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政治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政治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政治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政治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理论上看经济决定文化 从历史上看 社会处在大变革时期 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从现实看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增长速度快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人民的期待和愿望 文化需求日趋旺盛 文化消费不断增长 2005年文化消费总量4180亿 2006年4685亿 20076000亿左右 2008预计7000亿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精神文化消费与人均gdp的关系 人均gdp 1000美元 物质消费占据主导 1000美元 3000美元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并重 3000美元以上 物质消费趋缓精神消费占据主导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人均gdp 1700美元 合理的文化消费总量两万亿左右 我国 2005年 人均gdp超过1700美元 2006年 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 发达地区超过3000美元 文化消费总量 2005年8372亿 2006年9370亿 实际4685亿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仅仅不到1 4 三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选择 1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 凝聚力和感召力 对外政策 意识形态 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 2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特点 影响力是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支撑 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独立的贸易形态 并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容与要求 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文化的政治属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 建设和谐文化 培育文明风尚 文化的社会属性 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 弘扬社会正气 重视城乡 区域文化协调 关注两个群体 进城务工人员和青少年 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道德建设 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设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关于进一步做好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工作的决定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三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化的民族属性 1 传承 发扬中华民族文化 2 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000目前有4000万洋人在学汉语 数字新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落户全球的孔子学院已达128所亚洲46所欧洲46所北美26所非洲6所大洋洲4所 2010年中国将在世界建立500所孔子学院 去年一年全球平均每四天建一所孔子学院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另外一组数字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存在巨大的逆差中国图书贸易进出口逆差 10 1对欧美的逆差100 1 语言方面虽然有4000万洋人学汉语 但我们从小学到博士全学英语 从2000年到2004年 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 而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 演出状况进出口相差悬殊 对外演出廉价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 推进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文化的经济属性 1 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 三贴近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 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文化公益事业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义 一个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对内 积极保护与开发文化遗产 推动文化共享 鼓励文化原创 以达到凝聚核心价值 加强文化认同 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满足人民文化基本权益的基本途径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对外 积极开展文化交流 传播文化理念 塑造文化形象以提升国家软实力 营造和谐发展的国际环境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具有公益性质的博物馆 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今明两年实现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山西省近日下发的 十一五 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方案 中 第一次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标率纳入新修订的政府44项考核指标体系 2006年 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 占gdp的比重为2 45 文化产业的年增长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长速度6 4个百分点 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长速度6 8个百分点 完善文化环境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机制创新 建立国家荣誉制度 3 传播手段创新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06年中国电影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增长率连续四年超过20 建设生态文明 二 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形势严峻 中国环境的严重污染 是低端 粗放的产业结构与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行政管理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建设生态文明 三 我国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二 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形势严峻 环保部门的权力有限 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和具体立项缺少发言权对工业项目的区域规划 环境评估在立项之后启动 形同虚设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督 建设生态文明 三 我国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二 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形势严峻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高投入 高消耗 高排放 低效益 低效率 难循环 建设生态文明 人均耕地 淡水 森林 可开采石油仅占世界平均水平32 27 4 12 8 和7 第一大耗水国 钢材消费国 水泥消费国 煤炭消费国 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 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 左右 我国单位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 1倍 日本的7 6倍 美国的4 倍 印度的1 5倍 资源少 消耗大 效率低 建设生态文明 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8 9倍 世界上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有16个位于中国 我国有机水污染物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 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 高排放 污染重 每增加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气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 全国60 以上的河流遭到中度和重度污染 75 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25 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 建设生态文明 中国正处在一个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 未来几十年 对能源的需求处于上升通道 资源少 消耗大 效率低 效益差 资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 建设生态文明 三 我国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4 非理性的消费加大生态 资源 环境的压力 城市建设中贪大求洋 过度包装现象严重 一次性消费品激增 消费浪费现象严重 建设生态文明 三 我国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二 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形势严峻 5 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存在一定层度的失误 政策不够完善 政策不够合理 政策不作为 缺乏长期有效政策 建设生态文明 三 我国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二 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形势严峻 6 法律缺失 在生态保护领域存在空白 生态保护领域方面的立法不完备 已有法律过于原则 可操作性不强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 执法机关不作为的问题相当突出 普遍存在企业违法成本低 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 一 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三 遵循生态规律 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树立生态文化意识 注重生态道德教育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 遵循生态规律 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调整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调整优化区域布局 发展循环经济 推行清洁生产 建设生态文明 三 建设适合国情的科学合理的文明消费社会 三 遵循生态规律 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观念提倡合理适度消费加强舆论宣传转变消费 在全社会推行绿色消费模式 推动科学消费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 建设生态文明 四 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三 遵循生态规律 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 重视生态行政建设 2 加强生态法制建设 严格立法和执法 3 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 建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4 积极稳妥地实行以绿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