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表(高职高专)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制造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类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机械设计与制造 课程负责人 李鹏辉 所属学校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推荐单位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申报日期 2009年4月 湖北省教育厅制二九年三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1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李鹏辉性别男出生年月1960.6最终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电 话87588617学 位硕士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工程师传 真所在院系机电工程系E-通信地址(邮编)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430074)教学与技术专长机械CAD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9821994,中国空气动力与研究中心,风洞设计,工程师1994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类讲师、副教授、副院长兼系主任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机械CAD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3 总学时54 2届 学生人数229人2网页制作技术 理论课(含实践)周学时4 总学时72 1届 学生人数503机械设计基础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4 总学时72 5届 学生人数232二、近五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机械AutoCAD绘图软件课程上机实践 2届229人2.毕业设计 4 届 49人三、近五年来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2008d102,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2008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6.62、基于工作对象的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精品课建设探索,2008377,课题负责人,200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08.8.113、机械设计基础,课题负责人,院级精品课程,2008.10.144、我院工科类专业规划与建设 本院2006.3-2010.7 项目负责人 在实施5、我院工科类各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本院2006.3-2010.7项目负责人 在实施四、近5年来以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机械CAD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7 ,独撰,刊号ISSN 1008-7427 CN42-1556/G4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我院工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第一作者 刊号 ISSN 1008-7427 CN42-1556/G41-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强化教学质量意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我校教务管理工作之我见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第一作者 刊号 ISSN 1008-7427 CN42-1556/G4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於红梅性别女出生年月19662最终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技术职务高级讲师电 位学士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数控车高级工证书传 真所在单位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E-mailY通信地址(邮编)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学与技术专长机械设计及数控技术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988年1989年在湖北鄂城钢铁公司技术监督处任助理工程师,从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和材料的金相检验、失效分析等,之后在湖北冶金技术学校担任机械专业课教师,期间晋升讲师、高级讲师,2004年进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任教,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数控编程与加工工艺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担任机电教研室主任,参与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机械专业实验室及实训室筹建工作。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机械设计基础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总学时4/72 4届学生共316人2、机电装备设计 理论课 周学时/总学时4/72 1届学生共29人3、工程力学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总学时4/72 2届学生共187人4、数控编程与加工工艺 理论课 周学时/总学时6/72 3届学生共229人二、近五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组织和指导机械设计基础、力学及测量实验共14个班计552人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4届 316人3、毕业设计 4届 50人4、指导06届机械创新设计三、近五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工作对象的机械应用设计模块化教学研究,院级课题 , 2008年3月四、近5年来以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创新思路 科教文汇 2007.10(上)ISSN 1672-7894 CN34-1274/G 2、夹层梁纯弯曲正应力理论公式的推导与实验分析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2 ISSN 1003-4684 CN42-1752/ Z 3、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前景分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2006.4 ISSN 1008-7427 CN42-1556/G44、基于远程开放教育的工程力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2006.3 ISBN 7-80097-376-X5、远程教育应注重学习的有效性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5 ISSN 1008-7427 CN42-1556/G46、3.基于工作对象的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09(2). ISSN1671-0568 CN42-1778/G4 .五、获奖情况2006年在湖北电大第二届“教学创新奖”评选活动中获“专业建设创新奖”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饶雨泰性 别男出生年月1975.10最终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技术职务讲师电 话62891928学 位工学硕士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国家制图考评员证书传 真所在单位湖北科技职业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一路15号湖北科技职业学院电信工程系 邮编:430074教学与技术专长机电工程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997至今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担任机械专业教师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机械设计基础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总学时4/72 3届学生总人数240 人2、机械CAD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总学时6/108 2届学生总人数144人3、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理论课(不含实践) 周学时/总学时5/90 2届学生总人数80人4、工程制图 理论课(不含实践) 周学时/总学时4/72 3届学生总人数180人5、水利工程制图 理论课(不含实践)周学时/总学时4/72 1届学生总人数80人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学生总人数240人2、计算机绘图软件课程上机实践,学生总人数144人3、水利工程制图课程网上课件制作、发布、上机指导4、 指导机械类专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48人次 三、近5年来以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关于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的建立电化教育研究 2004.12 CN62-1022/G4, ISSN1003-15532、视频点播技术在现在教育中的应用 扬州大学学报2005.3 CN32-1472/N ISSN1007-842X3、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探讨 扬州大学学报2004.2 CN32-1472/N ISSN1007- 842X4、流媒体服务器实现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18 CN11-4688/T ISSN1671-18155、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校园网视频点播服务器设计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6 CN11-4688/T ISSN1671-1815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技术开发项目校园网视频点播服务器的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科技重点B类(200590001),项目主持人,排序第一,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科技重点项目,已在国内有关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多篇,于2008年3月通过教育厅专家组评审顺利结题。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胡双喜性 别女出生年月1979.10最终学历工学硕士专业技术职务助教电 话65022543学 位硕士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数控车高级工证书传 真所在单位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E-通信地址(邮编)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三路15号 430074教学与技术专长机械设计、材料成型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2003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材料加工专业,后直接攻读该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本校任教,从事机械设计基础及制图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主要讲授课程1、机械设计基础 理论课(含实践)周学时/总学时4/72 2届学生总数1612、工程制图 理论课(不含实践) 周学时/总学时2.5/45 1届学生总数523、计算机绘图 理论课(含实践) 周学时/总学时2/36 3届学生总数3104、焊接方法与设备 理论课(不含实践) 周学时/总学时6/72 2届学生总数472.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1、组织和指导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共4班计132人2、指导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届学生共计212人;3、计算机绘图(Autocad)上机实践 3届共310人;4、指导06级机械创新设计大赛;5、指导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20人。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高职机类“AutoCAD”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院级课题 2008年4月4.教学研究论文1)高职机械类专业AutoCAD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1期。2)高职机械设计基础多媒体教学实践. 科教文汇.2008.4.5.教学表彰与奖励08年下半年获得院级优质授课奖的荣誉称号;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基于虚拟技术的超声检测培训系统的研究,无损检测2005年第2期,第一作者2.SUH616钢汽轮机叶片围带断裂失效分析华中电力2005年01期,第三作者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兼职教师)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任务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1李鹏辉男1960.6副教授教师资格证书机械课程负责人2於红梅女1966.2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书数控车高级工证书机械主讲教师3饶雨泰男1975.10中级教师资格证书国家制图员考评员机械主讲教师4胡双喜女1979.10助教教师资格证书数控车高级工证书材料加工主讲教师5熊小燕女1982.8机械任课教师6周晓安男1965.6高级工程师机械实验指导老师7肖利斌男1964.11技师车工机械实训指导老师武汉长江有线电厂8熊湘江男1962.12技师车工机械实训指导老师鄂州锻压机床厂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双师”结构,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1学历结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6人,具有硕士学位 3人,专科学历2人。2年龄结构:40 岁以下3人(37.5% ), 40 岁以上5人(62.5% )。3职称结构:副教授1 人(12.5% ),高级工程师1人(12.5%),高级讲师1人(12.5% ),讲师1人(12.5%),助教1人(12.5%),技师2人(25%)。4学缘结构:课程组成员分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5师资配置情况:该教学组共8人。其中,课堂教学教师4人,课程设计及实验指导教师8人,企业兼职实践指导教师2人。教师与学生比例为:40。6、“双师”素质教师:8名专兼职任教师中,有4人具有“双师”素质。3-3教学改革与技术服务/培训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一教学改革1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课程综合化与模块化改革。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我们以通用设备-减速机设计为主线,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精选进行优化组合,以“必需、够用”为度,形成一门新型的综合性专业技术基础课。2积极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从2006年开始,课题组对机械设计基础实践环节进行了深入改革:一、课程设计的教学形式进行重新计划和安排,杜绝以前学生感觉2周设计时间不够用而导致抄袭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课程设计学习效果。二、重视学生动手能力,除保留原先减速器拆装实验和零件现场教学等试验外,还特地安排了机床拆装及结构认识实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3.改革教学方式,运用各种手段强化学生对机械零部件的感性认识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计划制作完成了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教学素材库,包括虚拟零件库、机构运动仿真、视频、电教片及学生作品展。这些素材的使用,降低了课程学习的难度,受到学生的欢迎。 4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举行一年一度的机械设计创新设计大赛,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参与工程实践。学生在参加2008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湖北赛区中获奖两项:二等奖及优秀奖;二、技术服务(培训)项目。课程组成员负责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机械专业各项实验室及实训室的筹建工作,目前该工作进展顺利。已建成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实践教学基地:校内:机械设计陈列室、机械设计实训室、减速器拆装实训室、机床结构认识及拆装实训室。校外:与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夕阳红等企业建立良好关系,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场所。3-4师资培养近五年师资培养情况(包括职教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等)1不断强化业务素质通过相互听课、以老带新、专题讲座、外出进修、在职深造、参观学习、观摩教学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教、学、研氛围,明显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不断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自身的综合知识能力、技能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进行实验室建设、课题研究、进厂实习等活动,逐步把青年教师锻炼得能说、会干,具有了很强的专业理论和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目前已有两位主讲教师获得数控车高级工资格证书,学院拟进一步加大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力度,力争专业教师全部达到双师型素质要求。3对青年教师有明确的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多外出参加各种业务会议,接受新信息、新技术,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教材编写以及精品课程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4课程设置4-1课程性质与作用高职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目的是培养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我院在机电工程这个大的领域中,实习实训设备和仪器投入大、种类全,在师资配备方面加强了高级技师的引进,注重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生源数量大,素质较高,都来自于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有较好的文化基础,但缺乏实践环节训练。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学生在学完基础课程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前(机械制造设备、数控编程、模具设计等)必须学习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其作用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为学生日后从事机械制造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其日后从事工艺装备设计和技术革新创造条件。主要让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机械中常用机构的结构原理、运动特性及有关机构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并对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所了解。 (2)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设计简单的机械及普通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和基本工具(如计算机绘图、基本测量仪器)的能力(4)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的理念:课程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不强调理论依据的研究,不强调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而是尽量压缩理论内容,强调理论对生产实际的指导作用。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通过对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运动设计、结构设计、工作能力设计、精度设计等内容的学习,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及一般方法。本课程以工作对象机床减速器为主线展开,重点讲解简单机械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达到认识机械、运用机械和设计机械的目的本课程教学思路:(1)课堂理论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采取案例、基于工作对象(主要是减速器)的教学。基于工作对象的教学方式是先抛出一个具体的机械系统案例,然后围绕每个组成部分来介绍各个零件的设计和选用过程,内容总体安排为综合-分散-综合。这样安排的目的,既涵盖了本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而且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2)实践教学贯穿理论教学:1、通过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参观和观看机械设计电教片等形式展开教学,通过减速器拆装试验、机床拆装实训等项目锻炼动手能力。2、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部件设计的程序、计算依据与方法、资料查阅方法、标准件选用方法、图纸绘制要求和方法以及材料整理方法等。该模块注重对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的培养。3、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每年的创新设计,强化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调研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能力为导向,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5教学内容5-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课程内容的选取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近几年,我们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尝试,结合新时代对高职教育的新要求,以创新设计、现代机械系统总体设计应用和职业综合技能的培养为主线,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工程设计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培养为目标,进行了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实验与课程综合能力训练等方面的课程建设。1、课程的重点 (l)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2)常用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常用机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轮系的类型及传动比计算。 (4)通用零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通用零件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2、课程的难点 (l)教材中的机构和零件比较抽象,学生想象不来,造成学习困难。 (2)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3)通用零件部分的内容比较庞杂,学生抓不住重点,造成学习困难。 (4)通用零件的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及结构设计。3、难点解决办法(与以上难点对应) (l)采用实物、模型、录象、动画、机构和零件陈列柜、真实机器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适时安排实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增强学生对机构和零件的感性认识。 (2)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清楚地展示机构的分析与设计过程,充分地与学生交流和讨论。教师加强课后辅导,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机构设计作业。 (3)采用基于工作对象的模块化教学法。以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为例,贯穿讲解通用零件各部分的内容。与理论教学同步,将课程设计任务做为设计作业布置下去,边学边练,课程结束时学生完成其主要的设计计算。 (4)讲解通用零件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时,要复习工程力学的相关知识。强度公式一般不作推导,重在应用,通过例题和作业掌握。零件的结构设计主要在实验和课程设计中训练。5-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知识模块学时内容选取依据机械原理部分绪论220机构是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机构的种类、结构组成、动作原理以及表达方式,是学生认知机器、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机械制造设备、机床夹具设计、模具设计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为学生日后从事机械制造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 平面机构及自由度6平面连杆机构5凸轮机构5其他常用机构(间歇机构)1机械的平衡和调速1机械零件部分带传动446零件是机械中制造的单元体,由若干装配在一起的零件组成部件,部件是机械的组成部分。学习通用零、部件的有关知识,也是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机械制造设备、机床夹具设计、模具设计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为学生日后从事机械制造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 链传动2齿轮传动18螺旋传动与螺纹联接4轴5滑动轴承2滚动轴承8联轴器和离合器2弹簧1试验部分现场教学24减速器拆装2实训部分机床拆装及结构认识一周认识常用机构、通用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机械传动原理、机械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安装调试方法等课程设计2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其日后从事工艺装备设计和技术革新打基础。5-3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1教材选用与建设主教材:根据高职高专以生产或工程第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教材选用上把握“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主教材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程时甘、黄劲枝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辅助教材:实验使用的教材以前为华中科技大学自编的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及机械设计现场教学,目前教研室正在编写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辅助教材:采用唐增宝、何永然和刘安俊主编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 教学相关资料的建设情况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全部采用课件教学。在课件中,对于有机构运动和部件组装与拆卸的部分内容,都收集和制作了动画,通过动画演示,使课堂内容生动逼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记忆。对于带传动、链传动、齿轮及蜗杆蜗轮传动等八个传动部分都采取了现场案例教学的方法,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在课程建设中,为了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建有“节”思考题、“章”练习题、阶段练习和试题库,并建了习题自测系统。对减速器拆装教学和机床拆装及结构认知实训教学过程,制作了实验和实训报告,并录制了教学过程,用作实训教学指导。6教学方法与手段6-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1)课程总体采用“基于工作对象”的这一创新教学模式,将分散的各个章节课程内容综合为具体的机器系统如机床,将减速器和机床等工作对象的设计案例分解成模块,展开教学,最后综合各章分散的知识,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学习相关章节理论课程中,穿插以机床走刀箱和主轴箱、带传动部分的拆装实训。同时课程还将继续开发适合教学的典型的机器系统为教学工作对象。(2)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机械零件选用和设计知识为主,带动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的应用训练。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当中,充分运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知识外,掌握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的能力外,学生也运用公差测量与配合知识、机械制图和手工测绘、计算机绘图、说明书的撰写等知识,锻炼了专业训练的综合能力。(3)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思路,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基本知识。在课程理论学习中,根据需要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到陈列室参观、让学生动手参与减速器、车床拆装与维修,基本实现工学交替。(4)采取开放化的教学环境,将课堂搬到实训室、实训车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课程设计以带传动运输机作为典型设计题目,同时鼓励学生自选课程设计项目。对设计比较新颖的同学给予高度奖励。6-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1.模型演示教学法:课堂上,利用实物、教具和挂图,做到边讲解边演示,使原本听起来很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化、直观化,学生学习记忆深刻,进而提高教学效果。2.多媒体教学法:经过多次教研,课程组成员将近几年积累的素材与所涉及的知识点加以融合,制作了本课程的全部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充实,结构合理,70%的幻灯片不仅图文并茂,而且还链接了机构动画或实物动作录像,演示画面活灵活现,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们喜爱。3. 比较教学法:在讲解传动时,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可以将各种传动联系起来一起讲解。通过比较,学生对各种传动的应用环境、工作特性、工作条件等会了解的更深,记忆的更扎实。 4.现场教学法:在讲授轴和轴承时,在拆装实验室,结合减速箱轴系的拆装,教师边讲解边拆卸,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装配,并结合实际归纳总结两者的应用和结构设计依据,提出轴的结构设计和轴承选择应注意的问题。5.讲练结合法:例如在机构自由度计算、机构示意图绘制、机构类型判别等知识点的学习中,在每一个知识点之后都适当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内作业,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再讲解,这样可以使学生加强记忆,学会应用。在机械零件选用设计计算中,可以将课程设计的题目分配下去,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依次进行带传动的设计计算、齿轮设计计算等步骤。6-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1.采用多媒体教学,开发制作了本课程多媒体课件,建成了动画库、试题库及试题自测系统,并且自行录制试验和实训视频教学。2.课程设计中,利用CAD实训室给学生提供绘制二维零件设计图纸和三维模型设计。6-4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学校建有校园网和近20多个网络多媒体教室,办公室每个教师都配备一台上网电脑。学校购置了制作课程网站的软件和硬件,一般教师可轻松的应用该工具制作网页并进行更新。学校也建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已建成了校园宽带网,并建有高配制的网络机房,并向学生开放,为学生上网学习,获得更多的专业信息提供必须条件和保证。 本课程于2008年度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本课程已建立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网站,上网的教学资源有课程介绍、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习题作业、实验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教学录象等。基本能满足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全部需要。通过网络资源,学生可以独立进行学习,特别是网上各种机构的动画展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学习的平台。通过2年多的建设,我们对部分栏目内容又进行了充实、更新。7实践条件7-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学校已建成占地面积3000的实训大楼,内设工程技术实训中心、现代制造技术中心,另外还拥有占地面积约上千平方米的实验实训大楼,内设机械设计与制造实验实训中心等,为本课程开展实验实训提供足够的设备和场所。 1、工程技术实训中心我校已建成工程技术实训中心,拥有普通车、钳、刨、铣、磨、焊等实训设备80台套,主要为全院理工科学生的金工实习及焊接专业学生的实训服务。可一次性接纳200学生进行机加工生产实习。2、现代制造技术中心拥有生产型数控机床10台、CADCAM室配置电脑200台、数控综合系统实训等,主要为机械专业学生的实操实训服务。可一次性接纳100学生进行数控加工、仿真生产实习。3、机械设计与制造实验实训中心拥有旧机床13台,可一次接纳50名学生进行机床结构认识及拆装实训;减速器拆装实训室拥有减速器17台,可一次接纳50名学生进行测绘、拆装实训;机械设计实训室拥有绘图设备100台套,可容纳100名学生同时进行课程设计;可供现场教学的机械零件陈列室,主要为开展机械零件的认知实习提供设备和场所。另外还有材料实验室,可供学生进行金相实验。4、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目前我系已经建立5个实训室,每间有40多台配置较高的电脑,安装有AutoCAD2008、Pro/E、 UG 、CAXA、数控虚拟仿真系统等多个专业实训软件。 机加工实训车间 数控加工实训车间 减速器拆装实训室 机械设计实训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 机械设计陈列室 机床结构认识与拆装实训室7-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我校已与多家制造企业如武汉聚鹏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夕阳红工艺厂、嘉伟汽车特约维修公司、虹信通信技术公司等多家工厂企业等建立良好关系,并与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该实训基地可接纳学生专业认知参观、顶岗实习、毕业就业等。学生在夕阳红工艺厂顶岗实习8教学效果8-1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为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建立了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包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考试考核评价方案、课程设计效果评价等;实施教学督导专家评价、同行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课程管理和课程质量评价方面为精品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吴昌林教授、武汉大学程志毅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李刚炎教授均对该课程的建设给予肯定,认为该课程建设整体水平较高,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采取督导组专家评价、同行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分析,促进了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专家评价举证:教学督导专家课堂听课评价,课程组四名主讲教师均为优良以上。同行教师评价举证:综合教学能力评价均在良好以上。学生评价举证:通过问卷调查,课程组教师授课质量均在良好以上。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基础上,进行自主设计实验考核评价、综合实验技能考核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考核评价: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了考试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理论考试实行期中、作业和期末考试三结合的方式。课程设计成绩应根据上交设计结果的质量、平时学习表现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定。 并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评出成绩,成绩单列。专家对录像评价: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充分调动的学习积极性;图文并茂,动态机构的动态体现,充分体现了现代高职教育的特色;教师边讲边演,学生边听边学,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信息量大,最大限度地发掘利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越性。8-2社会认可度在近年的教学改革中,课程组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为要求,对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技术、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边改革、边实践、边改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课程体系。我们以应用为目的,以满足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今后工作需要为度,合理制定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不断改善实践条件,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使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课程讲授以自有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制作有较完善的课件,多媒体技术授课,采取基于工作对象的模块化教学;实践环节由最初到华中科技大学进行,到现在逐步建立机械设计陈列室、机械设计实验室、课程设计室、创新实验室等并辅之以到企业观摩方式,基本上解决了本课程的认知、实验、创新等环节的教学需求,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历经三年,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议了“基于工作对象”“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成果,在我校两届学生的教学中得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高的验证;同时该课程的改革也得到了其他高校包括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多位教授的肯定。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认可程度: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走访座谈以及企业反馈意见来反映: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三个专业的毕业生能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所学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后很快就能顶岗生产了。由此可以反映出,我院的办学目的明确,定位准确,教学手段合理,所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深受企业欢迎。获奖:2008我校学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第三届),两件设计作品分别获得湖北分区二等奖、优秀奖。9特色与创新9-1 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上的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并在本表4-8栏中未见表述)1、将基于工作对象的教学思路应用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即将分散的零件设计方法用一个或者多个工作对象典型的机械系统的设计贯穿起来,讲解其设计过程。并用这一思路进行精品课程建设。2、改革试验教学项目,保留机械零件陈列现场教学、机械设计绘图、减速器拆装等基础教学项目,在此基础上增加机床结构认识及拆装实训室。开辟校外实训基地,为课外开展机械设计创新设计大赛提供实践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3、改进课程设计的组织方式,在课程中期布置设计任务,让学生边学边做,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使理论教学与设计训练紧密结合,将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融合贯穿。9-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本课程紧紧围绕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的培养,使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最新出版的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来进行,教学内容实用且具有前瞻性。2.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工学交替、现场教学等形式,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3.课堂教学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对象的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设计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4.教学方法灵活,手段先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9-3本课程改进的方向与途径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聘请家政服务员合同书范本
- 2025综合商品质押合同范本简易模板
- 2025贵州省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 彩盒打样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私人合同范本
- 公路硬化合同范本
- 正式转让门面合同范本
- 酒店买卖合同范本
- 国有单位售房合同范本
- 婚庆拍摄公司合同范本
- 电信服务合同签订时间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2024)人美版.北京(主编杨力)(2024)教学设计合集
- 公路工程车辆维修与保养考核试卷
-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卷
- 高职汽修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说课课件
- 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课件
- 预防老年痴呆症课件
- DL∕T 5161.5-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 离婚协议书范文下载(篇一)
- 小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电网工程劳务分包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