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入门讲座.doc_第1页
书法入门讲座.doc_第2页
书法入门讲座.doc_第3页
书法入门讲座.doc_第4页
书法入门讲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国 书 法 简 史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1 甲骨文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2 金文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线条较之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3 篆书大篆(石刻文)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4 篆书小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5 隶书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6 草书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7 楷书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8 行书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第五节学习书法的方法学书法主要靠引导。靠字帖引导和老师引导。学书一般经过选帖、读帖、摹帖 、临帖、出帖、集字创作、创作步骤。1、选帖临摹时选帖很重要。选帖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选古代书法家的代表作,二是所选字帖要与自已的情趣相契,书坛对选什么帖入门众说纷纭。一般主张先临正书(篆、隶、楷)书体。因为它们讲究笔法,而且点画清晰,易于掌握。行、草书结体变化较大,运笔复杂,初学者难于掌握。在篆、隶、楷三种这种书体中,一般又以楷书、隶书入手为多,楷书可选欧阳询九成宫,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勤礼碑、麻姑仙坛记,柳公权玄秘塔、神策军碑等。这些唐代楷书法度森严,结体端庄,从笔法,结字法来看十分完美,且碑石清晰,字形完整,利于初学;隶书右选用张迁碑、石门颂、曹全碑、礼器碑、乙英碑等,这些汉碑古朴端庄,容易入门。2、读帖选好字帖后,不应急于动笔临,而要先仔细看帖,分析字的特点,这叫“读帖”。读帖可先察用笔,即它的起笔、收笔,藏锋、露锋以及中侧粗细,转折提按等特点,再看笔画的笔势,结字的正侧,向背、疏密、大小的特点,然后再分析一下字与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关系,从用笔、结字、章法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反复揣摩,然后再临写。在写的过程中要力争能将其特点反映出来。读帖中分析得越仔细,理解得越深刻,动笔时就会反映得越全面。3、摹帖摹帖是将半透明的纸,如拷贝纸或油光纸等蒙在字帖上,将字的轮廓线用细笔钩描下来,称双钩本;如在轮廓线内再填内墨,称为双钩填廓本。这原是古人用来复制法帖的一种手段,后来初学者了有直接在蒙纸上按帖摹写的,称之为“描红”。摹帖易得字形,是临帖的辅助手段。对学龄儿童来说此法是入门的种方法,但对感觉较好的学书者来说,一般不用此法。不过,在临帖时遇到个别难写的字,写了多遍以后仍然感到有差距,则不妨用摹帖的办法先写一遍,然后再徒手临写,将会有助于进展。4、临帖临帖分为对临、背临和意临三种。“对临”是指临帖时边看字帖边完写,看一笔写一笔或看一个偏旁写一个偏旁。临帖时要求点画的用笔及结字的态势尽可能形似,使所写的字与原帖接近。临一定要遵守“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原则,即先认真看字帖,对所要写的字的笔画、笔法、结构特点加以分析、记忆,然后再写。写完后要将年写的字与字帖中的字进行对照,比出不足,然后再写。每个字临写三遍即可,绝对不能只临一启遍而不对照,也不宜一个字临数十次,这样会感到厌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逐渐减少写一个字的看帖次数,直到看一次写一个字,最后甚至不看帖背着写,这叫“背临”。通过较长时间的对临、背临,做到形准神完,形神兼备,则可进入“意临”,即用遗貌取神的办法临帖,使临作与原帖相比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临习实际上已加入了自己的观点。5、出帖经过对字帖反复临摹后,对此帖的形神均已基本掌握以后,可换同一类型的字帖继续临习,以巩固学到的技法和造型能力。待这一系统的技法熟悉以后,再转益多师,学别的类型的字帖。这是由初级的“入帖”向高级的“出帖”阶段的过渡。入帖得技法,出帖得已貌,诚如清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说的:“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先要入,后再出。古人云:“入帖难,出帖更难。”出帖需要有对古人多种风格流派佳作的“入帖”为基础,再加上对多种书体的摹习,以获得变通的能力,从而融会贯通,第六节 书法的形式书法样式是多种多样的。历代书法家遵循的书法样式约定俗成,有一定的规律,但又无严格的定式。传统的样式有:1、中堂中堂指较大幅的作品(整幅三尺宣以上),以古来多悬挂厅堂正中而得名。中堂一般长大于宽,竖幅布局,偶有正方形中堂或横式布局者。其内容不限,从一字到若干行字均可。中堂两侧赏配有对联。2、对联对偶工整,平仄协调的两个句子称为对联,也称楹联。对联右边的叫上联,左边的叫下联。一般上款题于上联的右侧,下款落于下联的左侧。对联一般少则三四字,多则七八字,若字数多至十数字以上的长联可以用“龙门对”的形式来书写,其排列次序均由外向里互为对称地书写,即上联行序为自右向左排列,下联行序为自左向右排列,落款也同例。3、条幅和屏条条幅是窄长形式的书作。成偶数排列起来则称为屏条。屏条有四屏条、六屏条等,由屏风的形式演化而来,独幅条幅的形式亦由此演化而成。4、横幅、长卷尺幅横长竖短的书法作品称为横幅(或横披)。横幅可由右至左写横式一行字(二字以上),亦可用竖行由右至左若干行字,行式也有多样。将若干张条幅横着连接成接长尺幅的作品叫长卷。由于长卷太长,无法悬挂,只能手捧摊开欣赏,因此又叫手卷。手卷多写长篇诗文。1、 斗方和册页长宽在一尺左右,基本上呈方形或长方形的书作称为斗方。将斗方这样小而呈长方形或方形的作品以单片式的方法装成一盒,或将若干张单片连在一起,装裱成折叠式的一册谓之册页。在现成装裱好的单片式或折叠式册页上书写的作品也称册页。2、 扇面扇面有团扇和折扇。团扇为圆形或椭圆形,书写时每行字数要就着圆形来排列;折扇的扇面因上大下小,书写时也往往采用字数多寡相间的手法,或适合扇形弧线式规律的章法,以求得能篇的匀称和协调。7、团扇:团扇又叫纨扇,多为平坦的圆形或椭圆形,古时常用绢素制成。团扇中的书法就环形取势,书写内容及字数皆因扇形及执扇人喜好而定,一般团扇左右两边的字数相等排列对称。第七节 书法章法章法就是对一幅书法作品进行全盘的安排,又称作是大布白,或者叫篇章结构,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幅作品的艺术要求,不仅需要把每个单字写好,而且应当把众多的字成完整的章。无论字与字间、行与行间,以至天头地脚、题款用印,都须作一番总体设计,合理布局。作品内容怎样排列、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组成部分。正文、款式、印章是书法作品的三个组成要素,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三者确一不可。1、章法总则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萦带,连绵,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气运,偃仰,起伏,款识,印章。2|书法作品正文的布局形式书法作品正文的布局形式有四种。即有行有列、有行无列、有列无行、无列无行。2、题款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不越古”、“动不越静”的规矩。一般来说,如以大小篆为正文者,落款就用隶书、章草书写;以隶书、魏碑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书书写;以楷书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书、楷书书写。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双款:款式不仅有单双之分,也有上下之别。双款,就是在右上位置书写赠送对象,在左下位置书写自己的名字等内容。如对联,则须将上款写在右联的右上方,下款落大左联的左下方,以示礼貌谦逊。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OO二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壬午年”。1)上款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称呼+谦词(1)写给长辈: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是款的题法一般称同志,先生,方家,女士,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翁。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者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如:世耐先生清赏、宝星方家正(2)写给同辈: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同志,书友,仁兄,同窗,大兄贤弟,小妹,学友等。这里应当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大姐,二哥等。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属等。如:长生书友惠存 剑明贤弟雅属(3)写给晚辈:写给晚辈的书法,上款可题学生,贤契,贤侄,爱孙,爱女等。如:丽珍侄女铭记(4)正文出处: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王勃滕王阁序句 杜甫诗客至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略正文出处题款。2、下款下款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姓名(号字)+谦词1)时间(1) 年份的别称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2)季节的别称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3)、农历月份的别称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月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 、溽暑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月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如:甲子年桂月上浣。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2)地点: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早春堂,书于鸿宾楼等到是可以的。3)署名: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如:袁闽书,文笔轩主人书4)谦词: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壬午年孟夏下浣文笔轩袁闽书”。正文是甲骨、钟鼎、汉隶的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或楷书。不宜用正文的字体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那么题款时的字体最好是用行书。题款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一致。4|印章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1)印章的分类(1)引首章(随形章、闲章):这是印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型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在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浑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1)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2)月号章:荷月、谷雨、盛夏等(3)斋号章:墨人居、馨印斋、文笔轩。(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精勤、百寿、福寿、百能而后、墨香、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5)腰章:长的条幅右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印。腰章比引首章还要小些,一般是小园。小长,小方形。(6)名章: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印章使用:印章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与题款字体的大小匹配,印不宜与示字相等,更不能小于款字,要略大于款字。同时,印章不能盖得过多,应求“惜红如金”。由于红印在黑白当中异常触目,如用得恰当,促使作品锦上添花;倘若滥竽充数,也会变成画蛇添足。2)书法使用印章应注意几点:(1)、一幅作品用印之后,即表示全盘结束,不能像签发文件那样,再补写上时间地点等字句;(2)、落款名章及其它闲章,不能像更正图章那样,盖在书写的字上;(3)、要用篆书印章,不能以隶书或者楷书的印章来代替;(4)、要用书画印泥,不能用会计的红印油,以免作品渗透浮油。书法作品的幅式和款式样是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一些新的章法与款式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第八节 书法创作书法创作方法书法创作是借助一定的书写技法和形式,来表现书写者的生活情趣及审美观念的一种艺术实践活动。书法创作大致包括以下程序:(一) 确定书写内容首先明确写什么。书写内容有的是指定的,如受托而书的作品;有的是自定的,即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