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川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川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川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川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学习主题 第6课 戊戌变法 川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09 潍坊学业考试 甲午战后 面对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如何自救 中国人对这一时代课题的回应是 a 发动了虎门销烟b 掀起了洋务运动c 进行了黄海海战d 发起了维新变法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a b两项都发生在甲午战前 c项发生在甲午战中 甲午战后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到了灭种亡国的关键时刻 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故选d 2 谜语大赛上 有则谜语是 身体好才能工作好 谜底是维新时期的一位历史人物 他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光绪帝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 理解能力 依据谜语分析四个选项 只有a项符合 原因是 把康有为分解成 康 和 有为 康 可引申为身体健康 有为 可理解为工作好 正与谜语相吻合 3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 a 洋务运动b 百日维新c 公车上书d 强学会的成立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公车上书 4 假如你是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民族企业家 你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 改革政府机构 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c 开办新式学堂 翻译西方书籍d 训练新式军队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分析四个选项 只有a项的法令最符合题意 因为 b c d三项的法令分别与政治 思想文化和军事有关 与经济发展无关 而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对于民族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自由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5 下列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法令会产生 举国鼓舞欢蹈 争求上书民间疾苦 悉达天听 作用的是 a 改革政府机构 裁撤冗官b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d 训练新式军队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 争求上书 悉达天听 等均可判断选c 6 下图两位人物共同参与的历史活动有 公车上书 创办 万国公报 创办京师同文馆 支持和参与百日维新a b c d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片中的人物是康有为 梁启超 辨析命题者提供的事件 链接教材所学可知他们参加了公车上书 创办了 万国公报 支持并参与了百日维新 京师同文馆创办于洋务运动中 7 电影 大刀王五 是以戊戌变法运动为历史背景的 其中有一镜头 侠客大刀王五秘密进入监狱 准备营救被关押的好友 但他的好友执意不走 表示甘为变法而流血牺牲 他的好友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荣禄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 甘为变法而流血牺牲 可知为谭嗣同 8 梁启超说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 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a 戊戌变法b 洋务运动c 鸦片战争d 五四运动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 制度上感觉不足 可知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故选a 9 戊戌变法期间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囚禁了光绪帝 下令捕杀维新派 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a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b 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派势力的斗争c 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d 光绪帝和慈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 首先要理解戊戌政变的实质 戊戌政变是戊戌变法过程中矛盾的反映 戊戌政变表面上是统治阶级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与光绪帝之间的斗争 而其实际上是封建顽固势力与维新派 即民族资产阶级 的斗争 变法并未危及清王朝的统治 相反却能巩固皇权 但变法触动了满洲贵族和封建旧势力的利益 遭到了他们的反对 顽固派表面上是反对光绪帝 实际上是反对维新派 反对资产阶级 本题除c项外 其他选项都是表面矛盾的反映 把它们放在一起 要求学生分辨表面现象与内在的实质 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10 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 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 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 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运动d 辛亥革命 解析 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戊戌变法时 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 光绪帝没有实权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最后变法被顽固派镇压下去 11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改革政治 兴办新式学堂 翻译外国书籍 建立新式军队a b c d 解析 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内容的识记和比较能力 洋务运动中兴办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兴办新式学堂 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筹建了南洋 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戊戌变法运动中改革政府机构 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 翻译西方书籍 训练新式军队等 所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12 2009 宜宾中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5年 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 举国激愤 人人思变 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 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 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 提出 拒签 迁都 变法 强烈要求光绪帝 下诏故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势 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二 1898年 光绪下旨 商务为富强要图 自应及时举办 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 妥速筹办 富强至计 首在鼓励人才 各省士民著有新书 及创行新法 制成新器 果系堪资实用者 允宜悬赏以为之劝 或量其才能 试以实职 给以特赏以昭激励 材料三 请回答 1 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 其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2 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内容 3 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景 为什么他说自己 死得其所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 分析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 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 题可以通过阅读分析材料 依据 1895年 马关条约 等词句可知道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是 公车上书 万言书的主张结合材料便可提炼出来 第 2 题同样可以从材料中提取出答案 兴办商务 重用人才和鼓励创造发明等 第 3 题的前两问通过识图和回忆相关历史知识便可得出答案 第三问归纳答案时要与当时的史实结合 依据史实分析 重点答出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 1 事件 公车上书 主张 反对同日本议和 请求变法 2 兴办商务 重用人才 鼓励创造发明 3 谭嗣同 他为变法图强 挽救民族危亡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所以他说自己 死得其所 我们应该学习他为了民族的振兴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 突出其不怕牺牲的精神或奉献精神之类也可 13 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天 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 问话 出席 问话 的有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 翁同龢 军机大臣荣禄等 问话 一开始 荣禄就气势汹汹地教训康有为说 你老是变法呀 变法呀 可你知道不知道 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 康有为回答说 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 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 祖宗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 时代变了 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荣禄被驳斥得哑口无言 拂袖而去 请回答 1 你能说出戊戌变法之前 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 的史实吗 2 对于材料中的 时代变了 你怎样理解 3 康有为代表了哪一派的思想 在 祖宗之法 没有变之前 康有为做了哪些工作 4 祖宗之法 变了以后 康有为的遭遇如何 解析 材料中两人的辩论 实际上代表了维新派与顽固派的不同主张 康有为慷慨陈词 强调了变法的必要性 第 1 题中 祖宗的领土 主要是被英国 日本和俄国割占 中国的领土主权被破坏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第 2 题的解答应联系19世纪中后期的形势 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一步步加深 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加重 第 3 4 题考查基础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综合 答案 1 1842年英国通过 南京条约 割占中国的香港岛 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1895年日本通过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 台湾岛及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2 指中国的政治局势与清朝建立初期已经完全不同了 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步步加深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维新派 组织 公车上书 创办 万国公报 和组织强学会宣传变法 并多次上书努力说服光绪皇帝支持变法 变法失败 康有为逃往国外 14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 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梁启超在 变法通义 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 三十年后 日本其兴 中国其弱乎 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 讲究官制 归而行之 中人之游欧洲者 询某厂船炮之利 某物价值之廉 购而用之 强弱之源 其在此乎 1 李鸿章和梁启超对中国贫穷和落后原因的分析 有何不同 你同意谁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2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 3 这两大政治派别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 先后开展了什么运动 结果如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梁启超与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倡导者 在此基础之上此题便可迎刃而解 答案 1 李鸿章认为中国落后在于无 利器 在于无先进的技术 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