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千字文教学设计陈群好莲塘镇中心小学第一课时一、 教学内容1、简介千字文2、学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二、 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2、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熟读成诵。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三、 教学重难点1、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2、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3、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会背很多的唐诗。下面我们把唐诗三百首中的诗背诵一下。(生齐背)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3、听故事:相传,梁武帝一生戎马倥偬,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由于当时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起初,他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物。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思如泉涌,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即令送去刻印,刊之于世。这就是流传至今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深得梁武帝的赞赏,提拔为佐撰国史。不过,据说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学习千字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本才子奇书的魅力吧!(二)学习前两句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昃:读音z ,意为太阳偏西。3、教师小结。4、学生练读。(多形式读)(1)全体学生拍手读:. (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天 地 玄黄(男:玄黄) 女:宇 宙 洪荒(男:洪荒)的(3)小组合作尝试打不同的节拍来读。古时候的文章就有这样的奥妙!既有好听的韵,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叫作韵律美了!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三)拓展活动:神奇汉字(四)课外延伸:二十四节气歌。课下搜集古时描写四时更替、宇宙变化的语句,并交流。第二课时一、 教学内容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二、 教学目标1、识记生僻的字。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三、 教学重难点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3、 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四、 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二)解释句子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注释】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出产黄金。昆冈:昆仑山。(三)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四)小组交流。1、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2、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拓展活动。六、总结。第三课时一、 教学内容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二、教学目标1、复习上堂课的所学千字文,加深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积累。2、学习新的千字文,让学生能准确的读出,熟练的掌握,甚至当堂可以背诵。3、了解今天所学千字文的知识,懂得文中所涉及到的故事。三、教学重难点:懂得文中所介绍的知识,例如:利剑的最上乘制作,宝珠最珍贵的夜光珠的来历等。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千字文,你们还记得吗?指名背诵。2、通过学习,你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二)学习(剑号巨阙珠称夜光等)1、今天这堂课我们又要学习新的千字文,出示:“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2、你们自己先读一读。(设计目的:让孩子们借助拼音,自己学会朗读。)3、指名汇报朗读,相机纠正读音。(设计目的:用各种读法,巩固孩子们对这部分内容的熟悉。)齐读,比赛朗读。4、你们自己反复读过后,知道这部分都讲到了哪些方面?(让学生自己自由的说,可以检查他们对文字的了解。)5、出示一张古代打战的图片,问孩子们古代武器都有哪些?(让学生对各种古代兵器有所了解,最终引出剑。)6、你们对古人的剑知道哪些?出示一幅宝剑图,老师介绍:宝剑里面最有名的是巨阙剑。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位著名的铸剑大师叫欧冶子,他平生铸了五把最有名的宝剑,其中三把是长剑,两把是短剑。长剑的头一把就是巨阙剑,第二把叫纯钩剑、第三把叫湛卢剑。两把短剑就是莫邪剑和鱼肠剑,三长两短五把剑全都锋利无比。(让学生了解巨阙的知识。)7、那么珠宝又是什么有名呢?请你们听一个传说。听完以后让学生说说故事梗概,以便考察他们是不是听懂了。再让学生观看图片夜光杯,直观体验美丽夺目。8、出示水果图片,问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说说理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引入柰的介绍,出示柰的图片和一段文字介绍。在古人认为水果中的极品就是李子和柰了。9、过渡:每天我们饭桌上都有很多蔬菜,你们喜欢吃什么蔬菜呀?那么古人认为什么菜最好?10、出示“菜重芥姜”,你们猜猜看。学生会说生姜。老师接着问,生姜好在哪呢?因为生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所以部分学生能自己说出来。但是芥菜学生可能重未吃过,所以教师要帮忙了。11、出示图片和文字介绍。是芸苔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是中国著名的特产蔬菜。芥菜的主侧根分布在约30厘米的土层内,茎为短缩茎。叶片着生短缩茎上,有椭圆、卵圆、倒卵圆、披针等形状。叶色绿、深绿、浅绿 、黄绿、绿色间紫色或紫红。叶面平滑或皱缩。叶缘锯齿或波状,全缘或有深浅不同、大小不等的裂片。花冠十字形,黄色,四强雄蕊,异花传粉,但自交也能结实。种子圆形或椭圆形,色泽红褐或红色。中国有极其丰富的子用、叶用、茎用、芽用和根用芥菜的变种和品种。12、进行一个小结,这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宝剑、珍珠、水果、蔬菜,那么下段文字介绍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多读读,然后再查查字典,或者看看书上的解释,自己试着弄懂。(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学。)13、汇报,教师可以点拨。(三)背诵本节课所学的内容。1、多种形式背诵2、汇报背诵。第四课时一、 教学内容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二、 教学目标1、识记生僻的字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三、 教学重难点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背诵本节所学内容。四、 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二)练习读文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三)理解字句意思【注释】有虞:有虞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舜是它的首领。这里指舜,又称虞舜。陶唐:陶唐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尧是它的首领。这里指尧,又称唐尧。尧当了七十年君主,他死时把君位让给了舜;舜当了五十年君主,又把君位传给了禹;史称“禅(shn)让”。 【译文】苍颉(ji)创制了文字,嫘(li)祖制作了衣裳。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注释】周发:西周的第一个君主武王姬(j)发,他讨伐暴君商纣王而建立周朝。殷汤:历史上商朝又称殷,成汤是第一个君主,他讨伐夏朝暴君桀(ji)而建立商朝。垂拱:语出书武成:“淳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意思是不做什么而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皇帝无为而治的套语。平章:平指太平。章通“彰”,彰明,显著。 【译文】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是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向大臣们询问治国之道,垂衣拱手,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功绩彰著。 (四)分组比赛背(五)总结第五课时一、 教学内容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二、 教学目标1、识记生僻的字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三、 教学重难点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背诵本节所学内容。四、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二)练习读文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三)理解字句意思。【注释】遐迩(xir):指远近。率宾:出自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译文】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使四方各族人俯首称臣。普天之下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贴贴地归顺于他的统治。 【注释】驹(j):小马。被(p):通“披”,覆盖,恩泽。 【译文】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叫,小白马在草场上自由自在地吃着草食。圣君贤王的仁德之治使草木都沾受了恩惠,恩泽遍及天下百姓(四)分组比赛第六课时一、教学内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错必改,得能莫忘。二、教学目标1、学生诵读千字文,并对此内容的学习达到熟读成诵。2、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三、教学重难点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背诵本节所学内容。四、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朗读。(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解析句子。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恭蒙父母亲生养爱护,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毁坏损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女子要思慕那些为人称道的贞妇洁女,男子要效法有德有才的贤人。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四)学生练读。(五)作业:将今天学习的内容熟读成诵。 第七课时教学内容: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2. 教育学生从小培养高尚的德行,不断地积极进取。 3、教育学生要有宽宏大量的胸怀,待人要诚实,懂得取长补短。教学重难点: 1、找出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尝试背诵。 2、在实践中培养高雅的情操。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同桌互背上节课内容,能背下来的奖一个笑脸。二、初读韵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内容,学生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提出难读的字或提醒同学读好哪个字,集体交流与订正“罔、恃、染、贤”的读音。 3、老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分组读,相互检查字音是否正确。三、再读韵文,知意明理。1、指名读,看注释理解。 2、集体交流:每个人都有长短处,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同桌间夸夸对方的长处,认识自己的短处。 3、讲列宁小时候打碎花瓶主动认错的故事。四、多形式朗读,品古文韵味。 1、老师说意思,学生说韵文。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读)罔谈彼短,(男读)靡恃己长。全班手脚合作打节奏读。3、同桌互读,小组开火车读,如:一人读罔谈彼短,后面的同学就读靡恃己长。 第八课时教学内容: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读出韵律感,尝试背诵。 2. 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平常要行善积德。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尝试背诵。 2、在生活中珍惜时间,多做好事。课前准备: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雷锋挤时间学习的影视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男女对背,老师说意思,学生猜原句。二、学习新内容,读中理解韵文意思。 1、自由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2、小组内纠正字音,重点读好“祸、缘、竞”。3、教师范读,指名领读,齐读。 4、看注释,结合生活实际经验,谈谈自己对“祸因恶积”的理解。比如经常说的“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5、师:璧玉和黄金都不是最珍贵的东西,世上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请把搜集到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上台交流。 6、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多,就看你怎样合理安排,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雷锋善于挤时间学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观看有关影视资料。三、多形式诵读,指导背诵1、师带领全体学生拍手读:.2、小组合作拍手读:例:1、2组:空谷传声(3、4组:传声 )。3、全班手脚合作打节奏读。4、伙伴间自由背诵。5、鼓励学生上台背诵,能背下来的奖一面小红旗。四、作业:背给家人听,让大家都学会珍惜时间。 第九课时教学内容: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读出韵律感,尝试背诵。 2. 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尝试背诵。 2、孝敬父母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课前准备:孔融让梨和黄香温席的配乐故事。教学过程:一、复习上两节课的内容,男女拍手读。二、初读韵文,读准字音。 1、同桌合作读,借助拼音识字,。 2、小老师带读,重点指导读准“资”、“曰”、“薄”、“夙”、“凊”、“馨”。 3、齐读,个别读,去掉拼音连词读。三、再读解文意。 1、师生合作读,一人一句,或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后半句。 2、自由看注释,说说自己的理解。解释词语“君”、“严”、“敬”。四、复习弟子规和三字经里有关孝敬父母的语句,学生齐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五、观看配乐故事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六、老师小结:黄香的孔融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美德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那你是怎么做的?请上台说一说。表扬班上做得好的同学。七、全班拍手读韵文,试背诵。八、作业:把韵文背给家长听,每天至少为家长做两件事。 第十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前半学期所学的韵文,加强记忆。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诵读,指导背诵。 2. 增强学习韵文的兴趣。教学重点:采取多种竞赛方式,复习巩固所学的韵文,增强学生的记忆。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千字文已有半个学期了,大家学习兴趣浓厚,通过学习,认识了许多汉字,了解了不少的历史知识,也懂得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今天我们进行竞赛,看谁的千字文知识最丰富。二、学生自由读韵文,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学习体会。可以说说能背诵哪些语句,认识了哪些汉字,懂得了什么道理等。三、开展各种竞赛,评出学习小能手。1、小组开火车接龙读韵文,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火车顺利衔接。2、学生自由组合,上台诵读或背诵韵文。3、老师给提示词,学生读韵文。如:介绍水果和蔬菜的是,雨和霜是怎样形成的,关于宝剑和明珠的是,关于诚实、气度宽广的是,教育我们珍惜时间的是,教育我们有错就改的是,告知我们善交朋友的是,关于日月星辰的是4、一人读前半句,指名读后半句。如:学生甲读川流不息,随他请伙伴读后半句。5、指名说一个字,其他学生抢答相应的词语。如:女女慕贞洁,男男效才良,龙龙师火帝,金金生丽水,羊诗赞羔羊6、击鼓传球背千字文。老师背向学生敲打铃鼓,突然停止的时候,皮球在谁的手上,他就背诵3句千字文。 四、实践运用:说说下面的情景下,该用哪一句千字文。 1、小兰的妈妈生病了,她没有给妈妈煎药,这时要教育她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2、当看见小东只顾游玩,不做作业时,应该劝说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读出韵律感,尝试背诵。 2. 教育学生举止要文明。3、教育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尝试背诵。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个人修养。课前准备: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两节课的内容,男女合作读。二、小结前段的学习方法:首先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然后自由看注释,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最后多形式诵读,加强记忆。三、按以上方法学习新韵文。1、出示韵文,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语句,老师巡视进行指导。2、同桌互读,评价优点与不足,并加以纠正。3、分小组读,重点是指导读准“笃、慎、竟”。4、看注释,理解文意。5、联系实际说说小学生怎样穿戴才算是仪态端庄。如:红领巾的佩戴,衣服的着装等。6、老师讲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7、师生合作读,师读前2个字,生读后2个字,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8、从所学韵文中找出哪些字与班上同学姓名相同的,请该同学读相应的语句。如陈美茵同学读“笃初诚美”,陈源基同学读“荣业所基”,陈思越同学读“容止若思”,邓嘉宜同学读“慎终宜令”。再集体读一读。 9、小组围成一个圆圈,一起手脚合作打节奏读,并尝试背诵。四、课堂小结,说说自己的收获。第十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读出韵律感,尝试背诵。 2. 教育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3、教育学生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创和谐社会。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尝试背诵。 2、教育学生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创和谐社会。教学过程:一、初读正字音。1、出示带拼音的韵文,让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教师巡视相机指导。2、指名读,相机纠正音“仕”、“摄”、“存”、“殊”的读音。理解“仕”、 “从政”、“益咏”、“摄职”的意思。3、同桌相互合作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你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如果你的同桌遇到了困难就请你当小老师帮帮他。4、指名开火车轮读,指名领读,齐读。二、品读韵文,理解文意。 1、师带领学生摇头晃脑读。2、学生自由看注释,指名结合“经典解说”说一说自己的理解。3、指名结合实际说说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人与人之间如何才能和睦相处。4、师带领全体学生拍手读:.。5、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学优登仕(男:登仕)。6、全班手脚合作打节奏读。7、练习背诵,师说一、三句,生对二、四句。师说前两个字,生说后两个字。第十三课时教学内容: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新词,学习文言词汇。 2.诵读课文,进一步增强文言语感,体会其节奏美。 3. 能够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道理,如家庭相睦、尊敬师长、友爱兄弟、朋友之间要相互促进等等,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检查改进自己的言行。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要注意“傅” “切”“箴”等字。2.初步理解所学内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交流难读的字音(分、切、磨、箴)。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指名读,齐读。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解析句子。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在外面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在家里要遵守母亲的规范。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兄弟之间要非常相爱,因为同受父母血气,犹如树枝相连。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结交朋友要意相投,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4、听故事李绩焚须,交流故事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5、读读交友名言警句。四、巩固诵读。分组对读,交替朗读,比赛朗读。五、请学生结合课文所讲内容,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行为规范,比如:以礼相待、尊敬师长、疼兄爱弟、志同道合等等。六、作业:将今天学习的内容熟读成诵。第十四课教学内容: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 自縻。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新词,学习文言词汇。 2.诵读课文,进一步增强文言语感,体会其节奏美。3.了解“仁义礼智信”五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使学生们懂得顺应自然,保持真我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检查改进自己的言行。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交流难读的字音(分、切、磨、箴)。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进行配乐范读。指名读,齐读。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解析句子。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最仓促、危急的情况下也不能拋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气节、正义、廉洁、谦让的美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品性沉静淡泊,情绪就安逸自在;内心浮躁好动,精神就疲惫困倦。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保持纯洁的天性,就会感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天性就会转移改变。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坚持高尚铁情操,好的职位自然会为你所有。4、这一段教会我们修身养性方面的知识有哪些?5、所谓修身养性,就是指生活中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是指书中哪一句?6、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精神上的追求,向往高尚,内心充实。让我们记住这么好的建议。四、巩固诵读。分组对读,交替朗读,比赛朗读。五、结合课文所讲内容,介绍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历代逆境中讲究节、义、廉、退的人和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六、作业:将今天学习的内容熟读成诵。第十五课教学内容: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些文段,掌握一些字词,尤其是具有文化韵味的语汇。2.诵读文段,培养对偶的语感和文言的节奏感。3.初步了解古代都城、宫殿的常识,增加学生的文化常识积累,培养学生对民族和文化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要注意“邑”“邙”“渭”“泾”“郁”等字。 2.初步理解所学内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3.了解古代中国都城的瑰伟壮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交流难读的字音( “邑”“邙”“渭”“泾”“郁”)。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指名读,齐读。三、理解句子的意思。1、出示牡丹和兵马俑两张图片以及洛阳、西安两座城市的名字,请同学连线,进而请他们讲一讲关于兵马俑和牡丹的相关知识。2、出示洛阳城、长安城的图片,范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告诉学生,课文描写了古代都城的情况。3、课文第二句“背邙面洛,浮渭据泾”,讲的是洛阳、长安的地理位置。4、请学生谈一谈首都北京的知名建筑,如: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坛、地坛、水立方、鸟巢等等,播放一段关于故宫的视频,告诉学生古代都城内的宫殿相当有特色。5、出示“图写禽兽,画彩仙灵”的宫殿图片,告诉学生,课文就是描写古代宫殿的情况,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请学生用一句话抒发自己此时的感受。四、巩固诵读。赛读、配乐读、男女生对读。五、作业:将今天学习的内容熟读成诵。第十六课教学内容:丙舍旁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够背诵本课内容。2.正确理解所学内容,品味和体会优雅精致的古典文言。3.通过想象,能感受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读课文,熟读成诵。 2.在讲读与诵读中渗透做人的道理与礼数,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进行配乐范读。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1)读准音,做到字正腔圆。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拼音来帮忙,交流难读的字音如转,读成三声,筵读成二声。 (2)读韵律,做到抑扬顿挫。与教师一起拍手读: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丙 舍 旁 启 甲 帐 对 楹 肆 筵 设 席 鼓 瑟 吹 笙 升 阶 纳 陛 弁 转 疑 星 男女生合作读:例如女生读丙 舍,男生读旁 启,女生读甲 帐,男生读对 楹,以此类推。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借助教材中的译解,你读懂了哪句话?你是怎么读懂的?请学生质疑:还有哪些不懂的?2、学生进行交流。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账幕对着高高的楹柱。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宫殿中大摆宴席,乐人吹笙鼓瑟,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登上台阶进入殿堂的文武百官,帽子团团转,像满天的星星。3、读工匠祖师鲁班的故事。 四、巩固诵读。五、作业:将今天学习的内容熟读成诵。第十七课教学内容: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教学目标: 1.通过有韵律感的吟诵,能够背诵本课内容。 2.通过想象,能感受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读课文,熟读成诵。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译解和译文和教师的讲读,在讲读与诵读中渗透做人的道理与礼数,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交流难读的字音。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进行配乐范读。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1)字正腔圆读准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拼音来帮忙。 (2) 出示明、英、经三个字,引导学生的发现三个字音节是后鼻韵母,体会朗朗上口的韵味,感受这些字的声韵美。与教师一起拍手读: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右 通 广 内 左 达 承 明 既 集 坟 典 亦 聚 群 英 杜 稿 钟 隶 漆 书 壁 经 府 罗 将 相 路 侠 槐 卿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如女生读右 通,男生读广 内,女生读左 达男生读承 明以此类推。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借助教材中的译解,你读懂了哪句话?你是怎么读懂的?请学生质疑:还有哪些不懂的?2、学生进行交流。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着成群的文武英才。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书殿中有杜度的草书、钟繇的录书,还有漆写的古籍和孔壁中的经典。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宫延内将想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 (4)读孔宅壁中书的故事。四、巩固诵读。五、作业:将今天学习的内容熟读成诵。第十八课教学内容:复习学过的内容教学目标:1.复习千字文,积累成语。2.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积累中华经典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读文、背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师说译文,生说原文。 二、多种形式朗读。1.全体学生拍手读。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3.接龙读,分小组读,分横排读,指名读。三、积累运用1.引背。如:师:珍惜时间千字文中说,学生背:尺壁非宝 寸阴是竞师:孝敬父母千字文中说,学生背: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师:善交朋友千字文中说,学生背: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师:兄弟情谊千字文中说,学生背: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师:知错能改千字文中说,学生背:知过必改得能莫忘2.背诵积累是为了运用,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能用上我们背诵的千字文呢?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写作时,若要表达兄弟情深,可写“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当一个同学犯了错误,我们在劝他改正时,可以说“知过必改得能莫忘”。四、检查学习效果1.全班齐背。2.完成练习:小明和小华是好朋友,真是(),天天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小明不爱珍惜时间,小华劝他:();小华爱犯小错误,小明告诉他,(),小明有()的孝心,小华有()的爱国心,他们真象()的一对好兄弟。五、小结:读千字文,让我们了解了许多经典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有的告诉我们如何处事做人,有的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有的给我们精神的享受。相信你们读了之后,一定会大有收获。千字文第二学期教学设计第十九课时教学内容: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教学目标: 1.复习上学期的内容。2. 教学“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3. 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4.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1、齐读。2、男女生接力对读。3、个别展示读、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本节课的内容。1、出示本课内容: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配乐自读)2、同桌互读,并相互正音互相评价教师指导读。3、齐读短文,体会诵读的节奏和韵律。达到熟读。三、结合注释、解析句子。1、课件出示文中重点词语的注释,教师读出注释内容,学生结合课件中的注释自读译释。(边读边想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2、组织交流。教师简单小结。四、多种形式练读、熟读唱诵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中读一读。(可采用边拍手边读)2、小组合作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请一个到两个小组给大家展示读3、同桌合作对读,一人一句,或男女对读、个别展示读、齐读直到熟读成诵。4、师生共同放声齐背。五、深情韵唱,升华主题。1、师:前面我们已经用不同的旋律韵唱了千字文,谁愿意用学过的旋律给大家唱一唱。(指名唱组织评价)2、采用唱诵的形式结束这一课。(集体唱)第二十课时教学内容: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盘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背诵上节内容:齐背指名背-男生接力背个性展示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本节课的内容。1、出示本课学习内容。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配乐自读)3、同桌互读,并相互正音互相评价教师指导读。4、齐读短文,体会诵读的节奏和韵律。达到熟读。 师带领学生摇头晃脑读。 师带领全班学生按节奏拍手读。(节奏:xx/xx/xx/xx/) 男女生合作,按节奏拍手对读。三、结合注释、解析句子。1、课件出示文中重点词语的注释,教师读出注释内容,学生结合课件中的注释自读译释。(边读边想短文所表达的意思。想一想短文告诉我们哪些事情?) 2、组织交流。教师简单小结。三、多种形式练读、熟读唱诵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中读一读。2、小组合作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请一个到两个小组给大家展示读3、同桌合作对读,一人一句、或男女对读、个别展示读、齐读直到熟读成诵。4、师生共同放声齐背。四、深情韵唱,升华主题。1、师:前面我们已经用不同的旋律韵唱了千字文,谁愿意用学过的旋律给大家唱一唱。(指名唱组织评价)2、采用唱诵的形式结束这一课。(集体唱)第二十一课时教学内容: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义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本课内容。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配乐自读)2、同桌互读,并相互正音互相评价教师指导读。3、齐读短文,体会诵读的节奏和韵律。达到熟读。三、结合注释、解析句子。1、课件出示文中重点词语的注释,教师读出注释内容,学生结合课件中的注释自读译释。(边读边想短文所表达的意思。想一想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组织交流。教师简单小结。三、多种形式练读、熟读唱诵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中读一读。(可采拍手读法)2、小组合作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请一个到两个小组给大家展示读3、同桌合作对读,一人一句,或男女对读、个别展示读、齐读直到熟读成诵。4、师生共同放声齐背。四、深情韵唱,升华主题。1、师:前面我们已经用不同的旋律韵唱了千字文,谁愿意用学过的旋律给大家唱一唱。(指名唱组织评价)五、课外延伸:1、讲“桓公匡合”的故事。2、请学生搜集“绮回汉惠”的故事。第二十二课时教学内容: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找出韵律,熟读成诵。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1、学生认真看教材专心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生跟读同桌互读,并相互正音互相评价,教师指导读3、齐读短文,体会诵读的节奏和韵律。达到熟读。二、结合注释、解析句子。1、课件出示文中重点词语的注释,教师读出注释内容,学生结合课件中的注释自读译释。(边读边想短文所表达的意思。想一想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组织交流。教师简单小结。三、多种形式练读、熟读唱诵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中读一读。2、小组合作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请一个到两个小组给大家展示读3、同桌合作对读,一人一句,或男女对读、个别展示读、齐读直到熟读成诵。4、师生共同放声齐背。四、深情韵唱,升华主题。1、师:前面我们已经用不同的旋律韵唱了千字文,谁愿意用学过的旋律给大家唱一唱。(指名唱组织评价)五、课外拓展:搜集“起翦颇牧”的故事。第二十三课时教学内容: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诚。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配乐自读)2、同桌互读,并相互正音互相评价,教师指导读。3、齐读短文,体会诵读的节奏和韵律。达到熟读。二、结合注释、解析句子。1、课件出示文中重点词语的注释,教师读出注释内容,学生结合课件中的注释自读译释。2、看视频:大禹治水的故事三、多种形式练读、熟读唱诵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中读一读。2、小组合作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请一个到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慧物流中心仓储资源租赁合同细则
- 2025年网络安全防护与应急响应服务框架协议
- 2025年跨境贸易金融服务居间代理合作协议
- 餐饮业年度员工技能培训及服务质量保障协议
- 2025年度跨境电商物流解决方案全面合作协议
- 2025年文化产业园区项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与作品使用权协议
- 2025年禽蛋产品配送合同更新及区域冷链物流安全保障条约
- 2025年企业园区全年巡逻守护与应急处理合同
- 2025年度新型环保车库建设项目监理合同
- 2025年大型商场清洁保养外包合同协议
- 2025年秋季新学期全体中层干部会议校长讲话:在挑战中谋突破于坚实处启新篇
- 高中数学选修一(人教A版2019)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 中国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含答案)
- GA 1808-2022军工单位反恐怖防范要求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大全)李林
- 失智老年人走失风险评估表、“十人四追”法
-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工作桌面pad相关gec3000通讯协议v2
- 正压式呼吸器使用与管理规范
- GB∕T 37004-2018 国家物品编码通用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