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3下列句子中“相”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解析:此题考查对有特殊用法的实词的理解。A项,用在动词前,偏指一方,相当于“你”;B项,相对;C项,互相;D项,互相。答案:A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雅”又分“大雅”和“小雅”,主要来自民间。其艺术手法主要为赋、比、兴,对后世影响很大。B、“楚辞”是春秋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此外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发端。C、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乐府。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这两首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合称“乐府三绝”。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后人称它为“五言之冠冕”,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答案:C. A,大雅和小雅主要为贵族作品。B,楚辞起于战国时期。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二填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7、不见复关, 。 ,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1)、氓这首诗中表现女主人公对男子违背誓言感到愤恨并决定与之绝裂的两句诗是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9、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3)、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现作者思贤若渴的诗句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诗经小雅采薇)11、 ,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2)、离骚中表现屈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是, 。表现屈原“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是,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4)、归园田居中以比喻手法表达作者思归田园的诗句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三、课内文本阅读(27分)15诗人说他自己“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根据这段文字内容,概括三方面的原因。(3分)答: 16把“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答: (二)阅读孔雀东南飞选段,完成第1720题。(12分)17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恨恨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B作计乃尔立 乃尔:就这样C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D多谢后世人 多谢:十分感谢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求假暂归 于今无会因B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C以我应他人 足以荣汝身D黄泉下相见 渐见愁煎迫19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焦仲卿“忠于爱情”的一项是()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A B C D20下列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这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氛围。B“贺卿得高迁!”一句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但实际上却反映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恋。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四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表明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的爱情故事终于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4分)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她真是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怠。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作品更生动。说他 “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么上纲上线,罪状似乎太大。如果他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哪里还会坐等太守的儿子再来说媒呢?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兰芝与焦母之间的婆媳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焦母因恋子情结而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有力地表现了兰芝的美丽、贤惠与反抗精神。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刘兄” “合情合理”的做法一项是()A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刘兄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B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C如果刘兄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D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22下列各项中,对作者得出末段主题的理由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B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也不会那么看重的。C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拆散了这对鸳鸯,导致了刘焦的爱情悲剧。D刘兄有点错,他帮助刘母劝兰芝;也有点虚荣,尽管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23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县令、太守相继来刘家为儿子提亲,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十分看重是否寒门、门阀等级、头婚二婚等问题。B现代人的婚姻爱情观更看重地位、头婚、富贵,不大看重人品,这一点看来还不如刘兰芝时代更开明开放。C焦母与兰芝都想在感情上独占仲卿,因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焦母处处为难兰芝,这是唯一原因。D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而是写出了病态的心理的危害。24.你是否同意本文作者对孔雀东南飞主题的认识?请说明理由(不少于50字)。(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题。(16分)阅读屈原薄暮冥冥,我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遍又一遍地读你的涉江。心灵的底片便慢慢地洇染上一层层殷红,渐深的暮色也仿佛笼上一层悲戚的色泽。那神奇瑰丽的想象连同汨罗江畔孤独清高的身影,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篇百读不厌的千古名篇。每次阅读,总有一种感动淹没我的心。你也如横空而过的一颗流星,闪烁着凄凉的美丽,划过我的心空。曾在一个落寞而寂寥的深夜,入梦般地想象一颗孤独的灵魂在汨罗江畔或是高峻蔽日的深山之中伴随着自己高远的理想怎样孤独地漫游。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但你只将凝聚着的忧愤的血泪以及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从自己的心灵流出,让一个去国离乡之人苦难生活的点点滴滴颤动于笔尖,化为一篇篇瑰美绮丽的文字,流芳千古此刻,你的足音正姗姗向我走来,走向千年之后的今夜,走向寒露沾襟的今夜,走向我阅读的今夜,走向我审视自己灵魂的今夜!依旧是那阵秋冬的绪风,依旧是那般凄寒,你是否依旧一步一回头地望着你的家乡,望着你的祖国?你是否依旧在汨罗江畔执著地守望,守望着能回到祖国,再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么,又会有谁能彻悟你凝固在深山之中的沉痛?如果说,生命的过程恰好是从激越走向安详;如果说,人生的岁月必定是从绚烂走向平淡;那么,你真的走得一路安详吗?你那伟大的思想及远大的理想都随滔滔不息的汨罗江水一同远逝了吗?或许,我们只能在那空蒙浩瀚的疏星中读到你的消息,只能从那瑰奇绚丽的篇章中读懂你的思想,读懂你那颗忧郁而滚烫的爱国心,读懂你那种长存于尘世间的顶天立地的精神。而这一切,已经足够了虔读你的一腔热忱,遥想你短暂一生的苦难历程,我一直都相信你是借文章来抒写自己苍凉的人生!文章中那悲愤、抑郁的倾诉,不都寄寓了你深绾于心的血泪,情浓于心的忠贞了吗?每回在嘈杂喧嚣的生活中静下心来,汨罗江畔的呼声就萦绕于耳畔,回响于心际,让我不自觉地以此来观照自己。在这个被言情武打以及各种光怪陆离的书籍杂志充斥的社会,是你在时时提醒我,记着仍浮沉于人世的另一种人生。那些我们时不时就可遭遇的人,不都是在以类似于你的方式在日渐冷漠的街巷里蹀躞吗?你因离骚而不朽,这或许是你不幸的一生中最大的幸运虽然这是千年以后的事。这也让我想起了许许多多同你一样遭际不幸的生命,他们生命中那些闪光的东西却不为人知。现代被言情武打、卡通漫画宠坏了的眼睛是不屑于咀嚼这些倾诉的。由此,我也常常在阅读你之余,掬一捧清泪,为那些无声消逝了的生命。在光影斑驳的现代社会,固守住我生命里那些最为本真的东西,真的希望你一直都未曾远离我们。或许,你正踏着滔滔江水,穿越千年尘世的风霜,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远远地注视着我们这群现代人。25第五段画线句“这或许是你不幸的一生中最大的幸运”中的“不幸”和“幸运”分别指什么?(4分)答:_ 26结合上下文说说第四段中“另一种人生”是一种怎样的“人生”。(4分)答:_ 27文章使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_ 28文章的题目是“阅读屈原”,可作者却写阅读涉江的感受,这样写是否矛盾?(4分)答:_ 三、语言运用(选自2007年高考四川卷语文试题 15分)29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大扫除写一段文字。(5分)要求:(1)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2)点明漫画寓意。(3)40字60字。30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一段树叶与阳光的对话。(6分)早晨,树叶与阳光亲密地交谈。树叶(感激地) (排比)阳光(谦逊地): (比喻)31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4分)(1)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答: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挤劲。”答: 六、自主确定主题,写一篇记叙短文,不少于300字。(50分)参考答案 1、解析:A.“愆”应读qin;B.“溘”应读k;D.“掇”应读duo。答案:C2、解析:A.噬筮;B.揉糅;C.和合,联连。答案:D4、解析:此题考查古今异义。A项,共事:古义,共同生活;今义,一起工作。B项,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随自己的意志行动。C项,古义和今义都是誓言诚实可信。D项,泣涕:古义,泪水;今义,泪水和鼻涕。答案:C5、D7、8、9、10、11略12战国 离忧或遭忧或楚地古乐曲名 端午节13楚怀王 许多小人 高尚德行14诗人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达不愿同流合污的愿望。15小人投机,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16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作法度。17、解析:D项,“多谢”的意思是“忠告”。答案:D18、解析:A项,“因”,副词,于是、就;名词,缘由。B项,“相”都是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作“他”。C项,“以”,介词,把;连词,用来。D项,“见”,动词,见面;表被动。答案:B19、解析:写两人的告别情况,写仲卿与焦母的诀别。排除这两句即可。答案:D20、解析:D项,写鸳鸯的和鸣是象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绵绵不绝,“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没有依据。答案:D21、解析:C项,这是作者的评价,不属于刘兄的做法。答案:C22、解析:D项,这是文中退一步来证明刘兄不是“帮凶”的话,因此也不是得出作品主题的理由。答案:D23、解析:B项,对“现代人”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唯一原因”理解错误;D项对作品的主题的理解不当。答案:A24、略25、答案:“不幸”指屈原短暂一生的苦难历程(或“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无奈自杀”);“幸运”指屈原的作品和人品名垂千古。26、答案:在光影斑驳的现代社会,不随波逐流,固守生命里最为本真的东西,像屈原一样有崇高的理想和滚烫的爱国心。27、答案:使用第二人称如同和屈原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尽情地表达自己对屈原的敬佩和人生的感悟,也使作者的感情更真实感人。28、答案:这样写并不矛盾。文章开头从阅读涉江写起,是为了引出写作的对象屈原,由阅读的屈原作品谈起进而写到阅读屈原,循序渐进,作者的感情也逐渐升华。(言之成理即可)29答案示例:画面上有三个学生:女同学和男同学正大汗淋漓地打扫卫生,班长袖手旁观。这幅画讽刺了不以身作则的干部。30答案示例:树叶:你用火一般的热情给我以新绿,给人们以温暖,给大地以光明,世界因你而流光溢彩。你无私的关爱,慷慨的施与,温暖的呵护,使我的生命充满活力。阳光:你是大地的外衣,不单是我,和煦的春风、绵绵的细雨也为你增添了美丽。你是绿色的宝石,没有你的质地,在你身上也不可能闪烁我的光辉。31答案示例:(1)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2)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1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戍未定,靡使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