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件 中图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件 中图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件 中图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件 中图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件 中图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6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1 大气受热环节太阳辐射穿过 大气层 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反射 散射 吸收 co2 3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 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即大气主要是吸收a 而增温 地面 地面辐射 2 保温原理 大气辐射大部分以b 的形式把热量返还地面 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 4 意义 白天气温 夜间温度 缩小气温日较差 大气逆辐射 温室效应 降低 提高 巧学妙记大气受热过程中的实例表现反射 在夏季 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吸收 臭氧层因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 大气逆辐射 有云的夜晚比晴天温暖 记住并理解了这些典型例子后就可以迁移应用 例如晚秋或寒冬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大气逆辐射弱 人造烟幕防御霜冻 加强大气逆辐射 教室无直射太阳光线但明亮 散射 二 大气运动1 热力环流 1 受热较多的地点是 受热较少的地点是 2 近地面高压区是 低压区是 高空中高压区是 低压区是 a d e d e a b c f 2 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1 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即促使大气由 流向 的力 该力 于等压线 并由 指向低压 2 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高气压区 低气压区 垂直 高压 地转偏向 平行 地转偏向 摩擦 夹角 巧学妙记三种力的不同特点 1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气运动的原动力 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 2 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 只影响风向 不影响风速 在风速相同的情况下其随纬度降低而减小 3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 近地面最显著 高度愈高 作用愈弱 高空忽略不计 1 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 由上图可知 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如下表 方法突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简化认识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2 保温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1 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 玻璃温室育苗等 原理 塑料薄膜 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 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 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散失 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2 秋冬季节 北方农田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 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针对训练1 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 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 几乎80 是雾日 有时终日不散 有 雾都 之称 根据下述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 雾多出现在晴朗 微风 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材料2 见下表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1 辐射雾和平流雾中 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 雾 2 气象谚语 十雾九晴 中的 雾 一般指 雾 3 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 分析形成原因 解析 1 从表格 概念与特征 一栏可以得出结论 辐射雾 出现在冬半年 平流雾 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2 根据两种雾的概念可以得出结论 3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 盆地地形黑夜或早晨多形成逆温 地面温度低 水汽遇冷后凝结成雾 显然属于辐射雾 把重庆所在的区域特征与表格中的 形成条件 结合起来 进行恰当的描述即可 答案 1 辐射 2 辐射 3 辐射雾 形成原因 位于我国的湿润区 位于河流交汇处 水汽充足 空气湿润 夜晚地面辐射强 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 位于四川盆地 空气比较稳定 近地面水汽积存 城市附近尘埃多 凝结核多 考点2大气运动1 热力环流 1 形成过程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 具体如下图所示 2 等压面上的形态变化 由图示等压面的变化可知 垂直方向上 随着海拔升高 气压降低 等压面上凸为高压区 下凹为低压区 高压区 低压区是指同一高度上 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同一垂直方向上 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 3 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山谷风 白天 山坡上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风从山谷吹向山坡 形成 谷风 到了夜晚 山坡上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风从山坡吹向山谷 形成 山风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入谷底 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 逆温层的存在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 如在这些地区布局有废气 粉尘排放的工业 常造成大气污染事件 海陆风 海陆风是由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而产生的 白天陆暖而海凉 气压配置为海高陆低 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 形成 海风 夜晚则恰好相反 即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而形成 陆风 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 工业 交通工具 家庭炉灶等燃烧煤 石油 天然气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 直接加热了城市大气 使得城市比郊区热 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 在郊区下沉 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 于是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这个小型的热力环流 就称为城市风 2 风的形成过程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但当大气按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 开始做水平运动之后 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使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当上述两种力达到平衡时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实际上 近地面大气还受到摩擦力影响 最终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具体关系可表示为 方法突破热力环流原理的实践应用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时 一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热力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 二要正确理解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的关系 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 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三要注意我们常说的高压 低压一般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高低差异 针对训练2 2012 江苏盐城模拟 图 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 图 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 1 2 题 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 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 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 直气压差 百帕 1 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气压低于 地b 地气压高于 地c 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 地比 地低 d 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 地比 地更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风向为东南风b b为上升气流c c的风向为西南风d d为上升气流 解析 第 1 题 甲乙两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 甲地气压差大 乙地气压差小 受热力环流的影响而形成 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相反 那么只有甲地近地面是高压 高空是低压 乙地近地面是低压 高空是高压 第 2 题 受热力环流而形成的气压变化 乙地近地面气压低 是由于受热空气上升而形成 而甲地温度低 气流下沉 近地面形成高压 a和c的风向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会发生变化 南北半球没有确定 因此a c两地的风向既可能左偏也可能右偏 答案 1 b 2 d 等温线的判读及应用 2010 高考全国卷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 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 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 多云 9时到9日 睛 18时 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 1 3 题 1 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 4 b 12 c 16 d 18 2 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 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 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 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 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3 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 8日15时左右b 8日22时左右c 9日15时左右d 9日18时左右 思路点拨 第 1 题 由图中等温线的分布来看 在该时段内 最低气温出现在9日6点左右 市中心北部约6千米附近 最低温度5 7 最高气温出现在9日15点左右 市中心附近 温度最高21 23 由此可推算出最大温差取值范围 第 2 题 由图可知 在监测时段内被监测区域气温最高值晴天高于阴天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 所以从正午到午夜气温整体先升高后降低 等温线的疏密反映了气温的变化幅度 由图可知 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剧烈 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第 3 题 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下午时间 二是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 因热岛效应最强时市中心与郊区的温差应最大 也就是在某个时间段市中心和郊区等温线弯曲度最大的地方 标准答案 1 c 2 b 3 b 失分溯源 该题考查了等温线的判读及应用 城市热岛效应等内容 考查学生调动知识与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失分之处在于等温线阅读能力不够 找不出图中最高和最低气温中心值 另一方面 从横坐标图中不同时间段不会分析等温线变化特征及等温线疏密含义 得分技巧 等温线图的判读 1 判断气温差异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 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 2 判断地势高低和地形 位于同一纬度的两地 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表示气温高 地势低 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表明气温低 地势高 等温线向高温凸出的方向为山脉的走向 在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图中 若线内气温数值低于圆周 表明地形为山地 反之为盆地 3 判断南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从南向北递减 表明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反之为南半球 因为世界上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4 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 如果知道季节 可以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海陆分布 反过来 如果知道海陆 分布状况就可以判断季节 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为当地的夏季 反之为冬季 5 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表示洋流的流向 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表示暖流 反之表示寒流 有时候如果条件比较充分 还可以判断出具体的洋流名称 等压线和风 2011 高考福建卷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 1 2 题 1 此时 地的盛行风向为 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 2 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 1月b 2月c 7月d 8月 信息提取 通过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可提取以下信息 1 由经纬网形状可判断为极地俯视图 2 由等压线可判断海洋上受低气压控制 3 由晨昏线可判断70 n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读图技能 根据经纬线形状判断 上图是极地俯视图 且极地地区为海洋 所以推断此图中心为北极点 1 首先 在北极俯视图上 绕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