充满_之情求学时对自己将要走的路不 寒而栗再后来,走过许多地方后感到_和外公一起爬山,听他一番感慨后我 _。(3分)19认真读文章,说说题目“有脚不怕山高水长”的含义。(3分)_20揣摩文意。说说“只要心中有温暖的希望,山再高,水再长,都将被踩在脚下。”一句中“温 暖的希望”指的是什么。(3分)_21分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分)那些年,辗转劳碌,梦想早已失落在现实中,生存成了一个包袱压在背上。_四、写作与表达(40分)2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题一:迈动我们的双脚,我们在前行;停下我们的双脚,我们在观察、思考。当我们停住脚步的那一刻,眼前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脑海里会有各种各样的联想 请以“我站在_”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请以“沟通的快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请先在所选题号的括号内“”,然后再作文。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为了便于别人阅读,请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题一( ) 题二( )一、积累与运用(18分)1“焊”改为“悍”;“反”改为“返”(每改正确字05分,书写1分,共2分)2jn;yn(2分)3a.绝处逢生 b形影不离(错一字扣1分,2分)4d(2分)5示例:十一长假,一向忙碌的爸爸难得有闲情逸志,带领我和妈妈去春秋寨玩儿,爸爸看起伏的山寨,妈妈赏苍翠的山林,我则津津有殊地在小溪中捉螃蟹,一家三人各得其所。(三个词语使用无论先后顺序。要做到句意连贯,2分)6这首哲理小诗,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花的“芽儿”,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自我牺牲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生动贴切,发人深思。(任选一点谈即可,2分)7(1)老骥伏枥(2)天光云影共徘徊(3)学而不思则罔;归雁洛阳边;谁家新燕啄春泥; 惊起一滩鸥鹭。(共6分。每错、多、漏一字均扣1分,扣完为止)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打扰;请教(每空1分,共2分)9(1)示例:脑白金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劲酒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2分) (2)示例:您的每一滴辛勤汗水,都是智慧的结晶;您的每一次谆谆教诲,都是我们成长的见证。所以,您的每一个节日,我们也都记得,祝您节日快乐!(2分)理由一:使用手机会分散学习注意力。理由二:手机上网会助长“网瘾”。理由三:使用手机会助长攀比心理。(2分) (3)示例:节目虽好,不要扰民!知错要改,挽回形象!(2分) (共8分)三、阅读与理解(32分)10(1)老师传授的知识。 (2)此,这。(2分)11c(2分)12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2分)13示倒: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传统美德:热情好客。现实意义:开放的心态,广交朋友。(2分)14初春散步,在选择走大路或小路时产生分歧,最终长爱幼,幼敬老,一家和谐向前走的(2分,意对即可);和睦、温馨、和美、相亲相爱(1分,任写个即可)。(共3分)15这样写读来更觉温馨,一家人的感觉更加强烈,同时也写出了生命的生生不患和延续。“三代人”相对有些直白,不如原来的写法温暖。(3分)16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对孙儿的疼爱,表现了母亲的温和、慈爱、明理、体谅,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2分)(共3分)17示例一: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示例二: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亲情,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里继承。(3分)18钦佩;失意与茫然;心中有温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