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双电源改造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1页
污水处理厂双电源改造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2页
污水处理厂双电源改造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3页
污水处理厂双电源改造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4页
污水处理厂双电源改造工程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水处理厂双电源改造工程设 计说 明河南新华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五年 月目 录目 录1第1章 总 则21.1、项目及承办单位21.2、设计依据21.3、设计范围及其说明31.4、设计原则31.5、工程设计概况3第2章 线路及气象条件42.1、路径情况说明42.3、沿线地形、地质情况42.4、交通情况42.5、路径协议情况42.6、设计气象条件的确定42.7、设计气象条件一览表5第3章 防雷及接地53.1、防雷53.2、过电压保护53.3、接地63.4、其他要求6第4章 配电室基础64.1、配电室基础64.1、基础设计主要原则6第5章 施工说明及加工注意事项75.1、土建施工及电缆敷设施工要求75.2、配电室施工注意事项75.3、接地施工要求85.4、隐蔽工程设计要求8第1章 总 则1.1、项目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污水处理厂双电源改造工程工程项目开展阶段:施工设计阶段项目建设地点:污水处理厂项目委托建设单位:污水处理厂项目设计单位:河南新华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1.2、设计依据(1)电力变压器(GB1094-2007)(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5)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6)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7)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1996)(8)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9)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范(DL/T5219-2005)(1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范(DL/T448-2000)(11)高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DL/T537-2002)(12)高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GB/T17467-1998)(13)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T5582-1993)(14)箱变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15)箱变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205-83)(16)电气设备额定电压(GB156-80)(17)高压输变电设备绝缘配合(G311-83)(18)混泥土设计规范(GB50010-2003)(19)环形钢筋混泥土电杆(GB396-1994)(20)环形预应力混泥土电杆(GB4623-1994)(2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2)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5220-2005)(23)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5231-2001)(24)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599-2005)(25)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26)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30-1997)1.3、设计范围及其说明为解决污水处理厂双电源用电,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本工程设计从10kV雄讨线19#+1杆T接,敷设10kV高压地埋电缆YJV22-3*95(穿150 高压地埋电缆)1050米至污水处理厂原有高、低压配电室新装高压进线开关柜。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1.4、设计原则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电力行业标准的规定,应遵循如下原则:(1) 安全可靠、自主创新、技术先进;(2) 标准统一、覆盖面广、提高效率;(3) 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减低造价;(4) 做到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先进性、经济型和灵活性的协调统一。1.5、工程设计概况(1)工程名称:污水处理厂双电源改造工程;(2)电压等级:10kV;(3)起迄点:起于10kV雄讨线19#+1杆,讫于原有高、低压配电室新装高压进线柜止;(4)回路数:单回路架设;(4)线路长度:高压地埋电缆约1050米;(5)计量方式:高供高计(原有);(6)绝缘水平: 针式绝缘子:1(FPQ15T); 悬式绝缘子:1(FXBW10/70);(7)相序: 因涉及线路的接入,待施工时由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落实;(8)杆塔:采用普通混凝土杆;(9)基础:转角电缆检查井5座,配电室基础采用砖混及混泥土现浇形式;(10)设计气象条件:甘级典型气象区。第2章 线路及气象条件2.1、路径情况说明2.2.1、路径设计原则本线路路径的选择,综合考虑了施工、运行条件,以缩短路径长度为目的,城外走线选择和缓地形,少占农田,不引起交通和机耕的困难,尽可能避开不良地质区域,避开稠密树林为基本原则;城区尽可能避免车辆碰撞,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为基本原则。2.2.2、路径走向为解决污水处理厂双电源用电,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本工程设计从10kV雄讨线19#+1杆,敷设10kV高压地埋电缆YJV22-3*95(穿150 高压地埋电缆)1050米至污水处理厂原有高、低压配电室新装高压进线开关柜。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2.3、沿线地形、地质情况2.3.1、全线地形地貌线路所经地区地形、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地貌单一,主要为湿陷性沙土、黄土构造。沿线地形:线路所经地段地形起伏不大,且对周边设施无影响。2.3.2、不良地质现象及分析线路沿线所处地区地质构造简单,因而,线路路径不良地质现象影响较小,在这次终勘中均没有发现其它不良地质现象。2.3.3、水文地质条件线路地下水位线较低,对杆塔基础、电缆排管不构成影响。2.4、交通情况本工程为市政新规划建设项目,沿线交通较为方便。2.5、路径协议情况本工程在开工前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办理路径及征地协议。2.6、设计气象条件的确定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的气象条件资料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2.6.1、覆冰 在踏勘线路时,我们参照已建成的电力线路的设计条件和运行情况,我们认为线路所通过的地段冬天很少有覆冰,偶尔会有结冰现象,相当于45mm厚,确定设计覆冰为5mm。2.6.2、最大设计风速 本线路经过地区为平地,工程II级气象区最大设计风速取30m/s。2.6.3、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年均气温根据气象台站的记录资料分析并结合甘肃线路的气象分区表后确定本工程的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30,年平均气温为5。2.7、设计气象条件一览表根据当地气象情况,本工程拟采用甘肃省II级典型气象区作为设计气象条件。选择国家电网公司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气象区B类参数。其设计参数取值如下表:设计气象条件一览表。序号气象条件温度()风速(m/s)覆冰厚度(mm)1最高气温40-2最低气温-30-3年平均气温5-4最大风速1530-5外部过电压1015-6内部过电压515-7安装情况-15-8正常覆冰-5-59冰的密度(g/cm3)0.9第3章 防雷及接地3.1、防雷由于10kV箱式变电站一般都设在市区负荷密集区,周围有较高的建筑物,可不单独考虑防雷设施。若设置在较为空旷的区域,则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增加防雷设施。3.2、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参照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确定的原则进行。氧化锌避雷器按GB 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中的规定进线选择。当进出线电缆从电线杆上进线时,为防止线路侵入的雷电波过电压,需在10kV进出线侧和0.4kV母线安装避雷器。避雷器宜装设在进出线路杆上。当进出线为全电缆时避雷器安装在上级出线柜内。开关防雷采用氧化锌避雷器防雷,避雷器由接地引下线至地下接地体,地面以下采用圆钢接地体,地面以上采用镀锌接地扁铁和钢体螺母链接,接地引线装置接地良好。3.3、接地根据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台式变压器高压进线防雷采用氧化锌避雷器杆上安装,台式变压器周边设接地网,主接地网的接地装置是以-505的镀锌扁钢为水平接地体,以5052500的镀锌角钢为垂直接地极组成。水平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以-1.2米为宜。所有电气设备及钢筋混凝土构架均应按规定接地与主接地网焊接,设备接地线应满足“反措”要求,避雷器及开关需经两条接地线与主接地网在不同位置两点可靠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接地极与接地扁铁连接处应可靠焊接(焊接面不应小于10厘米)且刷沥青防腐。10kV厢式变电站接地网以水平敷设的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极为辅,联合构成复合人工接地装置。厢式变压器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接地网建成后需实测接地电阻值,应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使之达到规程要求厢中所有电气设备外壳、电缆支架、预埋件均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凡焊接处均应作防腐处理。接地体采用热镀锌材料。本工程设计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系统,0.4kV侧接地运行方式为TN-C-S。变压器接地电阻不大于4。3.4、其他要求10kV进出线侧应加装电缆故障故障指示仪,方便供电检修。第4章 配电室基础4.1、配电室基础4.1、基础设计主要原则(1)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GB396-1994)(2)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4.1.1、基础型式选择配电室基础采用混凝土现浇形式,平面布置应综合考虑防水、排水、防盗、交通、线路和施工要求。当地下水水位较高时,应考虑采用防渗混泥土或防水砂浆抹面等其他有效措施。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若遇沟、塘、浜等不利地段,应避开或挖出杂物并用砂石料等回填夯实。土建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防潮措施。第5章 施工说明及加工注意事项5.1、土建施工及电缆敷设施工要求(1)基础回填土:站内建构筑物基础回填土不得采用杂填土或建筑垃圾。当回填土为粘土或粉土时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小于0.94。(2)地脚螺栓留孔边缘尺寸不得小于100mm,待设备到货后核准留孔尺寸再预埋地脚螺栓, 二次灌浆用C20细石混凝土。(3)室外沟道均应先与室内沟道连接完毕后,再按竖向布置要求回填平整场地,并做建筑物散水。(4)户外构筑物中所有钢构件要求全部热镀锌, 局部因焊接安装镀锌被烧掉的部位, 均应涂环氧富锌漆二道, 如图中有特殊要求者, 以图中要求为准。(5)土建施工时, 应注意与水、暖、电、通信、总交等专业的配合。 同时应核对留孔、埋管及埋件是否错位或遗漏。(6)电缆敷设转弯处必须大于最小“弯曲半径”,即电缆直径的10倍。(7)多根电缆敷设时,先敷设规格较大的电缆。(8)电缆接头和电缆端头施工必须采用规范的方法,敷设过程中电缆接头应留有1.5米左右的余量。按规范对接头接牢,用环氧树脂对接口进行处理。(9)电缆长度逐盘核对,应无电缆头的接续。(10)敷设线管时管道内预穿一根镀锌铁线。(11)穿放电缆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 管口光滑,注意封堵,进入管道的电缆应保持平直,并采取防潮、防腐蚀、防鼠等措施。5.2、配电室施工注意事项(1)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电压为l0kV配电装置室和电压为l0kV 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电压为0.4kV 配电装置和电压为0.4kV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2)配电装置室及变压器室门的宽度宜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宽度加0.3m 高度宜按不可拆卸部件最大高度加0.3m。(3) 高压柜前留有巡检操作通道,应大于1.8m。柜后及两端应留有检修通道,应大于1m。(4) 低压配电室的面积取决于低压开关柜数量,柜前应留有巡检通道,应大于1.8m,柜后维修通道,应大于1m。(5)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等应有防止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屋内的措施。(6) 变压器室、电容器室、配电装置室、控制室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明敷线路通过。5.3、接地施工要求(1) 根据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中防雷与接地相关要求,无避雷线的1kV-10kV配电线路,在居民区的钢筋混泥土电杆自然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2) 户外柱上断路器及负荷开关作为分断开关时,需在电源侧装设避雷器;作为联络开关时,需要在两侧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设备外壳相连,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3) 总容量为100kVA以上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电阻不应大于4,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4) 总容量为100kVA以下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电阻不应大于10,每个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且重复接地不应少于3处。5.4、隐蔽工程设计要求(1) 与电力电缆并排敷设时相互间距,在可能范围内宜远离,对电压高、电流大的电力电缆间距宜较远。(2) 敷设于配电装置内的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与偶和电容器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或避雷针接地处的距离,宜在可能范围内远离。(3) 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含有可能影响环境温升持续超过5的供热管道。有重要回路电缆时,严禁含有易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