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部分 一 梭伦改革1 社会背景 1 公元前7世纪末 雅典的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 社会矛盾激化 2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2 内容 1 颁布 解负令 废除债务 废除债务奴隶制 2 鼓励发展工商业 提倡节俭 反对奢侈 3 按财产 而不是出身 的多少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 4 国家机构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设立了新的政府机关 四百人会议和公民法庭 3 特点 节制 中庸 公平 平等 和谐 4 性质 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5 影响 1 积极意义 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 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力者的范围 促进了奴隶主工商阶层的崛起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 2 局限性 其 中庸 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二 商鞅变法1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 政治 分封制 宗法制遭到破坏 战国初期 秦国落后 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2 经济 铁器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 井田制瓦解 封建私有制加深 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3 军事 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4 思想 法家理论 5 统治者的支持 秦孝公 2 措施 1 军事 按军功授爵制度 什伍组织 2 经济 废井田 奖励耕织 重农抑商 统一度量衡 3 政治 废分封 行县制 什伍连坐制度 轻罪重刑 4 思想文化 焚烧诗书 3 结果 商鞅虽然被害 但由于新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而并未被废除 不但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 发展了地主经济 增强了国力 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 稳定了社会秩序 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 性质 地主阶级的改革 5 评价商鞅变法 1 积极作用 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 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壮大了军事力量 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 收到了富国强兵之效 它不仅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和政治基础 而且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 消极影响 轻罪重刑 轻视了教化 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 法律严苛 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 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 重农抑商 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的长期歧视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6 特点 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发展封建经济 富国强兵 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 是实行最彻底 影响最深远的地主阶级的改革 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1 改革的背景 1 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为改革奠定基础 2 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 3 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2 改革的内容 以迁都洛阳为界 分为两个时期 1 前期 冯太后主持 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实行均田制 缓和了社会矛盾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 加强基层行政管理 制定俸禄制 任期考核制 整顿吏治 2 中后期 孝文帝主持 实行汉制 移风易俗 迁都洛阳a 原因 政治上平城故地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经济上地处偏僻 经济比较落后 军事上强敌柔然时常骚扰很不安全 地理上难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区 b 影响 使得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 经济中心 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展开 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 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a 措施 改穿汉服 改用汉姓 提倡与汉族通婚 改说汉语 改行汉制 b 作用 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和个体的封建化发展 有利于巩固北魏的统治 3 改革的历史作用 1 促进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2 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 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4 为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 王安石变法1 变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 必要性 社会矛盾激化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断激化 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由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出现冗官 冗兵 冗费的局面 造成国家财政负担沉重 军队的战斗力削弱 2 可能性 庆历新政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经验教训 宋神宗启用王安石 为变法提供政治保障 2 变法的主要内容 1 富国之法 经济 青苗法 限制盘剥 并能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有利于农业发展 免役法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 保证了农时 市易法 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增加了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 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 均输法 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 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 增加了政府收入 2 强兵之法 军事 保甲法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有效地抵御了辽和西夏的进攻 减少了军费开支 保马法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得以提高 节约了政府开支 将兵法 使兵知其将 将练其兵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设军器监 武器生产量增加 质量也有所改善 3 取士之法 科举和教育 重视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 中下级官吏的提拔任用 3 变法的历史作用 1 积极 促进了经济发展 增加了政府收入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改变了积贫的局面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弱的局面 2 局限性 性质 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 实现富国强兵的改革 目的 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 农民处境没有根本改变 负担依然沉重 五 欧洲宗教改革1 改革的必要性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 经济上 占地征税搜刮钱财 2 政治上 教权大一统 干涉各国内政 3 思想文化上 垄断教育 钳制思想 打上深深的宗教烙印 4 社会生活上 教会的影响贯穿教民的始终 2 改革的实质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3 改革的内容 1 马丁 路德 因信称义 2 加尔文 否定教皇权威 先定论 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等 3 亨利八世改革 建立英国教会 4 改革的作用 1 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 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3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 为后来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六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1 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 必要性 内忧外患 帝国统治危机 内忧 埃及形势严峻 政治上 马木路克反动统治 战乱不断 经济上 经济凋敝 民不聊生 国力削弱 外患 英法的殖民入侵 奥斯曼帝国的威胁 2 可能性 穆罕默德 阿里掌握政权 为改革提供政权保障 2 改革的主要内容 1 促进经济发展 农业 促进农业发展 工业 大力发展官办工厂 初步建立民族工业 2 政治 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 打击马木路克和宗教势力 3 文化教育 实行开放政策 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4 军事 改造旧军队 建立新式军队 积极对外扩张 3 改革的影响 1 作用 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发展了农业 商业 建立了近代工厂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促进了文化繁荣和经济 军事实力的增强 带来国力的壮大 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 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2 局限性 阿里政权是封建性的 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灾难 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1 背景 1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根源 2 国内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3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激化了国内各种矛盾 直接原因 2 目的及方式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3 内容 二一九法令 1 政治上 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2 经济上 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 农民可获得一块份地 农民需缴纳高额赎金赎买份地 3 组织管理 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4 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 1 进步性表现 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推动了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影响 成为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局限 改革不彻底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于西欧 对外国资本严重依赖 发展不平衡 八 日本明治维新1 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 必要性 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阻碍社会发展 黑船事件 使民族危机加深 2 可能性 倒幕运动的成功和明治政府成立 2 内容 1 政治上 废除旧体制 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废藩置县 废除等级制 实行 四民平等 颁布 日本帝国宪法 建立近代天皇制 2 经济上 发展新经济 改革币制 实行土地私有制 推行 殖产兴业 政策 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3 文化教育生活方面 倡导 文明开化 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生活习俗推进西化 4 军事上 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3 历史影响 1 积极作用 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实现了工业化 实现了富国强兵 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 成为亚洲强国 其成功的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政治上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2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踏上了对外扩张之路 九 戊戌变法1 背景 1 社会危机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激发民族意识 救亡图存 成为时代口号 2 经济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3 思想指导 早期维新派的产生和维新思潮的形成 2 经过和内容 1 1895年 公车上书 使维新运动从理论走向政治实践 2 颁布施政纲领 应诏统筹全局折 3 成立组织机构 1898年建立保国会 4 内容 3 结果失败 1 标志 戊戌政变 2 失败原因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反动势力强大 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 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 教训 在当时的中国 改良主义的道路行不通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曲折的 例 2011 新课标 45 材料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 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 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 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 往往为争夺草地 水源相互仇杀 清朝入关前 统一漠南蒙古 开始分定各部地界 严禁互相侵越 入关后 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 形成盟旗制度 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 小者自为一旗 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 各旗有固定的牧地 不相统属 旗民不得越界放牧 日常往来亦受限制 合数旗为一盟 盟长 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 对各旗进行监督 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 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 盟长不得干预各旗事务 发布政令 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 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 应诏出征 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 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 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等 1 指出旗 盟与草原传统部落 部落联盟的区别 2 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盟旗制度 第 1 问根据材料信息不难看出 旗 盟是政府管理制度 部落是自发的社会组织 第 2 问作用根据材料信息可以从政治面貌的变化 加强政府控制 稳定社会秩序 巩固国家统一等方面分析 答案 1 旗 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 部落 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族自身的社会 政治组织 2 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 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 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 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 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 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 规律 材料解析题如何审题通过审题 要十分清楚地明确三个方面 回答内容 限制条件 回答依据和方式 一般而言 材料解析题在设计问题时对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
- 浙高建公司景文高速公路指挥部劳务派遣用工招聘4人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金华田园智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水陆联运货物运单(GF-91-0407)货运合同协议书
- 高中信息技术实训操作题目汇编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台州温岭市金达建设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武宁县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第4课 植物生长日志-数据采集教学设计小学信息科技清华版贵州2024五年级下册-清华版(贵州)2024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
- 口腔门诊6S管理标准化实施指南
- 《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课件
- 2025-2030公务航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高中数学集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导游证资格考试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羽毛球裁判员培训与实施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中班语言《顽皮的小雨滴》课件
- PPD接种培训课件
-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3.2.1向量的加法课件(共21张课件)
- 宫外孕大出血护理
- 《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