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精品课程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1页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精品课程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2页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精品课程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3页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精品课程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4页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中历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精品课程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004年农民秦汉在承包的10亩土地上种植玉米 总产量约5000千克 试分析 秦汉与这10亩地之间的关系 他能否将地卖给别人 一 废井田 开阡陌 一 井田制的形成 井田制的废除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 为什么这种制度到了商周时期会遭到破坏 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生产力低下 一 井田制的形成 二 井田制的内容 一 废井田 开阡陌 土地公有制 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四 井田制的崩溃 开始时间 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 春秋时期 生产力进步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大量 公田 被抛荒 表现 部分 私田 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公田 贵族占有 农夫耕作 收获全部归贵族 私田 分授劳动者 只有土地的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 特点 井田制不仅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 也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兴起于商 盛行于西周 瓦解于春秋 废除于战国商鞅变法 一 废井田 开阡陌 五 土地私有制的最终确立 原始社会 商周 春秋 战国 公有制 井田制 井田制开始瓦解 土地私有制确立 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 二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三 地主私有土地 1 地主土地的来源 公田 转化而来 军功赏赐 买卖 2 土地兼并的影响 一 君主私有土地 二 自耕农私有土地 国家赋税收入减少 统治者采取反土地兼并措施 北魏的均田令 阶级矛盾激化 社会动荡不安 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今农夫五口之家 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其能耕者不过百亩 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 除井田 民得买卖 富者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 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 食货志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 1 如果你是统治者 面对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情况 该如何是好 考考你 限田 均田 北魏均田制 2 以上措施能够根治土地兼并吗 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不能 根本原因是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三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一 原因 土地兼并 人多地少 二 租佃关系普遍化过程 产生 比较普遍 仅次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农村经济主要形式 三 佃农与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 越来越弱 1 过程 明清以前 较强 明清以后 越来越弱 2 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弱化带来的影响 教材 课堂检测 1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形成的原因a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b 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c 生产组织的小型化d 土地兼并的剧烈化 d 2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 大量公田被抛荒 私田增加b 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 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 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b 3 战国以来 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 君主土地私有制b 地主土地私有制c 官田d 自耕农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