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思想差异研究论文.doc_第1页
中外教育思想差异研究论文.doc_第2页
中外教育思想差异研究论文.doc_第3页
中外教育思想差异研究论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教育思想差异研究论文 摘要:校训是学校治校精神和宗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具有规范性、指导性、稳定性体现一所大学所追求的教育和治学的价值观本文通过中西大学校训的考察以此来探求中外教育思想的差异 关键词:大学;校训;差异 一、大学校训的内涵 校训一般定义为:“学校制定的全体师生需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从解释中可看出校训具有规范性、指导性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师生的行为与道德使之符合学校所追求的教育理念及价值取向学校精神和文化的灵魂是校训因此中外大学都十分重视校训的制定与诠释不同学校的校训各有不同反映的不仅是一国的历史、语言、文化特征的差异更体现的是不同学校的教育文化理念及精神的追求 二、中西校训思想内容的比较 (一)中国校训的思想内容 中国大学的发展是近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向西方学习的产物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也随之传入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德思想、教育理念等思想和社会现实制约的影响导入我国的西方教育思想在中西文化交流、现代与传统的思想碰撞中得到不断的调适与发展从而形成了我国大学独有的充满自身特色的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和宗旨这在校训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1.引经注典承续传统 各类大学不约而合地引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著作和耳闻则诵的名言警句有湖南大学、天津大学的“实事求是”源自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语1;南京师范大学的“笃实敏行”出自论语子张;香港大学校训“明德格物”出自于礼记大学这些都反映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深刻影响着大学教育和治学精神的培养表明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伟大生命力2 2.顺应时代紧随潮流 通过深入分析和考察各类大学校训拟定的历史发展及校领导对其内涵的解释可以发现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在一方面坚持继承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将其发展使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浙江大学将“求是”作为校训并将其在学校的发展中得以充分发扬与倡导1897年创办的求是学院为浙江大学的前身1901年更名为浙江求是大学堂1928年正式定名为浙江大学31938年11月当时的校长竺可桢提出并决定将“求是”定为浙江大学校训并在此后的多次会议和演讲中对“求是”进行深刻阐释并于1941年的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演讲中就“求是”的内涵解释为牺牲精神、科学精神、革命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对此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竺可桢校长赋予“求是”的时代气息即要求大学教育要紧靠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追求科学真知服务社会4 3.中西合璧相辅相成 在中国教会大学的校训中尤为显现了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与西方大学理念的融合圣约翰大学的校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源自论语的一语其英语校训“光和真理”则是来自西方传统格言这两则格言的结合反映出中西教育价值取向的合璧这是一种在结合古典儒家的精神气质的基础上又符合基督教的教义的体现表明了中国教会学校的特殊性质5 (二)西方校训的思想内容 一方面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宗教文化尤其受基督教的影响深刻大学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另一方面西方大学强烈倡导“独立”、“自主”、“自由”等教育理念这些都在西方大学校训中得到生动的体现如牛津大学校训是“上帝乃知识之神”、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斯坦福大学以“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为校训、哈佛大学的校训为“让真理与你为友”、普林斯顿大学以“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世界”定为校训6将校训进行解读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西方校训多为简练语言寓意深刻丰富蕴涵各类大学的价值观如求知、求真和捍卫学术自由与独立等同时紧随时代的步伐将服务社会和国家的理念在校训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三、比较 众所周知当代中国的大学仍然受传统思想“大学之道”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从大学校训中可以一目了然同时也反映在了当代大学教育凸显出来的问题上目前的高校教育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延续着以死记硬背为主、重分数和理论轻实际教育方法和思想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常见另外受本文主义思想影响校园里缺乏科学、严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而在西方国家如哈佛大学在进现代100多年的发展中尤其重视借鉴和学习高等教育强国的优秀的先进的教育经验开拓创新开创了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的新时代其成功之道在于掌握并发扬了学术“独立”、学术“自由”、学术“自主”等教育精神俗话说的好:“借他山之石可攻玉”我国大学要想挤进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必须要向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的大学学习它们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大学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自身特点进行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升我国大学的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虽然中西大学的校训在思想内容方面受各自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社会的影响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它们都的体现出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