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腺肽1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进展饶逊怀 王宝恩 胸腺肽1(Thymosin1,T1)是胸腺第V组分(TFV)的主要有效成分,由28个氨基酸组成,美国赛生药品股份国际有限公司用化学合成方法实现了T1的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的T1(商品名日达仙)纯度极高,生物活性强,不含其他血清产物,是以往自动胸腺提取的胸腺肽混合物所不能比拟的。1. T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状况.1.1 T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早应用T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在美国进行的期临床实验。结果表明,T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与干扰素(IFN)相似,但疗效更持久,随访15年,T1完全应答(HBsAg及DNA转阴同时ALT恢复正常)率达到58%,HBsAg转阴率42%。随后又有多位美国和意大利医生进行了临床验证。Andreone报道了一组33例T1与干扰素治疗乙肝的随机双盲实验,随访6个月,T1组HVB DNA转阴率为58.8%、HBV DNA转阴伴ALT复常率达41.2%、并且58.3%的病人肝组织学有明显改善,而干扰素组HBV DNA转阴率及HVB DNA转阴伴ALT复常率则分别只有37.5%和25%,肝组织学有改善者也只有36.4%。Rasi报道了一组T1治疗20例乙肝并随访12个月的临床观察,其6个月疗程结束时与随访12个月结束时完全应答率分别为46.7%和60%。自1994年开始在中国13家医院进行临床验证,证明T1治疗乙型肝炎近期疗效与干扰素相似,尽管全部的随访资料尚未得到,但从已有的几家随访结果看,远期疗效十分可观,其病毒清除率在50%70%范围(详见表1),与国外报道相似。此外,国内外均有学者证明,T1治疗那些对干扰素无效的乙肝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疗效。从理论上讲,T1与干扰素联合应用治疗病毒性肝炎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临床实际应用也证明了这一点。1.2 T1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在众多的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剂中,与干扰素联合应用治疗丙肝最有前景的药物当属T1,这一观点是在1997年NIH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目前能见到的T1治疗丙肝的资料均是与干扰素联用,其疗效显著高于单用干扰素。Sherman报道一组110例慢性丙肝的随机双盲观察,疗程为6个月,随访6个月,联合用药组完全应答率41.9%,而单用干扰素组仅有16.6%。国内周大桥用T1联合干扰素和病毒唑治疗30例慢性丙型肝炎,疗程为6个月,并随访6个月。疗程结束时ALT复常率与HCV-RNA转阴率分别达80%和70%,而对照组(干扰素+病毒唑)仅有53%和43%;停药6个月后,T1联合组有20%复发,而对照组有40%复发。T1治疗丙肝,疗程12个月较6个月效果为佳。Gasi报道一组15例T1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疗程6个月和12个月时HCV-RNA转阴率分别为47%和73%,其中10例单纯慢性丙肝HCV-RNA转阴率为90%(9/10),而5例有活动性肝硬化者HCV-RNA转阴率为40%(2/5)。对于那些经干扰素治疗无效的慢性丙肝,应用T1联合干扰素治疗仍然可以取得肯定的疗效。Sherman(第九届病毒性肝炎国际会议,96年4月2125日,罗马)报道用T1联合干扰素(疗程为6个月)治疗10例经干扰素治疗无效的丙肝,30%获得完全应答、80%病毒滴度下降超过50%、40%ALT恢复正常。国内徐道振19例干扰素治疗平均一年以上无反应的丙肝,先用T1联合干扰素治疗6个月,有31.58%ALT恢复正常、26.36%HCV-RNA转阴,再继续单用T1治疗6个月,HCV-RNA转阴率升高到36.84%。表1 T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总结作 者病例数疗程随访HbeAg及HBVD NA转阴率治疗结束时随访结束时Andreone等336月6月52.9%58.8%Rasi等206月12月 46.7%+60.0%+中国临床验证966月46.9%北京友谊医院136月12月46.1%70.0%中山医大第三医院126月9月30.0%50.0%天津市传染病医院106月3月60.0%60.0%深圳市东湖医院12*6月50.0%重庆医大肝炎研究所9*6月78.0%中国临床验证 54* *6月61.1%*经干扰素治疗无效的病人;* *日达仙与干扰素联用;+完全应答率表2 T1治疗丙型肝炎疗效总结作 者病例(人)方 案疗程随访完全应答总有效率E.Sherman等,1996,10:芝加哥AASLD会议(Abstract402A)110T1+IFN6月6月49.1%54.8%G rasi,et al.GUT1996;39:67968315T1+IFN12月6月73%89%周大桥等,第一届全国“日达仙治疗肝炎”会议汇编:313260T1+IFN+病毒唑6月6月70%80%E Sherman等,第九届TISVH,1996年4月2125日,罗马11*T1+IFN6月6月30%80%徐道振等,第一届全国“日达仙治疗肝炎”会议汇编:111219* *T1+IFN* *12月31.6%50%*干扰素治疗无效的病例;* *联合治疗6个月后,应用T1单独治疗6月。1.3 T1在重肝治疗中的应用胸腺肽1是否可以应用在重肝病人,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持否定意见的人认为,重肝病人处于强烈的炎症反应状态,作为免疫增强剂,T1有可能激发炎症反应,加重病情。而实际上,T1在调节免疫机制方面的作用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它既可以提高肌体所需要的低下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对一些起过激的免疫指标产生抑制作用。比如,有脓毒症(Sepsis)时,T1可以显著降低多种有害的炎症介质(TNF、PAF、IL-1、IIL-6、TXB2等)水平。这一观点在临床应用也得到了证实。上海瑞金医院报道用T1每日1.6mg连续12天、结合其他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重型肝炎27例,病死率仅为25.9%,存活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好转,肝功能和其他生化指标尤其是凝血酶原时间有显著改善,且部分病人在2-3周内出现DNA和e抗原转阴。T1治疗重肝已在国内许多医院使用,反映与瑞金医院基本一致。总结T1治疗重肝的作用机理,可能有以下几点:(1)作为免疫调节剂,T1即可提高机体所需的正常免疫功能,又可抑制有害的炎症介质的产生,因而有助于较快控制强烈的炎症反应、保护重肝病人度过危险期;(2)重肝患者多数伴有感染,T1有助于重肝患者尽快控制感染、消除诱因;(3)T1促进受损组织再生的作用有助于重肝时肝细胞的再生和肝组织的重建。作者认为,T1治疗重肝疗效肯定,且具有剂量小、疗程短、使用安全等优点,作为重型肝炎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作用。2. T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前景展望以上临床实验均证实T1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有明确的疗效,其作用特点是:起效时间较干扰素为长,但作用更持久、疗效更稳定、后续作用强、复发率低。更为可喜的是超过1500例的安全性调查表明,应用T1十分安全,未发现任何与药物相关的明显副作用。可以认为,T1的这些优点为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尤其是对于那些过去让医生束手无策的肝炎,合并肝硬化腹水、黄疸、白细胞与血小板降低、其他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疾病不能应用干扰素的肝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那些处于免疫耐受状态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怎样才能清除病毒一直是困扰肝病医生的棘手问题。目前,由于T1的出现,似乎带来了一线新的希望。在美国,T1作为免疫佐剂正大量应用于免疫接种,已经证实,可以大大提高一些疫苗(如流感疫苗)的接种成活率。国内外均有人应用乙肝疫苗治疗乙肝,取得一定疗效,是否可以通过乙肝疫苗与T1联合应用打破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免疫耐受状态、进而清除病毒,这是国内一些肝病专家们正在探索的课题。3. T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适应症与用法根据已有的临床研究,归纳T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适应症:(1)各种慢性病毒性肝炎;(2)各型重型肝炎;(3)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或因其他合并症不能耐受干扰素的慢性病毒性肝炎;(4)经干扰素治疗无效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病;(5)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而需坚持正常工作、不能接受住院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推荐用法:1. 治疗乙型肝炎单独用药:T1 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26周;或1.6mg皮下注射,每天1次,共15天,之后改为1.6mg皮下注射,隔日1次。联合用药:T1 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26周,同时干扰素300MIU肌注,每周3次,共26周。 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干扰素等其他抗病毒药物之前给予T1 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24周。2. 治疗丙型肝炎:T1 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持续26-52周,同时干扰素300MIU肌注,每周3次,持续26周。3. 治疗重型肝炎:T1 1.6mg皮下注射,每日1次持续23周;病情特严重者,1.6mg皮下注射每日2次,1周后改为每日一次12周。本文摘自:饶逊怀,王宝恩.胸腺肽1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进展.胸腺肽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与前景范公忍汪毅综述胡大荣审校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病研究所北京100700【摘要】 胸腺肽1(T1)是从胸腺组织分离的一种免疫活性肽,含28个氨基酸,具有广泛的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已成功地人工合成并推向市场,近年被广泛用于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本文就目前其临床应用及前景作一综述。胸腺肽1(alpha-1 thymosin,T1)是1977年Goldstein和Low及其同事首先从牛胸腺组织TF5中分离的一种多肽,含28个氨基酸,分子量3 108道尔顿,等电点4.2。T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免疫活性多肽,对热稳定,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各组织器官中,以胸腺组织中浓度最高,且不同种属动物之间无差异,氨基酸序列及其二级结构完全一致。近年研究发现T1对感染性疾病、肿瘤及其它以免疫抑制为特性的疾病均具有治疗作用。两年前,美国赛生药物公司率先实现了T1的人工合成,目前国内广东东莞生化厂也完成了该药的国产化。据报道:人工合成的T1性状稳定,具有等同于天然T1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在体外可促进致敏细胞生成淋巴因子,加速NK细胞的形成,促进NK细胞的活化,拮抗胸腺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凋亡等。体内研究显示:T1可促进有丝分裂原刺激淋巴细胞分泌IL-2及表达IL-2受体,增强宿主的抗感染能力,在土拨鼠和鸭病毒肝炎模型中,显示出具有直接抗病毒活性作用。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1.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毒素和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引起的病理性肝脏损害,其主要机制是由于机体赖以清除受HBV感染细胞的细胞免疫功能不足而发生的。T1治疗可重建宿主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清除受HBV感染的细胞,以终止持续的慢性炎症过程。据此Mutchnick等首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了T1治疗的随机、双盲、对照的II期临床实验,结果表明:T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与干扰素(IFN)相似,且疗效更加稳定持久。治疗组12例病人其中9例完全应答,7例长期应答,血清ALT正常,HBV-DNA和HBeAg均阴性,总的远期应答率为58%(7/12),其中5例出现HBsAg/抗-HBs的血清学转换,抗-HBs阳转率为42%(5/12)。Andreone等报道一组T1与IFN治疗乙肝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随访6个月,结果:T1组HBV-DNA转阴率为58.8%,58.3%病人肝组织学明显改善;IFN组HBV-DNA转阴率仅为37.5%,肝组织学改善者36.4%,说明T1治疗慢性乙肝并不比IFN差。Rasi等报道了一组T1治疗20例慢性乙肝,随访12个月,治疗结束及12月后完全应答率分别为60%和46.7%。国内多家医院比较T1与IFN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结果显示:T1治疗近期疗效与IFN相似,但T1治疗没有任何副作用,这一点与IFN截然不同。另有利用T1和IFN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果表明T1和IFN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T1或IFN治疗;IFN治疗无效者,T1治疗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疗效。这无疑为慢性乙肝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1.2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利用T1治疗慢性丙型肝炎,Rezakoric进行了最早的试验性研究,10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T1 0.9 mg,肌注,2次/周,治疗6个月后病人症状好转,但转氨酶复常较慢。Rasi等用T1治疗慢性丙肝时调整了用药方式,即在用药头4天每天给予T1负荷剂量1.6 mg,然后0.9 mg,2次/周,治疗12个月,结果50%的治疗组病人有应答,持续HCV-RNA阴转和ALT正常维持至少6个月以上,结果提示;低剂量,长时间治疗,可能会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另外应用T1和IFN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HCV基因型b感染联合治疗也有较好疗效。Sherman等报道一组110例慢性丙肝T1、INF联合治疗的随机双盲观察,疗程、随访各6个月,结果联合用药组完全应答率41.9%,IFN组仅16.6%应答。Rasi等对15例治疗资料完整的慢性丙肝病人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基因型Ib13例,4例单纯IFN治疗无应答,联合治疗一年后,11例病人(73%)HCV-RNA阴转,治疗后随访6个月,6例病人持续HCV-RNA阴性,5例ALT恢复正常,长期有效率为40%(6/15)。12例病人治疗前后行肝组织活检,发现组织学病变明显改善。由此看来,T1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关键在于调整剂量、疗程与联合用药,低剂量、长疗程、联合INF治疗,效果可望满意。1.3治疗重症肝炎重型肝炎病人机体处于强烈的炎症及应急状态。作为免疫增强剂,T1有可能激发炎症反应,使病情加重,因此有作者认为重症肝炎病人要慎用或不用。而事实上T1对机体免疫的调节具有双向性,既可以提高低下状态的免疫功能,又可抑制过激的免疫反应。对有益的细胞因子,如IL-2、IFNa-1、IFNa-2等,T1可起到上调作用;反之,对一些有害的炎症因子,例如TNF、PAF、IIL-6等,T1则有下调作用。愈来愈多的临床经验证实,T1用于重症肝炎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在发病的早期应用,可达到拯救患者生命之目的。上海瑞金医院报道T1 0.9 mg/日、连续12天肌注,配合其它药物综合治疗重症肝炎27例,病死率仅为25.9%,存活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肝功能恢复迅速,尤其是ALT及TBil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及其活动度复常率较高,部分病人治疗23周出现HBV-DNA及HBeAg阴转。总结T1治疗重症肝炎的作用机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作为免疫调节剂,T1既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又可抑制免疫过激,减少有害炎症介质的产生,保护肝细胞,使重肝病人渡过危险期。(2)重肝病人多数伴有严重感染,T1可控制感染,改善症状。(3)T1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肝组织重建的作用。因此应用T1作为免疫调节剂治疗各型重症肝炎,具有较肯定的疗效。且剂量小,疗程短,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2T1治疗病毒性肝炎效果的评价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较为有效的药物,近期疗效40%左右,但复发率高。因此急迫需要寻找新的有效药物或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T1能促进T细胞成熟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为肝炎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近年来,在土拨鼠和鸭病毒肝炎模型研究中发现,T1亦有一定的直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提示T1能有效地治疗病毒性肝炎。其作用特点是:起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作用持久,疗效稳定,且后续力强,复发率低。无论在重症肝炎患者或一般慢性乙肝病人,用药后自我感觉特别良好,体力明显增强,一般情况改善,尤其对那些干扰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及合并肝硬化腹水、黄疸、腹腔感染或合并其它严重疾病不能应用干扰素者,T1可成为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另一选择,也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对于单纯干扰素无效的丙肝患者,与T1联合用药已成为治疗的最新手段。另外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正利用T1作为免疫增强剂,以消除乙肝病毒携带者免疫耐受,进而清除病毒,有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3小结与展望T1作为机体内一种免疫活性肽,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T1单独用药,虽起效慢,但后续力强,病毒指标在停药后仍有机会阴转,从而达到清除患者体内病毒的目的;联合用药,如与INF联合使用,疗效稳定且显效快,尤其可明显减轻IFN的副反应,对IFN标准治疗没有应答的慢性肝炎病人,与T1联合治疗也可获得较好疗效。对IFN应答最差的HCV基I因型b感染,采用联合治疗也有较好疗效。此外,由于T1具有安全性高,主观感觉良好等优点,应用对象较IFN更广泛,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患者。目前T1的详细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应用多采用1.6 mg皮下注射、2次/周的免疫调节剂量,由于T1的安全性高,实际应用时有必要提高T1的剂量或给药频度,来观察其疗效。有作者在报道抢救重危病人,每天46次的使用剂量,重肝病人每天12次的剂量下,仍未见有任何不良反应。提示在给予高剂量高频率的T1条件下,可望观察到其直接的抗病毒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T1又可能在病毒性肝炎治疗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摘自:范公忍,汪毅.胸腺肽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与前景.国外医学病毒学手册.2000,7(6):168171.联合疗法治疗30例丙型肝炎疗效观察程荣贵程剑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传染科,长治046000【关键词】肝炎,丙型;肝炎抗体,丙型;RNA,病毒;干扰素;胸腺肽;日达仙;金刚烷胺中图分类号:R512.63文献标识码:A丙型肝炎有可能成为本世纪最大的公共卫生难题之一,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但其近期疗效为27%35%,且复发率较高,金刚烷胺治疗HCV RNA滴度下降率超过50%,但HCV RNA转阴率低于30%,单用日达仙HCV RNA转阴率约为20%;日达仙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后阴转率为40%50%,疗效明显提高,但仍有50%的病人不能达到病毒学及持续病毒学反应的清除。为了寻找新的方法,提高疗效,我们以日达仙联合干扰素、金刚烷胺对30例丙型肝炎病人进行治疗,初步观察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30例病人全部来自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和济医院门诊及住院病房,年龄为1460岁,男22例,女8例,平均3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五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北京1995)丙型肝炎临床诊断标准,选择HCV RNA、抗HCV阳性为对象。1.2治疗方法日达仙(thymosin 1,T1)(美国塞生公司提供)1.6 mg每周2次,上臂皮下注射,-2b干扰素(anterferon)(中国安徽安科生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提供)300万U每日1次,肌肉注射、金刚烷胺200 mg,每日1次,口服3个月。1.3观察值HCV RNA(PCR),抗-HCV2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HCV RNA和抗-HCV均连续检测2次以上阳性。治疗3个月后停药时检测HCV RNA阴转数为23/30,抗-HCV阴转数为5/30,停药后3个月时检测HCV RNA阴转数为25/30,抗-HCV阴转数为7/30,随访半年复发率(HCV RNA阴性转阳)为2例。3讨论-2b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及抗细胞增殖作用,单独使用治疗丙型肝炎尚不尽人意,停药后有一定复发率,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治疗反应。此外,单独使用干扰素副作用较多,如发热、流感样反应,白细胞下降等。且受多因素影响,-2b干扰素与金刚烷胺合用有协同作用,调节和增强肌体免疫功能仍显不足,因而疗效提高仍不理想。而日达仙是由28个氨基酸化学合成的多肽,具有较强的调节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大大加强2b干扰素并金刚烷胺的抗病毒作用。T1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多肽,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成熟,促进细胞在各种抗原或致有丝分裂原激活后产生各种淋巴因子。金刚烷胺目前被批准应用于预防甲型流感 ,尽管其抗丙肝病毒活性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但有报告在治疗丙型肝炎时有潜在的疗效。本文初步观察结果显示三者联用治疗丙型肝炎有疗效相加 ,且复发率低的特点 ,但价格仍偏高 ,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摘自:程荣贵,程剑波.联合疗法治疗30例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 33(3):239-240.-1胸腺肽与-2b干扰素联合治疗难治性小儿慢性 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张鸿飞杨晓晋朱世殊徐志强陈大为解放军302医院小儿肝病科,北京100039-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已被公认。但对于干扰素治疗无效及治疗后复发的难治性病例仍是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难题。为探索小儿难治性丙型肝炎治疗的有效方法,我们采用随机年龄分组的方法,对6例患儿采用-1胸腺肽(T-1)和-2b干扰素(IFN-2b)联合治疗,进行临床追踪观察。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为19971998年302医院小儿肝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小儿慢性丙型肝炎。入组者符合以下条件。血清HCV RNA阳性,抗-HCV阳性,入选2月内血清ALT异常。经-干扰素治疗无效或有效后病情复发(ALT波动,HCV RNA阳性)者。未经-干扰素治疗,病程5年,血清ALT持续异常。不能接受-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或联合治疗无效者。1.2治疗方法统一采用美国Sci Clone公司提供的T-1(日达仙)和美国先灵葆雅公司提供的IFN -2b(干扰素)。T-1 1.6 mg,每周两次,皮下注射,3个月为一疗程;IFN -2b 300万单位,每周3次,肌注,810月为一疗程。1.3疗效评价及随访有效,ALT复常,HCV RNA阴转;好转,ALT值下降,HCV RNA滴度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或其中一项正常者;无效,ALT、HCV RNA值与治疗前无变化。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有效率=(有效数+部分有效数)/ 总例数100%1.4实验室检查治疗前、治疗后3、6、9、18个月定期定量以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抗 HCV(ELISA法)、ALT、AST、AG、SB、BUN、ANA、其他指标常规检测。2结果2.1临床特点6例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CHC)患儿均按计划结束T-1和IFN -2b联合治疗。从表1可以看出,6例(CHC)患儿中4例经IFN -2b治疗缓解后,ALT再次升高,HCV RNA也呈阳性,2例虽未经IFN-2b治疗,但病程较长(6年,7年)并伴有ALT升高和HCV RNA阳性,肝活检结果显示为慢性肝炎 。2.2 疗效观察表2表明,本组患儿经T-1和IFN-2b联合治疗后,4例血清ALT恢复正常,3例3月时ALT复常者伴血清HCV RNA持续阴转,1例6月时ALT复常者HCV RNA未转阴。血清HCV RNA治疗后阴转3例。HCV RNA阴转的3例中2例血清ALT呈中度升高,血清HCV RNA未转阴的3例血清ALT均呈轻度升高。血清HCV RNA阴转时间均在治疗后3个月以内,其阴转与肝脏病理损害无明显相关性。2.3 不良反应观察本组患儿在治疗前3周,2例未用过IFN -2b治疗者,有发热(T3839),伴轻度头痛,关节不适,对症处理后不影响治疗。4例用过IFN -2b治疗者仅有轻度发热和感冒样症状,多数可自行缓解。加用T-1治疗未观察到有全身和局部的不良发生。3讨论T-1的临床应用已经比较广泛,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T 1具有纯度高、生物活性强的优点,且T-1在临床应用后显示了其很好的安全性。小儿难治性CHC仍是目前临床上棘手的问题,亟待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抗病毒药物而言,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丙型肝炎公认的有效药物,但其有效率仅在30%60%之间,且复发率也较高(20%30%)。为此,我们采用T-1和IFN-2b联合治疗,经IFN治疗后复发和病程较长的小儿难治性CHC,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经联合治疗后随访1年,血清ALT复常率为66.7%(4/6例)、血清HCV RNA阴转率为50%(3/6例)、总有效率为66.7%。经观察,联合治疗组有发热、感冒样症状等IFN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未见其他不良反应。还观察到,血清ALT中度升高者HCV RNA阴转(2/2例)多于轻度升高者(1/4例)。 综上所述,我们的初步结果表明,T-1与IFN -2b联合治疗难治性小儿慢性丙型肝炎在部分病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是安全可行的。本文摘自:张鸿飞,杨晓晋,等.-1胸腺肽与-2b干扰素联合治疗难治性小儿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 15(2):191192.胸腺肽1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背景:在墨西哥有一百万人感染了丙肝病毒,其中80的人正处于发展为慢性感染的危险趋势中,可能导致肝硬化以及其他并发症,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公共费用。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以下丙型肝炎治疗方案中哪种为最佳成本效果方案。这四种方案为:(1)聚乙二醇化干扰素、(2)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病毒唑、(3)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1、(4)未治疗。方法:我们从制度角度,使用45年时间框架、 给成本和效果以3的贴现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并运用了贝叶斯决策树和马尔可夫模型,完成了单因素和两因素敏感性分析、阈值定向和随机概率分析,获得了可接受曲线和净健康收益。结果: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病毒唑的二联疗法、单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疗法以及未治疗法比较而言,三联疗法(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1)显示了其优越性,其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在三联疗法中,疗效的单位成本是1908美元/ QALY(生活质量调整寿命年),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病毒唑的二联疗法单位成本是2777美元/ QALY,单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疗法单位成本是2929美元/ QALY,未治疗单位成本为4204美元/ QALY。敏感性分析证实了病例的稳健性。结论:三联疗法(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1)方案最优(成本最低,效果最高),未用药治疗则成本最昂贵,效果也最低。Cost-effectiveness of chronic hepatitis C treatment with thymosin alpha-1.Garcia-Contreras F, Nevarez-Sida A, Constantino-Casas P, Abud-Bastida F, Garduno-Espinosa J.Arch Med Res. 2006 Jul;37(5):663-73.Unidad de Investigacion en Economia de la Salud, Coordinacion de Investigacion en Salud, Instituto Mexicano del Seguro Social (IMSS), Mexico City, Mexico. fernando.garciaconimss.gob.mxBACKGROUND: More than one million individuals in Mexico are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C virus (HCV), and 80% are at risk for developing a chronic infection that could lead to hepatic cirrhosi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that impact quality of life and institutional costs.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most cost-effective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二次根式(大考点32题) (第1期)解析版
- 蔬果的剖面课件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期)原卷版
- 1.2 功与功率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沪教版2019
- 蓄电池的结构与检修
- 蓄电池检修课件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
- 2025年全国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12《认识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 2025年《审核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及计划
- DB21-T 2523-201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程
- 2024天津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中央空调施工方案
- 社区书记文明城市创建表态发言范文(五篇)
- 风电基础劳务分包合同(2篇)
- 幼儿园 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
- 房屋建筑工程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巡检记录表
- 中医学藏象学说课件
- 4MWh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