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 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1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1 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的文化 主干知识整合 基础梳理 相对稳定性 2 传统文化的表现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3 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 同时 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相对稳定性 基本特征 鲜明的民族性 精神纽带 4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如果传统文化 会起阻碍社会进步 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温馨提示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 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 而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 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二者侧重点不同 顺应社会 生活的变迁 一成不变 2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 1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发挥传统文化的 克服传统文化的 个人才能自由全面发展 民族 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 正确的态度是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二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 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1 关系 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是密不可分的 继承是发展的 发展是继承的 2 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 在发展的过程中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不断 3 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意义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成为自觉的 必要前提 必然要求 发展 继承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文化传承 者和享用者 温馨提示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文化的发展也不是对旧文化的完全否定 文化的发展是指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对文化有所淘汰 有所发扬 是克服传统文化里面的糟粕又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 是曲折性的上升 前进 2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决定着的变化 也决定着文化的 如图所示 社会制度 发展方向 2 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 3 思想运动是的先导 也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 重要因素 社会变革 3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 传递 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 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教育能够以的形式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3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 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选择 创造文化 传道 授业 解惑 传承 教化与培育 浓缩 简要归纳 中秋节 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最有人情味 最具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在一轮皎皎明月高挂的时刻 让我们把酒问月 千里共婵娟 寄托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探索发现 问题生成 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温馨提示 1 庆祝民族传统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3 对于传统文化 应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一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 面对传统文化 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立场 即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具体地说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后的 腐朽的东西 必须 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核心问题突破 疑难点拨 2 传统文化的内容 既有精华又有糟粕 必须具体分析 仔细鉴别 取其精华是文化发展的根基 去其糟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唯有不断抛弃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并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既要认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 4 对待传统文化 既不能搞 传统虚无主义 全盘否定 也不能持 文化保守主义 全盘继承 二 全面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1 教育传递文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 精心选择教育内容 2 精心选择教师 3 精心选择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2 教育的传递文化的主要功能 1 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传授给下一代人 使人类文化成果逐步地积累起来 走向更高的水平 通过这种传授活动 把人类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由少数人掌握变为多数人掌握 使之普及和推广 从而使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2 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塑造民族性格 开放民族胸怀 提升民族理想 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的结合 带来了教育的方式 手段 教育观念的更新 扩大了教育的范围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 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1 文化继承的意义 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无论是应对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挑战 还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都应该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 2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继承 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而是要有所淘汰 有所发扬 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文化发展是指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不是对旧文化的简单否定 是批判地继承 不是简单的文化更替 而是前进的 上升的 继承与发展 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这就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3 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这就是文化传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积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汲取养分 在创造中继承 在推陈中出新 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 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提示 1 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 侧重于本民族的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文化传播主要是侧重于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 侧重于不同民族的交流 借鉴和融合 2 文化继承不等于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可见 文化传承包括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两个方面 1 2011 北京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 三年来 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 重视培养羌绣 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 鼓励编排 羌魂 等原生态歌舞作品 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没有文化的继承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体验高考 考查点一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a b c d 尝试 选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 考查学生的准确识记能力 难度较低 观点错误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答案 d 2 2011 天津 最近 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15年前毕业之际 有人提议 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一个算不上约定的 约定 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 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 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 这一事迹表明a 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 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 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尝试 选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 a说法绝对 不选 传统与现代毕竟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差距 b说法错误 具体内涵不能说亘古不变 c说法正确 体现了传统道德对我们的今天价值选择的影响 d说法不合题意 答案 c 3 2011 海南 公期 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 以前每逢 公期 人们都要拜祭 公祖 举行 过火山 上刀梯 贯铁杖 等仪式 今天 人们移风易俗 利用这一民俗节日 赛红歌 赛书法 赛技能 建设和谐文化 倡导文明新风 这表明民俗节日 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 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相对稳定性 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 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考查点二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a b c d 尝试 选 解析 本题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正确且符合题意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故 错误 观点不符合题意 应排除 答案 a 4 2011 北京 歌剧 木兰诗篇 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 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 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 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 这表明a 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b 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c 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d 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尝试 选 考查点三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之间的融合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难度中等 材料体现的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积极意义 而不是竞争 更不是强调保持不同文化特色 a d不符合题意 c观点错误 答案 b 5 2010 江苏 高铁时代的到来 人们可以 在广州喝早茶 到长沙听笑话 再到武汉赏樱花 上午在西安吃泡馍 下午到嵩山看少林 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 尝试 选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对文化的影响 符合题意要求 材料未涉及 答案 d 1 本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 考查的方式及特点 1 高考在本课的命题既有选择题 也有主观题 根据近年出题来看 主观题一般运用一些图表 数字 案例等具体材料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等问题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 这部分的知识多以选择题为主 主观题中往往与文化创新知识结合起来考查 应引起高度重视 命题启辿 文明祭奠是继承优秀传统的方式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其核心内容是祭祖与扫墓 2012年清明放假三天 人们可以有充裕时间去祭祖扫墓 追思先人功德 寄托自己哀思 缅怀养育之恩 告慰在天之灵 作为一个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 清明祭祀在民间已形成固定模式 热点话题评说 社会洞察 祭祀时 人们通常会携带酒食果品 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然后再将纸钱焚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些地方的清明祭奠出现了火舞烟飞 迷信盛行的不文明现象 甚至还出现了污染环境 装神弄鬼 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成了清明祭扫时的不和谐音符 这与当今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格格不入 命题角度1 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哪些表现 清明祭奠属于哪种表现 1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建筑的继承 传统文艺的继承 传统思想的继承 2 清明祭奠属于传统习俗的继承 命题视角 命题角度2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清明祭奠 1 对待清明祭奠 正确的态度是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面对清明祭奠 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清明祭奠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清明祭奠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后的 腐朽的东西 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2 对待清明祭奠中的优秀文化 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做到继承 发展和创新的有机统一 1 延续2000多年的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其核心内容是祭祖与扫墓 每到清明时节 人们通常会携带祭品和纸钱 祭奠先人 缅怀故人 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相对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 先进性 继承性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和继承性 清明祭奠作为传统文化之一体现出了这些特点 先进性不是传统文化的特点 排除 答案c 创新设计 2 清明祭奠时 人们通常会携带酒食果品 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然后再将纸钱焚化 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 同时在祭奠中 焚烧纸钱等活动也会出现污染环境 甚至引发火灾等现象 这告诉我们a 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b 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c 要抛弃清明祭奠的方式d 传统文化已经没有积极作用解析清明祭奠 既有表达对先人的哀思 延续亲情的一面 又存在不利于节约 环保的一面 这体现了传统文化既有积极作用 又存在消极作用 具有双重性 b符合题意 答案b 3 对待清明祭奠 我们应该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全面继承 弘扬经典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坚决抛弃 破除迷信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正确 答案d 一 单项选择题1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没有文化的继承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建筑的继承 传统文艺的继承 传统思想的继承a b c d 解析 均为传统文化的继承的内容 答案d 知能达标训练 随堂巩固 2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一些思想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这主要说明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 传统文化具有批判性d 传统文化具有开放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一些思想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体现了儒家思想鲜明的民族特色 答案b 3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它的字 词对仗工整 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由此可见a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 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 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d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解析题意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c项正确 a b d三项本身正确 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c 4 在春秋战国时期 儒 道 墨 法诸家的思想观点既相互对立 展开激烈的辩论 又相互影响 相互汲取营养 从而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这表明a 思想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行业数据分析师考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法律顾问招聘面试模拟题及法律实务解答
- 2025年销售主管竞聘考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申报校级品牌专业课件
- 管网维护管理制度
- 甲状腺学习课件
- 甲流病人护理课件
- 14课母鸡教学课件
- 办公室教学课件
-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2025年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查房记录模板范文
- 2025年传动部件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基孔肯雅热预防宣传课件
- 2025-2030中国海水淡化技术经济性分析与政策补贴机制报告
- 学校学生一日常规管理细则(2025年修订)
- 【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模拟试题测试卷
- 2025年甘南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试题
- 山东护士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