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多元统计学与SPSS软件11.doc_第1页
教育多元统计学与SPSS软件11.doc_第2页
教育多元统计学与SPSS软件11.doc_第3页
教育多元统计学与SPSS软件11.doc_第4页
教育多元统计学与SPSS软件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对应分析第一节 概述 对应分析是将R型(列因素)因子分析与Q型(行因素)因子分析相结合、对指标与样品同时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将指标与样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作图以及成因解释,便于问题的分析。计算步骤为: 记原始数据矩阵为X。 对矩阵X进行对应变换,得到新矩阵Z。 计算矩阵ZZ的特征值与单位特征向量,根据累积百分比,确定因子个数,得到R型因子载荷矩阵,并在两两因子轴平面上作指标点图。 针对上述计算出的特征值,计算Z Z的单位特征向量,得到Q型因子载荷矩阵,并在上述平面上作样品点图。 第二节 SPSS软件与应用实例1SPSS计算步骤选择“Analyze”“Data Reduction”“Correspondence Analysis”选项,弹出如图11.2.1所示的对话框,将行变量放入“Row”框,激活“Define Range”按钮,输入最小值与最大值,按“ Update”按钮;将列变量放入“Column”框,激活“Define Range”按钮,输入最小值与最大值,按“ Update”按钮。图11.2.1 对应分析对话框2应用举例例11.2.1 研究老年人居住方式与其主要经济来源之间的关系,收集的数据见表11.2.1,试进行对应分析。(10P474)表11.2.1 老年人居住方式与其主要经济来源数据居住方式集体户362333128一人户169311438604895254夫妇户7147565532511442453二代户10566401510312485246隔代户535103034112439三代户11112762413041530282其它2831714928924表中:劳动收入;:离退休金;:社会救济;:子女或亲属供给;:其它方法一:编程计算。DATA LIST FREE/HU RES FREQ.(以自由格式定义了3个变量,分别表示行号、列号、数据)BEGIN DATA1 1 36 1 2 23 1 3 33 1 4 12 1 5 82 1 1693 2 2 1143 2 3 860 2 4 4895 2 5 2543 1 7147 3 2 5655 3 3 325 3 4 11442 3 5 4534 1 10566 4 2 4015 4 3 103 4 4 12485 4 5 2465 1 535 5 2 1030 5 3 34 5 4 1124 5 5 396 1 11112 6 2 7624 6 3 130 6 4 41530 6 5 2827 1 283 7 2 171 7 3 49 7 4 289 7 5 24END DATA.VARIABLE LABELS(对变量HU与RES加以说明)HU 居住方式 /RES 主要经济来源.VALUE LABELS(说明变量中各个类别的含义)HU 1 集体户 2 一人户 3 夫妇户 4 二代户 5 隔代户 6 三代户 7 其他 /RES1 劳动收入 2 离退休金 3 社会救济 4 子女亲属 5 其他.WEIGHT BY FREQ.(定义变量)ANACOR TABLES=HU(1,7) BY RES(1,5)(对行变量与列变量进行分析,括号内的数字是各变量的取值范围) /DIMENSION=4(定义维数,行数与列数中的最小值减去1即为维数) /PLOT JOINT.(将结果用图形表现)运行时,选择“Run”“All”选项。方法二:菜单计算。分别用a、b记行、列变量,x记数据。数据输入格式为:a b x1.001.0036.001.002.0023.001.003.0033.001.004.0012.001.005.008.007.005.0024.00选择“Analyze”“Data Reduction”“Correspondence Analysis”选项,将行变量a放入“Row”框,激活“Define Range”按钮,输入最小值1与最大值7,按“ Update”按钮;将列变量b放入“Column”框,激活“Define Range”按钮,输入最小值1与最大值5,按“ Update”按钮。计算结果如下。表11.2.2 原始数据及其和数表11.2.3 相关系数与特征值等结果表中“Dimension”表示维度;“Singular Value”表示行分值与列分值的相关系数;“Inertia”表示特征值;“Accounted for ”表示贡献率;“Cumulative” 表示累积贡献率。第一与第二维度的累积贡献率为88.3%,说明可以解释全部差异的88.3%。表11.2.4 行变量分值与特征值的影响表中“Score in Dimension”表示行变量每一类别在两个维度中的分值;“Contribution Of Point to Inertia of Dimension”表示行变量各个类别对每一维度特征值的影响,如在第一维度中,“一人户”的值为0.535,所占的比例最高,说明它对类别间差异的影响最大。“Contribution Of Dimension to Inertia of Point”表示行变量各个类别特征值的影响,由表中数据可知,每个类别特征值均以第一维度为主,说明各类别间的差异绝大部分均反映在第一维度中。表11.2.5 列变量分值与特征值的影响该表是针对列变量计算的,与表11.2.4是对称的,读者可自行分析。图11.2.2 对应分析图形图形与以上内容的详细分析请参考10。参 考 文 献1 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含多元统计部分)。2 张厚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舒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北师大出版社,1994/2000。4 方开泰,实用多元统计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 余松林,医学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梁荣辉等,体育统计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7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8 黄海等,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9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SPSSV10.0 for Windows实用基础教程,2001。10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1林杰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