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浔溪中学2013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4) 浙教版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满分120分(含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3.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请勿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祝你成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亲爱的孩子,此时此刻,我想送你一声鸟儿(yu)(1)耳的啼鸣,我想送你一(m) (2)花儿明丽的色彩,我还想送你一(l)(3)草儿清新的香韵我要召集大自然中所有快乐的精灵,来为你的成长壮行!然后,你回报我一个微笑,好吗?要知道,你的微笑啊,本就是这世上最动人的花,最(lio)(4)亮的歌,最美丽的诗!你看,你笑了。真好!2.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苔痕上阶绿, 。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3名著阅读。(3分)(1)“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隔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枝箭。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这段文字选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写的 。(2)“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幅对联正好概括了法国作家 (人名)的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内容。(3)我国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中,英雄好汉的“家”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其中第二任寨主是 。a王纶 b宋江 c晁盖 d卢俊义4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莫言简介: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我国第一位本土作家获得此项大奖。莫言作品:著有红高粱(张艺谋成名电影红高粱原著)、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四十一炮、酒国等。颁奖评价: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1)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与辉煌,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体育强国;我国gdp排名世界第二,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又预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崛起。请你用精美的语言给他发个短信表示祝贺。(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3分)(2)有人评析,他作品里有水浒英雄的豪爽、农村土地的淳朴、土匪强盗的野性,还有魔幻、原始甚至愚昧。请你根据文学语感选出下列句子跟莫言作品不吻合的一项:( )(2分)a.一百多亩的野高粱,风一吹,呼啦啦地响。b.一仰脖子,咕嘟咕嘟灌下一碗烧酒。c.纤纤柳丝,轻轻抚着溪边小石桥。d.他光着头,穿个肥厚的大裆棉裤,吃凉馒头就着大葱。(3)莫言曾到宁海广德寺游览,寺内宝塔是古建筑,夜晚明月朗照,古塔玲珑,佛光普照,游人香客,善良男女,呈现一片古典又现代的繁华景象。莫言当即为宝塔撰写一对联,上联:明月辉映玲珑塔;请你对出下联: (3分)二、现代文阅读(24分)(一) (14分)城固宅坚园更幽话说墙壁 李磷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天下,他向石门隐士朱升请教克敌的致胜良策,获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真言。中国人善于筑墙,我们修建的万里长城,是地球上最雄伟壮观的墙。墙,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环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宋代以前,城市形态可谓“无墙不城”。例如唐长安,实行“里坊制”,由一百一十个坊组成,另有宫城、皇城各一以及东、西二市。这些坊、市、皇城和宫城,都用墙围起来,皇帝一家住在宫城里,中央政府各部门在皇城里办公,平民百姓全都住在不同的坊里。大街上只见坊的围墙和坊门。据研究,长安居民的生活、工作及娱乐,均发生在围墙内的里坊。我们如能让时光倒流,有幸回到唐朝繁华的大都会长安,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定大感意外。因为眼前所见,并非左右店铺林立、门庭若市的景象,仅是两道高墙而已。在我国古代,不仅“无墙不城”,而且“无墙不宅”。于古代众城市住宅中,四合院为典型的代表。它是封闭式的家居,用墙壁围起来,外墙很密实,窗户一般只开向内院。所以生活在合院里的人看不到外面的风光,而外面的人也同样无法窥见合院内的情况。比较大型的住宅,除了前后分门、厅、室三进,左右还分东、中、西三院,配给不同辈份或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使用,院子之间必定设有隔墙。墙作为宅的主要构成,不仅注重实用,更满足了社会道德对建筑的要求。论语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采取什么手段可有效地防范非礼于未然呢?莫过砌一道墙!人们既难以互相接触,“非礼”的事就不易发生了。试想这样一个围墙处处、不可越雷池半步的小区,人们回到院子里,就有一片完全独立的小天地。这表明古人非常注重家庭隐私,就算邻居,因为各自都住在围墙内,出现干扰对方的机会是甚微的。大凡园林,必先沿界筑围墙,然后山池、亭榭、花木,即“无墙不园”。江南园林中的墙,通常被粉刷成白色,俗称“粉墙”。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贾政刚至园门前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喜欢。”言下之意,文人长期受老庄淡泊无为思想的熏陶,以粉墙的纯洁为雅。中国园林艺术讲究含蓄,墙往往在其中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造园有“障景”一法,围墙即以视线屏障的角色呈现,园外那些令人头痛、不美观的东西的处理问题便迎刃而解,的确,园林风景如画,是容不得半点瑕疵的。此外,墙还可以“隔景”和“分景”,行家说:“园必隔。”隔墙就园林而言,属关键之事,隔墙若运用得当,咫尺庭园,则呈小中见大、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无穷无尽之境。园中四时虽烂漫,然而,围墙却不让你一览无遗。墙,让城固,宅坚,园更幽。(节选自2011年5月7日文汇报,有删改)5墙,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环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全文从哪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的?(3分)6本文第段中介绍了唐朝长安的“里坊制”,有什么作用?(3分)7说明文一般简洁明了。选文第、段,却分别具体引用了论语、红楼梦的内容,请选择一处,结合内容说说这样写是否妥当。(4分)8. “墙”除了具备实用性之外,还有哪些功能?请结合链接材料和文本内容说一说你的发现。(4分)【材料一】传统的汉族社会讲究守礼,礼则很强调男女有别,墨子就有“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之说。【材料二】古诗云:“短墙半露石榴红”,写的是因墙构成的景色。墙能盘山,能越水,穿插隔透,借空间的渗透而获得层次变化与深度感,产生极其深远、乃至不可穷尽的感觉,从而获得美感。生命的化妆林清玄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多么有智慧的人啊!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9在第段中说“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谈谈你的理解。10作者与化妆师交往的过程,也是对她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请找出表明作者对化妆师认识态度变化的语言,经自己整合概括,填写在下面。11什么是“生命的化妆“。12你认为作者讲的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三、古诗文阅读(20分)(一)(5分)孤 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注】此诗是杜甫于安史之乱期间流落夔州时所作。13颔联运用对比手法,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4诗人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10分)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5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16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万钟于我何加焉!( )贤者能勿丧耳( ) 此之谓失其本心( )1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8填空:(2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 2“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 管仲、隰明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明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而水。”乃掘地,遂得水。注管仲、隰(x)明: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孤竹:指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下便有水。19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5分)从桓公伐孤竹:_。蚁冬居山之阳:_。20翻译。春往冬返,迷途失道。21短文的前一段是一个成语的出处,请写出该成语。四、写作(作文50分,书写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燕子来了,记起了那年的春天;叶子落了,记起了曾经的苦涩;花儿开了,记起了昨日的风雨;稻谷黄了,记起了父辈的汗水;风儿翻动书页,记起了老师的教诲;默诵中考的誓词,记起了一千个日夜的奋斗与蹉跎请以“不会忘记”或“又一次忆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013湖州市学业考试 模拟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卷面书写5分: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3.严格控制3分或3分以下的评分。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4分)(1)悦 (2)抹 (3)缕 (4)嘹 (每字1分)2. (8分)老大徒伤悲 采菊东篱下 长河落日圆 角声满天秋色里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评分标准:每空1分,有错、漏、添字者,则该空不得分。)3(3分)(1)格列佛游记 (2)莫泊桑 (3)c (每空1分。)4.(1(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略(2)c (3)上联:明月辉映玲珑塔;基本符合对联要求即可,示例:佛光普照善良人【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关于莫言的信息很多,但按题干的要求“写短信祝贺”,应该抓住主要信息即“获诺贝尔文学奖”。概括题中的提示从“民族文化”的高度赞美莫言的成就,运用比喻,或评价他的作品(参考第二题题干的表述),或评价莫言的中国民族文化的贡献。要有祝贺语。考点:语言实际运用点评:本题有难度,材料中信息很多,学生不太容易根据题目要求抓住中心。在书本上学习语言是对知识的了解,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才能培养语言的能力,所以,要善于把所学语言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试题分析:c句“纤纤柳丝,轻轻抚着溪边小石桥”写的细腻温柔,不符合莫言“英雄的豪爽、农村土地的淳朴、土匪强盗的野性”作品风格特点。考点:作品风格理解点评:本题不难,题干中已经提示了莫言作品的风格,而c句与莫言作品风格显然不同,一读便知。本题拟题很好,培训学生对文学语言的感知能力。提供例句让学生凭语感能力直观的判断,且在题干中给予提示,方便学生比较,没有给学生答案设置太大的障碍。试题分析:注意对联所在的场所,根据题干中的“佛光普照,游人香客,善良男女”文字信息按照对联的格式组织句子,对出下联。考点:对联拟写点评:本题不难,例句简单易对。对联,含有丰富的文化,学生应该掌握比较简单的对联方法,即上下句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词性相同,两句意思相承,话题同一。(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一)(14分)5(3分)无墙不城、无墙不宅、无墙不园 或城固 宅坚 园更幽(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6(3分)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宋代以前,城市形态可谓无墙不城”的特点。(评分标准:说明方法1分;说明方法作用2分。)7(4分)示例1:妥当。第四段引用论语,具体说明了墙的实用功能满足了社会道德对建筑的要求;也丰富了文章内容,使说明语言更典雅。示例2:妥当。第五段引用红楼梦,具体说明了江南园林中墙的色彩特点及缘由,增强了可信度;也丰富了文章内容,使说明语言更典雅。(评分标准:4分,前后两方面,各2分,大致意思对即可)8.(4分)墙作为宅的主要构成,不仅注重实用,更满足了社会道德对建筑的要求。中国园林艺术讲究含蓄,墙往往在其中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评分标准:与“满足社会道德的要求”、“装饰美化”意思相近即可,答出一个方面得2分。)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根据第4段中化妆师对写文章的看法也就是“文章应该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对社会、生命理性的思考”这方面的内容来理解该语句即可。(2分)10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围绕“化妆师与我的不断交流的语言”来梳理我的情感变化,比如第2段“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第3段“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第5段“多么有智慧的人啊”, 第6段“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这些语言来梳理“我”的请改变化为:认为化妆非常简单,不需要聪明才智。了解了化妆的最高境界,改变初衷,刮目相看。赞叹化妆师富有智慧。向化妆师起立,表达内心的敬意。(4分)1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围绕“第5段中化妆师所说的深层次的化妆”也就是“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这一段文字来概括“生命的化妆”所指代的内容即可。( 2分)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围绕“化妆师对化妆的看法以及我听了化妆师的话之后的感想”以及第7段的文字来理解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即可。(4 分)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13 (2分)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突出了在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的渺小单薄(或“形单影只”)。(意思表达相近即可得满分。)14. (3分)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自己漂泊生涯苍凉的感慨。(意思表达相近即可得满分,如答出一点给2分。)(二)15c16用脚践踏 古代的一种量器 丢掉、遗失 天性、天良 17如果是高官厚禄,就不讲礼义而接受它,这高官厚禄对我又有什么益处呢? 18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识别通假字的能力。a:“与”为通假字,通“欤”,助词,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吗”“ 么”;b:“辟”同“避”,躲避;d:乡,同“向”,从前。16本题考查学生解释文言字词的能力。解释文言字词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一些文言字词的特殊用法。“蹴”动词作状语,用脚践踏。17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一些特殊字的意思,“则”意思为“如果”;“于”意思为“对”。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回答本题时要联系前后文,了解上下句之间的关系。本题可从前一句“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找到答案。2这是一道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中运用比喻论证的目的。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19讨伐 山南20春天出征冬天返回,(可是返回途中)迷失了道路21老马识途【解析】19考查文言实词。讨伐 山南(山南水北谓之阳)20翻译文言文语句是考查文言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所占分值较多,做这类题时应注意: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力求做到“信”“达”“雅”。2、要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时还原成现代汉语语序。3、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返:返回;失道:迷失了道路。21老马识途(“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四、写作(50分)22作文评分采取两人背靠背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ASE汽车服务技师资格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租赁收益分配合同协议2025年
- 商标注册2025年代理服务合同协议
- 律师案件代理协议2025年执行标准
- 跨境电商平台合同协议2025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肉鸭制品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外包协议代替劳动合同
- 外贸女鞋订购合同范本
- 外包委托设计合同范本
- 土建安装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广西南宁市公安局第二次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4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光催化还原剂设计与调控-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华能鼎力(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 仲利国际租赁在线测试答案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检察机关招录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综合素质测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都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人力资源类)试题集
- 煤矿生产设备及材料查验制度
- 2024年成人高等考试《医学综合》(专升本)试题真题及答案
- 无创辅助通气护理
- 城市文化与节事活动的的策划与管理肖岱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