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 燃烧 燃料课件1 沪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 燃烧 燃料课件1 沪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 燃烧 燃料课件1 沪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 燃烧 燃料课件1 沪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 燃烧 燃料课件1 沪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烧燃料复习课 湖南衡阳商场大火 大兴安岭森林大火 火箭发射升空 一 燃烧既会造福于人类 根据图片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厨师炒菜 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任何物质既有有利的方面 也有不利的方面 现请你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供给呼吸 使金属生锈 探究燃烧的条件 红磷 白磷 白磷 热水 已知可燃物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某同学欲探究燃烧的条件 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一大烧杯中注入热开水 并投入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铁片 放一小块白磷和红磷 过一会儿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 铁片上的红磷 2 热水中的白磷 3 铁片上的白磷 化学方程式 4 上述实验可以说明燃烧是 燃烧的条件是 由此可知白磷应保存在 5 为了使白磷在水下燃烧 你可采取的方法 水中 不燃烧 不燃烧 燃烧 放出热量 发出黄光 出现大量白烟 4p 5o2 2p2o5 放热 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向水中通氧气或空气 在古代 人类很早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来烘烤食物 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和燃烧的条件 解释说明钻木取火的道理 钻木头时 克服摩擦力做功 使木头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 达到木头的着火点 且木头与氧气接触 木头便燃烧起来 影响燃烧的因素 可燃物的性质 着火点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可燃物的干燥程度 可燃物燃烧的空间 氧气的浓度 注意 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混有空气或氧气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 禁止带火种 禁止烟火 禁止放鞭炮 禁止吸烟 当心火灾 当心爆炸 1 小明夜间回家 闻到厨房有一股浓烈的液化气的气味 现请你猜测想一下小明怎么办才合理 2 小明猜测可能是橡胶管老化漏气 请你为小明设计实验证明他的猜测是否正确 关闭阀门 开窗通风 严禁灯火 检查漏气之处 在橡胶管上涂一层肥皂水 然后打开气阀 如有气泡出现证明小明的猜测是正确的 1 家庭液化气不完全燃烧时 可观察到的现象 你可采取使它完全燃烧 2 可采取措施使煤炉中的煤完全燃烧 请你根据生活经验说明 发出黄光 出现黑烟 调大通风口或调小进气量 将煤球改成蜂窝煤 当发生火险时 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可取的是 a 如果火势较大 有蔓延的可能 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119 b 当你被困在火灾区时 可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c 当你被困在火灾区时 可低下身子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d 室内起火时 立即打开门窗呼救 燃烧是一种发光 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认识燃烧 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 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物质燃烧的首要条件是 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 填物质的编号 石灰石 氮气 铁丝 红磷 面粉 二氧化碳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物质具有可燃性 物质具有可燃性 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 你认为燃烧对人类的贡献有哪些 燃烧对人类的危害有哪些 与氧气充分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向分液漏斗中加水 看能否形成水柱并保持不变 将y端导管浸入水中 由分液漏斗向a中缓缓注水 看y端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 将y端导管浸入水中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用酒精灯微热平行玻管 看y端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在y右端接一注射器 缓缓推气 松手后看注射器是否能复原 1 下列方法中可用于检验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是 2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 请验证 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 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 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填装药品 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 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 装仪器 现有以下操作 打开分液漏斗旋塞 通入氧气一段时间 点燃酒精灯加热 盖灭酒精灯 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点燃酒精灯加热 继续通氧气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填编号 3 有人觉得该实验装置还不够完善 你认为该如何改进 4 装置b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使平行玻管破裂 在y管右端增添一燃着的酒精灯 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我们不难得出灭火的原因 请你判断以下灭火实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住宅失火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迅速用锅盖盖灭 森林着火时 设置隔离带 降温使温度低于着火点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使可燃物远离火源 学习完燃烧有关知识后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燃烧法进行了下列探究实验 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测定某可燃物的组成 小明和小芳在讨论 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这一问题时 小芳认为 通过图1装置 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 填 偏高 偏低 或 不变 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 证实了自己的结论 注 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图1 偏低 蜡烛燃烧在消耗氧气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 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原因吗 实验探究 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 进行以下操作 1 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 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份 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铁片的凹槽内 2 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 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3 待蜡烛熄灭后 蜡烛有剩余 接通电烙铁电源 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 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 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得出结论 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 交流与反思 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 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图2 氧气 蜡烛燃烧不能使钟罩内氧气全部消耗 为什么蜡烛不能使钟罩内氧气全部消耗 学习完燃烧燃料这一章后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燃烧法进行了下列探究实验 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测定某可燃物的组成 测定某可燃物的组成 1 小亮和小红在讨论测定某含碳可燃物m的组成时 小亮认为 若m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两种产物分别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m中肯定只含碳 氢元素 小红认为小亮的看法不正确 她的理由是 你认为他们还需做的实验是 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氧 对反应物 生成物质量进行称量 2 小亮将混有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的可燃物m置于一密闭容器内 让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小亮可知x的值应为 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质质量进行分析 计算 小亮可推知m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 若小亮已知可燃物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可推出其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h o 0 c2h6o 3 小红同学查阅资料得知m是一种液体 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下列反应 则a值是 若反应生成10 8g水 则参加反应的m的质量是多少 5 练一练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 主要成分是石蜡 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 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 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并有水珠生成 你认为蜡烛成分中一定含有元素 还可能含有元素 2 贝贝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 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 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 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 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