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语文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语文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课外古诗背诵【原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赏析】 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国家早日统一的愿望。前两句写黄河的绵长、泰山的高耸,赞美了中原沦陷区山河的雄伟,对其长期沦于敌手深感痛心。后两句写人民在沦陷区眼泪流尽,年年盼望宋朝的军队能够救民于水火之中,可年年盼不到。表达诗人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置故土百姓于不顾的南宋统治者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诗人终生未见河、岳,遗民世代盼望王师,南北两地要求恢复统一的心情是一脉相通的。.课前准备一、生字识记骤(zhu):1.(马)快走。如:驰骤。2急速。如:暴风骤雨。3突然;忽然。如:天气骤变。本文取此义。缀(zhu):1用针线缝合。如:缝缀。2组合字句篇章。如:缀辑。3装饰。如:点缀。棂(lng):旧式房屋的窗格。如:窗棂。二、词语识记骤然:突然。 吃惊:受惊。三、预习效果反馈1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连在一起有何蕴意?2“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是何意思?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4诗人表现的是一种什么心情?.课堂跟进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1本文选自 ,作者 ,原名 ,被称为 第一人。2本诗写于 年,诗中描述的是诗人告别 到 插队的情形。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一)板书设计迷惘,失落离开北京抒写依恋之情 清楚,明白(二)段落层次1第1节:开门见山,写 时的情景。2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 和离开时的 感受。3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 之情。(三)写作特点词语运用:语言朴实,亲切自然。如“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淳朴的语句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中心表达:文章通过对火车开动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表达方式:诗人通过对火车在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历史瞬间的放大,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个人遭际的速写式的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写作借鉴: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来表达对故土的留恋。如“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这样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这是同学们需学习借鉴的。三、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对诗文第5节的诠释火车即将离开车站,许多送行的人在和即将远去的亲人告别,在诗人看来,是告别的声浪如同要卷走车站,表明送行的人很多;后两句本应是火车缓缓地移动,但诗人用一种物我颠倒的错觉“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传达出心声:脚下的大地仿佛被掏空,自己要被北京、被故乡抛弃,此后将到异地漂泊谋生。写出诗人的失落伤感。.当堂练习1假如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