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LED外延发展主要特点与趋势分析.doc_第1页
广东省LED外延发展主要特点与趋势分析.doc_第2页
广东省LED外延发展主要特点与趋势分析.doc_第3页
广东省LED外延发展主要特点与趋势分析.doc_第4页
广东省LED外延发展主要特点与趋势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LED外延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与趋势分析LED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外延片制造、中游的芯片制备、下游的封装、测试及照明显示应用等环节。外延片制造在整个LED产业中的技术含量最高,所需投资最大,是产业链中利润较高的环节,同时也是我国LED产业的薄弱环节。为准确把握广东LED外延片产业发展情况,探讨广东LED外延片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本文将从广东LED外延片的产业化、企业、产品、技术等方面分析其发展主要特点,从技术发展路径和区域优势探寻其发展趋势。一、 国内外LED外延产业发展概况外延片处于LED产业链中的上游环节,包括原材料、衬底材料及设备这三大领域。在LED外延片生长、芯片、芯片封装这三个环节中,外延片生长投资要占到70%,外延片成本要占到封装成品的70%。LED原材料包括砷化镓单晶、氮化铝单晶等,它们大部分是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单晶,生产工艺比较成熟,其他材料还有金属高纯镓。衬底材料是LED照明的基础,也是外延生长的基础,不同的衬底材料需要不同的外延生长技术,并影响到芯片加工和器件封装。因此,衬底材料的技术路线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技术路线,是各个技术环节的关键。目前,能作为衬底材料包括Al2O3、SiC、Si、GaN、GaAs、ZnO等,但目前商用最广泛的是Al2O3、SiC。外延片生长主要依靠生长工艺和设备。制造外延片的主流方法是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但即使是这种“最经济”的方法,其设备制造难度也非常大。国际上只有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少数国家中数量非常有限的企业可以进行商业化生产。原材料衬底材料设备外延片芯片LED封装应用照明显示屏LCD背光上游中游下游图1 LED产业链图(一)全球LED外延产业概况由于经济的全球化,LED产业的发展也在逐步形成国际分工,国际LED产业链企业数量分布梯度明显,产业链上游的外延生长是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含量最高、对最终产品品质、成本控制影响最大的环节。外延片材料主要是硅,硅外延片也是当前外延片的主体。世界多晶硅、硅单晶及硅片等外延片制造材料几乎全部为信越(本部在日本,马来西亚、美国、英国)、MEMC(本部在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台湾)、Wacker(本部在德国,美国、新加坡)、三菱(本部在日本,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公司所控制,这四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近70%。这些公司除了本部之外,都在其它国家和地区设厂,是跨国生产与经营的公司。LED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外延生长技术,其核心是在MOCVD设备(俗称外延炉)中生长出一层厚度仅有几微米的化合物半导体外延层。MOCVD设备是LED产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其价值占整个产业链(外延片芯片封装和应用)的70%。目前,作为上、中游外延片和芯片技术,国际上有严格的技术壁垒,只有美、日、德等国的少数企业掌握。目前,世界范围内能够生产MOCVD设备的企业,主要有德国爱思强(Aixtron,70%国际市场占有率)、美国维易科(Veeco,20%国际市场占有率)、日本大阳酸素(Sanso,7%国际市场占有率)等。当前,国际上GaN研究和生产最成功的企业是日本日亚公司(Nichia)和丰田合成(Toyota Gosei),均使用自行研发的MOCVD设备。韩国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已通过引进英国Thomas Swan的技术,仿制出MOCVD设备并开始销售。目前,行业内最领先的日本企业对技术严格封锁,其中对GaN材料研究最成功的日本日亚化学和丰田合成(Toyoda Gosei)的MOCVD设备则根本不对外销售,另一家技术比较成熟的日本酸素(Sanso)公司的设备则只限于日本境内出售。图2 世界范围内MOCVD设备制造商市场占有率技术上,日本、美国、德国的公司掌握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高亮度LED照明外延生长技术,并且各有不同的特点,但都利用各自原创性核心专利在世界范围内设立了专利网,仅与GaN相关的专利就有4000多项,美国、日本GaN蓝、绿光LED照明专利有500多项。在外延技术上,目前大量的专利集中在对GaN基LED的讨论,缓冲层的出现使得在衬底材料上的GaN生长质量更加优良。表1 世界LED外延厂商生产情况公司名称生产概况日本Nichia日亚公司GaN基高端蓝、绿、紫及紫外LED外延技术,产量大。日本Toyoda Gosi丰田合成公司GaN基蓝、绿光LED及白光LED产量很大。美国Gree公司以SiC衬底的GaN基外延,蓝、绿LED及白光LED,产量大。美国Lumileds公司GaN基蓝、率LED外延及白光LED,AlGalnP功率LED。德国Osram光电公司欧洲最大的GaN基蓝、率LED外延及白光LED的厂商。南韩首尔半导体Seoul SemiconductorGaN基蓝、绿光LED,目前技术指标较高。中国台湾晶元光电合并后的新晶电在GaN基蓝、绿光外延和四元素AlGalnP的外延,月产能为世界第一。资料来源:中国机电数据网整理。表2 世界各厂商对LED外延关键环节的控制指标主要厂商MOCVD设备AixtronVEECO日本酸素、日亚公司(Nichia)、丰田合成(Toyota Gosei)原材料基板GaAS日立电线、住友电气、三菱化学、同和矿业、信越半导体、美国AXT 等公司SapphireKyocera、BICRON、SHINKOSHA、Honeywell、晶向等公司有机金属Shipley、Akzo Nobel、Epichem、Sumitomo 等公司荧光粉根本特殊化学(Nenoto)、化成Optonix、南帝化工、飞利浦等公司Epoxy宜加、义典、Epifine(Japan)、Hysol (USA)、Nitto(Japan) 等公司资料来源:中国机电数据网整理。(二)中国大陆地区LED外延产业发展概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LED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在上游外延及其关键设备方面还较为薄弱,特别是以MOCVD为代表的外延生长设备还处于研发试制阶段。近年来,我国外延片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量以年均30%的速率增长。据LED inside统计,2009年我国生产的外延片数量达到400亿片左右,比2008年增长33%,其中用于超高亮度LED的约占1/3。图3 2006-2009年我国外延片生产情况在外延片生产设备上,我国MOCVD设备基本上是全进口的,主要厂商为美国Veeco公司和德国Aixtron公司两家。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的调查统计,2009年,我国外延芯片设备增加较快,国内MOCVD拥有量超过130台,比2008年增加30台左右,其中已经安装的生产型GaN MOCVD超过100台,生产型四元系MOCVD 30台左右,国内科研院所的研究型设备也有所增加。图4 2006-2009年我国拥有MOCVD设备情况在技术上,我国在外延的生长环节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近几年,我国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高度重视LED核心技术的开发,在外延生长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在不同衬底外延生长GaN材料上,已开发出图形化衬底外延、非极性或半极性外延、衬底转移、激光剥离、共晶焊接、ITO电极、表面粗化和光子晶体等;在提高内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方面,已研发出AlGaN深紫外(260nm400nm)发光二极管,还研发出1W的LED蓝光芯片,做成白光的LED发光效率超过80lm/W,并研制出四元系AlGaInP红光功率LED器件,发光效率约40lm/W;南昌大学研制出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硅衬底上生长GaN,并做出蓝、绿LED芯片,现已产业化;中科院半导体所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分别研制出3片机和6片机样机,并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但是,在有机金属源、高纯NH3和衬底材料方面,我国以进口为主;在MOCVD外延设备方面,我国仍处于研发阶段,企业生产用的MOCVD设备全部依靠进口,主要来自德国Aixtron公司和美国Veeco公司。从外延片技术水平上看,我国与日本、美国等技术先进国家相比,差距约为5年,而产业化水平的差距超过5年。在研发方面,我国最早从事MOCVD设备研制单位有中科院长春物理所、西安光机所、中科院半导体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8研究所、南昌大学、青岛杰生电器有限公司等。在外延片生产领域,我国内LED外延的主要企业有:江西晶能光电、北京长电智源光电、厦门三安、大连路美、扬州华夏集成、杭州士蓝明芯、上海蓝光、深圳方大、深圳世纪晶源、广州晶科、广州普光、东莞洲磊、江门真明丽、武汉迪源、江西联创、上海蓝宝、山东华光等。其中,生产硅外延片的生产单位有四佳峨眉半导体材料厂、上海硅材料厂、信息产业部电子55所、华晶公司等。我国外延片生产企业整体上产量规模一般在50万片左右,相比于国外企业还属于小公司。在技术研发领域,企业投入资金相对较少,部分企业技术研发依赖风险投资。如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和制造硅衬底GaN 基高亮度LED(发光二极管)前端技术,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笔投资来自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以及美国MayfieldFund和AsiaVestPartners。在区域分布上,我国外延产业主要集中在闽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和珠三角地区。闽三角地区在上游投资规模全国最大,外延生产企业规模较大,以台湾企业转移较多。如厦门三安、厦门乾照等企业。环渤海湾地区在外延上的研发力量较强,研发机构较集中,拥有外延国内最好技术。尤其是北京,研发的优势明显;大连具有轻工业和电子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的经济区位优势。主要的研发机构和企业有:中科院半导体所、中科院物理所、长春光机所、清华、北大、北工大、大连路美等。珠三角地区于2010年上半年引进了80多台MOCVD设备,将成为全国LED外延片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二、 广东LED外延产业主要特点近年来,广东LED产业发展迅猛,产业产值平均增速40%以上,形成了从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封装到应用较完整的产业链。作为技术含量最高的LED外延片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产业规模偏小,处于LED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广东在外延环节,虽然进入较早,但始终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企业生产出来的外延片很多是供自身制备芯片,企业中制备外延与制备芯片密不可分。据LED inside统计,2009年,广东外延片的产量约为30亿片,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5%,产业规模偏小;外延片总产值大约为5亿元,约占全省LED产业产值的0.5%,与广东近千亿的LED产业规模很不匹配,处于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图5 广东省LED外延产值在产业链中所占比例(二)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目前,广东外延生产企业约有10家,其中,深圳3家,广州2家,佛山2家,东莞2家,江门1家,分别是:深圳方大国科、深圳世纪晶源、深圳奥伦德、广州普光、广州晶科、佛山昭信、佛山旭瑞光电、东莞洲磊、东莞中稼半导体、江门真明丽,约占全国外延生产企业的13%,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图6 广东LED外延生产企业区域分布(三)政府重视外延设备投入,拥有MOCVD全国最多2009年以来,广东省把LED照明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注重LED产业的上游环节的投入,各地纷纷响应省政府的号召,加大LED的投入。如江门市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江门绿色光源)基地暂行优惠办法,对购置LED外延片生产用MOCVD设备给予补贴,如购置蓝绿光MOCVD 31片至44片机补贴资金1000万元/台。这大大促进企业引进MOCVD的积极性。2010年上半年,江门市已引进MOCVD80台,其中,真明丽集团购进60台MOCVD设备生产LED蓝、绿光外延芯片;深圳奥伦德光电有限公司也投资9亿元购进20台MOCVD设备进驻江门高新区。至此,江门市已落实MOCVD设备80台,成为全国LED外延芯片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稳居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截止2010年6月,广东省拥有MOCVD外延生产设备90多台,约占全国MOCVD设备的40%。(四)MOCVD设备处于研发阶段,设备仍以进口为主近年来,广东省非常重视MOCVD外延生产设备的研发,加强产学研合作。如在政府的推动下,广东昭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投资5亿元引入半导体照明芯片设备(MOCVD)项目,这标志着国内首家、全球第4家量产型MOCVD核心设备制造企业即将在佛山诞生。然而,目前广东省的研发支撑还比较薄弱,从事MOCVD设备研发机构不多,企业生产所用的MOCVD设备仍然依靠进口,如江门于2010年引进的80台MOCVD设备主要来自德国Aixtron公司和美国Veeco公司。三、 广东LED外延产业发展趋势随着政府对LED产业的重视,广东将成为全国LED外延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今后外延片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在行业内或将催生一两家MOCVD设备制造企业,MOCVD设备研制将向大型化、专用性方向发展,外延片的技术攻关主要包括提高外量子效率、降低结温和有效散热的问题。(一)外延片将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广东省将LED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无论是从省还是到地方,都非常注重LED上游的投入,以求突破LED产业的发展瓶颈问题。目前,广东省拥有MOCVD外延生长设备90多台,其中2010年新增80台,设备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一旦这些设备正式运行,广东省的外延片产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因此,广东省将成为全国LED外延片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二)或将催生一两家MOCVD设备制造企业近年来,广东省部分LED生产企业已体会到LED产业发展的瓶颈,并开始加快衬底材料、MOCVD外延片生产设备等上游环节的研发,以求抢占行业制高点,这使得广东省或将催生一两家MOCVD设备制造企业。如广东昭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投资5亿元引入半导体照明芯片设备(MOCVD)项目,这标志着国内首家、全球第4家量产型MOCVD核心设备制造企业即将在广东佛山诞生。目前,昭信光电公司已完成项目全部技术资料,正准备进行样机试制及产业化。样机预计一年内可以试运行,并可望在未来5年内实现10至30亿元的产值。该设备一旦实现产业化,可令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真正掌握技术主动权和制高点,使LED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