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仲永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弄清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原因,并在教学中自然融入渗透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切实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倡导学生做一个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课伤仲永二、教学目标:(一)、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能复述这个故事。 (二)、弄清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折射出的道理,得到启示,(三)、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切实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三、教学重难点:(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弄清变化原因,领悟道理。 (二)、渗透法制教育,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四、教学准备:老师备课,搜集资料,学生预习。五、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说说内容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什么是天才?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些话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例,下面我们来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从中间我们可以领悟到什么道理,借古鉴今。 2、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正音。 3、简介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诗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现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天圣三年(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明道二年(1033年),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康定元年(1040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4、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准备复述故事。 5、按下面的句式说话,看谁说的好?通过读课文,我认为课文讲述的是-的故事。例如:通过读课文,我认为课文讲述的是-方仲永由天才变为庸才的故事。 又例如: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其学习而被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又例如: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6、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例如: (1)、通过读课文,我认为课文讲的是方仲永由神童变为一般人的故事。 (2)、通过读课文,我认为课文讲述的是作者为方仲永由天才沦为庸才感到惋惜的故事。 (3)、通过读课文,我认为课文讲的是方仲永的父亲不让方仲永学习最终沦为庸才的故事。 (4)、通过读课文,我认为课文讲的是方仲永的父亲不让方仲永学习最终沦为庸才,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是他不让方仲永学习最终沦为庸才的。他是悲剧的始作俑者,可悲、可恨、可叹、可思、可醒。(二)、细读课文,品说句子 1、读课文,思考:方仲永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些变化? 2、学生按下面的句式说话:方仲永的变化分为-个阶段,写第-阶段的句子有-,写出了-。 (1)、方仲永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写第1 阶段叙述神童方仲永的故事。的句子有“仲永生五年可观者”,写出了方仲永天资过人,才能出众。 (2)、方仲永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写第 2 阶段从作者亲自见闻的角度简略交待了仲永从神童沦为“众人”的过程。句子有“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出了方仲永才能衰竭。 (3)、方仲永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写第 3阶段的句子有“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出了方仲永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3、再读课文,思考方仲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看谁又快又准。明确: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教师小结:通过前二个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所讲的故事和方仲永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说明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勤能补拙。(三)、再读课文,讨论问题 1、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读课文,准备讨论下了问题: (1)、用今天的立场去面对,方仲永的父亲违背了什么?触犯了那些法律?你的身边有无类似情况发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明确:在今天看来,方仲永的父亲违背了家长的教育职责,侵犯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当今,类似方父的现象不少,一些家长为了眼前利益,认为读书无前途,一是孩子学习不理想,二是家庭困难供不起上学,还不如早些打工赚钱来的实惠,迫使子女辍学不尽教育义务。 (2)、同学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生、家长有哪些规定? 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四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四)、巩固,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天资再高,如果没有后天良好的学习和培养,也会像方仲永一样才能衰竭,变成一个普通人;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在现代法制社会,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的正当权利,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五)、作业布置: 1、抄课文、背诵文章。 2、完成课后练习,课外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六、板书设计:伤仲永父亲不使学五岁指物作诗立就十九、二十岁泯然众人矣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违反现代社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学思考与感悟】 在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时,别出心裁地采取让学生给仲永这个故事下评语的方法,一下子把学生读、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族法治普法宣传课件
- 工业革命与新质生产力的演进逻辑
- 向新向实新质生产力
- 文旅新质生产力
- 2025年全科医生全科诊疗能力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理学在皮肤病临床应用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治疗学康复设备使用技巧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病学思维能力与判断力检测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产科产后护理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外科学科常见外科手术操作技能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云南文山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
- 企业工伤赔偿培训课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案
- 肝血管瘤护理查房
- 世纪佳缘会员管理制度
- 邻里纠纷及其合法合理处理课件
- 武汉工业地产市场调查分析报告30
- 【共享经济下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问题研究-以外卖骑手为例18000字(论文)】
- 被动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 螃蟹养殖合同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