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一票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政治 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一票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政治 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一票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政治 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一票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政治 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一票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 你使用过它们吗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 请阅读教材中的镜头一与镜头二 指出两个镜头中 人们分别选举什么 采用了什么样的选举方式 2 你还知道有哪些选举方式 3 试比较这些选举方式的异同 1 民主选举面面观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优点 局限性 2 选举方式的选择 优点 局限性 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选民多 分布广情况下不适用 适用于选民多 分布广的情况 选民只能通过选出代表来表达意愿 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 1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 差额选举 优点 局限性 局限性 优点 等额选举 能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会在一定程度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 选民可能误以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 内定 因而积极性受到影响 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而被选举人之间也能形成相应竞争 可能导致虚假宣传与金钱交易的发生 候选人竞职演说 选民投票 选举结果揭晓 2003年11月8日 北京市宣武区椿树园选区选民在刚张贴的选民榜前确认自己的选民资格 今年北京市900多万选民将选举出4403名区县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国家领导人 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国家领导人 新中国初期 农民用豆子投票选出自己信赖的干部 建国以来 选举方式的变化 1953年12月 我国进行首次普选 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1979年 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 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1986年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1995年 我国简化了直接选举的程序 2003年 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 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其中 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 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 讨论 我国选举发生哪些变化 选举方式受到哪些因素制约 社会经济制度 物质生活水平 选民文化水平 国家性质 选举方式 2 采用何种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3 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适合国情 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新凯苑社区104岁的孟昭熹和103岁的顾莲君夫妇 在区选举委员会专门为他们设立的流动投票箱里投上了庄严的一票 选举区人大代表 北京普通市民旁听人大会 外来工积极参与投票选举 思考 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奥运村 村民选举 模拟活动 1 角色扮演设置 主持人 计时员 公证员 计票员 候选人 2 选举程序与时间分配 3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公民享有选举权 行使这一权利 公民就有机会选举出自己满意的当家人 议一议如果公民不愿意行使这一权利 会有什么后果 选举权 主人翁 责任感 体现民主 更好管理国家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 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 也是公民政治素养的重要标志 一个人政治素养的高低 政治参与能力的大小 其中就是要看怎样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再见 小结 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的一票 1 民主选举面面观 2 选举方式的选择 1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及它们各自的优点与局限性 2 采用何种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3 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适合国情 3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 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及态度 2 公民应如何行使选举权 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1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2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3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4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5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a 1234b 1345c 134d 234 练习 c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 这因为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我国经济文化落后 交通不方便 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c我国的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