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地球的运动 二 公转 考纲解读 1 理解并掌握地球公转的一般特征 公转轨道 方向 周期和速度 2 掌握黄赤交角的概念和意义 3 利用光照图判读晨昏线 分析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和南北极地区极昼极夜的状况 能进行昼夜长短的计算 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 5 结合光照图综合解决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及季节判断等问题 一 公转的基本特征1 定义 绕 的运动 3 周期 一个恒星年 逆时针 顺时针 太阳 4 轨道与速度 思维升华北极熊每年能比南极的企鹅多晒几天太阳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答案 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绕日公转速度随日地距离不同而略有变化造成的 在 北半球 夏半年公转速度较慢 用时多 而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 用时较少 二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即黄道平面 同赤道平面的交角就是 目前 黄赤交角是 2 黄赤交角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移动 形成四季和五带 黄赤交角 23 26 南北回归线 三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1 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是北半球 在此期间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 夜长 纬度越高 昼越 夜越 夏半年 大于 长 短 2 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是北半球的 在此期间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 夜长 纬度越高 昼越 夜越 3 春秋分 全球昼夜 冬半年 小于 短 长 等长 闪记 昼夜长短的变化 可借助下图进行直观形象的记忆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 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由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 夏至日 由 向南北递减 冬至日 由 向南北递减 23 26 n 23 26 s 春 秋分日 由 向南北递减 2 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夏至日 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达到最小值 赤道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南半球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有达到一年中的 北半球各纬度达到 南北回归线之间 太阳直射时最大 一年有 次最大值 3 四季更替 最大值 最小值 两 1 形成原因 和 的季节变化 导致 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 最长 最高 最短 最低 夏 考点1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母图导航 信息解读 黄赤交角的理解 1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 指地轴 两面 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 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 5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 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2 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 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 保持23 26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 总是自西向东 深度链接 1 黄赤交角存在产生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加之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现象 如下图所示 2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运动规律见下图 3 黄赤交角变化及带来的影响 1 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 如图 黄赤交角 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黄赤交角 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如下所示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相反 1 下图为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此完成 1 2 题 学以致用 1 据图中所示信息 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 秋分 9月23日 b 寒露 10月8日 c 春分 3月21日 d 清明 4月5日 2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南半球 向北移b 北半球 向北移c 北半球 向南移d 南半球 向南移 解析 第 1 题 根据图中日出 日落时间可知 该日昼长为11时48分 接近12小时 因此节气接近春 秋分日 第二天昼长为11时50分 昼渐长 说明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故最接近春分日 第 2 题 由上题可知 北半球昼短夜长 昼渐长 故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且正向北移动 答案 1 c 2 a 考点2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 母图导航 信息解读 晨昏线把与之相交的纬线分成两段 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 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 若昼弧长于夜弧 则昼长夜短 反之 则昼短夜长 深度链接 1 昼夜长短的规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 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如下图所示 2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3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 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 夜 长时数 昼 夜 弧度数 15 2 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如下图所示 昼长时数 12 日出时间 2 日落时间 12 2夜长时数 日出时间 2 24 日落时间 2 3 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 夜长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 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 夜长 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 昼长 相等 例如 40 n的昼长等于40 s的夜长 2 下图是冬至日四地纬线昼弧 夜弧分布状况 据此回答 1 3 题 学以致用 1 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a 甲 乙b 乙 丙c 丙 丁d 甲 丁 2 图中乙和丁的周长相等 则 a 日期相反b 雨季时间相反 c 日出 日落时间相反d 昼夜长短相反 3 下列关于四地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是南极圈b 丁可能是赤道c 丁不可能是赤道d 甲是回归线 解析 第 1 题 冬至日 南半球昼长夜短 故乙 丙为南半球 第 2 题 乙 丁纬度相同 乙在南半球 丁在北半球 两地昼夜长短相反 第 3 题 丁地昼夜不平分 故不在赤道上 答案 1 b 2 d 3 c 考点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母图导航 信息解读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一天中 日出以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正午时达最大值 之后 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其中正午的太阳高度称正午太阳高度 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深度链接 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 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到直射点距离越近 纬度差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二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2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1 一般情况下 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90 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点纬度间的纬度差 2 极昼时寒带地区子夜太阳高度 所求地点纬度 太阳直射点纬度 90 3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 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此时日影最短 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 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 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南方 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北方 房屋朝北 3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日影越短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日影越长 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如右图中各点旗杆日影长短及日影所在方向 图中是6月22日 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是直射点 4 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纬度差多少度 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 根据某地某日 二分二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 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 确定楼距 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 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为例 见下图 南楼高度为h 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 则最小楼间距l为 l hcoth 6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 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 h 90 如下图 特别提醒 太阳高度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不同 如右图所示 a为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四周呈同心圆减小 到晨昏线减小为0 3 读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 学以致用 1 在四地楼房建设中 楼间距最小的为 最大的为 2 在 地 为充分利用太阳能 白昼最短时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3 根据图示内容判断出四地所处的纬度位置 解析 第 1 题 为了充分采光 楼间距的大小与该地一年中的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有关 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四地中 地的最小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地最小 由此可判断出 地的楼间距最小 地的楼间距最大 第 2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地一年中有一次直射现象 除此之外 正午太阳都位于北方 由此可以判断出其位于南回归线上 其白昼最短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根据相关公式 可计算出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47 第 3 题 地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赤道为中心 可判断出其位于赤道 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情况与 地相反 位于北回归线 地一年中恰好出现一次极夜 除此之外正午太阳位于南方 说明其位于北极圈上 答案 1 2 47 3 地 赤道 地 南回归线 地 北回归线 地 北极圈 2011 高考江苏卷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 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 1 2 题 1 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2 若 地为北京 则此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思路点拨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地昼长大于12小时 当日14小时 次日14小时04分 且昼逐渐变长 地昼长小于12小时 当日11小时22分 次日11小时20分 且昼逐渐变短 地昼长大于12小时 当日13小时08分 次日13小时10分 且昼逐渐变长 1 两地均昼长夜短 所以在太阳直射的半球 且纬度 高于 纬度越高 昼越长 与 虽不在同一个半球 但是昼长最接近12小时 所以纬度最低 因此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 2 地昼长夜短 且昼逐渐变长 如果 地为北京 则太阳直射北半球 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 地球越来越接近远日点 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除赤道地区外 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差逐渐变大 标准答案 1 b 2 c 命题立意 本题组通过昼夜长短的变化数据 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掌握程度 计算难度小 从能力考查层面上 考查考生运用数据总结规律 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度不大 2011 高考安徽卷 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 完成 1 2 题 1 该地可能是 a 刚果盆地b 撒哈拉沙漠南缘c 巴西高原d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2 仅考虑地球运动 图示窗户 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利于夏季遮阳 冬季采光 冬至到春分 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春分到夏至 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 b c d 思路点拨 1 从题干 冬夏正午日照 以及图中信息可知 冬夏正午太阳高度差为46 52 且冬夏正午时太阳均在南方天空 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从上述分析可以排除刚果盆地 撒哈拉沙漠南缘 巴西高原 故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是正确答案 2 从地球运动的角度看 从冬至到春分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 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减小 排除 进而可以排除a b d项 故c项正确 标准答案 1 d 2 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虽然没有直接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降低了难度 但是巧妙地考查了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特点以及产生的影响 同时也考查了考生正确使用排除法解答选择题的技巧运用能力 难度中等 分析近三年课改地区的高考题可知高考中针对本讲的命题有以下特点 1 从考查内容来看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是常考点 不仅每年均有呈现 而且不同省份的试卷中几乎均有涉及 太阳运动是弱考点 仅在2009年天津卷中出现 2 从命题角度看 常规日照图不再出现 而以变式图的形式出现 如2011年江苏卷出现表格形式 安徽出现景观图 命题角度多样化 命题形式更加灵活 3 对能力考查难度明显高于其他章节 背景图像的新颖和抽象 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 对基本规律的认识要透彻到位 能灵活地迁移应用 读甲图 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 和乙图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回答1 2题 1 甲图m点的纬度 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 30 1月b 60 7月c 60 1月d 30 7月 解析 选b 从甲图可知m点自转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 故m点纬度为60 从乙图上看n点公转速度最小 为7月初 2 当公转速度为n时 a 漠河市民 欢度 白夜 b 新西兰南部海峡 冰山座座c 松花江河畔 银装素裹d 悉尼 处于雨季解析 选a 7月初 太阳直射北半球 漠河出现 白夜 现象 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3 4题 3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 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 吃月饼 共庆团圆b 荡秋千 踏青插柳c 放鞭炮 守岁迎春d 望双星 鹊桥相会 4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 北半球白昼变长 但短于夜b 南半球白昼变长 并长于夜c 北半球黑夜变长 但短于昼d 南半球黑夜变长 并长于昼 解析 依据太阳直射的半球可判断 a图为北半球夏至日 c图为北半球冬至日 b图为北半球秋分日 d图为北半球春分日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时 为3月21日至6月22日 荡秋千 踏青插柳 为清明节 符合题意 当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时 太阳直射南半球 且向南移动 南半球昼长夜短 且昼变长 夜变短 答案 3 b4 b 5 读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 甲 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图 乙 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图所示时刻 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分 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的 点 2 a b c三点中可能出现极昼的是 点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点 3 当太阳直射点沿 运动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隔离点人员院感防控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海藻制醇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管模维修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飞机操纵系统安装调试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蜂产品加工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基因工程药品生产工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园艺植物自动化收割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园艺户外探险装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化营销效果评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法定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试题(附答案)
- 急性肾盂肾炎护理查房课件
- 现代智力七巧板赛前培训
- 国航特殊餐食代码表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pt课件(完整版)
- AS9100D体系标准中文版
- 免疫细胞治疗中心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 中国铁塔-基站规范培训课件
- 《中国人民警察警歌》歌词
- GB-T 41378-2022 塑料 液态食品包装用吹塑聚丙烯容器(高清版)
-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 酱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