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本科生毕业论文 郑州市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2012 年 5 月 20 日 I 摘摘 要要 随着 中原经济区 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和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 会展业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与此同时 郑州市 中部会展之都 的发展战略也逐 步实施 但郑州会展业想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力 能够在国内会展业中脱颖而出 并且通过会展业来带动郑州乃至整个中部经济圈的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那么 认清目前郑州会展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存在的问题 发展的机遇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论文通过学习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回顾郑州的会展业发展历 程 结合郑州的地理环境 区位优势 文化氛围 产品特色等各种因素 对 郑州会展业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 笔者在研究中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 还进行了必要的实地考察 综合运用数字分析 对比分析和 SWOT 分析等相结合 的方式 旨在认清郑州在发展会展业中的发展现状 市场定位 优势与不足 以期提出突破性的 创新性的 合理化的对策 关关键键词词 郑州 会展业 对策 分析 II Abstract With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y area development strategy step by step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enan economy th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made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Zhengzhou City the central exhibition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also gradually implemented But the Zhengzhou exhibition industry to maintain a good competitive edge in the domestic exhibition industry talent showing itself and through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to drive Zhengzhou and even the entire central economic circle and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n recognize the Zhengzhou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and regularity a review of Zhengzhou s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urse through combin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Zhengzhou location advantages cultural atmosphere product features and other factors the Zhengzhou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analysis The author in reference to the large amount of literature but also the necessary fieldwork the integrated use of digital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WOT analysis combining designed to recognize Zhengzhou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indu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market position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order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in nature rational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Zhengzhou exhibition industry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III 目目 录录 引 言 1 一 郑州会展业发展现状 1 一 会展场馆设施先进 在国内会展场馆中位居前列 1 二 展会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 三 品牌展会快速成长 影响力不断增强 2 二 郑州发展会展业的 SWOT 分析 3 一 优势条件 3 1 经济实力雄厚 在中部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3 2 区位优势独特 交通条件得天独厚 3 3 产业优势明显 产业集聚度高 3 4 文化底蕴深厚 旅游资源优越 4 5 专业市场发达 商贸体系健全 4 6 会展业发展水平高 在中部地区领先 4 二 劣势因素 5 1 缺乏自主品牌展会 5 2 郑州市的会展管理体制还比较滞后 5 3 郑州市的会展配套设施与服务比较薄弱 6 4 城市国际化程度低 对展会国际合作形成制约 6 5 会展专业人才与会展行业机构比较缺乏 6 三 有利机遇 6 1 城市经济实力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6 2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 7 四 现实挑战 7 1 国内会展业竞争激烈 7 2 中部城市会展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7 3 政府对会展业的指导任重道远 7 三 郑州会展业发展对策 7 一 完善会展基础设施 8 二 健全会展管理体制 8 三 加强会展宣传营销 8 四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9 五 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9 IV 六 强化人才教育培养 9 七 实施会展品牌战略 9 1 借助外力 内引外联 积极引进全国巡回展 9 2 立足自身 扎根郑州 大力培植本土品牌展会 10 八 拓展会展业的国内外合作 10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1 引引 言言 会展业在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 不但成为一种新的产业 而且 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并且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通过汇聚巨大的物 流 人流 信息流 会展业可以促进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扩大消费需求 增加就业机会 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郑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 通讯枢纽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 国优秀的旅游城市 具有发展会展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郑州会展业不仅具有郑 州国际会展中心 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等一批较高水准的硬件设施 而且在会展 组织 会展品牌等软件建设方面也居于国内前列 目前 郑州会展业已具有一 定的产业规模 并呈现出继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郑州作为 中部会展之都 的 地位已经初步形成 因此 加快发展会展业 不仅是适应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需要 也是 适应郑州会展发展形势的需要 对郑州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 高 起点发展郑州会展业 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推动国际商贸城建设的客观要 求 是带动旅游 商贸 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的重要举措 是提升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的地位 增强对中原城市 群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增强对中原城市群乃至中部地区的服务功能 提高郑州 的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 对于进一步稳固和提升郑州作为 中部会展 之都 的地位 提升郑州城市形象 提升郑州整体经济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 1 郑州会展业发展现状郑州会展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为标志 郑州会展业进入了快速 发展阶段 全国大型流动展荟萃郑州 自主品牌展会迅速成长 形成了初具规 模的会展经济体系 初步奠定了中部会展之都的地位 一 会展场馆设施先进 在国内会展场馆中位居前列 一 会展场馆设施先进 在国内会展场馆中位居前列 郑州现有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两大专业会展场馆 全市 室内可供展览总面积 8 9 万平方米 室外可供展览总面积 7 4 万平方米 硬件 设施水平居全国前十名 其中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是国内一流 配套齐全 功 能完善的会展设施 室内展览面积 6 5 万平方米 可设置 3560 个国际标准展位 室外展场 3 8 万平方米 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可供展览面积 5 3 万平方米 其中 室内展览面积 2 万平方米 室外广场 3 万平方米 2 表 1 1 郑郑州州专专业业会会展展场场馆馆情情况况一一览览表表 展馆面积 万平方米 名称室内室内功能定位 郑州国际会展中 心 6 53 8 主要举办展览规模 1 万平米以 上的全国性 区域性展览会 中原国际博览中 心 2 33 0 主要举办展览规模在 1 万千平方 米以下本土培育的中小型展览会 二 展会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二 展会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005 年以来 郑州市会展业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 年均递增幅度超过 20 已成为全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板块之一 2005 2011 年 全市共举办 展会 625 个 展览总面积 753 4 万平方米 其中 展览面积超过 3 万平方米的 大型展会 56 个 展览面积 1 3 万平方米以上的中型展会 131 个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展会数量 展会面积 图 1 1 2005 2011 年郑州举办展会年数量及年办展面积 资料来源 郑州会展发展报告 2011 年 郑州市展会数量为 141 个 展览面积为 155 29 万平方米 分别 同期增长 38 2 17 6 其中 3 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展会 11 个 占展览总数的 7 8 展览面积 77 1 万平方米 占展览总面积的 49 6 1 万 3 万平方米中型 展会 23 个 占展览总数的 16 3 展总面积 30 3 万平方米 占展览总面积的 19 5 1 万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展会 107 个 占展览总数的 75 8 展览面积 47 89 万平方米 占展览总面积的 30 8 其中本地展会 119 个 占展览数量的 84 4 展览面积 116 34 万平方米 占展览总面积的 74 9 三 品牌展会快速成长 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 品牌展会快速成长 影响力不断增强 3 经过近年来大力培育 郑州已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2005 至 2011 年 全市自主品牌展会数占到展会总数的 85 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 河南家 禽交易会 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中国 郑州 汽车后市场博览会 郑州 国际汽车展览会 中原医疗器械博览会等展会 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同行业规模 影响较大的展会 其中 河南家禽交易会已发展成为全国畜牧行业最大的 A 级 交易会 2 2 郑州发展会展业的郑州发展会展业的 SWOTSWOT 分析分析 郑州发展会展业 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资源禀赋 产业比较优势 和国家支持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 也面临着现有会展产业实力不强和来自 行业内激烈竞争的挑战 一 优势条件 一 优势条件 1 经济实力雄厚 在中部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经济重镇 经济基础雄厚 2003 2011 年 郑州市地区 生产总值以年均 12 2 的速度增长 2011 年 GDP 达到 4912 7 亿元 在全国 27 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 8 位 在中部 6 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 3 位 地方财政一般 预算收入 502 亿元 居全国 27 个省会城市第 7 位和中部 6 个省会城市第 2 位 2 区位优势独特 交通条件得天独厚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 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 通讯枢纽 是全国东西 南北的铁路 航空 高速公路 电力 电信主干线的交汇中心 具有承东启西 连南贯北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郑州是沿海开放省市向中西部内陆辐 射和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联系的轴心和必经之地 也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中西 部接合点上的重要的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 独特的区位优势 使郑州完全可以 满足国际国内各类大型展会活动的需要 并且使参展商的参展成本相对较低 3 产业优势明显 产业集聚度高 郑州及中原城市群产业体系完善 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郑州工业发达 是中国重要的铝工业生产基地 火力发电基地 食品工业基地 大客车生产基地 拥有中国铝业 郑州宇通客车和郑州白鸽集团等一批国内乃 至亚洲最大的龙头企业 食品加工业在全国市场中居领先地位 速冻食品在全 国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郑州女裤已成为全国化纤女裤的领头羊 约占全国同 类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同时 洛阳的机械制造业 许昌的电力设备 烟草 漯河的食品 纺织 造纸 平顶山的煤炭 焦作的化工 能源以及开封的文化 旅游等产业优势明显 已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这些集群优势为郑州 市会展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 4 4 文化底蕴深厚 旅游资源优越 郑州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也是中 国八大古都之一 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轩辕黄帝故里 裴李岗文化遗址 大河 村遗址 商城遗址等记载了郑州 8000 多年的文明史 以黄河游览区 大河村遗 址为主的有中国特色的黄河文化 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少林武术文化和以嵩山为 代表的道教文化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也使郑州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 目前 郑州拥有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景点 名胜古迹 156 处 其中国家 5A 级景 区 1 个 4A 级景区 6 个 3A 级景区 11 个 2A 级景区 4 个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 范点 10 处 郑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为会展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 专业市场发达 商贸体系健全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 是国务院确定的 3 个商贸中心试点城市 之一 2011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87 1 亿元 居中西部城市第 3 位 郑州 拥有中国三大商品交易所之一 郑州商品交易所和银基商贸城 凤凰名优建 材城 郑州汽配大世界等一批年销售额超过 50 亿元 辐射中西部的大型专业批 发市场 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服装 汽车 农产品和建筑材料等商品集散中心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太原南昌 中部省会城市 图 2 1 2011 年中部省会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 亿元 6 会展业发展水平高 在中部地区领先 会展业实力强 据 中国会展 杂志发布的全国前 10 名会展城市展览项目 和展览面积统计数据显示 郑州 3 万平方米以上展会数量和展览面积在全国前 10 名会展城市中都排在第 8 位 是中部地区唯一进入前 10 名的城市 会展水 平在中部地区位居第一 场馆设施先进 郑州拥有充足的硬件资源 具备承接国内外各类大型展览 和会议的能力 从中部 6 个省会城市的展览场馆情况看 郑州展馆总面积和单 体最大展馆面积都最大 而且设施水平先进 武汉 长沙 合肥 南昌等城市 场馆的设施水平都不及郑州 表 2 1 中中西西部部城城市市会会展展场场馆馆比比较较 5 城市名称 展馆面积 万 m2 单体最大展馆面积 星级宾 馆数量展馆服务能力 郑州 30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23 万平方米 109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由中外合资专 业场地管理公司 郑州香港会 展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及运营 武汉 22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13 万平方米 121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是武汉市政府 下属企业 长沙 23 湖南国际会展中心 12 万平方米 116 湖南国际会展中心由湖南广播影 视集团投资兴建 湖南卫视托管 经营 合肥 10 安徽国际会展中心 10 万平方米 36 安徽国际会展中心是安徽声合肥 市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三级政府 共同投资兴建并管理 资料来源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会展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郑州市区内有 4 家五星级酒店 14 家四星级酒店 和 43 家三星级酒店 其中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周边就有 3 家五星级酒店和 5 家 四星级酒店 同时 郑州餐饮 休闲娱乐业发达 几乎所有品系的菜肴在郑州 均能找到纯正的餐馆 可以为参会客商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服务 表 2 2 郑郑州州市市区区三三星星级级以以上上酒酒店店情情况况 酒店星级房间数量床位数量 五星级 601410415 四星级 28635100 三星级 860017200 资料来源 郑州会展办 二 二 劣势因素劣势因素 1 缺乏自主品牌展会 一个城市会展业的生命力往往取决于它的合适定位和突出特色 长期以来 郑州作为承接全国流动展的集聚高地 城市会展特色一直不甚明确突出 虽然 郑州及周边城市产业优势明显 但与之配合的展览会尤其是具备一定品牌影响 力的展览会却寥寥无几 郑州作为国内商贸与流通的重要城市 商贸类展览会 如郑州商品交易会却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有力的宣传推广 2 郑州市的会展管理体制还比较滞后 政府对会展管理大包大揽 行政管理色彩浓重 目前 郑州市的会展场馆 的建设和管理 以及会展活动的举办 基本上都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主持下进 行的 会展活动的接待和服务工作也是由政府安排的 郑州现有的会展公司只 能参与一些展馆的布置等工作 未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政府在会展经济的管理 6 中存在着严重的行政管理现象 行政管理色彩浓重 很多管理方式和方法都未 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会展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形势的需要 3 郑州市的会展配套设施与服务比较薄弱 郑州市会展活动的旅游设施与服务还没有配套跟上 会展业和旅游业都属 于第三产业 二者的产业关联性较强 调查发现 一个国家或城市旅游业的发 达程度 旅游饭店数量和档次 以及饭店的配套设施与服务水平如何 将直接 影响和制约该国或该城市会展业的发展 郑州市旅游资源的数量虽然不少 但 真正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较少 不利于展会期间旅游活动的安排 会展活动的 举办 需要足够数量的酒店接待参展人员的住宿和餐饮 郑州市现有的饭店虽 然数量不少 但三星级以上的饭店较少 饭店的整体接待能力与服务水平不高 4 城市国际化程度低 对展会国际合作形成制约 郑州虽然是全国粮食期货的交易中心 但城市国际化进展情况与理想目标 尚有较大差距 一般来说 城市国际化程与该城市举办展会的国际化程度密切 相关 目前郑州城市国际化的进度和水平也影响和制约展会吸引国际合作的程 度 5 会展专业人才与会展行业机构比较缺乏 目前郑州市从事会展管理 会展营销 会展服务等方面的各类从业人员人 数虽然很多 但是能够真正熟练掌握英语等外国语言 精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了解和熟悉会展行业的国际惯例 懂得会展管理 会展的组织和协调 会展的 营销策划等富有会展实际操作能力的会展专业人才非常缺乏 纵观世界会展经 济发展的实践表明 要使会展市场朝着规范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需要加 强政府对会展行业的宏观管理 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规范的会展行业服务机构 来加强会展市场的微观管理和服务 政府充分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政 府的宏观监管下 由会展行业协会协同政府对会展业进行微观管理 开展行业 自律工作 但目前 郑州市的会展行业协会等行业机构和组织较少 少有的会 展行业协会也未能真正发挥行业协调和微观管理作用 三 有利机遇 三 有利机遇 1 城市经济实力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郑州作为全国人口 资源 工业大省河南省的省会城市 经济实力正处于 快速成长期 虽然郑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 36 位 但其中的产业层 次排名全国第 14 位 生活质量排名第 26 位 都在中部 6 省会城市中居于首位 这就为郑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消费类产业的展览会奠定了产业经济的基 础 7 2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 中原经济区是郑州会展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呈现出要素 聚集 内外联动 合作共赢 加速崛起的良好态势 已成为加快中原崛起的重 要支撑和全国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据统计 2011 年 在中部六大城市群中 中原城市群 GDP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均居第一位 总人口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第二位 可以预见 随着 中原经济区 战略的进一 步实施 郑州依托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初具雏形的契机 将率先实现跨越发 展 四 现实挑战 四 现实挑战 1 国内会展业竞争激烈 目前 国内会展业竞争非常激烈 除北京 上海 广州三大会展城市国际 影响力不断增强 继续占据绝对领先的优势外 其他城市会展业发展也十分迅 速 南京 宁波 长春 深圳 厦门 青岛 大连等城市加大了对会展业发展 的政策扶持力度 进一步提升了会展资源的集聚能力 武汉 长沙 重庆 成 都 西安 南宁等正着力打造区域性的会展中心城市 会展基础设施及环境建 设步伐加快 办展能力明显增强 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 2 中部城市会展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中部六省会城市的会展业已出现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武汉会展业发展 目标是建设成 立足华中 辐射全国 面向世界 的中国中部会展之都和中国 会展名城 努力把武汉打造成 中国会展业发展第四极 南昌正在着力加强 与国家有关部委 协会及专业办展机构的联系 积极争取举办全国糖酒交易会 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等全国性大型品牌展会 这一方面加剧了彼此竞争的 激烈程度 另一方面也使得郑州在培育和发展自身会展业特色方面的压力进一 步加大 3 政府对会展业的指导任重道远 政府对会展业的扶持对于城市会展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 目前各城市 政府对会展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财政支持的资金方面 郑州市政府如何跳出资 金扶持的 政策怪圈 进一步加强对本地会展业的正确指导和引导任重而道 远 这无疑是对市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考验 3 3 郑州会展业发展郑州会展业发展对策对策 针对上述分析 根据当前郑州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特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 完善会展基础设施 一 完善会展基础设施 8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的建立 实现了展览面积 15 万 标准展位 7000 个的国际一流场馆的规划建设目标 同时 将中原博览中心的改扩建工程 纳入计划 完善对各个区县的场馆建设规划的布局 全市要完善会展场馆周边 的配套服务功能 加强交通 通信 酒店 餐饮和娱乐配套服务设施 抓紧规划远期会展基础设施 在进行新会展场馆建设中 必须充分考虑到 城市会展业发展迅速的特点 着眼长远 科学规划 整体布局 功能合理 有 效结合实用性和观赏性 对场馆及周边设施规划用地给予前瞻性的考虑 为城 市会展业发展留足场馆扩张及基础设施配套的发展空间 二 健全会展管理体制 二 健全会展管理体制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行业发展政策 促进会展业和 其所涉及部门的协调发展 对会展经营秩序和会展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政府对 会展业应主要通过法律的 经济的 公共财政的方式来进行宏观调节 郑州市 今后还将建立重点支持展会认证制度 每年认证一次 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 持 政府将打破部门分割 优化行政管理资源 提高行政效率 建立政府会展 服务体系 制定区域会展经济的产业发展政策 营造公平公正的 诚信的 有 法律法规保障的政策 市场和服务环境 加速优化会展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同时 加快郑州市会展行业协会组建工作 规范 引导会展业健康发展 加强对会展活动的监督 避免重复办展现象发生 坚决杜绝骗展等违法现象产 生 倡导全社会共同打击欺诈 打造诚信体系 建立健全长效的监管机制 对 于盗用 假冒 仿制他人企业自主研发的 具有知识产权品牌商品的行为 对 于制假 售假和侵权等的违规操作和不法行为 予以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 加 速建设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形成健康 有序 规范的市场环境 三 加强会展宣传营销 三 加强会展宣传营销 加大郑州会展城市的推介宣传力度 努力提升郑州会展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充分利用电视 广播 报纸 网络等各类传播媒体 围绕郑州会展资源 政 策环境 配套服务 基础设施等的宣传推介 多样化推介名牌会展 特别要强 化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城市地标形象 全方位的把郑州推向全国 推向世界 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郑州会展网 的平台作用 主动出击 持续宣传郑州的会展活动和及时报道重要会展新闻 提供城市办展 服务信息以及餐饮 住宿 旅游等商务信息 办好 郑州会展简报 加强公 众媒体宣传 在公众媒体开辟 会展专栏 等 对每年举办的一些重要会展活 动进行跟踪报道 既要做好动态的 多角度 多层次地宣传报道 又要做好全 面的 整体的宣传和推介 与市委宣传部门和相关部门沟通做好谋划 集中部 分财力 结合郑州城市经济发展进程推介会展业 强化对郑州整体形象的宣传 和推介 9 四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四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引导市会展行业协会发挥的桥梁纽带和自律 调研 服务 沟通作用 指 导郑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服务规范 诚信自律办法等制度 组织合作 交流 开展会展从业人员培训 进一步规范会展市场 促进会展行业发展 五 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五 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政府扶持 市场化运作 充分发挥 看得见 与 看不见 两只手的作用 实践证明 政府的作用在会展业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 会展业在郑州市是一项 新兴产业 在现阶段更需要政府给以强有力的扶持 要在财税上予以支持 这 是会展业能够迅速发展的关键 六 强化人才教育培养 六 强化人才教育培养 对会展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第一是要充分利用各高等院校的人 才培养优势 积极扶持高等院校的会展 旅游 策划 营销 广告等专业的建 设和发展 重点支持集会展研究 教育 培训 交流于一体的专业培养会展人 才的大专院校 对目前郑州开设 会展经济与管理 本科专业以及专业方向的 多所大专院校 要采取切实措施进行师资教材资金等扶持 支持会展实习基地 和实验室的建设 鼓励 开放式办学 和 合作办学 保证院校会展人才教 育和培养不脱离实际 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国际化的会展专业高 中级人才 加 速会展及相关行业人才的储备和使用 为我市会展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 人才保障 第二条途径是建立健全我市的会展职业人才培训机制 组织经常性会展职 业培训 开展会展人才引进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是通过鼓励会展企业通过委 托高校培养 中介机构培训和送国 境 外参加短期培训等方式 提高专业技 术与管理人员的技能与职业素质 将会展人才建设纳入会展企业资质与专业水 平考核的范围 不断壮大会展职业人才队伍 尽快建立会展行业职业经理人的 评价体系 支持从国内外公开招聘有专业办展经验 有较强组织策划能力的经 理人才 加快健全会展人才合理使用机制 七 实施会展品牌战略 七 实施会展品牌战略 1 借助外力 内引外联 积极引进全国巡回展 郑州要继续积极引进全国巡回展 政府要积极引进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者有 发展潜力的巡回展 应作为加快郑州展览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 引进的原则 应考虑郑州产业特点 项目应具有高水平和国际性 以利于郑州会展名城的打 造 引进的重点应分布在汽车 食品 纺织服装 体育和旅游用品等消费类展 会 符合郑州产业发展方向的农产品 农业机械交通设备 生物制药 电子信 息 物流和等行业 为了选准适合在郑州举办的全国巡回展项目 必须对全国 巡回展特点 发展趋势和优劣势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筛选 10 2 立足自身 扎根郑州 大力培植本土品牌展会 立足郑州 面向中部 走向全国 积极发展品牌展会 充分利用来展和外 展两个市场 使自办展与两种资源相互融合 孕育一批具有专业水准和国际影 响力的品牌展览会 力争每年培育出 1 2 个市场前景好 高质量 高效益的品 牌展会 在宣传推介 市场准入 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优惠 争取到 2015 年培 育形成 8 10 个有规模 有影响 专业化的品牌展览 树立品牌意识 切实实施 会展品牌战略 着力培养自有展会品牌 加快全市会展项目等级认定制度的建 立 按照品牌展会的等级标准制定展会升级规划 逐渐形成一批专业化展览和 品牌展会 到 2020 年形成我市的会展品牌项目体系 要充分发挥 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 的杠杆作用 巩固已有品牌展会 对 已举办多届的 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暨消费品博览会 中国 郑州 汽车配 件交易会 中国郑州印刷包装产品博览会 河南家禽交易会 等一批重点 展会 要不断提升组办机构市场能力 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 丰富内涵 提升人气 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对 郑交会 等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市场 化运作力度 努力打造成精品展会 加大对 中国 郑州 汽车配件交易会 等富有潜力的专业性展会扶持力度 要重视各区县的会展活动举办 培育包括节庆 赛事 演出等多种形式特 色鲜明的品牌展会项目 凭借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 利用少林寺在全球武术界 的影响力举办国际性武术大赛 丰富 中国新郑炎黄文化旅游节拜祖大典 举办全球炎黄文化论坛 八 拓展会展业的国内外合作 八 拓展会展业的国内外合作 以建设国际化的会展城市为目标 必须建立城市会展业的开放体制和运行 机制 加强中部城市群 会展一体化 建设 与湖北 湖南 河南 安徽 江 西 山西各省市之间 本着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的 原则 组成城市会展发展联盟 挖掘产业优势 开发创新会展项目 扩大会展 规模 加强同武汉 长沙 南昌 合肥 太原等中部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发挥 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 增强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 在资源共享的基础 上 共同联手打造会展品牌 扩大会展规模和国际 国内的影响力 积极与发达国家和国内主要会展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坚持每年走访兄弟会 展城市 不断地向其他城市取经 积极参与国内外的会展行业活动 比如商务 部 中国会展经济论坛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的 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 坛 以及中国展览馆协会的 展中展 等 努力争取全国会展行业各类奖项 同时 要借鉴国际经验 加快会展业的国际化步伐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 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 积极开展与欧美 亚洲 港澳台的合作 争取 这些地区和国外著名的展览公司来我市开展会展业务 并且要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堂评价体系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构建
- 《上图书馆》课件
- 武汉市物业服务合同(标准版)
- 留疆工作申请报告(3篇)
- 房屋物理分割合同(标准版)
- 丽声瑞格课件
- 乡镇食药安全培训信息课件
-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规划与场景应用洞察
- 2025年浙江省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参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妇幼考试及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矿山机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乡镇文旅部门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必-备知识点与模拟题集
- 2025年法学硕士专业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 26488-2025镁合金压铸安全生产规范
- 森林消防队森林火灾扑救知识培训考试题库题库(附含答案)
- 焦虑症的课件
-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 2025年西藏自治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新闻类)押题卷
- VOCs治理设备培训
- 2025年招聘面试技巧指南面试官角度下的面试题预测与应对策略
- 答案时代:AI顾问式电商崛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