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住宅论文.doc_第1页
施罗德住宅论文.doc_第2页
施罗德住宅论文.doc_第3页
施罗德住宅论文.doc_第4页
施罗德住宅论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罗德住宅 施罗德住宅是由当时荷兰著名的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盖里特.里特维德所设计的,其实在网上好多都只有写是里特维德所设计的,但我看到一些书和关于这建筑的一些资料,其实不然,业主图斯.施罗德.施拉德夫人为这个建筑提供了好多的见解和意见,施罗德夫人在整个设计建造过程中给予建筑师的很大的信任,以及她个人对于新生活方式的探索精神和大胆憧憬,都大大激励了建筑师的热情和虫咬的想法,所以我觉得这个建筑是他们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为探索新生活模式共同合作的产物。 盖里特.里特维德,1888年生于荷兰乌德勒支市,在他一生当中,除了经常的出去旅游之外,一直就待在乌德勒支市。其实里特维德所受的正规的教育只到11岁而已,以后就在他父亲的橱柜制造店当学徒,其实我觉得正是因为这些经历为他成为设计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现在能在人说的环境能造就一个人的是正确的。从1906年起里特维德在一家地方性的珠宝公司当设计师,后来在1911年起造就开始经营自己的橱柜制造工作室,其实在那时候,里特维德一直就跟着一些建筑设计师学习建筑制图等知识,所以在1919年的时候,他成为了一名独立的建筑师,由于那时候和画家罗伯特.凡特.霍夫以及巴特.凡.德.里克的相识,使他成为了荷兰风格派的一员,并成为了其中重要的一员。 里特维德的成就,里特维尔德1917年设计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重要经典作品“红/蓝”椅,以实用性的具体产品生动地解释了风格派抽象的艺术理论。他1934年设计的“曲折”椅,更是充满了风格派的特色,椅子的脚、坐椅部分及靠背的造型都与传统的椅子相差很大,十分的轻灵小巧,非常节省空间。里特维尔德可以说是对风格派家具设计贡献最大的人。在现代设计运动中,他是创造出最多“革命性”设计构思的设计大师,也可以称得上是家具设计精英第一人。里特维尔德的设计和过去繁琐复杂的样貌迥然相异。他非常偏爱单纯的线条、色块,设计出的产品都十分简洁,便于大量制造。他认为,机械大生产是生产大众家具的最佳途径,而最基本的几何形象的组合又是适合机械大生产的最佳形式。这种简约的风格派的设计概念深刻地影响了日后的设计界。除了家具设计,里特维尔德1924年在家乡荷兰乌德勒支市设计的施罗德住宅,淋漓尽致地体现出风格派的特征与格调,是风格派建筑最典型的代表。 说到设计者是荷兰风格派的重要一员,所以我们不得不讨论一下风格派了,说到风格派它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17年,是现代建筑远动中非主流的独立学派,其核心人物是凡.杜施堡和蒙德里安,思想上受到斯宾偌莎理性主义和卡尔文新教改革思想的指引,艺术形态上受到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风格派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他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于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倡导几何形体与纯粹色块的组合与构图,主张抽象与简化物象直至本事的艺术元素。在1921年左右,风格派最初的支持者除杜施堡本人之外都逐渐脱离,其中蒙德里安与杜施堡的决裂为日后风格派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施罗德住宅是1924年建成,坐落于乌德勒支市城郊的一片开阔地中,周围是景色优美的田园,可以充分享受到阳光的照射与新鲜的大自然的气息。在1960年代修建在公路边。整个建筑都是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各部分都由面与线构成,是一座由简洁的几何体块、光滑的墙面、形状简单的大片玻璃所组成的高低参差、横竖错落的建筑。建筑立面由一些不同方向、不同比例的方块和长方块穿插而成,充满了单纯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建筑表面涂抹着以白色为主的朴素色彩,杂以不同深度的棕色,鲜明地反映出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组合的风格派特征。栏杆是金属的水平细管,和外部构成十分统一。整个构图充满了大小、方向、形状的巧妙穿插和对比,并不对称,却因共同的简洁纯净的风貌而十分统一和谐。其实我觉得施罗德住宅最大的特色不再于这些,而是,施罗德创造的“活动隔断墙”的想法,其实这个想法是由施罗德夫人向他提出的“不用强但仍然可以分割空间”,于是利特维德便有此想法了,所以我觉得施罗德夫人也是这建筑的设计者之一,设计者把楼梯放在了中央,围绕着它房屋可根据不用的功能要求,利用异常灵活的隔断墙来自由的分割空间,构成流动的变化,所以现在的那些屏风啊,推拉门的想法应该也是源于那时候的,应该里特维德是个创史人(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看看)。 在施罗德住宅的一层,一间带楼梯间的大厅,一间厨房,一间厕所和三个房间,厨房后面的一间呗设计成佣人的住所,在它的下面是地窖,大厅旁边的是一间宁静的学习室,另一间被设计成车库,其实当时并没有太多的车,但里特维德认为以后每个人都会有车,所以这代表了设计师的一种超前思想。 在施罗德住宅的二楼都设计成独创性的滑动墙体系,以便的需要的时候自由组合,所以二楼就是常用的使用空间,里面的所有家具也都是里特维德所设计的,就像他的成名作“红蓝椅”也放在在二楼。 其实这种简约的风格派的设计深刻的影响了设计界,施罗德住宅在20世纪20年代建成后,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现代的建筑,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包豪斯学校校舍的创始人格罗庇乌斯和现代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大师柯布西耶都曾造访于此,从中得到不少的启示。就像格罗庇乌斯之后的设计也就有里特维德的相似一处,包豪斯学校校舍就有几何形块的感觉。 施罗德夫人在该住宅里生活至于1985年去世。该住宅经由伯图斯穆德(Bertus Mulder)修复,现在是对外开放参观的博物馆。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澳大利亚凱恩斯举行的第24届会议上,于2000年12月2日将本建筑列入UNESCO的世界遗产名录。 总结:其实施罗德住宅给我的感觉就是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却不简单,正所谓简单而不简约,从表面上看给人的感觉是特别气派的那种,简洁的体块,大片的玻璃,明快的颜色,错落的线条与当时著名的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三维的风格派绘画。说到这我觉得学习了这个建筑我也得以后在设计当中去运用,想想里特维德能在蒙德里安的画中读到东西,我想只要自己去认真总结别人的经验,别人怎么去看待这建筑的,或许自己也能从中学到意想不到的东西,曾有人批判它是一件摆设多余可用的建筑,过于强调可观性而忽视了它的实用性,其实不然,就拿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