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 三国鼎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的结果;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国号和都城。 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特点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和影响,诸葛亮的外交政策。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 三国鼎立一课是人教版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本课涉及的三国鼎立一段史实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国鼎立的形成为西晋统一奠定了基础,是从东汉末年分裂割据走向全国统一过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指导、点拨教学准备制作实用有效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 把学生带入情境,而后提问:这是哪个电视剧的片头曲呢?继续设疑: 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列举出一两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或家喻户晓的人物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历史小说,但它毕竟是一部文学作品,有许多文学加工的成分,与真实的历史是有区别的,那真实的三国历史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三国时期吧!(板书课题:第18课 三国鼎立)学生响亮齐答:三国演义学生积极回答。跟随老师的思路,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落实课标师:简介本单元及本单元特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政权分立(2)民族融合。本课内容着重讲述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前的历史。探究一:提出问题:东汉末年是一种什么状况?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材料三: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黑暗,加之灾荒连年,大量农民衣食无着,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为镇压农民起义,东汉中央政府允许地方政府和地方士族豪强自行招募军队。这样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各自为政,长期混战,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多媒体显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教师指导学生找到当时在北方有哪些主要的军阀(曹操、袁绍),教师强调袁绍的势力最大,曹操经过发展,实力也在不断的壮大学生回答后加以鼓励并归纳: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这是曹操能战胜袁绍并统一北方的物质基础,在当时的混战局面中,曹操能这样做就表明他有过人的政治眼光。课件显示长江上中下游三州地图教师讲解:孙权割据江东,统治比较稳固;刘备当时依附于荆州的刘表,但后来他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势力逐渐强大起来。赤壁之战就是发生在曹操和孙刘联军之间的一场战役。探究二:教师提出:战争之前,袁绍拥兵十万,曹操却只有三四万,袁绍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为什么他却败了呢?过渡: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并没有满足,他还要统一全国,在他著名的龟虽寿中就这样说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实现统一全国的目标,他举兵南下。探究三:当时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孙刘联军只有五万,为什么这次曹操失败了呢?(教师展示材料,小组讨论)教师总结: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曹操的骄傲自满的情绪;第三: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仅隔八年,而曹操却一胜一败,这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骄兵必败)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吸取这个教训。不能以为某一次取得好成绩就洋洋得意。赤壁之战后,曹败归北方,不敢南下。孙刘也没有北上,三方相对稳定下来,并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从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探究四:有人认为曹操是“乱世之奸雄”,在戏剧中被化成白脸,也有人说他是“乱世之英雄”。你如何认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操的作为,思考我们应如何评价他?但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呢?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客观、公平、公正。看他的作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对历史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等。 教师归纳: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过渡: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二、魏、蜀、吴的建立政权名称时间建立者 都城魏蜀吴 多媒体显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小小故事会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你了解多少?教师强调:魏、蜀、吴三个政权就象一个鼎的三个足分布在中国大地上,三国鼎立的意图就是三个政权三分天下,并使这种局面相对的稳定下来。相对东汉末年混乱的军阀割据局面,它的形成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赤壁之战是它形成的关键。过渡:三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恢复发展经济,那么采取了哪些措施?过渡:三国存在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我们该如何去评判这一段历史?拓展提高:探究五:从东汉末年混乱的军阀局面到三国鼎立,这种变化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说明理由。归纳:是历史的进步。从东汉末年割据混战到三国鼎立,这是一种局部统一的局面。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为将来再次实现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课堂总结: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概括:一种局面: 两场战役: 三分天下: 四个人物:五个时间:。1、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课本102-104页,完成上述表格内容。(注意在课文勾画要点)2、展示交流:(1)自学中遇到疑难问题标注,并在小组内讨论解决。(2)以新闻报道或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两场战役基本情况。阅读分析材料归纳回答: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观看形势图找到,势力较大的军阀:袁绍和曹操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曹操实力壮大的原因。学生找出南方主要的割据军阀。学生阅读教材第103页小字部分后归纳:袁绍骄傲轻敌拒绝采纳谋士的正确建议.曹操善于用人,采纳了许攸的计策,派兵袭击袁军的囤粮处,烧掉其全部粮草。袁军没了粮草,军心动摇。曹军乘机发动进攻,袁绍只能自食其果,败逃河北了。学生归纳:曹操骄傲轻敌,麻痹大意。曹操的士兵是北方人,不习惯水战,不服水土,得了传染病。(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辩论,可自由发言,也可小组代表发言)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自主学习,完成表格内容。对照图学生讲述魏、蜀、吴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学生活动:讲故事。(通过课前准备,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分享了很多关于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故事,如:诸葛亮、周瑜等)学生回答:魏国:兴修水利工程 蜀国:丝织业发达(蜀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考上海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花卉行业融资渠道及零售渠道发展对策建议报告
- 防渗渠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家政日活动方案策划(3篇)
- 2025-2030中国航空配餐行业竞争格局及供需策略分析报告
- 橡胶衬里施工方案(3篇)
- 空腹板施工方案(3篇)
- 2025-2030中国膦甲酸钠行业销售规模及投资方向预测报告
- 小型泵站施工方案(3篇)
- 肉类委加工合同范本
-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GB/T 11263-2024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
- 《刺络放血疗法》课件
- DB11-T 1894-2021 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技术规范
- 沪教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单词表
- 变岗调薪协议书模板
- 环境监测与污染源在线监控考核试卷
- 青贮饲料创业项目计划书
- 螺杆空压机微电脑控制器MAM-KY16S(B)型(中文液晶显示-200)
- 2015年全国高校体育单招考试英语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 GB/T 13305-2024不锈钢中α-相含量测定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