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选修(二)史记不虚美 不隐恶(史记的世家传统)课题太史公自序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了解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帝王形象。 3.了解史记如何通过“互见法”来组织叙事和表现人物。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提名学生说说鸿门宴中刘邦的形象:公元前206年12月,在鸿门举行宴会,即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这是刘、项两个军事集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并由此展开了长达5年的“楚汉之争”。在鸿门宴中,司马迁运用对比,利用矛盾冲突等多种手法,塑造了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鸿门宴中的刘邦坚决果断、能屈能伸、狡诈多端、圆滑机警、能言善变、礼仪备至。今天我们来学习司马迁专门为这位汉代开国皇帝写的传记高祖本纪,更深地了解高祖其人,进一步熟悉史记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思考】诵读文章,为文章分层。(提示问题:本文侧重写刘邦和项羽的斗争,如果以此为线,全文分为几个部分?) 分三部分:(一)介绍刘邦的个人情况 (二)写刘邦是如何打败项羽及建立帝业的过程 (三)写刘邦称帝后的情况 三、研读文本1.诵读、理解词语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及做泗水亭长时的种种行事【思考1】本部分塑造了刘邦的哪些形象?出身不凡;为人,仁而爱人,有大度;志向远大;貌相奇贵。 好酒及色;市井无赖相。【思考2】对文章中刘邦形象的评价如何理解?( 感知刘邦的形象,体会“不虚美,不隐恶”的写法) 文中先说其性格中好的一面,再说性格中的缺点,这是作者继承和发扬了孔子修春秋褒善惩恶、评判历史的传统,文中正是一种“不虚美,不隐恶”的写法,所以才有了对刘邦的这种评价。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具体研习刘邦入关灭秦的经过。 2、分析刘邦入关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体会采取这些措施的好处。 3、体会本部分关于项羽的简短叙述的深意。一、导入整体感知理清第二部分的内部层次(517) (57)刘邦入关灭秦的经过 (814)刘邦与项羽的斗争(楚汉相争)(812)刘项斗争初期(1314)刘项的决胜之战(1517)建立帝业 二1.诵读、理解词语刘邦入关灭秦三、合作探究 (一)概括刘邦入关灭秦经过【提示】本文侧重写刘邦和项羽的斗争,而刘入关时还没有与项相遇,请同学们找出相应段落?(57) 礼贤纳士节节取胜入关约法 (二)分析刘邦入关后采取的措施 【思考】刘邦入关后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刘邦有何影响? 不杀秦王子婴封存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与秦父老约法三章,对百姓秋毫无犯 入关后,这些措施无疑起到了安抚民心的重要作用,从“秦人喜”“ 秦人大喜”“人又益喜”便可见一斑,这也为日后刘邦称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理解本部分对项羽的简短叙述 【思考】找出叙述项羽的句子与刘邦的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叙述有何深意? “诸将归属”“破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等内容侧重叙述项羽军事上的成功,与刘邦的叙述不同,这是因为作者另有深意。沛公的知人善用,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性格特点恰是项羽所缺乏的,这也是项羽日后败给刘邦的主要原因之一。 刘邦入关灭秦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为他即将为王奠定了群众基础,而刘邦入关前与诸侯及怀王的约定,在灭秦后也已提上了日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第三课时 1、具体研习刘邦与项羽的斗争部分,即814段。2、体会文中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 3、体会司马迁首创的“互见法”写史的效果。一、导入二、合作探究1.诵读、理解词语刘项斗争初期的内容(8-12)(一)概括刘项斗争初期的内容鸿门谢罪项羽入关称霸分封决策东进 (二)分析本部分的主要艺术手法 用对比的方法塑造人物 沛公与项羽入关后不同举动不同任用人才的方式的对比,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也预示着他们斗争的结局。 秦人对刘邦和项羽不同态度的对比,从侧面印证了二人性格特点的不同。 (三)关于“互见法”的理解与探讨(结合课后练习) 1、引出:第8段划线句子的注解 2、什么是“互见法”? (见书本P50)互见法是司马迁首创的一种述史的方法。这是把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一桩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写在数篇中,参差互见,相互补充。如“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就有其详细的记载。 3、具体例子(课后练习P51) 反映出刘邦见危忘义,损人利己的性格特点。 反映出刘邦沉稳奸诈和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 为了表现刘邦的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作者把有损于高祖形象的事放在项羽本纪中去写,这不仅避免了重复,更重要的是突出了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4、 总结“互见法”的好处。(避免重复、利于表现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2.诵读、理解词语研习刘项的决胜之战(1314) (一)理清决战的经过 对峙(进军项羽):汉王引兵追项羽(用留侯、陈平计); 与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用张良计); 随刘贾、齐梁诸侯会师垓下; 垓下决战:淮阴侯韩信首先进攻,不利; 孔、费将军左右攻击,楚军不利; 淮阴侯乘势再攻,楚军大败与垓下; 项羽士兵听到楚歌;骑将灌婴追杀项羽;鲁地降,葬项羽于谷城;定陶夺韩信军权。 (二)分析人物形象【思考】体会本部分中刘邦两次用张良计的目的?体现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 虚怀纳谏3.诵读、理解词语刘邦称帝(1517)(一)概括刘邦称帝的经过 即帝位于氾水之阳 宴会上谈论取得天下的原因 定都关中,确立帝位 【思考】刘邦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说明了刘邦知人善任,虚怀若谷;项羽不善用人,刚愎自用。三、课堂小结项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负约”于诸侯及怀王,然而刘邦在韩信、张良的计策下的绝地反击证明了赢人心者赢天下的真理。刘邦的知人善用、安抚民心的智慧举动最终使项羽大败垓下,至此刘邦的强大对手消失了,即汉帝位指日可待了。 作业:简述刘邦与项羽斗争的经过,谈谈自己的看法。(500字左右)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第四课时1、了解刘邦称帝及称帝后的情况。 2、结合前文,整理第二部分的内部结构层次。 3、纵览全文,分析刘邦的形象。 4、小结本文的艺术手法。一、导入二、合作探究诵读、理解词语刘邦称帝(一)概括刘邦称帝后的情况 未央宫举杯噱父。高祖还乡高祖之死(2) 分析人物形象【思考1】未央宫里,在众臣面前戏弄其父,说明什么?明确:刘邦粗俗鄙陋的一面。【思考2】高祖帝业确定,衣锦还乡,可以说是人生顶峰,为什么还落泪呢?明确:沛县是刘邦创业的起点,风风雨雨走过多年,意味着创业的艰难;虽已“威加海内”,但守业更为不易;回到故乡,触景生情,他怎么能不悲喜交集,感慨悲歌呢?“大风起兮云飞扬”,表面上写自然风云,实际上是写他的奋斗历程。“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是写实。这一句,既表现了西汉政权的无比强大,又表现了汉天子的非凡威势,也表现了他浓厚的乡土之思。“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着眼未来,抒发他的愿望和理想,他已敏锐地感觉到,政权背后存在着内外忧患和人才的缺乏,为大汉王朝守四方的“猛士”又在哪里?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回故乡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怎不让人“泣数行下”。三、总结归纳【思考1】描绘高祖是怎样一个人?雄才大略,抱负非凡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观秦皇帝“喟然太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仁厚爱人,喜施豁达与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的性格早已闻名遐迩。入咸阳,还军霸上,“约法三章”“秋毫无所取”“悉除秦法”,“秦人大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三教九流”,兼收并蓄。郦生进谏,知错就改。与秦军大战争蓝田“破之”“因大破之”“遂破之”破秦入关 不杀秦王,属之于吏;封闭府库,还军霸上;秋毫无犯,约法三章;告谕百姓,不受酒食。 赴封地汉中烧绝栈道,示无东意;决策东向,争权天下。 楚汉相争追击项羽;调韩信、彭越之兵;决胜垓下;四面楚歌。随机应变,百折不挠鸿门宴“驱之鸿门,见谢项羽”。这则本纪中,司马迁既写了汉高祖“美”的一面,也写了他“恶”的一面。好逸恶劳刘邦“好酒及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绐为谒曰贺钱万”的市井无赖相。自私狠毒、心胸狭窄庸俗心态,未央宫大宴,众臣面前奚落其父。丰邑本是他的生地,竟不提“复丰”事,“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刘邦忌贤害能、诛杀功臣的阴冷本性。项羽一灭,对其功臣一一剪除。(韩信)在作者的笔下,刘邦确实有超过项羽的眼光和才干,但作者没有盲目歌功颂德,也没有把汉代开国之主描绘成“圣君”。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的晚年,那正是一个酷吏横行,残酷迫害,罗织罪名,严刑苛法统治的社会,司马迁秉笔直书刘邦的种种劣迹,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思考2】总结本文的艺术特色。1. “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不虚美,不隐恶”,就是记叙态度严谨,反映事实准确;不仅善恶必书,而且恰如其分;对“善”不虚张,对“恶”不隐讳。司马迁记叙历史事件和人物,一般不做全盘肯定或否定,而是原原本本讲清人物言谈行事,以及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依据事实,给予客观的评价。2. 领略史记文史结合的特点:、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用讽刺的方法臧否历史人物。、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围绕“项羽和刘邦谁更接近你心目中的英雄”话题,写一篇短文。要求500字左右,以史实为根据。补充一:郦食其家境贫寒,但嗜酒如命,人称高阳酒徒。他喜读书,性豁达,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对残暴的秦王朝非常痛恨,对奋起抗秦的陈胜、项梁寄予很大希望,但郦食其发现这些人心胸狭窄,不足为交,因此一直隐居未出。 当刘邦攻打陈留时,郦食其得知刘邦抱负大,胸襟宽,智谋广,喜结交,就前去投奔他。谁知刘邦虽喜结交,但却看不起读书人,以往有些儒生戴着帽子来见他,他就把人家的帽子摘下当便壶用。郦食其见到刘邦,便拿话来激他。郦食其说,“你是打算帮助暴秦攻打诸侯呢,还是打算率领诸侯攻打暴秦?”刘邦一听大怒,“你这个书呆子,真是岂有此理!全国百姓不堪忍受暴秦的残酷统治,早就想推翻它,你怎么敢胡说我想帮助暴秦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既然你想推翻暴秦,夺取天下,就不应该这样对待长者和有学问的人。”刘邦一听这话,赶紧起身让座,并虚心向郦食其请教。 郦食其首先献计招降陈留县令,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陈留,后又屡献计策,为刘邦一统天下做出了贡献。但可惜的是,郦食其在领刘邦之命与齐国和平谈判成功后,因与大将韩信关系处理不当,韩信率军攻打齐国,郦食其被齐国王烹杀。 补充二: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就向各诸侯分封领地,其中把巴、蜀、汉中三郡分封给刘邦,立为汉王。 刘邦在去领地途中令部下烧毁了栈道,他这是向项羽表白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刘邦待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后,便抓住时机迅速挥师东进,其野心是要与项羽一争高低。刘邦的大将军韩信为刘邦夺取陈仓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刘邦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顺利挺进到关中,站稳了脚跟,从此拉开了他开创汉王朝事业的大幕。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引申开来,是指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人不备的策略,也比喻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寒假预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师版)-2025年高二化学寒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湖心亭看雪-2023年新九年级语文暑假课(统编版)原卷版
- 2025年护理资格考试真题及解析及答案
- (2025年)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 安静游戏中水的传递方法
- 动物克隆技术科普
- 英国法庭现场介绍
- 运动训练体能测试
- 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探索管理实践的创新之道-管理学硕士研究生答辩演示
- 2025版营养代谢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培训
- 园长给家长培训
- DB11∕T 637-2024 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标准
- 农村老井清淤方案(3篇)
- 共管协议到期解除协议书
- 2024北森图表分析题库
- 《餐饮服务沟通技巧》课件
- 美牙合作协议合同书
- 物流仓储管理操作流程与指南
- 2022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重点句子仿写练习题附答案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中国法律史》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