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教案 课 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清晰的结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的方法。能力目标 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字词的障碍。反复朗读,按文章结构来记忆、背诵课文,培养一定的文言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是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教师应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利用掌握的议论文知识来理解作者的观点及现实的教育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 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的方法。教学关键 利用上下文和课文注释加以揣摩、掌握文中关键性的字词或语句。教学方法 读议析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1.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要求听准字音、语气和语调。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句,注意朗读节奏。3.疏通文意。学生借助文本注解、工具书揣摩有关字词的意思,进而疏通文意。教师巡视,师生交流。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朗读节奏和语气语调。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 细读课文,疏通文义。6.小组讨论交流(四人),明确本文的论点、论据。可预设问题供学生讨论,教师适当指导点拨。(1)找出文中阐述作者观点的语句。(2)第一段在文中起何作用?(3)第二、第三段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提示:第一段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作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练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 第二段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思想上、生活上、行为上等方面都要受一番艰苦磨练的道理。 第三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中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第四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互读课文,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全班齐读课文。二、精读课文,师生继续讨论、探究。 问题一:作者是如何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深入地论证论点的。 问题二:孟子为什么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师生交流后小结: 1.开篇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砺,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事的人的事例,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接着从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角度,一正一反地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死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2.“大任”指的是治理天下的任务。孟子认为能担当“大任”的人必须有真正的才干,而造就人才所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是经历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的艰苦磨练,而艰苦磨练的益处是:一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能发展个人的才能,即治理天下的能力。 这段话,对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工作很有借鉴意义。尤其青年学生应该认真体味其中的道理。三、悟读课文,写作延伸。1.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怎么理解这一人才观?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炼造就。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2.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同学们落笔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识,用一些实例验证本文所说的观点,也可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3.请你写出一些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四、总结。五、布置作业 积累有关励志的名言警句。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一、复习提问上节所学内容。二、指导背诵。按文章结构来记忆、背诵课文:列举古代圣君贤臣事例(6个事例6句话),归纳概括上述事例并得出结论,再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对上述结论进一步加以阐发,最后提出中心论点。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问题?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经受磨炼的好处。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征于色,发于声)和客观条件(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三、总结全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文字虽短,但论证有力的文言议论文。全文采用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管毕业论文选题
- 2025年节能照明产品检测与绿色认证合同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建筑材料采购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车联网平台车辆挂靠与交易服务合同
- 2025印刷行业环保认证及绿色印刷推广实施服务合同
- 2025年绿色生态园区门禁系统设计与安装服务合同
- 2025年宠物食品品牌代理合作协议书
- 2025虚拟课堂学生信息安全管理及紧急预案实施合同
- 民革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货物销售合同
- (高清版)DG∕TJ 08-2314-2020 建筑同层排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 航空行业飞行安全手册
- 维修电子设备合同协议
- 微信电子欠条协议书模板
- 微信视频号账号协议合同
- 运输公司值班管理制度
- 编译原理教案
- 2024年7月廉洁警示教育
- 中国诗词文化概论课件
-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贵州省选拔赛美容技术文件
- 北京利达主机JB-QB-LD128E(Q)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