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专题2.2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课件 人民版选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专题2.2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课件 人民版选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专题2.2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课件 人民版选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专题2.2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课件 人民版选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专题2.2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课件 人民版选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二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1 简述国际联盟的主要活动 评价其历史地位 2 知道 非战公约 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历史作用 一 欧洲安全与 洛迦诺公约 1 欧洲安全问题 1 法国积极寻求安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法国出于自己安全考虑 积极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热心支持 集团 还分别与波 捷 罗 南等国缔结了条约 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抬头 新任外长积极主张通过协商改善法德关系 解决法国安全问题 小协约国 白里安 2 德国力争同法国实现和解 德国自战败特别是经过 后 在外交上采取主动 力争在各国的保证下同法国实现和解 3 英国主张促成法德和解 从长远看 英国担心重新西侵 同时 它反对在欧洲大陆称王称霸 主张促成法德之间的和解 鲁尔危机 德国 法国 2 洛迦诺公约 1 签订 年10月 德 比 英 法等7国在洛迦诺召开会议 签订了和六个附件 总称为 洛迦诺公约 此外 在这次会议上 德国分别同波兰 草签了仲裁条约 2 内容 德比之间和之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 凡尔赛和约 关于莱茵的规定应得到遵守 和德比互不侵犯 和平解决争端 德国和法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发动侵略 越过边界或在 集结军队时 其他缔约国应立即援助被侵犯的一方 1925 最后议定书 捷克斯洛伐克 德法 非军事区 德法 非军事区 3 影响 改善了德国同以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 有助于稳定 局势 德国是公约的主要受益者 它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洛迦诺公约 只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 法国 欧洲 二 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1 裁军问题 1 背景 洛迦诺会议以后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日益加剧 为掩盖军备竞赛 纷纷打出裁军旗号 2 形式 裁军主要分裁军和多边裁军两种形式 市场 国际联盟 3 多边裁军 法国 保持自己的优势 加强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英国 力图限制的陆军力量 采取的政策 鼓励德国重新武装 美国 对控制的国际联盟采取抵制态度 加速复活的经济军事力量 以削弱英国和法国的实力 力图加强它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陆军 法国 扶德抑法 英法 德国 海军 陆军 德国 坚决要求裁军 打着权力平等的幌子 要求重振军备 意大利 为了抵消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 采取与德英接近的做法 日本 觊觎的霸权 为把英美排挤出去 迫切需要加强自己的实力 战胜国 法国 远东 海军 4 国际联盟裁军 1920年 国联就组织过一个的裁军临时委员会 1925年12月 成立由各国官方代表组成的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 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非政府间 行政院 2 军备竞赛 1 扩建海军舰艇 背景 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只规定了对主力舰和 的吨位限制 表现 各国竞相发展巡洋舰 潜水艇等辅助舰只 或致力于改进技术 竞争激烈 航空母舰 驱逐舰 2 裁减海军军备的会议 召开 1927年6月20日 美国倡议 于召开 代表 英 日三国 法 意两国拒绝参加 内容 美日主张将华盛顿会议对于主力舰和的限制比例推广到一切其他舰种 以达到在海军军备方面与英国完全平等 英国坚决反对 结果 会议最后不欢而散 一项协议也未达成 3 评价 帝国主义只是利用人们要求的善良愿望 打出的旗号 制造缓和的假象 实际上却是在欺骗世界舆论和人们 肆无忌惮地进行着的活动 日内瓦 美 航空母舰 和平 裁军 扩军备战 三 非战公约 1 背景 之后 法国国际地位下降 法国政府决定重新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 2 签订过程 1 1927年4月 法国外长致函美国人民 建议两国决不把战争作为政治手段 2 1927年6月 白里安向美国国务卿提出建议 两国庄严宣布谴责和摒弃 不以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两国之间的一切争端 洛迦诺会议 白里安 凯洛格 战争 战争 和平解决 3 1927年年底 美国照会法国 建议将美法双边条约改为 4 1928年8月27日 十五国在签署 非战公约 即 白里安 凯洛格公约 多边条约 巴黎 3 主要内容 1 各缔约国 斥责用来解决国际纠纷 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 废弃用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2 缔约国之间的 一切争端或冲突 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 只能用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3 关于批准的手续问题 公约并无的具体措施和 的具体义务 战争 战争 和平 制裁侵略 承担裁军 4 评价 1 非战公约 的签订是外交的一大胜利 2 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 这就为它们不履行此条约做了准备 3 非战公约 既有虚伪性和欺骗性的一面 又包含有以 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一国际法准则的积极方面 对蓄意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美国 保留条件 和平 法西斯 1 进步性 1 非战公约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 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2 非战公约 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是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要求与和平主义运动的最高成就 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 摒弃武力的思想 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对 非战公约 的评价 3 它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了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 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它曾在20世纪30年代被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政府用来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庭对德国 日本两国的主要法西斯战犯进行审判提供了法律依据 2 局限性 非战公约 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的一面 它没有从性质上划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限 这实际否定了正义战争的合法性 而且各大国在签署条约时都提出了 保留条件 从而使公约实际上失去了效力 而对于蓄意谋划战争的侵略者来说 公约也只是一纸空文 特别提醒 该要点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阐述了对 非战公约 的评价 把握该要点一方面能培养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认识 典例 非战公约 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是因为 a 非战公约 根本对列强毫无约束b 列强各自 保留条件 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伏笔c 非战公约 不尊重和平d 非战公约 没有提出 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 解析 非战公约 之所以对侵略者没有约束力 是因为列强各自的 保留条件 为列强随时调整其对外政策或以后发动战争 参与战争提供了借口 答案 b 观察下列图片 探究问题 1 192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由德国外长施特雷泽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 他们是因为上述三幅图片中哪一幅反映的事件而获奖的 2 应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 和平事业 3 试举三幅图片的共同特点 探究思路 第 1 问 应从时间上判断 第 2 问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从正反两方面评价 洛迦诺公约 的影响 第 3 问 在了解三幅图各自特征的基础上找出其共同点即可 探究结论 1 图二反映的事件 即 洛迦诺公约 的签订 2 洛迦诺公约 的签订 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 改善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