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1 16 1 中国风 2020 1 16 2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的开端 中国文化的灵魂 人文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 文物殿堂 古代学校 中国医药学与养生学 饮食文化 2020 1 16 中国文化的开端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是传说时代的人物 炎帝最大的功绩是发展了原始农业 早在新时期初期 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 但当时农业在经济生活中还不占主要地位 渔猎仍是捕获食物的主要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 依靠渔猎已不能满足人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炎帝发展原始农业 炎帝的另一个功绩是发明了医药 他遍尝百草 寻找为人治病延年的药物 他发现了很多药物 用来为人治病 后人将中医学经典取名为 神农百草 就是纪念他创始医药的功德 此外 炎帝还发明了五弦琴 创作舞乐 傩舞 和 下谋 每当年末举行蜡祭的时候 带领人们载歌载舞 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2020 1 16 中国文化的开端 黄帝部落的发明很多 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文字 衣冠和若干社会制度的发明 文字的发明是黄帝的使臣 冠冕的发明是皇帝本人 衣裳的发明者则是黄帝之臣胡曹 黄帝发明衣冠不只是为了抵御寒冷 更有文明教化的意义 黄帝能成命百物 以明民共财 黄帝取合己者四人 黄帝时代的发明从物质文明延伸到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 对社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2020 1 16 中国文化的开端 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以前 人类在中国大地上繁衍生息已有百万年之久 在那漫长的岁月里 人们依靠采集植物果实 根块和打猎 捕鱼获取食物 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标志着先民们开始依靠自己的劳动增加天然物产 进入生产性经济生活 文字的出现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结绳为治 到 初造书契 之间出现的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 刻画符号有一定的意义和相对固定的形状 具备了文字部分的因素 但它没有读音 只能算是文字的前驱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文字也就产生了 2020 1 16 中国文化的开端 此为摘要 返回 中国文化的灵魂 一 天人之学 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 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一个主题 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司马迁曾说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这里所说的 际 就是关系 在他看来 只有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 阐明天的性质 以及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成一家之言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 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之神 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 无目的的大自然 中国文化的灵魂 一 天人之学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天的认识 大概起源于夏商时期 从西周时候起 天的概念就有两种相反的含义 一种是有意志的天神 天命 天道 一种是自然界的天体 及古文献上说的茫茫的苍天 天命观念是夏商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潮 当时所谓的天人关系 也就是天命决定人事的关系 是据天道以定人事 把天道作为社会秩序 行为规范 人的理想的最终根据 因此 中国不同时代的思想家们 依据不同的历史条件 用不同的思维方式 不断向天神 天命观念挑战 中国文化的灵魂 二 变易之学 春秋战国时期 对于事物有对和变化的思想 人们的认识愈加深刻 出现一批对变易之学带有总结性的著作 他们把中国哲学中的变易之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主要内容有 1 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从观察事物运动变化的个性中发现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共性 2 关于有对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的观点 这是变易之学的核心和最精彩的部分 3 关于对立双方必有一方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中国文化的灵魂 二 变易之学 变易之学的主要特点是注重运用 而非纯哲学的理论 一是用在思想方法上 反对片面性 主张全面性 如孔子所说的 叩其两端 就是这个意思 再如其他一些思想家提出的关于安与危 乐与忧 微与渐等方面的辨证方法论 成为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 另一个是运用于社会实际生活领域 及运用在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的各个方面 于是在历史的长期演变中 逐渐形成这样的看法 要使事业成功 必须学习和运用中国的变易之学 甚至外国的学者和军事家对此也有认识和体会 孙子兵法 就是这个的具体表现 三 会通之学 中国文化的灵魂 1 会通之学善于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 既能看到其他学派的短处 又能看到其他学派的长处 既能坚持自己的理论原则 又能克服自己理论上的缺点 2 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会 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 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 反过来影响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 3 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会外来文化 中国文化的灵魂 三 会通之学 天演论 严复 返回 2020 1 16 13 人文文化 传统美德 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重视研究社会的人际关系 这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 孔子对仁所做的最简洁的回答 仁即做人的道理 具体地说 也就是一个有道德修养 有学问的 君子 应当遵守的准则 正如 国语 周语下 所说 言仁必及人 讨论 仁 必然涉及如何做人 如何正确地处理家庭关系以及社会上君臣和朋友的关系 2020 1 16 14 人文文化 孔子把做人的道德品格摆在重要的位置 认为一个人处理事情不能违背道义的原则 他这样说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他认为 对人来说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道义 尤其是颠沛流离之际更不能弃道义于不顾 追求富贵是人之共性 但是这必须有限制 此限制就是道义 符合道义的富贵可以取 不合乎道义的富贵绝不可取 2020 1 16 15 人文文化 2020 1 16 16 人文文化 二 中国史学的特色 2020 1 16 17 中国史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战国至两汉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定型期 战国时期 史学著作日益繁复 有 左传 公羊 等传注 春秋 的作品 也有 晏子春秋 吕氏春秋 等富有个性特色的集政治与历史为一体的作品 史记 和 汉书 标志着中国史学的成型 魏晋南北朝至明末 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史学成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独立学术门类 唐代刘知几的 史通 是我国第一部评论史学的著作 2020 1 16 18 2020 1 16 19 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期是我国古代史学的总结和嬗变时期 2020 1 16 20 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撰 资治通鉴 的方法是 确定史实 确定体例 具体叙事方法 返回 2020 1 16 21 三 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与艺术魅力 以诗为例 诗心 把关于诗人的论断概括起来就是出自诗心唐代李绅的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然后接着一句 农夫犹饿死 只此一句 诗心出矣 2020 1 16 22 陆游 一花两花春信回 南枝北枝风日催 烂漫却愁零落近 叮咛且莫十分开 爱花 惜花确叮咛花且莫开 盛开 以防接近凋谢 诗心不仅是一颗与自然界 社会中的万物息息相通 忧乐与共的仁民爱物之心 还是一颗滚烫炙热的心 2020 1 16 23 诗眼 诗眼亦即诗人独具的慧眼诗人也和学者 科学家一样 需要一双从现象看透本质的眼睛 而且这双眼睛还应当准确的掌握该事物的一切特征和细节 此外 诗人的眼睛还需要有选择过滤的作用 2020 1 16 24 诗情 诗人的感情特点 强烈的 真诚的 有典型性的 个性化的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作者把感时的心情移于华 鲜花上的露珠 就成了伤时的眼泪 移于鸟 鸟语啾啾 竟成了弓响箭鸣的杀伐之声而令人胆战心惊 诗情是强烈的 真诚的 2020 1 16 25 诗才 诗才 丰富的想象力 运用诗语的才能 进门宫树月痕过 媚眼惟看宿鹭巢 斜拔玉钗灯影畔 剔开红焰救飞蛾 返回 2020 1 16 26 中国古代宗教 佛教与道教 一 佛教的传入与中外文化的融合佛教是西汉末年经中亚从印度传入的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 1 历时最久 从两汉之际经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直至宋 元 明 清 近两千年的时间里都有中外佛教文化的交流活动 2 影响最深 中外佛教文化交流 既是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输入活动 也是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输出活动 2020 1 16 27 一 佛教的传入与中外文化的融合 3 化得最好 佛教的中国化 一方面是指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另一方面是指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的融合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两汉之际已开始 到隋唐时臻于成熟 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的融合 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部分 因为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会通 精神 2020 1 16 28 二 道教的兴起 道教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 吸取方仙道 黄老经以及经学 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 道教从产生时起就表现出宗教 杂家 的面貌 2020 1 16 29 道教的文化结构是多门类的 其中包括道教思想 道教建筑 道教美术 道教文学 道教音乐 道教医学 道教建筑的风格随着道教礼仪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而逐渐定型 道教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想体现在阴阳五行说 以及道教所追求的吉祥如意 长生不老等观念 道教美术是与道教建筑同步发展起来的 主要有道教塑像 神仙画像 宫观壁画 2020 1 16 30 道教文学创造了一种特有的诗体 步虚词 其诗体多为五言 四句 八句 十二句不等 词章华美 极尽 缥缈轻举之美 道教音乐是道教举行斋蘸仪式时 在为神仙祝诞 祈求上天赐福 降妖除魔以及超度亡灵等活动中使用的音乐 它是具有地方性特点的宗教音乐 返回 2020 1 16 31 文物殿堂 一 玉器 玉 本来是自然之物 经由人的加工制作 成为人们使用的装饰品和礼器 因此 玉器也就具有了社会印记 别纳入了文化内容 正如古话说的 玉不琢不成器 玉被琢成人们使用的器 它就被灌注了人的思想感情 成为一种象征 反应着社会生活的演进 2020 1 16 32 文物殿堂 在原始 朦胧的美引导下出现的玉器 历经七千年多年的曲折发展 从简单的装饰品发展成为古代宗教祭祀和礼仪用品 又发展为标志道德品质的配饰 最后上升为内容丰富的艺术欣赏作品 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 特别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 人们把玉的自然特性加以道德化 使它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了其他艺术品不能取代的作用 2020 1 16 33 二 铜镜的文化价值 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 铜镜 又称青铜镜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 武陵藏珍 记载 远古时期 人们以水照面 铜器发明以后 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 尚书 国语 庄子 等先秦著作中 提到过古人 鉴于水 说文 金部 释 鉴 为 盆 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 鉴 就是最早的镜子 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 开始了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制作铜镜的历史 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 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 并陪钮以穿系 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 可清晰照面 2020 1 16 34 镜以秦为较古 然而秦镜流传到今天的 都是出土之物 传世的都不可得到 因为古代 死人用镜赠于殓者 即用镜殉葬 取其炤幽冥的意思 时代沿袭成为风气 因此古代的名镜大多入土 可是古镜铜质好的 入土多年 都不会失去其良美的质地 因此几千年后 仍可以看到古人的伟器 综观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历史 从四千年前我国出现铜镜以后 各个时期的铜镜反映了它的早期 齐家文化与商周铜镜 流行 春秋战国铜镜 鼎盛 汉代铜镜 中衰 三国 晋 魏 南北朝铜镜 繁荣 隋唐铜镜 衰落 五代 十国 宋 金 元铜镜 等几个阶段 从其流行程度 铸造技术 艺术风格和其成就等几个方面来看 战国 两汉 唐代是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2020 1 16 35 三 金银器的文化内涵 金银器是指用金 银制作的器物 件等 由于金银贵重 金银器的数量不多 但他们都是精心制作的 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我国最早的金器出现在商代 银器出现稍晚于金器 金银器所反映的文化内容 崇拜与信仰 等级观念 反映出民风民俗 反应艺术水平 返回 2020 1 16 36 古代学校 古代学校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当人类文明和语言文字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在社会劳动产品有了一定的剩余 一部分体力劳动者就转变成脑力劳动者 接着就出现了 学校 私学的特点 1 形成了相对自由的办学方针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2 私学当时承担了社会的启蒙教育任务 弥补了官方办学的不足 2020 1 16 37 书院的特点 1 注重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结合 形成了学术研究的自由争鸣风气 2 注重学生自修与教师指导的结合 着眼于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 3 注重优美的自然环境 与和谐的人文环境的结合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 2020 1 16 38 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 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 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 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 历史悠久 内涵博大精深 传统优良的文化 2020 1 16 39 1 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 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 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 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 历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历史 4 博大精深 博大 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 丰富多彩 精深 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 高深莫测 文化特点 2020 1 16 40 传统教育尊师爱生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学思结合 由博返约 温故知新 身体力行 教学相长 孔子曰 学无常师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返回 2020 1 16 41 中国医药学与养生学 2020 1 16 42 中国医药学 1 先秦时期 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 后代把他奉为 脉学之宗 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 从脉象中诊断病情 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 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2 两汉时期 战国问世 西汉编定的 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 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的 神农本草经 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 擅长外科手术 被人誉为 神医 发明的麻沸散 比西方早1600多年 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 被称为 医圣 其代表作 伤寒杂病论 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2020 1 16 43 3 隋唐时期 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 千金方 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并有许多创见 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 四部医典 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唐高宗时期编修的 唐本草 是世界上最早的 由国家颁行的要点 4 明清时期 明朝李时珍 本草纲目 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 方剂一万多个 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 被誉为 东方医药巨典 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 注意运用比较方法 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2020 1 16 44 养生学 养生学是研究养生活动的一门学科 是在研究人类生命规律 衰老机理的基础上 阐述促进健康 预防疾病 以达到延年益寿 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融各种防病 治病 健身 修炼方法于一体 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 汇集道 儒 佛 医 武的思想精华 不仅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 而且映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 民族心理 思维方式的特色 中国传统养生 其来源范围之广 内容之多 令人目不暇接 2020 1 16 45 中医学派 1 医经学派致力于基础理论方面研究的一派 2 经方学派重视运用经验方的一派 3 伤寒学派围绕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 伤寒论 探讨张仲景论治伤寒 古代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 的学说和辨证论治规律 4 河间学派 是以阐发火热病机为中心内容的一个医学流派 5 易水学派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考吉林金融监管局申论综合分析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哈尔滨市监狱管理岗位申论高频考点及答案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检察事务》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防城港农村别墅施工方案
- 环境管理条例知识培训课件
- 环境知识培训方案设计课件
- 2025国考本溪市卫生监督岗位申论预测卷及答案
- 2025国考铁路公安系统行测数量关系高分笔记
- 防腐保温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专项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
- 第2课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三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 鱼池净化系统施工方案
- 新概念第一册语法汇总
- 流化床粉尘分级机持料量的控制
- 第八届全国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公司职级职务管理办法RL
- 《环境化学》(第二版)全书教学课件
- 红光镇商业市调报告
- 《同分母分数减法》教学设计
- 货物采购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