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虚开专用发票如何定性_第1页
接受虚开专用发票如何定性_第2页
接受虚开专用发票如何定性_第3页
接受虚开专用发票如何定性_第4页
接受虚开专用发票如何定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接受虚开专用发票如何定性 基本案情 :某酒业辅助材料厂系一私营企业,独立核算,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啤酒铝箔纸、瓶 刷、胶套等辅助包装材料的生产销售。 2002 年 10 月份,县国税局接到协查函,要求对受票单位酒业辅助材料 厂与发函地经济开发有限公司货物购销情况及货款结算情况进行协查。县稽查局立即组织专门人员对该企业 专用发票取得情况及货物购销情况进行核查。检查人员调阅了该厂 2001 年度的专用发票抵扣联及会计凭证、 帐薄,结果在 2001 年 11 月份现付 2 号凭证上发现了需协查的票号为 NO.00116546 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帐务处理 为:借:原材料 原料及辅助材料 239743.59 元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9256.41 元 贷:现金 339000.00 元 所购货物为粘合剂和专用上光油,销货单位为发函地永龙经济开发有限公司,且后附原材料入库单及付款凭 据,该笔进项税款已申报抵扣了进项税。单从企业帐务处理上看不出任何疑点,且经调查这笔货物交易行为 是真实的。经调查,这张专用发票是从一自称是永龙经济开发有限公司业务员的许 先生那里得到的,此人前 来推销产品,经试用质量合格,达成协议后,购货行为成立,并以现金方式支付了大部分货款。目前已证实 开票方永龙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由此,检查人员认定该厂利用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 票抵扣了进项税款。但该厂一再解释事前并不知道对方为虚开单位,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该厂事前知道情况。 县稽查局通过对该案的审理,认为酒业辅助材料厂不属于故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该厂利用虚开 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抵扣税款少缴增值税的违法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国税发( 2001) 187 文 件规定, 报经县局批准,稽查局决定以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为由,向企业下达税务处理决定 书,追缴增值税 49256.41 元。帐务调整如下: 借:原材料 49256.41 元 贷:应交税金 增值税检查调整 49256.41 元 焦点问题 :本案焦点为如何正确区分 “善意取得 ”与 “恶意取得 ”? 法理分析 :在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发票案件纳税人事先并不知道自己所取得的增值 税专用发票为虚开,且没有证据表明购货方知道销售方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以非法手段获得的,对此类 问题应如何定性呢?国税发( 2000) 187 号文件明确规定: “购货方与销售方存在真实的交易,销售方使用 的是其所在省的专用发票,专用发票注明的销售方名称、印章、货物数量、金额及税额等全部内容与实际相 符,且没有证据表明购货方知道销售方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以非法手段获得的,对购货方不以偷税论 处,但应按有关规定不予抵扣进项税款,购货方已经抵扣的进项税款,应依法追缴 ”。 在本案中,该企业事先并不知道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虚开,凭发票是微机票且认证相符就申报抵扣了 进项税,殊不知经协查系统认定所取得 的专用发票属虚开,使企业蒙受了经济损失,令企业防不胜防。这就 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应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鉴别能力,同时,应注意搜集各方面的信息,提高警惕性。也 要求税务人员能正确区分 “善意取得 ”与 “恶意取得 ”。 如何才能正确区分 “善意取得 ”与 “恶意取得 ”呢?首先,二者行为构成不同。善意是指有生产货物销售行 为,接受了与发生的销售额一致的虚开的专用发票,主观上不知道;恶意是指没有货物销售行为,或虽有交 易但专用发票从第三方取得或从销货地以外取得虚开的专用发票,向税务机关申报抵扣税款,主观上事先知 道 而且希望或放任这种行为发生。其次,二者定性及法律责任不同。善意取得不定性偷税,不予罚款;如果 购货方能够重新从销售方取得合法有效的专用发票,根据国税发( 2000) 187 号文件规定,仍能抵扣税款。 恶意取得的专用发票应定性为偷税,并处以 0.5 倍 5 倍的罚款。 如何才能准确认定 “善意取得 ”和 “恶意取得 ”呢?我们认为无交易行为的,一律认定为恶意;有交易行为 的,从销售方取得第三方开具的专用发票,或从销售地以外的地区取得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一律认定为偷 税。对于有交易行为的,且是从销售方取得虚开的专用发票 抵扣税款的,应进行分析和区别:一是要询问当 事人,收集当事人陈述言词,分析认定,由于 “是否知情 ”涉及主观因素,因此办案时一定要询问当事人, 让当事人如实陈述取得虚开专用发票的全过程。如果纳税人的陈述表明,其事先知道取得的专用发票是虚开 的,则属知情,其陈述笔录将作为直接证据,认定为恶意;如果纳税人陈述表明其事先并不知道,则需进一 步调查;二是从源头上调查,询问虚开方当事人,看其陈述是否和受票方当事人陈述一致;三是要对证人调 查,从外部取证。 善意还是恶意:如何对取得虚开增值税发票定性 税务部门在查处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中,有“善意取得 ”和 “恶意取得 ”两种不同的定 性。相应地,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税务处理结果:税务部门认定纳税人属于善意取得的,对其不以偷税或者骗 取出口退税论处,但纳税人已经抵扣的税金或者取得的出口退税必须依法追缴。税务部门认定纳税人属于故 意取得的,必须依法追缴纳税人已经抵扣的税金或者取得的出口退税,同时对纳税人按照偷税或骗取出口退 税予以处理。 但如何来定性善意和恶意,税务部门一直感觉操作难度很大。一方 面,由于目前企业间的购销业务、资金结 算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发票开票方推销货物并送货上门、受票方现金结算、银行汇票背书等等,这些交易和 结算的形式给税务部门认定纳税人是善意或恶意取得虚开发票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有的纳税人实施了恶 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通过做假账、做伪证、发票开票方与接受方串通一气等形式加以掩盖,税 务部门难取证,给定性带来难度。再有,部分税务干部业务水平不高,片面强调有货物购进就行,检查流于 形式,停留在翻翻账、对对数据浅层次上,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其实,甄别纳 税人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取得虚开发票还是有路径可循的,关键是要在调查取证中突破就账查 账的传统做法,通过认真分析 “票、货、款 ”运行的全过程,准确分清纳税人的善意和恶意行为。一般情况 下,税务干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取证进行认定。 第一,从纳税人是否有货物交易行为上认定。对纳税人取得的已证实是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首要环节是 核实纳税人是否真正发生购销业务。具体可以通过对纳税人的有关财务凭证、购销合同、货物运输方式、仓 库验收记录、货物存放保管、发出领用等单证核实,也可询问相关证人。若证实纳税人取得 的虚开增值税专 用发票并没有货物交易,可认定纳税人是恶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若证实纳税人确有货物购进,则要进一 步调查取证,但不能仅以取得虚开发票受票方的有关记录和利益相关人员的证词作为证据。为防止受票方做 假账、做伪证逃避税务机关检查,税务干部还应进一步向开票方或供货方调查取证,了解其发货品种、数量 是否与发票上的内容相符,以佐证受票方货物交易的真实性。 第二,从纳税人购货和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内容是否一致上认定。税法明确规定,纳税人接受的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方与供货企业不一致、 供货企业开出的非供货企业所在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纳税人 明知供货企业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非法手段获得的,无论纳税人(购货方)与销售方是否进行了实际的 交易,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注明的数量、金额与实际交易是否相符,此时税务部门都可以认定纳税人是恶意取 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供货企业和发票的开票方一致,则要结合纳税人是否有货物交易进一步调查取证。 第三,从资金结算情况上认定。纳税人之间发生货物交易货款结算方式一般有两种,即通过银行结算和现金 结算。对于通过银行结算的,如纳税人接受已证实为虚开的增值税专用 发票不是直接与发票开票方结算,或 通过检查发现纳税人账册上的原始资料如银行结算支票内容和发票内容一致,但到银行查实后发现银行结算 支票内容和发票票内容不一致,税务部门就可以认定纳税人是恶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纳税人确有货 物购进,且内容一致,是开票方私自通过银行背书转让给第三方的,这种情况下尽管货款结算和开票方不一 致,但责任并不在纳税人,此时税务部门可以认定纳税人是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第四,从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源上认定。一般来说,如果有证据证明纳税人是向非一般纳税 人企业购进货物或者通过非正当途径取得货物(如走私)却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说明纳税人主观上具 有偷税意识并作出了具体的偷税行为。税务部门在掌握证据的情况下可以认定纳税人是恶意取得虚开的增值 税专用发票。还有一种情况,一些纳税人是通过支付开票费的方式从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获得的增值税专用 发票的。在这种情况下,税务部门完全可以认定纳税人是恶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总之,对纳税人取得的已证实是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务部门要从多方面、多环节上采用 “层层剥笋 ” 的方法,抓住当事人陈述中的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