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 412世界地理分区课件 湘教版.ppt_第1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 412世界地理分区课件 湘教版.ppt_第2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 412世界地理分区课件 湘教版.ppt_第3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 412世界地理分区课件 湘教版.ppt_第4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 412世界地理分区课件 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地理 第二讲世界地理分区 1 亚 欧两洲之间以图甲中的 山 河和 山一线作为地理分界线 2 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狭窄水道是 它也是亚洲与 洲的分界线 3 亚洲和非洲以 作为分界线 地跨亚 非两大洲的国家是 4 油轮从波斯湾经地中海驶往鹿特丹 沿途经过的著名海峡有 5 图乙所示地区位于图甲中的 洲 判断理由是 一 东南亚 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1 人口特征 以 为主 人口稠密 分布不均 多信奉 华侨众多 2 经济特征 以 输出为主 1 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 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江 最终流入 海 2 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分布 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 作用下形成的 3 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 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4 我国下列各省区中 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单项选择 a 贵州省b 云南省c 青海省d 西藏自治区 5 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 易于形成互补 图中甲 乙 丙 丁 戊代表的国家中 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 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 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 6 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 二 南亚 2 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 自北向南包括 山脉 和 平原及 高原 2 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 气候 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一年可分为 三季 3 主要河流 河 河 3 人文地理特征 1 宗教 南亚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 又是 教 教等宗教发源地 目前 印度和尼泊尔主要信奉 教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主要信奉 教 2 人口 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地区之一 人口最多 和 也超过1亿 3 经济 都是 国家 二战后 工业发展较快 大多以 等传统的轻工业为主 1 南亚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及河流状况的影响 水旱灾害频繁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 地理位置的影响南亚地处热带 半岛伸入印度洋 大气运动强烈 同时水汽来源充足 易形成较多的降水 2 地形地势的影响南亚北部山地 中部平原 印度洋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 形成地形雨 雨水大部分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地区 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 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 3 气候特点的影响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于6 9月份 其他月份降水较少 6 9月易出现洪灾 而其他月份易出现旱灾 4 河流状况的影响南亚地区的河流较少 主要是印度河 恒河 分洪泄洪能力较差 造成径流量变化大 汛期水量过大 旱季水量又不足 其中孟加拉国洪涝问题最为严重 其原因主要有 地势北高南低 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 多地形雨 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 地处孟加拉湾顶端 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 1 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原因是那里煤 铁 锰等矿产资源丰富 2 棉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 如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那里是棉花产地 3 麻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黄麻产区 如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4 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 如班加罗尔是印度的新兴工业中心 那里大学和科研机构众多 科技发达 自然环境优美 人文环境和谐 交通便利 政策优越 2011 济南模拟 读 印度示意图 分析回答 1 2 题 1 图示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作物是 a 小麦b 棉花c 黄麻d 水稻 2 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 a工业区b b工业区c c工业区d d工业区答案 1 d 2 c 解析 第 1 题 图示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低地地区 所以是水稻 第 2 题 c工业区以班加罗尔为中心 是印度的新兴工业区 高科技工业区 三 西亚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 西亚和北非 1 重要的地理位置 三洲 五海 红海 里海 之地 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1 农业 业和 农业发达 2 居民 主要是阿拉伯人 被称为 为白种人 3 宗教 西亚是 的发祥地 大部分居民信仰 4 经济 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 3 地位 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 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l 4 西亚各国所产石油的90 供出口 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3 5 所以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 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4 石油输出路线 西亚石油输出可有两种方式 即海运和管道运输 海运有东运 西运两条输出路线 如图所示 山东济宁2011届高三验收 读 西亚部分国家位置图 回答 1 2 题 1 卡塔尔气候干旱 年降水量不足150mm 其主要原因是 a 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 空气干燥b 沿岸高山环绕 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c 近岸海域水温较低 海水蒸发量较小d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2 若将本区域的液化天然气通过海轮运往我国渤海沿岸港口 沿途必经的海峡是 曼德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白令海峡 马六甲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土耳其海峡 台湾海峡 朝鲜海峡a b c d 答案 1 d 2 b 解析 第 1 题 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判断 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极少 第 2 题 该地液化天然气运往我国渤海沿岸 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霍尔木兹海峡 马六甲海峡 台湾海峡 2 马达加斯加岛东坡因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又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为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而西侧位于背风坡 为热带草原气候 3 本格拉寒流和加那利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使相应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范围扩大 4 索马里半岛沿岸 冬季受干燥的东北风影响 夏季受沿岸上升寒流的影响 形成了降水稀少的沙漠气候 读 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和 相关地区气候柱状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图中数据 分析a b两地区的气候差异 2 目前a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应如何防治 3 若中国与a b所在大洲建立经济伙伴关系 则该洲具有的突出区位优势有哪些 2 对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 以及对野生动物乱捕滥猎 导致该地区生态失调 环境恶化 大量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防治 一方面要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禁止过度砍伐和乱捕滥猎 另一方面要发展本地区的经济 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3 资源优势 市场优势和劳动力优势 四 欧洲西部 3 水文 河湖众多 主要河流 e f 湖泊多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2 人文地理特征 经济发达地区 以 为主的工业 传统的畜牧业 发达的 业 2011 宝山区高三学科模拟测试 欧洲是世界经济和旅游业发达的洲 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旅游和商务考察 据此完成 1 3 题 1 如果你的家人冬季到西欧去旅行 你可以告诉他那里一般 a 冬季气温比北京高b 冬季雨雪天比北京少c 冬季黑夜比北京短d 冬季太阳辐射比北京强 2 下图所示四图为欧洲著名的旅游景点 建筑物与所属国家能正确对应的是 a 德国 希腊 英国 意大利b 英国 希腊 法国 意大利c 英国 德国 法国 西班牙d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荷兰 3 下列欧洲著名河流与其注入海域相符合的是 a 莱茵河 黑海b 伏尔加河 波罗的海c 塞纳河 地中海d 易北河 北海答案 1 a 2 b 3 d解析第 1 题 西欧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冬季气温较北京要高 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 第 2 题 为英国的塔桥 为希腊的巴克农神庙 为巴黎的凯旋门 为意大利比萨斜塔 第 3 题 莱茵河注入北海 伏尔加河注入里海 塞纳河注入英吉利海峡 五 极地地区 1 冰雪覆盖的地区 南极地区有 之称2 科学考察的宝地 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站 3 北极地区 大部分地区 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高 两极地区差异比较 老师点拨南极地区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 1 纬度高 南极洲地处高纬 加之地表冰雪覆盖 反射率大 一年之内地面接收太阳光热最少 造成严寒 2 海拔高 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冰层 加剧了气候的寒冷 形成酷寒 3 气压高 酷寒使南极大陆形成了强大的高压中心 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逆时针方向 即从陆地吹向海洋 的强大的极地东风 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 形成干燥 烈风 酷寒使降水以暴雪的形式出现 长久的积雪形成庞大而深厚的大陆冰盖 烈风 暴雪和巨大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 4 洋流 南纬40 60 持续西风漂流 造成一种特殊的 风壁 它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 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可见 南极洲酷寒 干燥 烈风的气候特点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 各要素间是相互影响 相互联系的 2011 郑州模拟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于2010年7月11日起程 乘 雪龙号 极地科考船前往北冰洋海域进行为期82天的科学考察 于9月20日返回上海 据此回答 1 3 题 1 当科考队乘 雪龙号 到达本次科考最北海域 85 25 n 147 w 进行考察时 雪龙号 上五星红旗因盛行风的影响主要飘向 a 东北b 东南c 西南d 西北 2 科考队考察期间 a 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b 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断加快c 北极地区极昼范围不断扩大d 北极圈上的日落时间不断延后 3 与南极地区相比 北极地区 a 风力更强b 年平均气温更低c 极昼天数更多d 淡水资源储量更多答案 1 c 2 b 3 c 解析 第 1 题 北极地区大部分处于极地东风带的影响下 盛行东北风 五星红旗应向西南方飘扬 第 2 题 北半球夏季是北极科考的黄金时期 7月份以后 地球公转已越过远日点 公转速度开始不断加快 而北极地区极昼的范围逐步缩小 第 3 题 当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 地球正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公转速度较慢 而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公转速度较快 因此 北极地区极昼天数更多 1 甲 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 试从气压带 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2 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3 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 4 影响该地区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