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岁孩子基本实现英语母语化,分享一下经验。(原贴发在小鱼网亲子乐园,链接/read-htm-tid-9813218.html)我家儿子快七岁了,从他两岁左右我开始给他接触英语,到现在为止,以他平时的表现来看,基本实现了英语母语化。为什么说是基本实现呢?因为毕竟是在国内,没有英语大环境,词汇量及表达能力肯定和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同龄小孩是有差距的。他现在的情况是:英语思维基本水到渠成,看英语原版动画片的理解能力和看中文动画片差不多;平时我只要和他讲英文,他也是用英文直接和我对话,基本不受中文母语的干扰;可以直接阅读英文原版的中级绘本,用英语复述故事;能熟练运用的单词至少一千。以他现在的英语水平,我感觉英语已经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母语了。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更直观地说明一下:比如米奇妙妙屋,相信有孩子的家长大部分都听说过吧,我儿子平时都是看英文原声,完全能理解故事的意思并能复述出来。像难度更大的马达加斯加、小屁孩日记、小鬼当家之类的他也看得津津有味,问他能看懂不,他说能,完全懂肯定不可能,不过看那架式,基本情节在原有的基础上连猜带蒙应该是知道的,真正的内容至少也能懂个百分之三十吧。我在网上找了一份人教版的小学英语单词汇总,看了一下,差不多七百个左右的单词吧,百分之九十以上他认得并能运用,剩下那百分之十的单词是没他说过的,我也不清楚他到底认不认识,感觉应该还有一部分是认得的,只是我不知道而已,他现在看的原版动画片很多我也没跟着看,所以也有低估的可能。另外还有很多他掌握的单词没在上面,例如人体那部分,上面列了脚、头、脸、头发、鼻子、嘴、眼睛、耳朵、胳膊、手指、腿、尾巴,他这些全知道,另外他还知道肩膀、脖子、膝盖、肚子、屁股、脚指、皮肤、骨头、骨架、血、牙齿、指纹、脚印,像大拇指、小拇指、喉咙、舌头、胃在他所看的影片中出现过,他也可能知道。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炫耀什么,只是想让有缘看到这个帖子的家长有个直观点的了解,因为我的经验完全可以复制,甚至还可以做得更好。其实很简单,就是精看英文原版动画片,给他提供一个英文环境,平常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给他讲上几句,让他有个学以到致用的环境,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了。当然,动画片的选择也有技巧,虽然原则上说只要是动画片他都可以学到点东西,但如果能由浅到深,先从教学动画开始,那效果肯定会大大提高。我给我儿子看过的动画片有迪斯尼神奇英语、米奇妙妙屋、KIDS ABC、花园宝宝、巴布工程师、卡由、加菲猫、森林王子、马达加斯加(1.2.3)、里约大冒险,还有真人电影小鬼当家()、小屁孩日记等。英语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和用出来的。家长千万不要有学的心态,英语不是一门课程,对于孩子来说,只是一个方言。怎样才算英语母语化?多久才能实现?(英语母语化不以掌握的单词量为标准,主要是对这种语言的感觉及应用,说英语时是不是英语思维,做法得当,三年就差不多了)多大开始最好?(越早越好)会不会影响视力?(家长要控制好时间,一次不能超过25分钟)会影响将来学拼音吗?(我儿子一点都没受影响)家长英语基础不好怎么办?(不需要有多厉害的底子,当然如果你连26个英文字母就分不清的话,那难度就太大了。还有,孩子看时家长要陪,要一起学习,这样才好跟孩子互动)孩子不愿意看怎么办?(小孩几乎没有不喜欢看动画片的,但你几天让他可以看到熊出没之类的,他理解起来更容易,就有可能会排斥英文的)孩子不愿意开口怎么办?(在适当的时间播下一颗种子,有个合适的土壤环境,发芽是迟早的事)选择动画片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如何开始?(先从迪斯尼神奇英语开始吧,一共32集,每集一个主题,大约20多分钟,这套资料总共有500多个常用单词、100多个常用句型,总体词汇量和难度跟小学毕业的水平差不多)精看动画片的技巧(这个是重中之重,做得好会事半功倍,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可以手把手的教,我本身是幼儿园老师,再加上指导自己孩子的经验,方法还是有点的)谢谢大家的关注哈,我码下去更有动力了 其实在实践这个方法之前,我的英语基础也很一般,我们这一代人当年都是那种传统教学方式学出来的,死记硬背,又没个英文环境,甚至老师发音都够呛,学的真是痛苦呀,基本上工作以后就差不多又还给老师了。有了小孩以后比较关注孩子教育的问题,加上我本身就是做这一行的,所以关注就更为多些,内心一万个不愿意孩子将来成为传统教育的受害者,因为我始终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特别是孩子,内心其实对于未知事物都是非常渴望了解认知的,孩子厌学,不快乐,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错了,跟他的成长不合拍,本该好好玩的时候被迫学这学那,从一开始就知识就变成的负担,好好的孩子就这样硬是给扭曲了。所以我是非常反对早教的,特别是纯知识性的东西,看到别人的孩子会背多少古诗什么的我一点也不羡慕,我只要我的孩子玩得快乐就行了。大概儿子一岁多时,我无意间在一个论坛里看到一个贴子,作者说自己通过跟读电影让自己的英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又在自己当时读小学(记不清了,感觉应该是十二三岁的样子)的儿子也试一下,(他儿子的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套迪斯尼神奇英语用来课外学习用,但大部分家长都没当回事),他儿子当时英语成绩很一般,他就让他先精看这套光盘,直到完全能跟读再换下一张,最后效果非常好。我看了之后很有兴趣,就买了套迪斯尼的碟当自己是零基础从头学起,接下来又学了几部电影,感觉真的非常好,特别是听力,跟以前真是天壤之别。最初我并没想过在儿子身上实践,因为我本身是华德福这种教育方式的粉丝(华德福是反对小孩看电视的),孩子在小学之前我就没打算让他学什么所谓的知识,但我通过自己那段时间学英语的经历看法又有所改变。首先,语言不是一种所谓的知识。语言的本质是什么,是交流,是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是一门课程,不是做习题考试。再说,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在听大人讲话,然后迫切地想要自己讲,再笨的小孩,只要不是聋哑,就能学会说话,在北京说普通话,在广东讲粤语,或者同时学会普通话和家乡的方言,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我们国内有一个地区英语就是他们的方言,小孩子在那样的环境里不也就自然会中英双语了吗,所以,会说英语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我们能给他一个环境。然后就是给他提供这个环境这个问题了。怎么提供呢?电视、DVD、电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看电视对小孩视力不好,以及华德福所认为的看电视影响小孩的认知能力问题。我仔细查了些资料,小孩子长期看电视肯定是不好的,被动输入,眼睛疲劳,对世界的感知单一。但我们现在的家庭哪个孩子又没看过电视呢,不管是有意无意,他总归是要看一会的,除非你家里根本就没这个东西。如果我们能控制好时间及所看内容,最大限度地把这个工具利用起来,也不失是一件好事。首先,时间和距离一定要控制好,一次不要超过半小时,离电视尽量远,在孩子眼睛疲劳之前就把电视机关上。再说回迪斯尼的这套碟,每碟时间差不多是20分钟左右,这是迪斯尼公司专门制作用来给非英语国家的小朋友学英语用的,在时间上人家已经考虑到了。其次是内容,一定要看有互动的,这样他才不是傻傻的一直看,才不是被动输入。迪斯尼的这套碟也符合这个条件,有学习,有问答,有唱有跳,除了不是真人,其它该有的都有了。我第一次给他看迪斯尼的碟时他当时两岁多一点,(我以前自己学时都是在他睡着了以后才有时间看的)刚打开听到HELLO的声音他就叫着让关上,说不看不看,我没办法,只有算了。又差不多过了两个多月吧,我在他玩时又打开了电视放上迪斯尼的碟片,嘿,这次看了,并且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一下子看了两遍 ,还要再看,我是硬把电视给关上的。从此以后,我们家基本上只要打开电视,就是看迪斯尼的这套碟,然后就是米奇妙妙屋等,难度逐步加大,真到今天。我只要不是很忙,都会在边上陪着他,有时会装作无意地跟读一下,他也很高兴地跟着读,跟着唱跳等,然后就是不知是哪一天,他突然在不看电视时脱出而出一个英文单词或句子,然后,就是现在的水平了。今晚说说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我认为越早越好。我在网上看到的反对声音基本上是:要先打好中文母语的基础,中文都说不好,还说什么英语!这样会影响说中文的。真的好奇怪,说中文和说英语有什么冲突嘛!不管哪种语言,能不能说取决于前期的积累,能不能说好取决于接下去的积累及生活中的应用,孩子出生之后就开始积累了,等到了一岁左右,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发音器官也发育到了一定程度,自然而就开口说话了,你给他输入的是普通话,他就讲普通话,你要是给他同时输入普通话加另一种方言,他就同时说两种,同时会说普通话和方言的人多了去了,有谁听说过互相影响吗?以下内容来自网络,感觉挺有道理,特转来:语言学习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听音辨音的能力;二是能够根据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在语境中进行内化整合和输出信号。幼儿时期是一个语言敏感期,孩子对不同的语音信号会格外敏感。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学英语时常常能很快模仿到纯正的语音语调,而成人则由于母语听音辨音习惯的影响,很难达到同样的效果。在收发语音信号方面,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探索期,他们更敢于尝试,也更愿意跟着老师模仿。他们会一边游戏一边琢磨语言符号的内涵。比如想说有一点点大,他们会根据已知的英语信号说“its small big.” 而在老师纠正 “oh, its a little bit big” 或者“Its not very big” 后,孩子们通常会马上自我纠正并记住。从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来看,比起学龄前儿童,从小学才开始学习的孩子,会更害怕说错而不敢开口,而这种语言的创造性也常常会随着年纪增长而逐渐减少。我再补充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我们中文发音字正腔圆,舌头感觉是硬硬的,英文发音刚较柔软,舌头更为灵活,所以我们听老外说中文总感觉像唱歌跑调似的,而我们自己说英文很生硬,某些发音总是发不到位,这是因为舌头长期以来适应某种语言的发音特点,后来再去学另一种发音规则相差很远的语言时就会很不习惯,德国人或者法国人之类的如果是长大之后再去学英语就比我们轻松的多,因为他们的发音方式差不多。孩子小时候,发音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模仿能力又极强,你给他输入任何语言他都能原汁原味地模仿出来,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期就太可惜了。我在幼儿园特地做过实验,我把迪斯尼神奇英语的第一集拿过去给各个年龄段的小朋友看(第一集以小孩子对语言的敏感度,绝对能看懂),反应的结果非常有借鉴性:小班(基本上是4岁以下的)的小朋友看得最高兴,全神那个贯注,完全被吸引住了,我中间提醒他们说:小朋友们可以跟着读呀!看谁读的好!然后我自己很夸张地跟读了一下,小朋友热情更高涨了,大部分都读了起来,发音很正,就是那种舌头柔软的感觉,非常到位。中班(4到5岁左右的)也很爱看,但跟读明显羞涩了点,发音还不错。大班(5到6岁以上的)反应不一,有的挺高兴,有部分不愿意看,一点兴趣都没有,还有几个喊着要看什么铠甲勇士,说这个看不懂,让他们跟读,稀稀拉拉的,跟小班真是判若云泥。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还有一个例子,我给我儿子看的视频里有一个系列是KIDS ABC,这是日本人做的,非常好,虽说是日本人做的,但里面的人物讲的是标准的美语,内容也全是美式的。就是在最开始时有一句日语,我想应该是说小朋友们我们来学英语之类的话吧,说的非常快,每一集都有。让我吃惊的是,我儿子看了一段时间后,突然有一天跟着读了出来,哇,简直是一模一样的!我跑过去再让他说一遍,他不配合了,后来也没听他说过,可能是实在搞不清楚什么意思(就那么孤零零的一句),没兴趣了。我举这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是想说,小孩在这个阶段真是有无限可能呀!还有就是,小孩刚出生时是一张白纸,然后浸泡在我们现在的语言环境里,我们对他的语言一直在输入,等输入到了一定程度,他开始输出,开口说话了,从最简单的妈妈开始,慢慢能说完整的句子,中文思维也就这么跟着一步一步的形成了,他的中文思维越是成熟,对第二种语言的本能排斥就越大,受第一语言的影响就越多,他中文讲的好,讲英文时本能的就会在心里翻译一下,如果一时不知该如何翻译就会很不舒服,我们是不是也有过这种经历,放在你面前一个你以前没见过的东西然后告诉你英文名字,你是不是本能的想知道中文该怎么说,如果不知道就感觉自己好像隔着一层窗户纸看东西一样,总是不够明朗痛快。孩子越小越不会被这个母语思维制约,他基本是全盘接收的,你告诉他中文他记住中文,你告诉他英文他记住英文,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才能接收的更多,也更容易使第二种语言母语化。所以我坚信,学英语是越早越好,可惜我领悟的不够早,我如果从孩子一出生就给他提供一个双语环境(不一定非得看碟),现在结果肯定会更令人欣喜。码了这么多字,好累,有兴趣的家长们现在就开始吧,先打开一个视频网站搜一下迪斯尼神奇英语,第一集叫HELLO,带着孩子感受一下吧!如果打算坚持下去,建议还是买碟用电视来看,这样对孩子眼睛好些,大的购物网站和淘宝上都有,自己去找找就行了。good night!happy dreams!回 23楼(乐思人生) 的帖子你可能没仔细看我的帖子哈,我最初只是自己试过感觉很好,就让孩子也试试,根本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呀!只是最近看到说英语母语化的话题,我想想我儿子现在的状态应该也算是母语化了,就发贴分享一下经验。目的多少也有点啦,我不想让小孩将来天天背单词,用学校那种方式学英语,我想找一个办法让他在小学之前打好基础,并且过程很愉快,没有学的痕迹,到现在为止,目的应该是达到了,以他现在的单词量,直接学中学的课本也不在话下,缺的也就是所谓的系统的语法知识了。 回 28楼(未设置使用) 的帖子第一集的确挺吵的,一开场就是阿拉丁的庆祝场景,敲锣打鼓的,满世界的说HELLO,后面主题不同情况也不同,有的一点也不吵。孩子不喜欢看这个你也可以给他换其它的,这又不是唯一选择。我只是向大家推荐方法,选资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变通。 回 29楼(小小兔大大梦) 的帖子宝宝的年龄现在开始一点也不晚,以我的经验,4岁差不多是个临界点,那时孩子的中文母语说的已经很好了,明显不如更小的小朋友接受度高。再往后越大阻力也就越大,但据一些语言专家说,好像是12岁之前都还不错,只是要更费劲些。 关于在哪买碟及父母口音不准的问题。我当时好像是在京东商城买的,具体记不清了,现在网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我以前买的那种,除了正规的学习内容还有附带的填词游戏、字母歌等,分为四个版块;还有一种是只有学习内容,就是和网上视频网站上一样的那种。建议还是买四个版块的那个版本,可以带孩子玩玩游戏,不知不觉就会记住一些单词及26个字母。现在生产光盘的技术很成熟了,质量应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当然正规网站上会更放心些。父母口音不够准大家应该基本都是,我的口音虽然经过了几年的练习,但也没法跟老外比呀,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又不是让你开口教,孩子重复看碟,自然而然学会了准确发音,你跟他互动时即使不准也不会影响到什么,小孩的脑袋神奇的很,能自动识别更为规范的发音,当然你也别太不准了,平时陪孩子看碟时自己也正正音嘛。我儿子跟我这样交流了几年,一点也没受我的影响,现在是一口标准的美音。回 30楼(敏子星) 的帖子这个,有长有短的,我给你举例说明一下吧。前段时间我带他去中山公园玩,在游乐场玩了半天后我带他回家,经过划船区,他想玩,我说no,然后我们开始了一段英文对话:Son(儿子):Mom,I want to row a boat.(妈妈,我想划船。)Me(我):Nope,the water is dangerous.(不行,水是危险的。)Son:No,its not.Are you afraidof water?(不,不是,你怕水吗?)Me:Yes,I am.(是的,我怕。)Son:Dont be afraid,I can help you.(别怕,我能帮助你。)Me:Thank you,sweetie,but its late now,we should go home.(谢谢你,宝贝,但是天晚了,我们该回家了。)Son:I dont want to go home,I want to play.(我不想回家,我想玩)Me:But daddy will worried if we still stay e on,lets go.(但是如果我们还在这儿爸爸会担心的,快点,我们走吧。)Son:OK!daddy,here we come.(好吧,爸爸,我们来啦。)然后我们就回家了。还有晚上睡觉前,他一般会拉住我不让走,说:Its storytime,lets tell a story.(讲故事的时间到了,我们讲个故事吧。)Me:OK,what story?(什么故事呢?)Son:Tadays story is called.(今天的故事叫.)他一般要想一下到底讲哪个故事,我就故意说:Tadays story is called warren goes to bed.(今天的故事叫沃伦要睡觉。注:沃伦是他的英文名)Son:no,you are wrong.(不,你错了。)Me:Yeah,I was wrong,tadays story is called mummy is leaving.(是的,我刚才错了。今天的故事叫妈妈要走了。)Son:Wrong again,dont move.tadays story is called. (又错了,不要动,今天的故事叫)这时候他一般会想到要讲的故事了,开始用英语给我讲了起来。讲完后我们会用英语互道晚安,然后他一个人睡觉。今天我说一下我所认为的英语母语化这个问题吧。怎样才算是英语母语化,我认为不是掌握了多少单词或多少个句型,当然这是基础。主要应该是有没有形成英语思维,一个四五岁的美国小孩和一个刚出国留洋的大学生谁掌的单词及语法更多?美国小孩肯定比不上大学生,但与美国成人交流起来很可能美国小孩要从容的多,可以无障碍沟通,大学生却未必,反应可能会慢半拍,为什么?因为他的中文思维太顽固,听到的和要说出的都本能要翻译一下,中文就像一个中介一样在两人中间影响交流的速度,所以我们即使英语级别挺高的了,与外国人一交流总觉得他们语速怎么这么快呀,其实那就是人家的正常语速,我们脑中多了一道坎,听起来当然要多费点力了。插播一个小笑话吧:说是一个国内的大学生在国外一个人开车出去玩,路上出了车祸(不是很严重),他打电话求助,不一会,救助的人来了,问他:“How are you?”他脱口而出:“Fine,thank you,and you?”,老外被弄得一头雾水,扭头走了。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可也说明了不少问题,为什么会出这样的笑话呢?我们大家可能都很清楚吧!只有在生活中学到的语言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呀。我儿子如果是不舒服时我问他“How are you?”,他肯定会说“Im sick”。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英语母语化呢?对于成人来说,方法不对,可能十年二十年都做不到,有人学了十几年,除了会背一大堆单词句型,能看懂一些文章外,可能见了外国人连开口都缺少勇气,即使方法对了,因为受中文思维的影响,也需要很长时间。但孩子不同,特别几乎是一张白纸的孩子,如果在两三岁左右或更早开始用这种方法,不去刻意地背什么东西,只是看看动画片,有个人跟他沟通下,时时激发他讲出口的兴趣,快的可能一两年就达到了(这个取决于给他输入英语时间的多少),如果每天能坚持一个小时(不一定是看,听音频也是一个方面,还有后期的绘本等其他方式),三年左右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有语言专家研究过,要掌握一门母语,差不多要有2000多个小时的浸泡和学习,经过两三年的有效积累,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母语。大家认为呢?希望看到的朋友也参与讨论下。今晚聊聊关于双语幼儿园、早教中心及培训班的事。我们家由于一些原因搬过几次家,到现在为止,我儿子共在三个幼儿园呆过。在他不到三岁时我们把他送到他的第一个幼儿园,这是他上过的最好的幼儿园,不是厦门的,我们是从外地搬到这儿来的,那家幼儿园怎么说呢,环境好、老师好、教学理念好,吃的也非常好。这个幼儿园是一家华德福理念的幼儿园,不会给孩子灌输东西,设置的课程也符合孩子的天性,这个帖子既然是讲英语的,就不多说其它的了,只说英语吧。他那时好像是一周四节英语课,一节课也就十几分钟,那个外教是个懂教育的人,也非常爱孩子,上课就是带孩子玩,然后教他们说简单的口语,我儿子那时迪斯尼的碟差不多看了三四个月了吧,积累了一些简单的词汇,正好找到了一个讲出口的突破口,记得那时他的带班老师经常给我说:你家儿子最近午睡时老是说梦话,说的都是英语,我们也听不懂,把别的小朋友都给吵醒了。 还动不动指着一个东西说Whats this,可好玩了。我去听过几次公开课,那个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她上课绝不允许有人翻译,她的观点是小孩不懂没关系,可以结合动作之类的帮助他理解,一个词和句子在不同的场景出现的多了他自然就消化了,如果翻译了就破坏了小孩自然消化这个语言的过程。这个观点我是举双手双脚赞同,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只要把英语替换成汉语就顿悟了,大家想想,我们教小孩说汉语,他如果不理解不怎么办,你又能找出哪种语言来翻译一下帮助他理解?还不是日积月累,他听的多了,一些词自然懂了,一些句子又突然明白了,他也就慢慢会说话了,是不是?还有,有些词、有些句子他也未必完全理解什么意思,只是在某个场景看到别人这么表达,他也在类似的场景中这么表达,慢慢也就模仿出来了,慢慢理解了真正的意思,中国人这样学会了汉语,英美人这样学会的英语,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这样变成了母语。一年之后我们搬了家,换了当地一家最好的幼儿园,环境没的说,也有外教,但这个外教,比起上一个真是差远了。这个外教上课完全是中国式的,她自己在中国呆的时间长了也会说一些简单的中文,小朋友听不懂她就直接用中文说,别的老师也在旁边翻译。估计可能都是园内设计好的课堂流程,她只负责做一遍,当时我儿子已经可以说完整的句子了,他们班上的英语课所教的内容对他来说太小儿科了,我们那一年的英语积累基本上全是我带着他完成的,幼儿园的英语课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去年我们搬到了这里,这儿的幼儿园资源还真是紧张,我们综合考虑了下,有没有外教已经无所谓了,为了方便就近上了一家普通的幼儿园,没外教,有英语课,一周两个单词,据我儿子讲老师经常让他去做小老师带小朋友读英语(说明一下,老师发音一点也不准呀,我儿子经常回来说老师读错了 )。这三家幼儿园基本上把幼儿园英语的类型占全了,有了这些亲身经历,也让我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的认识也更进一步。一家幼儿园如果是中国老师教英语,而不幸那个老师又发音不准的话,那还不如不学,我现在就在幼儿园工作,对幼儿园英语课的流程及教法非常熟悉,基本上一节课三十分钟,内容基本上是:问候、复习、做些手指操类的游戏、新课、总结。基本是用汉语来帮助学英语,比如上新课老师会拿一张挂图挂在黑板上,引导小朋友说画面上的东西,然后引入新课,这些内容大部分都是说汉语,教单词也是用汉语来教,比如说小猫小猫是CAT,喵喵喵。再附加一些动作让小朋友学着做。大家想想,这样学出来的英语效果会好吗?猫又叫CAT和西红柿又叫番茄又有多大区别?还有最好笑的地方,老师上课提问题找人回答会说:who wants to try?小孩就会举手整整齐齐地说let me try.(类似这样的话都是事先教好的,我敢说这些小朋友只要一离开课堂,绝对不会用let me try这句话)读得那叫一个字正腔圆,哪还有一点英语的语音语调呀!我也旁听过厦门一家早教中心的外教课,那家早教中心的老师没一个懂英语的,上课把学生直接交给外教就走人了,老外一个人忙得满头大汗的,不管小孩听不听,是跑是跳,她基本上都是继续上她的课,管你懂不懂我上完了就行的架式。我记得那节课她教的是颜色,她问小朋友:What color do you like?问了一个小孩几遍没反应,她脱口而出:你喜欢什么颜色(洋腔怪调的特好玩),小孩说我喜欢蓝色,她又说你要说blue。哈哈,真是笑死我了!现在总结一下,我儿子的第一家幼儿园,有外教,外教教的也非常好,而据我观察,别的小孩的英语也没学会多少,至少我没听到哪个小孩在玩时嘴里自然而然地说出英语来,上课倒是读的蛮标准的。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前期的语言积累,学语言的黄金准则是听说读写,没有前期大量的听,后面的说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了。所以说孩子学英语,前期最重要的是听是理解,听是输入,说是输出,没有大量的输入,他拿什么来输出呀,开口说英语并不重要,只要解决了听的问题,其它的问题也就好办了,输入的多了,也会有真正的输出,厚积而薄发。所以家长不要太着急说的问题,当前最要紧的是解决听的问题,只有在听力的积累相当厚实之后,说的来的英语才真正是一种语言,才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所以说早教中心也好,英语培训班也好,课上的再生动没有听的积累也只是花拳绣腿,大道至简,学好一门语言,只能多听多说多用。不是靠老师讲,不是多好玩的游戏,这些只能是点缀,在有积累的基础上当然更好,如果没有积累,这些又能有多大用处呢?无非也就是多学了几个单词句子而已,放在茫茫的汉语海洋里,轻易就给淹没掉了。英语是听出来的,英语是玩出来的,英语是讲出来,唯独不是上课上出来的。大家说我说的有几分薄理吗?这两天有几位朋友私信要我的QQ想要进一步交流,感谢大家厚爱呀 ,我刚刚特地建了个交流群152943794,有心实践这种学英语方式的朋友要不加进来吧!大家一起学习一起交流,过程中有什么困惑或心得大家讨论起来也更方便,因为我现在是在幼儿园工作,每天早起晚归的,回到家还要带小孩,时间并不多,大家看看我每次更新的时间就清楚了 但我以后尽量抽出点时间与大家交流,我也想吸收更多的好的经验呢,其实我也一直在学习之中,每个人的经验都是宝贵财富。这件事如果决定做了,就希望大家坚持下去,因为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个过程,前期也没多少技巧可言,就是让孩子多看多听(当然在保护好视力的前提下),一个月后应该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变化,三个月后肯定不一样了。我以后有什么好的资料也会尽量上传,大家一起分享。关于外教,补充一点:很多家长担心小孩的发音问题,找幼儿园尽量想找个有外教的,觉得这样不管学到多少东西,至少不会学到不标准的发音,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诚然,虽然中教也有发音挺好的,总不如外教安全系数高,但外教也有各种各样的口音,就像我们普通话,南方口音、北方口音、河南腔、广东腔之类的数不胜数,有的zh与z之类的不分(这边就是这样的,我所接触的幼儿园老师几乎没有能分清的,老师都是说成老思)、有的n、l之类的不分,试想如果一个老外兴冲冲的学中文,却找了个有地方口音的老师,结果一开口就一嘴方言式普通话,是不是很好笑。孩子英语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如果是美音、英音是万幸,如果碰到了印度音或菲律宾音岂不让人头痛,可很多家长又没有这个鉴别能力,怎么办?建议课余还是多给孩子接确原版动画,那可都是最标准的发音,听多了,他会自动识别更好的,自然发音也就标准了。关于英语中教发音不标准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记得看过一个贴,一个做大学老师的妈妈写的,说她只要幼儿园有公开课她就会听,所听到的中教老师没一个发音标准的,我也和她一样,听过不少中教的课,也没一个发音标准的,今天下午我让我儿子读他周反馈表上的两个英语单词,我儿子还说老师读错了,他学了一遍老师的发音,就是那种你能听出来是个英文单词,但就是没英语的味道那种。 想想也是,在幼儿园教英语,有的是园内本身有外教,中教是园内的老师,经过老外稍为培训,现学现卖,能标准才怪。还有一种是专门的英语老师,英语专业的,上学时跟不标准的老师学的,自己估计也不爱看美剧啥的,发音自然也不标准了。中教还有个问题是所用的语言有不少是书面语言,是老外在口语里早都不用了的过时语言。比如,我们以前在课本上学的我明白了是I see,而真正的口语里其实很少这么说的,都是说I got it;懂了吗也不是那么死板地说Do you understand,而是Got it?我看过一个早教中心给老师的培训教材,上面有什么上课日常用语100句之类的,有一个是做游戏之前问小朋友Are you ready?小朋友回答Yes,Im ready.老师接着说Lets get startbegin。编这个的人肯定没看过国外的儿童节目,才会弄出这么死板的句子来,一般这种情况对话就是:Are you ready? Ready! Here we go!这才是有生命的语言!还有其它的例子,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如何选择学习材料迪斯尼神奇英语只是个开始,将来的学习中,一直会面临如何选择学习材料的问题,今天我就将我的心得说一下。第一点,一定不要买国内编辑出版的,不要信那些什么为中国学生量身打造之类的鬼话,还有什么中国的专家才更了解中国学生的思维特点什么的,是的,中国人是更了解中国人的思维特点,问题就出在这儿,咱们既然学英语就要同时学英语思维,中文思维只会拖后腿,越信这些砖家,你就学得越累,想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按照他们的方式学,大家有多累,最后对这门语言,又真正学到了什么?还有国内编的东东,基本上都是中英文结合的,有什么害处,我想我不用多说了吧。今天我还特地看了一下中英结合的爱探险的朵拉,教一句“I did it(我做到了)”,绕来绕去讲个故事,说小朋友们以后你做好了某件事就可以说“I did it“,我做到了,我成功了,小朋友们记住了吗?啰啰嗦嗦地说了半天,小朋友哪有那么笨,他们天生都是语言天才,你只须带着他做几次事,完了后说这句话,他自然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学习语言要在实际环境中去运用才能真正成为自已的语言。不然,讲的再多他也用不到生活中去。就像学种菜你找个菜农肯定比找个上班之余在自家阳台上种了一盆鸡毛菜的小资强,学做菜找个厨师比找个司机强一样,学英语就要用国外原汁原味的教材,看国外原汁原味的动画,真正的英语只有以英语为母语的地方才有最好的老师,只是这个老师并一定是人了,机器也可以替代。第二点,一定要有一个体系,有互动。就拿迪斯尼神奇英语来说吧,由浅到深,稳扎稳打,只要你是一集一集精看下去的,绝对能在不依赖另一种语言的情况下看懂,互动就不要说了,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只有这样一步步走下去,才能真正把英语学成母语。第三点,不要有学习的痕迹。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我认为是有心而无痕,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有目的对方却感觉不到,在一个愉快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理想中的路上,在沉醉于一路美丽的风景时已不觉走到一片果实累累的树林,收获是那样的不经意,这样的路我想任何一个人都想一直地走下去。第四点,当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学习材料要丰富化,不要一味的只看动画片,那是基础,要想有飞跃还需要更多的工具,原版练习册、绘本之类的都要用起来。回 68楼(我爱我豆) 的帖子对于你的问题,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标准。如果孩子三岁以下,只要给他看就好了,不要想太多,尽量按顺序放给他看,这样更容易理解,他愿意跟读最好,不愿意也不用太在意,关键是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爱看,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开口了。至于重复多少遍,这个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但一集至少也要看个七八遍才真正有效果,当然也不是死板地非得看够了第一集的次数才能看第二集,这个自己灵活把握,跳度别太大就行了。我儿子开始看时我根本没想到会有今天的结果,当时也就是随他,我给他放碟时尽量从难到易,他自己选时只挑自己喜欢的,我基本不干涉,只要他喜欢看就行,我记得有一段时间,他不愿看迪斯尼神奇英语了,非要看阿甘正传的前面一部分,那时他根本看不懂几句,我也不管他,要看就给他放,差不多看了半个月,把run这个单词彻底理解透了。如果孩子更大些,中文母语更熟练了,就要适当引导,最好带着他跟读,读熟了就好,不必背下来,一个句子或一个词,只有在不同的场景反复出现,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才能学会运用,所以,读熟了就行了。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千万不要要求每张碟每个单词句子都要掌握,这种上课式的心态要不得,能记得百分之八十就已经很好了,有的词混个脸熟即可,以后有的是机会再加深记忆。不管通过哪种方式学习语言,最先记住的都是高频词和句子,慢慢积累,语言才能越来越丰富,学说话不是背书,再说即使背下来效果也好不到哪儿去,给他大量的输入,让他自己去筛选怎么输出吧,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学到一门语言本来打算今天专门说说精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的,这会一想想,发觉基本上我都在讲其它问题时附带着说完了。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技巧,顺其自然,适当引导就可,大道无形,最大的技巧应该就是不要想太多技巧的事,一定要多多地输入,输出是水到渠成的事。想想我们自己和周围,孩子还不是听多了妈妈这个词就先会说妈妈,听多了说吃,又学会了说吃,有谁想过要用什么技巧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在说时可能会有一些语法错误,不要太当回事,只须给他重复一遍对的即可,他自己会自动纠错的。我前两天建了个QQ群:152943794,名字叫幼儿英语母语化实践群,有心开始的家长可以加入,大家一起学习探讨也更有动力些,也更能坚持得长久,好的经验共同分享,遇到问题共同想办法解决,效果肯定比一个人在家学要好多了。这个帖子写到这里,我的经验基本上倾囊而出了,希望对打算或正在自己辅导孩子学英语的家长能有所帮助,我相信,只要能坚持下去,效果肯定比想像中的好,我开始时可是一点经验也没有,现在你们的起点比我当年高多了,同样的时间,你们的宝贝肯定会比我儿子学得更多的。陪着孩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真的一点也不难,玩着玩着就过来了,玩着玩着就满嘴英语了,所以有点基础的家长们,如果你每天能抽出点时间,就坚持做下去吧,在幼儿园前打好了基础,以后小学中学孩子要少一个多大的包袱呀!蓝图再美好,总还是有些家长没法做到,要不有心无力,要不有心有力无时间。下一步我打算筹备一个家庭式幼儿园,把这种学英语的方法实践到更多的孩子身上,三年之内英语母语化,小学之前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高于整个小学阶段的词汇量。大家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吗?欢迎提提意见和建议,拍砖也好,我想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今天就到这儿了,明天我聊聊我儿子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给大家作一个小小的参考。回 80楼(梦见丹尼) 的帖子这个我还在考虑中,目前暂时打算设置成小班制,每天给孩子看两次电视(加在一起半小时左右),再配合音频,一天给孩子英语的有效输入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互动除了我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说出口之外,还要请个标准美音的外教,根据每个星期所学习的主题进行互动,带领孩子还原电视里看到的部分场景,将语言完全生活化。每个月组织一次亲子活动,主题当然是跟当月所学习的内容有关,比如,如果当月学的是野生动物那一集,亲子活动就是大家一直去中山公园,如果当月学的是乡村生活,亲子活动就是去一个农场。总之,目的只有一个,尽最大可能将电视里看到的东西搬到生活中运用,带着孩子把英语玩出来,玩成另一个母语。除了英语之外,我还发觉这边的糼教好多普通话都不标准,我还要将普通话的教学纳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是两个大的方面,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想法,比如音乐美术社交方面的,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等我准备成熟了,我会专门再发一个贴的。天事比较多,没时间码字了,我上传一些图给大家看看吧。彩色的是加拿大幼儿园大班的练习册,我儿子在上中班时自己做的。另一个原版数学练习册是一个月前买的,本来打算先屯着让他上小学后再看的,谁知他特别感兴趣,拿过来就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资格证考试2025年试题及答案
- 股份公司股份转让协议书6篇
- 2025年法律文书考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考真题2025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考试复习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真题解析及模拟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试题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材料员考试及题库及答案
-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方法
- 2025年教师综合试题及答案
- GB/T 20716.2-2025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7芯)第2部分:12 V标称电压车辆的制动系统和行走系的连接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FZ/T 62033-2016超细纤维毛巾
- 设计思维教案
- 储罐施工方案(电动葫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教案
- SJG 01-2010 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高清现行
- 放射培训考试习题及答案
- 人造草坪设计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