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 传统文化面面观 1 传统文化的含义 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其本身的形成过程就说明文化具有继承性 针灸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a 传统文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 传统文化带有自已民族的色彩c 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d 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e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等特点 2 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 传统习俗的继承a 含义 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 世代相传的风尚 礼节和习惯b 地位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 许多事物都有尊卑高低之分 连东西南北 前后左右也不例外 古代把南视为至尊 而把北象征为失败 臣服 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 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 当上皇帝称 南面称尊 打了败仗 臣服他人 败北 北面称臣 正因为正南这个方向如此尊荣 所以过去老百姓盖房子 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 都是偏东或偏西一些 以免犯忌讳而获罪 除了南尊北卑之外 在东 西方向上 古人还以东为首 以西为次 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 西宫 而以东宫为大为正 西宫为次为从 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 要建在皇宫的东侧 现代汉语中的 东家 房东 等也由此而来 服饰习俗少数民族的服饰色泽艳丽 五彩缤纷 华丽堂皇 种类繁多 戴绣花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 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异 如维族男女都喜欢戴绣工精致的小花帽 哈族姑娘喜戴猫头鹰羽花帽 柯尔克孜族青年妇女则喜欢戴红色丝绒圆顶花帽 塔塔尔族妇女尤喜欢戴镶有彩珠的花帽等 蒙古族男子爱戴呢料大沿礼帽 显得潇洒大方 回族男性则为黑白小圆帽 显得整洁庄重 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欢穿长统皮靴 每逢喜庆节日 各民族都穿上民族盛装 色彩斑斓 令旅游者目不暇接 竹楼 竹楼是傣家住房的主要特点 竹楼分两层 上层住人 下层拴放牲畜 上层竹楼中间安放火塘 内间为卧室 竹楼由木柱支撑 正房四周由竹片围成 楼板也由竹片拼接 房顶是人字形茅顶 人们要从梯子上楼 傣家竹楼通风 凉快 清洁 明亮 又可以防备野兽的袭击 十分安全 傣族风俗 服饰 傣家妇女穿筒裙 上着窄袖短衫 质地柔软轻盈 色泽鲜艳大方 适于表现女子的体态 非常美丽 男子多穿无领对襟短衫 冬天披棉毯 用白布或青布裹头 男人文身较普遍 禁忌 傣族的禁忌与宗教有关 如进入佛寺殿堂之前必须脱鞋 不许抚摸小和尚的头 入傣家做客 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 不能坐门槛 不要进主人内室等 2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北京的四合院经过长期的发展 已成为我国传统民居的主要代表类型 四合院以南北方向为主轴线 坐北朝南的北方成为正房或者上房 在正房前面东西两侧有东西厢房 与正房相比 厢房的进深和高度都小 以强调正房的中心地位 坐南朝北称南房 大门一般开在院子的东南角或西南角 大门里都有山墙影壁 以遮挡视线 四合院房院比例合适 室内室外活动都有足够的空间 而封闭的围墙又保障了院内的安静与生活的隐秘和安全 北京紫禁城 故宫 福建民宅 3 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中国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传统思想的继承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 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总之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从而丰富了世界文化 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延续 二 传统文化在今天1 传统文化的特点 1 具有相对稳定性a 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b 相对性是指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即随着时间的推移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会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清明节在中国 有上千年的历史 从起源上看 是 清明 节气 寒食节 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 人们不仅在这一天扫墓祭奠 怀念亲人 而且利用这个机会踏青春游 亲近自然 近些年 清明习俗不但没有像一些其他民族传统节日那样面临没落的命运 反而出现了文化复归的趋势 各地的祭扫大军呈迅速上升势头 2004年清明期间 上海约有650万名市民外出扫墓 祭扫车辆27万余辆 上海媒体估计2005年清明有750万人出动扫墓 不只是上海 在北京 杭州 广州 在一切华人聚集的地方 清明祭扫时的蜂拥人群 袅袅香烟都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人们在一种仪式化的追思里 寄托了对前人的怀念 通过清明节的习俗活动 人们对前人思念的情感有了适当的表达方式 获得了内心的平衡与宁静 清明节俗的兴盛 宣扬了中国传统中的孝道伦理 强调了亲人间的感情联系 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促进了社会上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弘扬 2 下一页 2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新加坡华人过春节仍保留许多特殊或传统习俗创业新加坡华人在过农历新年时 保留一些特有的特殊习俗 床单被套及身上穿著的衣物 都要全部是新买的等等 令人发现这个摩登西化的城市国家 还是留下华人传统的痕迹 每到农历新年 华人都习惯全家团聚 然后到亲友家拜年 新加坡华人也非常重视家族在农历新年的团聚 一位从事半导体业的新加坡人就指出 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会在除夕就回到父母家中 和家族一起吃团圆饭 有时甚至会连着一起吃饭到初一 初二 传统文化的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 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联系 在新时代中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