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2015教研课).doc_第1页
三打白骨精(2015教研课).doc_第2页
三打白骨精(2015教研课).doc_第3页
三打白骨精(2015教研课).doc_第4页
三打白骨精(2015教研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 三打白骨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不胜欢喜”、“斋饭”“造化”“蒙骗”等词语的意思。3、抓住白骨精的“三变”,体会白骨精的贪婪、狡诈、诡计多端。教学重难点。4、紧扣“改写”,对比差异,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与原文对照,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西游记是中国明代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一百回。2、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板书:人物)(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一个词语概括下。看来同学们都已将这人物的名字与人物的形象挂起钩来了。(板书:白骨精)那看到这个名字,你脑海中出现的是什么形象?把你看到的送到词中,再读生:白骨精(读出“吓人”的感觉)3、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在一起,必然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发展的生:情节。而这些人物和故事的情节,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活动场所,这场所就叫环境。4、人物、情节、环境就是小说的三要素。二、检查预习1、读一读。妖怪 斋饭 癞蛤蟆 咒语 拎着 嘴馋 骷髅 蒙骗 隐瞒山势险峻 峰岩重叠2、 选一选 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mng mng) 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 村姑拎(lng ln)着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唐僧喝(h h )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3、 检查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二、学习第一小节1、过渡:默读第一小节,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谁来读读?2、指读“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你读出了什么?3、再读原著里的这段话,你又有什么感受?出示:“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1)自由练读(2)指读,谈感悟。预设:(1)不仅山高,而且仿佛看到“虎狼成阵、千尺大蟒,万丈长蛇”真吓人。比课文的环境恐怖多了!(2)这地方令人毛骨悚然。你想啊,这样的环境,能生出什么好东西,什么大蟒长舌,没准白骨精就是它们的领导呢!过渡: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穷山恶水的环境中,必定有可恶的妖精。这样的环境描写,真妙呀,它预示着惊险的故事情节即将发生。那咱就走进故事。三、聊故事的情节(一)聊“一变”1、咱得先从故事的起因聊起,谁来说说起因是什么?2、白骨精想吃唐僧肉,看看文章中怎么说的?读给我们听听。指读“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1)妖精可是“自言自语”地说,那是怎样说?(2)再看她是怎么自言自语的?生:白骨精是“不胜欢喜”地自言自语的。(学生又读了句子。)3、这妖精,都高兴的找不着北了。说时迟,那时快。施展妖术,变成了村姑。4、出示:“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1)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是什么样的村姑呢?(美貌。)(2)看看原著中描写的吧 “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di),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zhun)林” (2) 这是白骨精使出的什么计?(美人计)西游记最著名的版本李卓吾批评本,在妖精第一次变少女的文字描写后,批了一个字:(你们猜是哪个字?) “妙”。妙在哪?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师:那眉毛妙在生:“柳眉积翠黛”;师:那眼睛妙在生:“杏眼闪银星”; 师:那身材妙在生:“体似燕藏柳”;师:那音色妙在生:“声如莺啭林”。 师:再想想她用的“计”,还妙在哪? 5、小结:(美貌的后面藏着什么?)为什么把白骨精变的村姑写得这么美呢?突出说明白骨精把“丑恶”掩藏得深,反衬妖精的贪婪、狡猾、诡计多端。原来美貌的外表下藏着不可告人的内心。真是居心险恶啊。6、默读57自然段,用“ _ ”划出白骨精的“二变”和“三变”,看看妖精的二变、三变(板书:变)又妙在哪里。(二)聊“二变”“三变”交流第二“变”:(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2)说说这一变妙在哪?指导朗读:你可别忘了,那可是八旬老妇人,走一步,哭一声,走一步,哭一声。该怎么读?(学生再读,强调“八旬”读“一步一声”时,拆开读“一步”抽泣一下,“一声”抽泣一下。)看着样子,听着哭声,真够可怜的。然而你同情吗?(3)品“闪“字 我们也来当一回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从哪里可以看出老妇人分明就是妖精变的?(这句话中“从山坡上闪出一位八旬老妇人”。这个“闪”分明就是妖精变的!快而敏捷,和八旬老妇是不相称的。)2、交流第三“变”(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2)是啊,这回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原著中有这么关键的一句,读读,看看妖精这一变,又妙在哪儿? 指读:“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补充带“善”的句子:这可是有心向善之人经常诵读的句子,那么,这白发老公公是真心向善吗?那这伪装的“善”里又藏着什么呢?3、这真可以说是恶贯满盈、十恶不赦。如果说李卓吾批评本,在妖精第一次变村姑的文字后批了一个“妙”字,那么,连起来想想妖精变化的先后顺序,这妖精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呢?这三变,一变比一变妙,一变有一变的用处。第一变,妖精没有注意孙悟空,但她知道八戒的弱点,所以施了美人计,结果被孙悟空识破了。接着又施苦肉计后,发现孙悟空和唐僧有矛盾,唐僧不让悟空打村姑的妈妈,还给他念紧箍咒。后来白骨精再利用唐僧这个弱点变成老妇人的丈夫,白发老公,用上了离间计。不是唐僧愚笨,实在是妖精太狡猾了啊。这三变的的确确妙不可言。这一环扣一环,一计接一计,用的还是连环计!4、小结:今天,我们带着思考读故事,不仅看出妖精每一次变化的精明,也看出几次的先后顺序的精心策划。我看,这哪是变,分明是骗!所以,三变就是三骗!这妖怪的的确确成“精”了(点题)。你说,这样“无心向善”的妖精该不该打?再读课题四、拓展延伸1、今天我们学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