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化三 表达技巧鉴赏 表达技巧指的是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 规律和方法 来表达文章内容 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答题时首 先要明确题目是要求从哪个角度作答的 其次 答案要规范 全面 即明确指出手法或技巧 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 指出 此手法 技巧带来的效果 好处 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 真题示范1 2011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然后回 答问题 晓至湖 上 清 厉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选自 清诗选 注释 湖 杭州西湖 折 弯曲 景 影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 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 进行赏析 3分 命题剖析 此题考查的诗句通俗易懂 设题相当开放 答案有好几种 关键要围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 只要能有根有据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参考答案 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 是写景名句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 此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以 有声 与 无影 对比 近写听觉 远写视觉 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 以 折苇 对 遥山 近景与远景相结合 以 动有声 对 淡无影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并且节奏优美 形象丰满 层次分明 构建了开阔 淡雅 幽静 清新的意境 其他看法 言之成理亦可 真题示范2 2011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 问题 琅琊溪 宋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释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 今安徽省境内 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 槎 ch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 四两句进行赏析 4分 命题剖析 本题考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 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 鉴赏评价 难度不大 三 四两句从溪水漂流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 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 源头当在山中无疑 有暗示美景更在深山幽境之意 参考答案 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 虚写山中的春意 以及溪源之远 溪流的曲折 虚实结合 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真题示范3 2011年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 泾水萦纡3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释 周朴 878 字太朴 吴兴 今属浙江 人 消魂 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泾水 渭水支流 在今陕西省中部 古属秦国 萦纡 旋绕曲折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分 命题剖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 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 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 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 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 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 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 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 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 天色已晚 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 几缕炊烟伴着残阳 绿树显得格外昏暗 行客之路尽是黄沙 看到这荒凉的景色 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 眼前一片荒凉 于是 不堪回首 之情油然而生 参考答案 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 写哀景抒哀 情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的手法 借泾水 春草 古碑 苍山 残阳 绿树 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 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 在情景处理上 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颈联更采用拟人手法 写景细致入微 一般认为 表达技巧 分为四个理解层面 由低到高 字 词 句子 段落 篇章 分别是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夸张 借代等 表达方式 记叙 说明 描写 抒情 议论 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 表现手法 对比 衬托 象征 比兴等 谋篇布局手法 开头 结尾 过渡 照应等 表达技巧题型答题步骤为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这种手法 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案例一手法指认错误 试题 2011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出塞 清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 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 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简析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 4分 考生误答 画线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将词人的一往情深与 深山夕照深秋雨 作对比 以景结情 耐人寻味 这首词苍凉慷慨 内蕴良多 上片首句即言自己的感受 其悲慨已见 画角 以下描绘了塞外的战事频仍和荒凉萧索 用景语写凄怀 下片 从前 三句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和沉思 不停的纷争 不息的战火 在这荒凉的塞上留下了无数的幽恨怨怼 更使这里平添了几多悲凉 最后又用深山 夕照 深秋雨来渲染孤寂 惆怅之情 以景语作结 含婉深致 耐人寻味 误答诊断 该答案将修辞手法指认错误 没有正确区分借代与比喻的手法 比喻是抓住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借代即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 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格 增分提示 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 作者为了形象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抽象的情感 往往采用比喻 渲染烘托等手法 提醒考生一定要熟知并能正确区分常见修辞手法 其中借代与比喻 对比与衬托都是考生容易混淆的 正确答案 以情相问 以景作答的设问形式 运用比喻的修辞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 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深山 夕照 秋雨 三个意象连用 运用渲染的表现手法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 惆怅之情 案例二答案缺漏不全面 试题 2006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宋 杨万里 溪水将 桥不复回 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 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释 将 行 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 试结合全诗作简要 分析 4分 考生误答 诗歌用 山溪渡 来比喻 交情 的深长 误答诊断 该答案有缺漏 只指出了一种手法 不能拿满分 部分考生答此类题时 不够细心 认为只要找出一种手法就万事大吉 尤其题目中用 采用什么手法 而非 有哪些手法 提问 更易导致考生答案缺漏不全面 这就提醒考生一定要细心读诗 熟练掌握各种手法 本诗一 二两句写景 营造了一种送别友人 依依不舍的氛围 三 四两句直抒胸臆 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 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增分提示 考生要熟悉手法的外延 它包括了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夸张 借代 对偶 双关 顶真 反问 设问等 表达方式 抒情 描写 叙述 议论这4种 表现手法 衬托 对比 渲染 烘托 用典 象征等 和构思立意 卒章显志 以小见大 以景结情 欲扬先抑 首尾呼应等 四大部分的内容 然后根据诗意 结合诗句准确判断出所使用的手法 正确答案 全诗采用对比 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围绕 交情 展开描写 用 溪水将桥不复回 与 不管风波去又来 进行对比 以 山溪渡 比喻 交情 赋予 山溪渡 风波 象征意义 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 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案例三分析零碎无条理 试题 2011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 智老 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 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 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 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 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 陈与义集校笺 注释 天经 姓叶 名懋 智老 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 禅 伯 指大圆洪智 儒先 指叶天经 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 5分 考生误答 此联以 客子 对 杏花 以 雨声 对 诗卷 对仗工整 误答诊断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对诗歌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 该答案基本正确 但是对仗分析比较乱 且缺漏了一些要点 颔联对仗工稳而富有新意 以 客子 对 杏花 以 诗卷 对 雨声 一人一物 一情一景 意象奇特 物我一体 情景交融 从内容上看 既是对两位友人生活情趣的概括 又是诗人自己生活境况的写照 在读诗 吟诗 作诗的生活中安度光阴 在不知不觉中杏花春雨又送来春天的消息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 宁静淡泊 顺心适意的感情 增分提示 做赏析题 不可仅用诗句原句来回答 要学会提炼和组织答案 可从形式 语言 风格 手法等特点和效果 和内容 意象 意境 情感等以及作用 两个维度思考解答 解答时既要注意所考查诗句的字面意义 又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意思 前后勾连 全面理解 切忌孤立作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计算中的伦理与道德问题研究-洞察及研究
- 化肥厂员工辞退办法
-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 社交电商与传统电商的深度融合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4-2025学年新疆喀什地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阶段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线缆厂请假审批记录细则
- 手势舞课件高难度动作
- 自动化方案规划工程师3篇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网申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
- 5《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先进制造技术 课件 第一章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 GB/T 1503-2024铸钢轧辊
- FZ∕T 71006-2021 山羊绒针织绒线
- 幼儿园社会教育专题-考核测试题四(第七、八章)-国开(ZJ)-参考资料
- 明确目标方向自律成就梦想
- 《有毒动植物中毒》课件
- 《智能建造导论》 课件 刘占省 第6-12章 智能规划与数字设计-中国智能建造之路
- 《PS基础教程》课件
- 大学生励志演讲稿大全1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