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doc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doc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doc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doc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测试卷(总分:120分 时间:90分钟)一、积累运用(38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16分)。(1)怀旧空吟闻笛赋, 。(2) ,草色遥看近却无。(3)人有悲欢离合, 。(4) ,心远地自偏。(5)瀚海阑干百丈冰, _。(6) ,欲上青天览明月。(7)海内存知己, 。(8) ,铜雀春深锁二乔。(9) 念天地之悠悠, 。(10) ,忽复乘舟梦日边。(11)春蚕到死丝方尽, 。(12)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3)海内存知己, 。(14)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15)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出自_,是俄国作家_,他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2.补全成语(4分)喜( )于色 众目( ) 即物起( ) ( )萤映雪3名著阅读(6分)【甲】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乙】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1)右上图中的人物便是文中的“他”,结合选文判断,“他”是 (填人名,1分),【乙】文选自 (填作品,1分)。(2)两文中“他”面对着自身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个事实是 ;【甲】文中“深邃的眼睛”、“不可逼视的光”、“ 紧闭的嘴”这些肖像描写显示了主人公 的性格特征。(2分)(3)【乙】文“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中“最大”、“最好”暗示了他的伟大,结合两段选文分析,他的伟大之处在于 (2分)4综合性学习(12分)(1).则报导,拟写一个标题。(标题要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8字)(2分)法国费加罗报:10年前,中国宣布在2000年将进行首次太载人飞行,当时世界上无人对此予以重视。比计划推迟了仅3年,2003年中国的神舟5号将宇航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并在太空中生活了21小时;两年后,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宇航员乘坐神舟6号在太空遨游了5天后安全返回地球。今天,人们真的发现,中国有能力兑现她的诺言,中国令全世界震惊。中国2003年成为世界第三太空大国;2005年真正确定了航天大国地位。中国还将在2010年前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表明她的的载人航天技术可与美俄媲美。中国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与其它航天大国平起平坐。 (2)阅读材料,完成第下列各题。 2011年7月20日7时10分,大连市开金州新区金石滩凉水湾路段,一辆载着17个孩子的轻型封闭货车与迎面而来的奔驰车相撞,车上的17个孩子不同程度受伤。此车是幼儿园园长为了接送孩子而雇来的“黑校车”。 2011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正林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私自改装限乘9座的校车,搭载幼儿及教师64人,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东风牌货车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当场死亡5人,后因伤势严重救治无效又死亡16人,受伤幼儿43名。(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校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至少两点)。(2分) (2)某校要举办一次“安全乘校车”的宣传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的方式。(4分)活动方式一: 活动方式二: (3)请为乘校车的同学提两条安全乘校车的建议。(2分) (4)假如你发现在校园里还存在其它安全隐患,作为班级安全检查员的你,来到了主管学校安全的张校长的办公室,你该如何对他说?(2分) 二、阅读(共44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前人之述备矣( ) (2)连月不开 ( )(3)不敢稍逾约( ) (4)佳木秀而繁阴( )6翻译句子。(6分)(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7. 五柳先生既然是“箪瓢屡空”,为什么还能做到“晏如也”呢?(2分)8.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2分)9.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2分)(二)现代文阅读(11分) 留几本书在窗台翁秀美星期天收拾房间,顺便整理书柜,书大都是新的,买回来还没翻过,有几本落了厚厚的灰,用湿布擦了,随手丢在窗台上晾着。再进书房时,只觉眼前一亮,迎面窗台上的书随意躺着,有一本斜放在红红的中国结上,淡紫色窗纱轻拂过书面,宽大的窗台显得生动明媚。原来,书可以不用整齐地码在书柜里几大排,也可以不用机械肃穆地正襟危坐着。书在窗台上很显眼,淡雅的鲜艳的封面堆叠,有些乱,却是明亮可喜,一进门就入了眼,心情也轻松愉快,就想坐下来,细读一番。这个念头,让我吃了一惊。细致认真地读一本书,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书,曾经是我的最爱,端着饭碗看,躲在被窝里看,连上厕所也是手不离书。最喜黄昏时,端了小凳坐在院子里,津津有味地捧着本书看,不知天黑不觉肚饿,每次被母亲催着赶着进屋还不舍得放下。那会儿,好书,如友。那一年生病住院,怕闷,带了宋词三百首、闲情偶记。医院建在山下僻静处,病房夜里不熄灯,正好读书。字字句句如清水,将五脏六腑涤荡得熨帖舒畅。精神面貌实不像一个病人。出院时,书角已被翻得起毛打卷。好书,胜药。只是不知什么时候,时间长了翅膀,“哧溜”一下就过去了。一天,一月,一年,快得让人招架不住。每天来去匆匆,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一天恨不能掰成两天用。朋友单位离家不远,走路仅十多分钟,却开车上下班,说这样快,节省时间。日子仿佛被抽打着的陀螺转个不停,再难挤出时间来读书了。黄庭坚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想来我早已是面目全非了。坐在窗台,伸直腿,书搁在腿上,慢慢翻看,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拢在书页上,文字构建的美妙意象和感觉瞬间渗入全身,心在字里行间跳跃飞舞,喜悦漫溢开来。窗外,天蓝如洗,云作奇峰,这景被窗户框成了画,清新至极。身边的书故人一般围拢着,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捧着书坐着,直到最后一缕阳光从书页里消失,暮色在身边聚集,尤不忍释卷。因为阅读,匆忙枯燥的时间被文字的墨细细研磨了,书香适意怡人。这个下午也变得安静美好,有了回味。其实,日出日落,每天的时间并没有走快一分,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神经紧绷了,脚步加快了,也让我们的心浮躁不安。想起时下正流行的“慢生活”观念,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慢休闲、慢阅读等,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适时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是多么的重要与必要。是的,停一停看看身边的风景,读读手边的书,哪怕是安静地听完一首优美的曲子,也会让单调的生活充满暖暖阳光,使精神舒缓、愉悦、充实。眼前,无意中留在窗台上的书,让我知道,阅读,其实一直是我心里最深切的渴求与向往。留几本书在窗台,以便随时翻阅,在忙碌中休闲一回,给心灵放个假,重新体验读书的乐趣,并且也将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选自散文集百年无废纸,有删改)10通读全文,报据文意,把下面的空格补充完整。(2分)好书如友- _ _ -书若路人 -_ _ _11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字字句句如清水,将五肛六腑涤荡得妥帖舒畅。 _ _ _ 因为阅读,匆忙枯操的时间被文字的墨细细研磨了,书香适意怡人。 _ _ _ 12阅读下面句子,联系全文,仿照示例,说说你对“慢阅读”意义的理解。(2分)想起时下正流行的“慢生活”观念,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慢休闲、慢阅读等,提醒生活在高速发从时代的人们,适时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是多么的重要与必要。【示例】慢餐:“慢餐”就是细嚼慢咽,细细品味。既获得味觉享受,又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享受一种悠游闲适的愉悦。慢阅读: _ _ _ 13.本文原发表在某报副刊,入选百年无废纸时,结尾处被编者删去了以下一段文字:留几本书在窗台。留一份期待,期待与书长长久久的心灵之约。请你从编者(或作者)的角度,结合文章,阐述删去(或保留)这段文字的理由。(2分) _ _ _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父亲,回去吧。14“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句中,将“我的”去掉是否不影响原意? (2分) 15第段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2分) 16在第段中哪处体现了“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 (2分)_ _ _17在第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 (2分)_ _18既然“艰难地开口”了,为什么还要“突然想骂自己”呢?“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为“父亲”什么?为“自己”什么?(2分)_ _19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 (2分)_ _20怎样理解第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给家里写信”,“我答应了声”;第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好好考”, “我使劲点点头”。“我”的“反应”互换位置是否可以?(2分) 21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 (3分)四、写作(40分)(2012山东省聊城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女孩生下来就是唇腭裂,六岁时她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女孩:“妈妈,我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呢?”妈妈:“孩子,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你有缺陷吗?你是怎样面对自己缺陷的呢?别人有缺陷吗?你又是怎样面对别人缺陷的呢?请以“面对缺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期末测试卷答案1.(共2分,书写正确、工整1分、美观1分)2.C 【解析】A峰峦(lun) B执拗ni D诣(y)3.C 【解析】A真谛,沧海桑田,销声匿迹 B抑扬顿挫,恻隐之心 D 眼花缭乱4.C 【解析】(A“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本句中是一方帮助另一方,使其取得成功。)5. 【解析】(1)第句,缺少主语,删除“通过”两字。(2)第句,减少不能用倍数,把“一倍”改为“一半”(或“50%”、二分之一)6. 【解析】示例:骤然间的阵雨袭来,路人四散奔逃,你却悠然为我撑起一把伞;在大街上见我鞋带松了,你半跪在地上为我系鞋带。(描写具体2分,形象生动2分)7.C 【解析】A“反问了一句”后面应该加冒号;B.“高尔基说”后面应该是冒号引号,句子最后加引号;D最后的句号去掉。8.(1)贝多芬 名人传(或贝多芬传)(2)耳聋 不妥协、不屈服,与命运抗争 或: 坚忍顽强,直面人生(意近即可,1分) (3)他隐忍自己的痛苦,却用他以痛苦换来的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勇气和力量(意近即可)9.(1)却话巴山夜雨时(2)月有阴暗圆缺(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问(4)【示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5)【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5)两题为选做题,所填诗句切合主题即可。每空有一个错别字,给05分: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错别字,不给分;漏字、加字均不给分)10.(1)违规超载;私自改装车辆;学校领导安全意识不强,雇用黑校车;车资源不足,校车设备落后。(答对两点即可)(2)例1:各班举办一次“安全乘校车”的主题班会。例2:学校举办一次以“安全乘校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3)(3分)例:不在车内打闹。不把头、手伸出车窗外。拒乘超载车等,言之有理即可。(4)称呼(1分),叙述清楚,语言得体。11.心远地自偏12.“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13.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14.(1)于是,就。 (2)超过约定的期限。15.C 【解析】A 就;却 B好处;更加 C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