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孩子们》教案.doc_第1页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doc_第2页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doc_第3页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给我的孩子们是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课,是丰子恺先生为子恺画集写的序。主要寄托了对儿童的热爱,并对儿童的天性给予高度肯定,表现了对成人世界“不由自主”的悲哀。让学生理解作者既憧憬又悲哀的复杂感情,并激发他们追求真、善、美。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三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知识目1、朗读课文,体会孩子世界的真率、自然与热情 。2、体会作者既憧憬又悲哀的复杂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能力目标:、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情感目标:领会“真”是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珍惜美好的童年。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4、突破重难点的方法:1多媒体创设情境,围绕诵读、抓事件,研读赏析,让学生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的能力、二、【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读研结合 合作讨论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导学案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引题,设疑自探(510分钟)1、【导入】创设情境,播放童年歌曲,导入课文学习。一曲童年唱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在儿童时代,我们都想着能快长大,可是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却反而对童年向往有加了。同学们如此,成人也一样;普通人如此,名人也不例外今天我们来学习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2、学生质疑,教师整合学生所提问题。通过预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预设:(1)文中写了哪些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2)文中除了写了很多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还写了什么? (3).哪些段落抒发了这种失去童真的悲哀呢?导致人们失去童真的又是什么呢? 倾听回忆思考作答据要求提出质疑调动学生积累,营造浓浓的对美好童年怀念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明确学习目标二、自学展示,解疑合探(1015分钟)(一)了解作者,初读课文1、首先请同学们齐读147页的注释,谁能说你从注释中搜集到了的有关作者的名、地、时、评、作的信息?2、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边读边完成下列任务:圈划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思考其意思;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丰子恺本文的意思;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并向全家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二)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完成任务情况:1、学习下列生字后,齐读256页词语表中词语。憧(chng)憬(jng):向往。龌(w)龊(chu):不干净,脏。考(ko)妣(b):(死去的)父亲和母亲。戋刂( chan)袜(w):只穿着袜子着地,戋刂,只,光着。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精力。2、同学通过阅读本文,产生了什么疑问,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解决。把同学提出的问题分类,交给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寻找依据,解决问题)3、听音频范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四人小组合作,;1、作者在文中倾诉了自己的肺腑之言,流露出怎样的情感?(提示:从首尾部分探讨)2、这则序言分几个部分?各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一(17):写孩子们真率、自然的天性。二(811):抒发失去童真的悲哀。(二)研读、赏析课文1、合作探究下列问题:自学指导:自由速览课文(27)段,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5分钟后展示学习成果。)1、找出并概括文中三个孩子天真可爱的趣事。2、写这些事是要表达作者哪一种情感?这些事都表现孩子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在这一部分里,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的生活与孩子们的生活的?3、小结瞻瞻:瞻瞻的“哭号”和“争辩” 瞻瞻裁书阿宝:阿宝刬袜软软:软软弄直率、自然、热情、富有想象力。要表达出作者对孩子们这种生活的憧憬(向往)。 总结:作者通过对日常小事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本文的主题之一 对孩子的喜爱,对儿童世界“真”本性的憧憬在作者眼中,孩子们的表现是“出肝相示”的,而在人世间,在成人世界里,有的只是俗务,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彻底的真实和纯洁”。三、局部细品,质疑再探(510分钟)5、写这些内容又是为了说明什么,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讨论点回答:是为了说明孩子们有一天会失去童真,表达了自己的悲哀,对成人做法的不满。6、作者抒发悲哀之情,不是孤立的,他让读者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大人们和孩子们的世界真是天差地别!这是什么手法?(对比。)(四、归纳小结,学用延展(810分钟)(1)在大人的眼里,也许你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那么你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变成一个“懂事”的成人吗?(2)说一段你童年的快乐事小结板书设计: 憧憬孩子们 真 (对比) 对孩 悲哀大人们 伪 子们的憧憬喜 对成人世界虚伪的悲哀自学,完成导学案中的学生动手标注生字读音展示学习成果小组合作,读听评训练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学习,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听取并及时补充听配音朗读思考、小结知识倾听、思考小结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倾听、思考回答、批注配合教师小结所学知识完成拓展阅读中的相关练习再读课文,提出质疑讨论、交流、明确交流、感悟回答、展示学习成果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对比自己所做的批注,矫正思维偏差小组互读互评,共同提高训练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