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小结(1) 植物分类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人们依自己的方便或按用途进行分类的方法,叫人为分类法;二是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叫自然分类法,这种方法可反映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植物界的进化过程。(2) 物分类的各组织单位,以亲缘关系远近为根据,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以下还有亚种、变种和变型。而科是植物分类的重要单位。对于每种植物各国都有各自的名称,一个国家各地的名称也有差异。而世界各国都采用林奈创用的双名法作为一种植物的学名。林奈用两个拉丁文单词作为一种植物的名称,第一个单词是属名,第二个单词是种加词,最后加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3) 根据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等特点,植物界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低等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植物;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4) 蓝藻是地球是出现最早的植物。蓝藻植物为原核植物。细胞进行直接分裂,无有性生殖。(5) 绿藻植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相似,有核和叶绿体,叶绿素a、叶绿素b为最多,还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因而呈绿色。贮藏的养料有淀粉和油类。体形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的个体。单细胞植物体的细胞没有营养与繁殖的分化;群体中实球藻也没有分化,多细胞的团藻和轮藻有明显的分化;生殖方式是从无性的生殖到有性的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再到卵式生殖。(6) 红藻植物体多呈红色或紫红色,除含叶绿素、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外,还含藻红素和藻蓝素;贮藏的养料是畿藻淀粉;植物体为丝状、片状或树皮状等。(7) 褐藻植物体含有的色素是叶绿素、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其中以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含量较多,故呈黄褐色;贮藏的养料主要是褐藻淀粉和甘露醇;生活史有明显的世代交替。(8) 菌类植物不是一个具有自然亲缘关系的类群,是一群没有根、茎、叶分化,没有叶绿素的低等植物。除少数外,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故它们的营养方式为异养。其中细菌为原核生物。(9) 地衣是植物界一类特殊的植物,由藻类和菌类组成的复合全,藻、菌使地衣在形态构造和生理上成一有机体,在分类上自成一体系。植物体的真菌大部分由子囊菌或少数担子菌的菌丝构成。藻类是一些单细胞的绿藻和蓝藻。在生长过程中,菌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供给藻类;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供给菌类养料。它们之间的叛乱是互惠的关系,这种现象称为共生。(10) 苔藓植物是一类结构比较简单的高等植物,多生于阴湿之地,是植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形式的代表。比较低级的种类为扁平的叶状体,比较高级的种类有茎、呆的分化,但无真正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固着是由一些表皮细胞形成的假根来完成的,它们没有维管束那样真正的输导组织。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独立生活。(11) 蕨类植物多为陆生,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维管系统,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配子体与孢子体都能独立生活,而且孢子体占优势,通常见到的是它的孢子体,并且有明显的世代交替。(12) 裸子植物是属于种子植物中的一类,它们的胚珠或种子是裸露的。种子的出现使胚得到保护。孢子叶大多聚成孢子叶球,小孢子叶球(雄性)有很多小孢子(花粉粒)。在受精时,花粉粒(雄配子体)产生花粉管,可将精子送到大孢子(胚囊)颈卵器中,成卵结合。使受精摆脱了水的限制,使之更适应陆地生活。孢子体发达,占绝对优势,配子体十分简化而不脱离孢子体独立生活。绝大多裸子植物为常绿树木,有形成层和次生结构。木质部有管胞,无导管;韧此部有筛胞,无筛管和伴胞。裸子植物中大多数种类有颈卵器,少数种类仍有多鞭毛的游动精子,证明裸子植物是一群介于蕨类植物与被子植物之间的维管植物。(13) 被子植物也属于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种子包被于果实中,对种子起保护作用。它们的孢子体占绝对优势,高度分化。木质部有了导管和纤维,韧皮部有了筛管和伴胞。相反的,雌雄配子体则简化为成熟的花粉粒的胚囊,不能独立生活。对陆地生活高度的适应,双受精作用和3N胚乳的出现,为被子植物所特有,有利于后代的繁衍。被子植物种类最多,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14) 被子植物的分类是根据各种器官的形态特征,主要是花果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的。因此必须了解各器官在形态特征方面的名词术语。(15) 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在了解所讲各科的形态特征基础上,重点掌握各科的识别要点及若干种该科的代表植物。生殖器官小结1. 花是适应生殖作用的变态短枝。被子植物典型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具有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花称为完全花,缺少其中任何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禾本科植物的花由2枚浆片(鳞被)、3或6枚雄蕊和1枚雌蕊组成。小花由1枚外稃和1枚内稃包被着1朵花组成。小穗由着生在小穗轴上的2枚颖片和1至多朵小花组成。2. 雄蕊是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五,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由花粉囊和药隔组成。花粉囊内产生许多花粉母细胞,花粉母细胞(2n)经过减数分裂形成许多单核花粉粒,即小孢子(n)。成熟的花粉粒有2-细胞花粉粒和3-细胞花粉粒两种类型。2-细胞花粉粒内有1个营养细胞和1个生殖细胞;3-细胞花粉粒内有1个营养细胞和2个精细胞(精子)。花粉囊壁由表皮、药室内壁(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四部分组成。纤维层的作用与花药的开裂有关,绒毡层对花粉闰的形成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营养作用和调节作用(合成并分泌胼胝质酶和识别蛋白)。3. 雌蕊是花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由1至多心皮卷合或并合而成。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雌蕊在形态上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子房是果实的前身,子房由子房壁、子房室、胚珠和胎座四部分组成。子房室内着生胚珠。4. 胚珠是种子的前身,由珠心、珠孔、合点和珠柄等部分组成。珠心内通常可产生1个胚囊母细胞。胚囊母细胞(2n)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n),其中1 个大孢子(近合点端)发育形成胚囊,其余3个大孢子(近珠孔端)退化消失。5. 大多数植物的胚囊发育方式为蓼型:大孢子经过3次有丝分裂后发育成为含有8个核或7个细胞的成熟胚囊,其珠孔端有1个卵细胞(n)和2个助细胞(n),合点端有3个反足细胞(n),胚囊的中部是1个大型的中央细胞(2n),其中含2个单位体的极核(n)或1个二倍体的次生核(2n)。6. 当花中雌、雄蕊或其中之一成熟后,即可开花。花粉粒由花粉囊散出,借外力作用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称为传粉。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异花传粉对后代有益,是较进化的传粉方式。7. 花粉粒与柱头识别后,生理性质亲和的则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经花柱进入胚珠的胚囊并释放2个精子。其中1个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合子(2n),1 外与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3n),这就是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受精现象,也是植物界有性生殖的最进化形式。8. 合子以不同方式发育成胚;初生胚乳核多以核型、细胞型、沼生目型三种方式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为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若被胚所吸收,则形成无胚乳种子,否则为有胚乳种子。9. 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其子房壁发育成果皮。仅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称为真果;除子房外,还有花的其它部分或整个花序参与形成的果实称为假果。10. 被子植物由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经生长发育后,开花结果,形成新一代种子。由种子到新一代种子形成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在生活周期中。二倍体的无性世代和单倍体的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其中,减数分裂和双受精是两个世代交替的转折点。细胞与组织小结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中有生命的部分是由原生质构成的。细胞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不一,但它们有共同的基本结构,现概述如下: 质膜:磷脂和蛋白质构成,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稳定内环境,接受外界信号 胞基质:细胞中除去细胞器以外的透明物质,维持细胞器所需离子环境 叶绿体 质体 有色体 功能是营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双层膜包围白色体 细胞质 线粒体;呼吸作用,双层膜包围 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粗糙内质网 内质网 光滑内质网 与蛋白质、脂类、激素合成有关,单层膜结构 原生 细胞器 高尔基体:多糖等物质的合成与分泌,与细胞壁形成有关,单层膜结构质体 溶酶体:降解生物大分子,单层膜结构 微体:与光呼吸、脂肪分解有关,单层膜结构 圆球体:与脂肪积累有关,单层膜结构 液泡膜 液泡 细胞液 贮藏,调节Ph,稳定细胞内环境 微管植物 微丝 构成细胞骨架细胞 居间纤丝 核膜:双层,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 核液:核内基质 控制蛋白质合成、细胞核 核质 染色质:遗传物质 控制细胞生长、发育 核仁:与合成RNA有关 胞间层:果胶质为主要成分 细胞壁 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 壁上有纹孔和胞间连丝;细胞壁还能发生性质 次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的变化,起着保护和支持的作用2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包括代谢中间产物、废物和贮藏物质等,主要有: 淀粉:以淀粉粒形式存在 贮藏物质 蛋白质;以糊粉粒形式存在 脂肪:以油滴或固体形式存在后含物 生理活跃物质:维生素、激素3 细胞周期 DNA合成前期(G1期):RNA合成 间期 DNA合成期(S期):DNA复制,组蛋白合成DNA合成后期(G2期):RNA微管蛋白合成、能量准备 细胞周期 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核膜消失中期: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关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分裂期 后期:着丝点分开,染色单体分别向两极移动 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核仁、核膜出现,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4 植物组织的分类 顶端分生组织:根尖、茎尖 按位置分 侧生分生组织:植物体周围,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禾本科节间基部等 原分生组织:生长点最先端,胚性细胞组成 按来源分 初生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衍生,分为原煤表皮、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薄壁细胞转化而成,木栓形成层、束间形成层 表皮:包括表皮细胞、气孔器、表皮毛。初生保护组织 保护组织 周皮: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次生保护组织植物 吸收组织:根毛区的表皮和根毛组织 同化组织:叶肉细胞,含大量叶绿体基本组织 贮藏组织:细胞内充满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 通气组织:胞间隙非常发达,或部分薄壁细胞解体成气腔 传递细胞:细胞壁内突生长,进行溶质短途运输成熟组织 机械组织 厚角组织:细胞壁局部增厚,仍为初生壁 厚壁组织:细胞壁全面加厚、木化,为次生壁 导管:端壁穿孔,原生质体解体 输导水分 管胞:端壁不穿孔,比较原始 输导组织 筛管:端壁成筛板,有原生质体 输导养料 筛胞:端壁不形成筛板,比较原始 分泌结构 外分泌结构:分泌物排出体外,有腺毛、腺鳞、蜜腺等 内分泌结构:分泌物贮存在植物体内,有分泌细胞、分泌腔、乳汁管5 维管束是复合组织,其中木质部包括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韧皮部包括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维管束在植物体中成统一的整体。有限维管束:无形成层,不能发展按有无形成层分 无限维管束:有形成层,能不断发展 外韧维管束:韧皮部在外,木质部在内 有限外韧维管束:无形成层维管束类型 无限外韧维管束:有形成层 双韧维管束:木质部内外各有1个并生的韧皮部 按韧、木位置分 同心维管束: 周木维管束:木质部围绕韧皮部 周韧维管束:韧皮部围绕木质部营养器官小结植物体的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由被子植物的种子萌发所形成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它们共同担负植物体的营养生长活动。但三者又有分工,根主要起着固定和吸收作用,茎主要起着支持和输导作用,而叶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根、茎、叶的功能不同,取决于各自的形态结构特点。1根的主要功能是固着作用和吸收作用。2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类型。直根系由主根和各级侧根组成,为一般双子叶植物所具有;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为一般单子叶植物所具有。3根从着生根毛处至根顶端的一段称根尖。根内细胞的分裂、根的生长和物质吸收等都在此区进行。根尖由顶端起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伸长区所有细胞伸长生长力量的总和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动力。4根尖分生区的最前端,为原分生组织的原始细胞,由它分化成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三种初生分生组织,将来进一步分化为根的初生结构。5根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根毛区的根毛及其表皮细胞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和维管柱鞘,进入原生木质部的导管和管胞。内皮层的多数细胞都有特殊的结构,即有凯氏带。水分不能透过凯氏带,而溶解营养物质的水分只能通过内皮层细胞的原生质体或通道细胞进入导管。6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在横切面上呈多星形,一般不超过六原型,其成熟方式为外始式,它与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一般无髓。单子叶植物的根一般有髓,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7维管形成层发生于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和正对原生木质部辐射角的维管柱鞘细胞,经过弧形、波状的阶段,最后形成圆环状的维管形成层。维管形成层向内产生较多的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同时维管柱鞘细胞还产生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产生木栓层和栓内层,共同组成周皮。由于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不断产生,使根不断增粗,致使表皮和皮层破裂脱落。8禾本科植物的根、因无形成层的产生,故无次生结构。9茎的基本形态学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节上生叶,叶腋和茎顶端有芽。10茎尖分生区前端的原分生组织可分为原套和原体。它们经过分裂、生长、分化成为稍后的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三种初生分生组织,进而分化为茎的初生结构。1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表皮为初生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外壁厚、角化、具角质层、具气孔。皮层在横切面上占比例较少,皮层的我部细胞内含叶绿体,细胞壁局部增厚形成厚角组织,常无典型的内皮层。维管柱外面常无维管柱鞘。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组成。双子叶植物茎维管束排列成环状,维管束由外向内包括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这种维管束称无限外韧 维管束(少数双子叶植物茎为双韧维管束)。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为内外排列,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为内始式。维管束主要担负支持、输导和使茎增粗等功能。皮层和髓部主要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12禾本科作物茎的解剖结构特点是:维管束散生于机械组织和基本组织中,无法划分皮层和维管柱,小麦、水稻等茎具有髓腔,维管束排列成内外两轮。维管束内无形成层,为有限外韧维管束,其初生木质部的导管排列在横切面上呈“V”字形。13许多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由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形成次生结构。其次生结构是由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产生的。14茎的维管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接而成。束中形成层是维管束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保留的一层分生组织细胞。束间形成层是由各个维管束间连接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后形成的。15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外分裂、生长、分化成次生韧皮部;向内则分裂、生长、分化形成较多的次生木质部,故老茎中次生木质部占横切面的绝大部分。与此同时,从皮层等产生的木栓形成层,它又产生木栓和栓内层,组成周皮,代替表皮行使保护作用。木栓形成层只分裂一年,新木栓形成层可每年产生,并产生新的木栓层。新的木栓层以外所积累的死亡组织或维管形成层以外所积累的死亡组织生活组织,就称为树皮。茎的次生结构自外至内为: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中央还保留初生木质部。17禾本科植物的茎不能进行次生增粗生长,但有初生增厚分生组织进行分裂活动及进行初生增粗生长。18叶是绿色高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重要器官。19被子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之分。而禾本科植物的叶则由叶片和叶鞘组成,有的在叶片与叶鞘相接处还有叶舌、叶耳和叶环。20植物的叶由叶原基发育而来。由叶原基至成熟叶的发育过程分顶端生长、边缘生长和居间生长三个步骤。21被子植物的叶片横切面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叶表皮上常有角质层;有气孔器,控制着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有表皮毛。叶肉通常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是叶功能完成的主要场所;叶脉分布在叶肉组织中,各级叶脉的结构并不相同。主脉或大的侧脉是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基本组织等组成的。叶脉愈分愈细,结构也愈来愈简单。禾本科植物的叶片也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但禾本科植物叶片为等面型叶,叶肉无栅栏和海绵组织之分,叶脉为平行脉序,表皮也有其特殊性。22在生态上,将植物分为旱生、水生或阳生、阴生等 类型。这些类型的叶,其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23多数植物都有落叶现象。落叶的原因是由于在一定条件下,近叶柄基部的几层细胞发生细胞学和化学上的变化,形成离区。以后在离区范围内进一步分化产生离层和保护层。叶柄就从离层处断离的。24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从根中通过过渡区和茎相连,再通过枝迹和叶迹与枝、叶相连,构成完整的维管系统。这样就保证了植物生活中所需水分、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质的输导和转移。25植物器官的变态是植物长期适应某种特殊环境条件,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营养器官的变态,在根、茎、叶中都有不同的类型。营养器官的变态,又分为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两类。26营养繁殖称无性繁殖,它有多种的繁殖方式,在农、林、园艺等 生产实践中已广泛应用。种子与幼苗小结1 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种子萌发过程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伸入土壤形成主根,然后胚轴伸长,把胚芽推出土面,形成地上的茎和叶,最后形成幼苗。2.种子萌发时,根据胚轴的生长情况形成两种幼苗类型: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幼苗。1.种子的基本结构可概括如下:2.根据种子内胚乳的有无,种子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大类。 种皮:一般是坚韧的,为种子的保护的保护层。禾本科植物籽实的种皮与果皮不易分开 胚芽:一般由生长点和幼叶组成(有些植物无幼叶)。禾本科植物的胚芽外面被胚芽鞘包围。种子 胚 胚轴:是连接胚芽、胚根和子叶的轴(包括上胚轴和下胚轴)胚根: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禾本科植物的胚根外有胚根鞘子叶: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单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胚乳:是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禾本科植物的胚乳分为糊粉层和淀粉贮藏组织。有些植物的胚乳,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被胚吸收,形成无胚乳种子一、填空题(共 20分)1、质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分化成熟的质体有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2、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为叶绿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供应中心为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细胞器内进行3、双子叶植物的叶肉一般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4、雌蕊的子房通常由子房壁.子房室.胎座 胚珠四部分组成。5、经传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形成果实,其子房壁形成果皮 胚珠形成种子。6、在被子植物的世代交替中,要经历单倍体阶段(有性世代)和二倍体阶段(无性世代 两个阶段,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是世代交替的转折点。7、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四个类群。8、在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发达,不能独立生活。9、藻类植物的植物体一般含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其生活方式是自养的。10、. 是稻的学名,根据植物命名双名法,第一词表示属名第二词表示种加词,.表示定名人的姓氏缩写。11、根据花托形状、子房位置、雌蕊类型、果实类型,蔷薇科又可分为绣线菊亚科和蔷薇亚科,李亚科,梨亚科四个亚科。12、大红花属于锦葵科科植物,荔枝属于无患子科科植物,九里香属于芸香科科植物,木棉属于木棉科科植物。1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分 足够的氧气 适宜的温度二、选择题(共15分)1、大豆、花生的种子属于( )类型。A、双子叶有胚乳种子 B、双子叶无胚乳种子 C、单子叶有胚乳种子( )2、在植物体内担负长途运输有机物功能的组织为( )。 A、导管和管胞 B、筛管与筛胞 C、导管与筛管( )3、在实验课中观察的花生幼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中的维管束类型为( )。A、有限双韧维管束 B、有限外韧维管束 C、无限外韧维管束( )4、幼根的表皮属于( )。A、初生保护组织 B、次生保护组织 C、吸收组织( )5、C4植物叶片内细脉维管束鞘的特点为( )。A、 两层,不含叶绿体 B、两层,含叶绿体 C、一层,含叶绿体()6、木兰科的植物的雌蕊属于()。、单雌蕊、离生雌蕊群、复雌蕊()7、无限花序的开花顺序为()。、由边缘到中央、由上而下、由内而外()8、苹果的果实为()。、梨果、核果、浆果()9、被子植物的减数分裂通常发生在()形成时。、精子、卵子、单核花粉粒、单核胚囊、花粉母细胞、胚囊母细胞()10、被子植物的胚乳为()。、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11、蓝藻是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异养生物()2、十字花科的雄蕊共有枚,四长二短,此雄蕊类型称为()。、二体雄蕊、四强雄蕊、六强雄蕊()3、具有草质藤本,叶掌状裂叶,下位子房,瓠果等特征的植物为()科的植物。、旋花科、葫芦科、风梨科()4、花多聚集成头状花序或蓝状花序,雄蕊为聚药雄蕊,下位子房,瘦果顶端常有冠毛或鳞片的植物多属于()科植物。、菊科、蔷薇科、锦葵科()5、茎常为缠绕茎,花冠为漏斗状花冠,冠生雄蕊,果为蒴果的植物为()科植物。、茄科、锦葵科、旋花科三、判断题(共15分)( )1、子叶出土幼苗是由于上胚轴伸长快引起的。( )2、老根的最中央为内始式的初生木质部。( )3、禾本科植物叶片的泡状细胞(运动细胞)位于上表皮。( )4、根、茎维管组织发生变换的部位称根茎过渡区,一般位于上胚轴的一定部位。()5、被子植物雌蕊的花柱都是空心的,因此花粉管沿花柱道进入子房。()6、所有的无籽果实都是单性结实的产物。()7、核型胚乳的发育存在有游离核的时期。()8、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在第二次分裂的后期。()9、花粉管通常是由一个退化的助细胞进入胚囊的。()10、二体雄蕊的雄蕊数为个。()11单果由单雌蕊子房发育而来,复果由复雌蕊发育而来。()12、自花传粉比异花传粉进化。()13、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花粉粒均能萌发出花粉管。()14、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15、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即无种皮包被。四、名词解释(共10分)1、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如叶绿体、线粒体等。2、 总状花序:无限花序中的一种,花有柄,着生在不分支的花序上,开花顺序为由下而上。如油菜的花序。3、 无融合生殖:发生在胚珠内,不经过雌、雄配子的融合而产生有胚种子的现象。4、 双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受精),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和中央细胞融合(受精),形成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5、 单雌蕊:一朵花中只有一个由一个心皮组成的雌蕊。如大豆、桃李。第4页(总共6页)五、问答题(共34分)1、 试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8分)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根须根系直根系茎内维管束散生,有限维管束分束环状,无限维管束叶脉平行叶脉网状叶脉花基数34或5(4分)(4分)2、 根尖分哪几个区?各区的主要特点与功能如何?(8分)根尖由顶端起可分为四个区:(各2分)主要特点功能根冠:套在分生区的前端保护分生组织细胞,分泌分泌物以利于根在土壤中生长。分生区:具有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根伸长生长。形小壁薄核大质浓排列紧密伸长区:细胞明显长轴方向伸长是根向土壤中推进的动力。根毛区:具初生成熟结构, 吸收(成熟区)表皮细胞形成许多根毛3、 简述胚珠的结构,并说明胚囊在胚珠中的部位和成熟胚囊的构成。(10分)胚珠由珠柄、珠被、珠心、珠孔、合点几部分组成。(2.5分)胚囊在胚珠的珠心内。(0.5分)成熟胚囊由细胞组成,近珠孔端为个卵细胞和个助细胞,近合点端为个反足细胞,中央有个中央大细胞或个极核。(7分)4、 十字花科的主要识别要点是什么?写出该科的花公式。并举出该科种常见植物。(8分)整齐花;花萼片4片分离;花瓣片4分离;雄蕊6个,分两轮,外2内4;上位子房,2心皮2室。(4分)该科的识别要点为:十字花冠、四强雄蕊、侧膜胎座、角果。(2分)一、填空题(共 20分)1、叶肉 叶柄 托叶三部分俱全的叶称完全叶。2、较幼嫩的花药的花粉囊壁(花药壁)一般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四部分组成,在成熟过程中,中层、绒毡层两部分逐渐消失。3、经传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形成果实,其子房壁形成果皮,胚珠形成种子。4、在被子植物的世代交替中,要经历单倍体阶段(有性世代)和二倍体阶段(无性世代)两个阶段,受精作用和 减数分裂是世代交替的转折点。5、不论是双子叶植物胚还是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一般要经历原胚期 胚体分化期 成熟期三个阶段。6、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四个类群。7、根据花托形状、子房位置、雌蕊类型、果实类型,蔷薇科又可分为绣线菊亚科和蔷薇亚科 李亚科 梨亚科四个亚科。8.真核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其结构可分为核膜 核质 核仁三部分。9.禾本科植物茎的横切面上,可分成表皮 机械组织 基本组织 维管束四部分。10.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称为心皮,构成雌蕊时形成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11.植物分类方法主要有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两种。二、选择题(共15分)、细胞内的成熟质体有( )。 、原生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 、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 、核糖体、溶酶体、微体、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是、成熟胚囊 、成熟胚珠 、卵细胞、单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细胞一般呈( )。 、带状增厚 、五壁增厚 、全面增厚、单子叶植物的叶肉细胞多为( )。、环形细胞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5、木栓层属于( )、初生保护组织 、次生保护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6、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为()、或细胞的花粉粒、单核花粉粒、花药7、受精后的中央细胞(初生胚乳核)为()、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8、苹果的果实为()。、梨果、核果、浆果9、豆科植物的胎座均为()、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10、木兰科的植物的雌蕊属于()。、单雌蕊、离生雌蕊群 、复雌蕊11、具有单身复叶,叶上常有透明油点,茎常具刺,果为柑果或浆果的植物属于()植物。 、芸香科、蔷薇科、锦葵科12、四强雄蕊的雄蕊数为()枚。、四、二、六13、植物茎叶常具乳汁,叶基部有腺体,花单性单被,三心皮三室,中轴胎座,蒴果的植物属于()植物。、菊科、桑科大戟科14、在裸子植物的生活史中,()。、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不发达,配子体不能独立生活、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发达,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不发达,但均可独立生活。15、下列类群的植物中,哪些植物的合子是不发育成胚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三、判断题(共15分)( )1、叶绿体、线粒体均是双层膜所围成的细胞器。( )2、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的。()3、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花粉粒均能萌发出花粉管。第3页(总共6页)()4、花粉粒外壁的蛋白质与花粉粒的识别有关。()5、单核胚囊发育成成熟胚囊过程中要经过一次减数分裂。()6、成熟的花药一般由二个药室组成。()7、假果是指没有种子的果实。()8、由整个花序发育而的果称聚合果。()9、单体雄蕊的雄蕊数为枚。()10、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11、无胚乳种子的发育是由于极核未能受精而形成的。()12、由于苔藓植物无真正的根,所以属于低等植物。()13、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不能独立生活。()14、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即无种皮包被。()15、木兰科的植物的果均为聚合瘦果。四、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1、 有限花序:开花顺序由上而下,由内而外的花序。花序轴无法进一步生长,故为无限花序。2、 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具有3组或更多的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多倍体。3、 复雌蕊:一朵花中中有一个雌蕊,此雌蕊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心皮构成。4、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繁殖的基本形式。通过分裂,使细胞遗传物质得以在细胞之间世代相传。一个母细胞形成两个和母细胞相似的新的子细胞。5、 芽;未发育的枝条、花或花序的原始体。五、问答题(共32分)1、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的增粗生长都是由哪种形成层的活动而引起的?该形成层是如何活动使根、茎增粗的?(8分)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的增粗生长都是由维管形成层的活动而引起的;(2分)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切向分裂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皮部;使根茎增粗。(4分)还要进行径向分裂,增加其本身的围度。位置外移。(2分)2、简述被子植物双受精过程。其生物学意义如何?(8分)双受精过程: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受精),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和中央细胞融合(受精),形成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6分)双受精意义:经过双受精,恢复物种染色体数目;经过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的精、卵结合,其后代更具适应性;三倍体胚乳的形成更适应环境。(2分)3、什么叫植物组织?试说明构成叶片的几种组织。(8分)由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组合就称作植物组织。(2分)叶片的上、下表皮是保护组织,叶片的叶肉是同化组织(基本组织),叶片的叶脉是输导组织(复合组织)。(6分)4、蔷薇科可分成四个亚科,请将其它三个亚科的各项特征填入表中。(8分)花托的形状子房位置雌蕊的类型果实类型花公式绣线菊亚科碟状上位离生雌蕊群聚合果Ca5 C05 A G:蔷薇亚科杯状 头状上位离生雌蕊群聚合果Ca5 C05 A G:梅亚科杯状上位单雌蕊核果Ca5 C05 A G1:1苹果亚科杯状下位复雌蕊梨果Ca5 C05 A G(3-5:3-5)(2分)(1分)(2分)(2分)(1分)一、填空题(将答案写在横线上)(本大题分10小题40空格,每空格0.5分,共20分)1被子植物的种子通常由胚 胚乳 种皮几部分组成。2高等植物均为多细胞有机体,由真核细胞组成。其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外被为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其特有的细胞器为叶绿体或质体。3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物质的组织。根据它们运输物质和存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和管胞,普遍存在于木质部 ,其原生质体是死亡;另一类是运输有机养分或同化产物的筛管和筛胞,存在于韧皮部,其原生质体是活。4芽的特性所决定的植物的分枝方式有单轴分枝 合轴分枝 假二叉分枝和禾本科植物的分蘖。5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叶片内部结构,均可分为表皮 叶肉 叶脉 三大部分。6由于雌蕊的心皮数目和结构合情况的不同,雌蕊常可分为单雌蕊 ;复雌蕊(合生雌蕊);离心皮雌蕊群(离生雌蕊)三种类型。7由单核胚囊发育而成的成熟胚囊为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具有7个细胞或个核,其中位于珠孔端的卵细胞,即为雌配子;其两侧的2个细胞称为助细胞 ;位于合点端的3个细胞称为反足细胞;2个极核与周围的细胞质一起,组成1个大型的中央细胞。8被子植物的胚乳是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主要特化组织。胚乳的发育形式一般有核型胚乳 细胞型胚乳两种基本类型。9根据植物体形态结构表现的原始与进化,把植物界划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低等植物的生活环境多为多为水生;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有性生殖的合子不形成胚。低等植物可划分成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和地衣植物。10菊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科,多为草本,花多聚集成具总苞片的头状花序(蓝状花序);花冠合瓣为管状花或舌状花;雄蕊5枚为聚药雄蕊;子房下位,果实为瘦果 。常见的植物有大丽菊等二、选择题(在每题号前的括号内填入最适宜的答案,每题分,共20分)1. 子叶出土幼苗,是由于( )伸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而形成的。 A上胚轴 B下胚轴 C中胚轴2.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称A 显微结构 B超微结构 C亚细胞结构3.细胞质膜和许多细胞器的膜的主要成分为( )。A核酸和蛋白质 B磷脂和蛋白质 C磷脂和糖4.幼根的表皮是属于A吸收组织B初生保护组织C次生保护5.木栓形成层应属于 A初生保护组织 B次生保护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6.一般老根的中央保留有A辐射状的初生木质部 B内始式的初生木质部 C 髓7.甘蔗、玉米茎中的维管束是呈()分布的。A星散状B分束环状C内外两轮8.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多属于( )维管束。A无限外韧 B有限外韧 C 无限双韧9.根、茎维管组织的过渡区发生在A中胚轴B上胚轴C下胚轴10. C4植物叶片内细脉维管束鞘的特点为( )。A两层,不含叶绿体 B两层,含叶绿体 C一层,含叶绿体11.花粉粒的外壁识别蛋白是由()合成的。A花粉粒本身 B中层C绒毡层。12.在单核胚囊发育成成熟胚囊,单核花粉粒发育成成熟花粉粒时,要经过( )分裂。A有丝分裂 B无丝分裂 C减数分裂13.被子植物的胚乳为()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14.在下列种子和果实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子房壁发育成果皮B珠被发育成种皮 C子房发育成种子15.在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要经过二倍体阶段和单倍体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为( )和( )。(1)开花 (2)胚囊母细胞的形成 (3)花粉母细胞的形成 (4)减数分裂 (5)精卵结合 (6)结果 A(1)(6) B(4)(5) C(2)(3)16.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把生物界划分为A两界系统 B 三界系统 C四界系统17.蓝藻是属于A真核生物 B原核生物 C异养生物18.苔藓植物无真正的根,但它的合子发育成胚,故属于()。A高等植物B低等植物C处于高等与低等之间19.具有单身复叶,叶上常有透明油点,茎常具刺,果为柑果或浆果的植物属于()植物。 A芸香科 B蔷薇科C锦葵科20.茎杆园形常中空,叶常排列成二列,叶鞘一侧裂开,花被退化成2片浆片,果为颖果的植物多属于( )科植物。A莎草科 B芭焦科 C禾本科三、是非题(正确的在题号前的( )内打,错误的打,每题分,共8分)()1.豆类植物的营养是贮存于胚乳中的。()2.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开始为止所经历的过程。( )3.生物学绘图时,可用铅笔涂抹的深浅表示物象的明暗部分。( )4.分生组织的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5.薄壁细胞具有较强的分生潜能和较大的可塑性。( )6.根尖的伸长区,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7.植物芽的形态因芽的性质而异,一般叶芽较花芽肥大。( )8.多年生木本植物新产生的木材位于茎的中心。()9.植物如玉米、甘蔗等,其小叶脉的维管束鞘细胞内含较多的叶绿体,故称为高光效植物。( )10. 花实质上是一变态的枝条,是节间极度缩短,而叶又变态为花的各部分,以适应生殖功能的枝条。()11.自花传粉比异花传粉进化。()12.花粉管通常是由一个退化的助细胞进入胚囊的。( )13.单性结实所形成的果实均为无籽果实。( )14.细菌和蓝藻其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故属于原核生物。()15.品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16.菠萝、桑椹的果实为整个花序发育而来,称聚合果。( )17.蔷薇科植物均为两性整齐花,蔷薇状花冠,雄蕊多数离生。( )18.龙眼、荔枝的食用部分主要是由珠柄发育而来的假种皮。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 原生质: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 栅栏组织:双子叶植物叶肉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位于近叶上表皮的排列紧密的这部分叶肉细胞称栅栏组织。3 花芽分化:植物在营养生长的一定阶段,其感受器-叶(感受光周期)和茎生长锥(感受温度),其生长锥不再产生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分化发生花的各部分原基或花序的各部分原基,并依次形成花或花序的各部分,分化成花或花序,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化。4 无融合生殖:不经过雌、雄配子的融合(受精)而产生有胚种子的现象。5 双名法:瑞典分类学家林奈创立的,每种植物中只能有一个合法的名称即学名,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五、问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叶绿体和线粒体各具有什么功能?它们的超微结构如何?答: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2分)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双层被膜、片层(类囊体)系统(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和基质三部分。(3分)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外膜、内膜的基质三部分。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突起,其内表面有ATP复合酶。(3分)2.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其初生木质部的分化方式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焊工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大学英语在线作业答题规范
- 2025年世界卫生日主题知识竞赛活动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
- 2025年资产评估师考试价值评估方法模拟试题集(含答案)
- 2025年计算机二级JAVA临考模拟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土力学复试题和答案
- 青少年足球技能训练方案与课时安排
- 2025年江苏保安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生地会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热工检修试题库参考答案
- 口风琴上课课件
- 2025版哮喘病症状解读及护理要点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生产与运作管理》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AIGC技术)生成式AI应用试题及答案
- 储罐施工安装施工方案
- 人工智能赋能高职化学翻转课堂的创新模式研究
- 泳池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
- 劳动技能的掌握
- 教资面试初中英语万能试讲稿模板
- 2025年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盘点
- DB51-T 3298-2025 锂电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