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所有才开始准备GMAT的人.doc_第1页
给所有才开始准备GMAT的人.doc_第2页
给所有才开始准备GMAT的人.doc_第3页
给所有才开始准备GMAT的人.doc_第4页
给所有才开始准备GMAT的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由solsos2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GMAT 考试简介 GMAT 是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s Test 的缩写,即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包括三部分:数学 (Quantitative),语文(Verbal) 和作文(AWA Analytical Writing Assessment). GMAT 作文(键盘录入) 作文(键盘录入) 问题分析(Analysis of Issue) 1 题 30 分钟 推理分析(Analysis of Argument)1 题 30 分钟 (休息 5 分钟) GMAT 数学 37 道题 75 分钟 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 24 题 数据充分性(Data Sufficiency) 13 题 (休息 5 分钟) GMAT 语文 41 道题 75 分钟 阅读理解 14 题 (reading comprehension) 句子改错 16 题 (sentence correction ) 逻辑推理 11 题 GMAT 测试的是哪方面的技能 测试的是哪方面的技能? GMAT 主要测试以下 4 种技能 主要测试以下 种技能: 1. 耐性与精神集中 2. 语法/数学/推理/立论的基本知识 3. 猜测,把握时间和在一定压力下作决定的能力 4. 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于耐性,你必须盯着电脑屏幕近 4 个小时。身体和脑力是你考好 GMAT 的前提。所以,平时你应该多多训练自己 的耐心,最好的办法是作整套的历年真题(包括数学-虽然数学很简单) ,越多越好。 至于第 2 个技能, 本书可以帮你。 在本书的以后几章, 你分别可以看到语法, 数学, 推理等的基本知识和考试技巧。 第 3 个技能测试的你的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把握时间在 GMAT 机考中尤其重要。由于机考不能“回头”的特点, 如何将准确度和速度结合是你高分的关键。在以下的经验统计中,我们总结每部分每道题所花的时间。 最后,为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了一整套教程,对你提高推理能力,数学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GMAT 与商学院 MBA 考完 GMAT 你会有 4 个成绩: 数学成绩:0-60 语文成绩:0-60 总成绩:200- 800. (也就是商学院常用的成绩) 写作成绩:0-6(作文成绩和 总成绩分开算) 为了增加可比性,ETS 在总成绩之前附加一个百分比。百分比表示你的成绩高于 xx%的 GMAT 以往所有考生.比如, 你的总分是 630, 现在的比例是 80th, 表示 80%的以往所有考生低于这个分数(你属于 top 20%那部分). 200-800 的百分比: 99th percentile 750 95th percentile 710 85th percentile 650 70th percentile 600 剧烈的竞争 6 位数的起薪(美元)激发了 MBA 教育市场,更提高了 GMAT 的分数。在 90 年代初,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入学平均 分是 610,可如今已经是 675 了。考一个高分极其重要,因为每年的申请者数量都在剧增。具有竞争力的分数虽然 不能担保你的申请,但低的成绩几乎排除了你的申请。有效的对比数据是商学院每年招生的平均分,你的成绩不能 低于该商学院的平均分太多。近两年来,690 是 top 10 商学院的平均分。不过,690 分只是表面上的数据,具体还 要看申请者其它方面的因素(差异化,不平凡的成就等等) 。如果你的其它方面平平的话,那么你的高分就显得更 加重要,对于 top 10, 也许 720 分(99th)才更有把握。 好消息 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公司对职员知识的渴求重新激起了 MBA 就业市场的“牛市” ,所以几年前很不起眼的 Fordham 商 学院的毕业生也归为高薪阶层。即使你没能进 Wharton 商学院,你也不用自卑,因为 MBA 就业的“牛市”足以使 处于二流甚至三流的商学院毕业生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事实上,有些商学院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差。 GMAT 机考 机考-GMAT CAT 自 1998 年 1 月, 国内 GMAT 已采用机考方式。 不像以前笔考时每一位考生都有一套同样的题 (包含易中难三种题) , 机考将根据你的表现出题。 第一题的难度适中,为 2 或者 3(共有 1,2,3,4,5 五种难度) ,如果你第一题答对, 1 / 44 第二题的难度就增加,直到 5。如果第一题答错,第二题就变得容易,直到 1。难度处于 5 的题分数最高,而 1 则 最低。所以前十题十分重要,它们几乎决定了你的分数段。ETS 大概每年换一次题库,由于每个题库题量相当大, 所以即使考过几次也几乎不可能碰到重考题。 难题-高分 难题 高分 机考的特点就是难题高分.假如,有一位考生做 20 道容易题,错了一半(10 题) ,而另一位考生也做 20 道题,但是 难题,结果是后面那位考生的分数远远高于前面的那位考生。你的目标应该是尽量做对高难度的题,因为那样能带 给你异常的高分。 前 10 题最重要 在 GMAT 机考中,做对前面的题比做对后面的题重要得多。计算机有点“心急” ,往往就凭前 10 题就给考生定性, 也就是说前 10 题的答题结果已经决定了考生的分数段。后面答题的对错只是让你的分数成为该分数段的高分还是 低分罢了。所以,一定多花些时间将前面的 10 题做好。 掌握 GMAT 机考速度 机考意味着什么?引用 ETS 的话来说Time management is key. 把握机考速度能使你的考试成绩增加 100 分,这句 话毫不为过,因为机考和以往的笔考有很大的差别: ? 双倍惩罚- 当时间到了而你没做完题时,ETS 要对剩下没做完的题双倍扣分。也就是说,那些没做完的题对你 分数的影响比你答错题都糟糕。所以,机考时一定要掌握好速度,如果确实做不完就随便选一个,千万不要空着。 ? 不能回头检查- 所有得答案都是最终的。 即使你提前 20 分钟完成了第一部分, 也不意味着你的第二部分多 了 20 分钟。所以应当充分利用每一部分的时间,虽然第一部分数学对中国的学生都很简单,但我还是建议你 充分利用这个 75 分钟,争取数学满分。 ? 不能“跳题”- 当你碰到一个难题时,你也必须硬着头皮做下去,因为下一题是根据你这题回答的对错从 题库中抽取的, 所以不回答这一题, 下一题时出不来的。 即使用猜的, 你也要做, 不要在某一题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 做题越来越快- 由于题的重要性越来越低,你答题时应该越来越快,也就是说你应该在前面的题中多花时 间,而在后面的题中相对用较少的时间 GMAT 机考策略 猜 学会猜,就像把握速度一样,在 GMAT 机考中比在你参加过的其他考试要重要的多。因为: 1. 你不能“跳题” 。假 如你对某一题没把握,你只能用猜。因为你不能先做后面的题,再回头做这一题。因为所有的答案都是“最终的” , 你必须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大部分的考生在难题中浪费了近 1/3 的时间。如果你用了若干分钟后还不能确 定是哪个答案的话,就应该学会猜。 2. 在考试快结束时,也就是时间快到了时,你必须警惕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回 答每一答题即使用猜否则你会被双倍惩罚。 排除法 猜的最好途径是排除法. 如果你能排除一两个你确认错的选项,那么你猜对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根据概率论, 如果你排除了两个选项,你猜对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65% (如果从 5 个选项中排除一个选项,正确率就能提高 20%, 如果从剩下的 3 个选项中再排除 1 个,那么猜对的可能性又提高了 33%). 看看我们到底这么用排除法: 1. 排除你认为错误的选项。即使你不知道正确的答案是哪一个,你也经常知道哪个是错误的。比如,在数据充分性 中,只要你能确认其中的一个 statement 正确的话,那么你就能排除两个选项。 2. 排除那些很可疑的选项。比如,在句子改错题中如果其中有一个选项更别的四个选项差别很大,那么你最好排除 这个选项。再如,数学部分中如果有一个选项是负数,而别的选项都是正数的话,那么也应排除这个选项。当然, 前题是你时间不够或者你不会做。 3. 缩小了“包围圈”以后,你就可以从剩下的选项中挑一个了。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但根据经验统计,选项 A 和 C 比其他的选项(B, D 和 E)更有可能是正确的选项。 画个草图 假如笔考时你有做记号的习惯,那么机考时你应该考虑使用草稿纸。草稿纸不仅能帮你做数学计算,在 verbal 部分 它同样能帮你。在经过一个小时的作文考试再加上一个多小时的数学后,你可能很难记住自己已经排除的选项,这 时你往往会浪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重读已经排除的选项,所以我们建议你在考前如下图的草稿纸,考试时,在已经 排除的选项后打个 X. 草稿纸的重要性 考试中心没有规定你只能用几张草稿纸,所以你最好多要几张(12 张) 。当然,草稿纸是由考试中心提供,你不能 指望顺便带一个计算器. 如果你确实需要草稿,你在平时就应该训练一下自己,如何能将屏幕上的东西准切简洁地 表示在草稿纸上,越简洁越好,当然前题是自己能看懂。 机考中的实验题 2 / 44 GMAT 机考中大概有 1/3 的实验题,这些题和与你难度相当的题随机的混在一起。什么是实验题呢?由于出题者在 出题时并不能确定所出的一道或若干道题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难题还是容易题,ETS 必须对相当数量的考生进行 测试,再根据测试的结果来给这些题定难度(分数) 。由于 ETS 经常在更换题库,所以对于大多数的考生来说都会 左右的实验题。 有 1/3 左右的实验题。 这些实验题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你不能渴望每道题的难度都和你的水平相当。也就是说即使你答得很好,后 面也可能出现一道容易题。相反,如果你前面答得不好,后面也可能出现难题。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因为即 使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难题,对于你来说也有可能是容易题,因为你可能恰好对这个题很熟悉。为什么要知道实验 题呢?即使你答题越来越容易,也不应该不相信自己而 CANCEL 了这次原本可以很好的成绩。 (虽然一般说来,感觉 越来越容易不是个好兆头) 。 不要慌 如果机考那天感觉很糟糕,你可以选择取消成绩。你做完题时,计算机屏幕上会显示“cancel”或者“accept” 。假 如你选择 “cancel” 那么这次考试无效-相当于你没有参加这次考试, , 因为有关于你这次考试的所有信息都将取消, 考前你所选择的所有的学校都收不到关于你这次考试的信息,当然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考多少分。但是,一旦你选 择“accept” ,屏幕上马上就会显示你的考试成绩,而 ETS 则将你的成绩寄往你所选择的学校,包括你,两周后也会 收到正式的成绩单连同作文成绩。 不过你不必担心申请来不及, 因为你第二个月就可以重考-这应该是机考的优势。 考试流程全攻略(超详细) 北京考场 GMAT 考试流程全攻略(超详细) 今天(2009 年 7 月 9 号)在北京考的,730,感谢 CD 上一起奋战的兄弟姐妹们经验我就不多费口舌了,大家参 考大牛的经验+适合自己的资料+自己的努力+正常的发挥就一定没问题的哈! 在复习的两个月里,我在 CD 收获了很多。现在考完了,想为它做点什么,就力所能及地写点东西,希望能够对大 家有用!能帮到后来考的兄弟姐妹们就是我最欣慰的事啦看到有很多人在问一些考试的细节,我以前没考也不知 道,今天总算亲身经历了,就写一下今天考试的整个流程。我尽量回忆,写得比较详细,好让后来的兄弟姐妹们心 里有个数,也许有助于减轻考试时的紧张感哈_ 关于地点: 北京的考点在首体南路 6 号,新世纪日航饭店写字楼 11 层 1153 室。坐公交的话到白石桥站(东南西北都可以) , 在动物园和首都体育馆附近。然后就可以看见首都体育馆对面有个腾达大厦,还有个钱柜 KTV,钱柜东边有条路, 往里直走右手边就能看到新世纪日航饭店写字楼。注意:里面有一个新世纪日航饭店,有一个新世纪日航饭店写字 楼,记得要进写字楼,就是高的那个,不要进错饭店耽误时间。 进写字楼后上 11 层, 一出电梯就可以看见 1153 室, 上面没有直接写 GMAT 考点, 挂牌是 Pearson Professional Centres 北京恩西爱思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总之就是这个没错了。 往右拐的走廊里有洗手间, 走廊尽头有水房可以打水, 都挺近也很好找,大家尽管放心 总之,考场环境还是不错的,位置也比较好找。但还是建议大家之前有条件的话去考场踩踩点。这样一来能够熟悉 考场环境、消除紧张感,二来也避免临时找不到考场耽误宝贵的时间。 大家可以参考贴子 原创2006 年北京 GMAT 考点踩点实录,北京考场详尽介绍 虽然是 2006 年的,但地点是没变 的哈。 /dispbbs.asp?boardID=34&ID=149839 关于考试规则: 关于考试规则: 3 / 44 我是上午 9 点的考试,8 点多就到了。老师看了我的护照后,说我到得比较早,让我去水房先休息一会儿,8 点半 准时回来。8 点半,老师给大家发柜子钥匙,让我们把所有东西都锁在柜子里,只留护照和钥匙。还发了一张塑封 的考场规则,都是英文的,懒得看了,一会儿就都还回去了。然后大家就坐等候区,围成半圆听老师讲考场规则。 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提前半小时到,而且到了不要乱跑,听老师讲讲游戏规则还是有助于稳定军心的。 上午考的一共只有 6 个人,看座位最多可容纳 10 个人一起考吧。我还以为至少有 50 个呢,汗不过人少也不用紧 张,就算只有一个人考也不要紧张!人少的好处就是不用排队,各项流程都很快。老师大概讲解了 10 分钟规则, 比较重要的有: 1、关于送分学校。 如果没想好的话可以不填,直接点 next 就可以了。以后如果再想送分的话就要额外交钱了。 2、关于考试纪律。 除了护照和钥匙,以及考场发的笔、草稿本和耳塞,任何东西都不能带入考场。进考场前会检查口袋里有没有装东 西,以及胳膊上有没有写东西。项链、手链、纸巾等都不可以带,否则视为作弊。 一共有两个监考老师,人都很好,有什么问题尽管问。考试时他们不会留在考试的房间,而是会在外面通过摄像头 观察考场内的情况。如果考试时遇到问题(如需休息、换草稿纸、换笔等) ,应举手示意,老师就会进来解答,自 己不要乱动,否则被录下来可能很难说清楚。 感觉考场内摄像头密布,监控着考生的一举一动。如果被怀疑为作弊,监考老师会写个报告什么的,跟录像一起送 到美国那边, 然后接下来就不知道了。 但肯定会有不好的记录, 或者取消成绩, 对申请学校什么的会有不小的影响。 所以大家务必牢记规则,小心谨慎! 3、关于发的东西 六页的塑料本一个,正反两面都能打草稿,足够用了。假如写满了不用自己擦,举手示意老师进来换就是了。 不是特别好用的笔一支,可能是没写习惯。比较容易干,所以做完数学记得盖上,否则做语文时万一想记点什么东 西就会发现没水了。如果写不出来了也可以举手示意老师换。 特别注意: 草稿本只有在做题时才可以用。 如果一进考场就开始往草稿纸上写, 不管你写的是机经还是模板还是 “加 油” “必胜”之类,都是会被视为作弊的,大家一定注意哈。 耳塞两个,橘黄色的防噪音耳塞,很多地方都有买,如果觉得不适应可以先买两个戴一下。建议最好戴上耳塞,因 为写作文大家敲键盘的声音还有休息时进出的声音很容易影响考试,除非你是定力超高的牛人。装耳塞的袋子上有 说明,先把耳塞捏扁,塞入耳朵,然后它会慢慢蓬起来。还是比较管用的,戴上后基本上听不到外界的杂音了,专 心考试吧。 关于 check in 讲完规则后,老师又给我们一点时间锁东西、去洗手间,然后大家就开始陆续 check in 了。首先会看一下你的护照 (最后一页要签名) ,其次让你在电子版上签个名,接下来在一个记录仪上按下掌纹,然后再照张照片,发草稿本 和笔,就万事大吉了,还是挺快的。 在考场入口处按下掌纹,然后老师发给我耳塞,带我进考场。房间不算大,十来台电脑面朝墙放一圈,大家互不干 扰。坐下,老师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考试界面。塞上耳塞,外界的一切仿佛与我隔绝,深呼吸,开始考试了。 考试的界面与 prep 几乎一样,看到那熟悉的蓝色我就不太紧张了。有些细微的不同,比如填学校部分、休息部分、 还有最后的信息调查部分、成绩报告 or 取消部分。别的就没什么区别了,大家就当是一次模考,认真做就一定没 有问题的哈 关于休息 作文和数学之间,以及数学和语文之间各有 10 分钟的休息时间。点击确认进行休息时,电脑上会显示你的信息和 4 / 44 照片,此时举手示意,老师会进来带你出去。出去时还要按一下掌纹,然后就可以休息了。这时可以打开柜子拿水 和吃的, 然后带到外面走廊去吃。 不要接触任何资料以及手机等物品, 有一个摄像头正对着柜子, 大家务必注意了。 如果此时看手机或者翻资料都会被视为作弊,所以建议大家把水和食物从包里拿出来锁到柜子里,手机关机,休息 的时候就不要再打开包包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哦 休息期间,我觉得也就喝点水,上个洗手间,活动活动四肢就足够了。至于要不要吃东西,看个人情况吧,我觉得 不用。因为考试时精神高度集中,血液集中在大脑,因此胃部的消化能力就比较弱,所以我考完都不觉得饿,反而 感觉很没胃口。不过还是根据个人情况吧,只要别吃得忘乎所以超过时间就行。 一定要提前回来,休息五六分钟也就差不多了。再按一下掌纹,然后老师会引你进入教室,帮你输入用户名密码, 重新回到考试界面。 做完题目后 终于做完题目啦!长吁一口气,还有一个信息调查部分要填,不过基本上就是报名 GMAT 时在 MBA.com 上注册时 填的资料,包括你的个人信息,现在所学专业,倾向就读的地区和专业,就读时间等等,而且基本上都按照注册时 的信息选好了,只要大概看看确认一下就行了。 然后会出现一个界面,让你选择 report or cancel 成绩。选择 report 或者 cancel,然后点击 next,激动人心的时刻 就要到来了 成绩赫然显示在屏幕上,congratulations!不过也别一高兴提起笔来就往本子上或者手上记成绩,这也是要被判作弊 的,千万不要功亏一篑了!大概看看就好,不用特意记,出考场后老师会给你打一份非正式成绩单,上面都写得清 清楚楚呢。 点击 end the exam,确认后举手示意,老师会进来带你出考场。不要忘了自己的护照和钥匙,剩下的东西就留给老 师去收拾啦 出去后貌似还要按一下掌纹,然后打开柜子拿自己的东西,把钥匙还给老师,然后拿刚打出来还热乎的成绩单。最 好走出考场,走出摄像头的监控范围,再拿出手机开机给家人朋友报喜吧!在最后一刻要是有什么差错那就冤大了 总之总之,总而言之,考场环境挺好,老师服务和指导都很周到,考试流程也很规范,所以呢,大家进入考场不要 紧张,按照老师的指导来就不会有差错。还有,不要受别人的干扰,自己把握好时间,做题时就不要想别的,要全 身心投入进去哦! 不排除自己考晕了有些细节记不清,因此以上攻略仅供大家参考,一切以考试当日监考老师的指示为准哈。同时希 望考过的童鞋们积极补充,给后面考的同志们做点贡献哈 给所有才开始准备 GMAT,并且目标分数在 750+的 TX , 的 必备基础:CET-6,否则 750 的要求 tough 了一点。 。 第一阶段:强身健体准备期 1)按杨鹏单词法将王玉梅 TOEFL 词汇和 GMAT 红宝书刷完; 2)将陈向东的数学书做完; 3)将白勇的语法书做完(或者说看完) ,对 SC 的知识点作第一遍总结。 5 / 44 第二阶段:内功修炼期 - 将 OG 和补充 OG 全部全面仔细地刷完 1)OG 数学不说了,总之要做完; 2)SC:每道题做完都要看解释,明确考点和选项的排除方法,OG 解释是经典著作(看 5 遍不算多) ;然后完成 SC 第二遍总结,并准备自己的错题本和黄金规则; 3)RC:将所有 OG 的阅读做完,每篇都整理一下逻辑简图,然后参照 OG 的“RC 宪法总纲”整理题型、出题思路 和关键考点; 4)CR:做完 OG 后,仔细阅读 Lawyer 总结,然后自己把各种题型以及相应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准备自己的错题 本和黄金规则。 第三阶段:江湖历练期(进入此阶段前请确保你前两个阶段已经完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否则会被砍得很惨!) ! 1)GWD 24 套题+GWD 数学:全部做完,必须掐时间做,必须连续做完一套题,否则都是白扯; 2)GWD 完成后进入 PREP 模考,一共 2 套题,完全参照考试流程来模拟,必须先写 AWA; 3)把 PREP 题库的其他考题都刷完; 4)看最近三个月的 JJ(主要看数学,主要看当月) 。 后面。就上战场去砍人吧。记住,要记得点“确认要成绩”! 。 。 ! 最后一个备注:整个过程不要超过 6 个月,第三阶段不要超过 45 天,切记! ! 祝大家实现自己的梦想 分享OG11 语法纵向总结大表格 感谢 CDer 语法纵向总结大表格), 掌中的细沙 (分享 分享 考完,按下键盘,760 的分数跳出来,如愿以偿。 时光强大,人海茫茫,我们走过的每一天那微妙的感受,如同掌中的细沙。为了自己,愿意梳理一下这段短暂时 光的体会。 其实对后人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因为那些传说中的 CD 前辈大侠已积累下无比伦比的财富。在金字塔上再垒高一 粒细沙,似乎意义不大。我这样做,也许只是对自己有个交待。 但是,如若可能对人有所启示,是我的荣幸。 我按照下列的顺序写,着重写即使 CD 资料如此丰富的情况下,我遇到的困惑纠结,自己的方法与总结、一些资 料。 一、关键体会 我觉得 GMAT 要考得好,有这样两点:单科技能(掌握 GMAT 要求的能力与知识点)+ Pace 训练。 而决定你是否能达到必要的单科技能水平和 pace 训练程度,是四个变量: 1)你的基础、 2)设定的目标 3)采用的方法 4)投入的时间。 这四个变量相辅相承。就像数学一样,我们只能通过已知的、无法改变的数量,来求解未知的变量。因此,你要做 到的是,了解自己已知的变量,求解未知的变量。例如,如果你只有 X 个月的时间,在无法改变自己英语数学水平 基础的情况下,你只能调整方法、调整目标。而如果你目标远大,一时你的基础又提高不上去,你只能投入更多的 时间、改善自己的方法。 而我最深的体会是,大牛们的方法真的都是有用的,但是他们的方法、投入时间、目标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况探索出来的,所以你会发现,不少大牛说的很不一样。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你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况,找到自己的安排与方法。 6 / 44 二、复习计划 指导思想是,逐门上单科,最后练整体。 不要一下子上, overwhelming, 会 一门相对了解掌握而进入提高、 巩固阶段后, 再开始下一门, 由自己的弱项开始。 一般建议从语法开始, 其次是阅读或逻辑, 最后是作文和数学。 顺序与每门投入的时间, 依据各人情况。 比方说我, 阅读花的时间反而很少,因为我工作时阅读量大,平时一目十行惯了。 整体必练。因为: 1)虽然复习单科花费时间,但是 Pace 最终决定了你发挥的水平。因此在单科训练时,一定要有一部分掐时间的训 练, 单科复习到后期, 当然要严格地掐时间; 计算自己水平时, 也一定是掐时间下的水平。 Again, 时间也不必迷信, 根据自己的情况。方法说,我到了最后的最后,我的语法也没有达到普遍认为 1 分钟一道的水平,而我的阅读普遍 好于 2 分钟一道的水平。人各有所长,没关系的。 2)考 GMAT 是个思想高度集中三四个小时的体力活。你平时可能掐时间做一小时题,出来喝个水啊、上个洗手间 啊、吃个苹果、发个短信、上网看几个网页但考试时是连着四小时。所以最后至少要留 1-2 周,每天完整一遍 计时模考。适应性训练。 3)单科训练时,你连续做语法,满脑袋都是语法,一读句子不由自主地就注意句子结构主谓宾啥的;连续做逻辑, 满脑袋都是逻辑,一读句子不由自主就注意各个元素间的推理关系但考试时,是东一道西一道夹花着来,这也 是要花时间适应的。 4)要训练自己如何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不纠结,放弃题。说的容易,一边关注题目、一边换算所余时间、一边想 着要不要放弃这也是要练的。 不过别担心,单科技巧打下了基础后,整体训练是个熟能生巧的活。 我自己的计划很简单: 第一周热身: 细续 CD 置顶贴子进行 GMAT 扫盲、打印了许多大牛的心得,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计划。 收集备考资料、制订初步计划、报名考试。 开始背单词。 Tip 1:那些大牛们的贴子,我至少看了有 50 篇,哪记得住那么多啊。所以,我先扫一下觉得比较好的 NN 贴,有点 感觉了以后,先只看有关总体复习计划;等到了开始单项时,再一项一项地只看跟那个单项有关的经验,每个单项 起步时,花半天时间看、订具体的单项计划并收集备考资料。 Tip 2: CD 的整理贴都力强完善,因此链接来链接去的,一个贴子链到下一个贴子,会晕。我整理了一个表格。起 步时,看我用红色标出的贴子就够了。红色是我认为最有参考价值的 N 人贴。 /dispbbs.asp?BoardID=34&ID=392958&replyID=&skin=0 第二周语法突破 OG11 很细的一遍(详见后) ,每天整理 30 题左右,最后 1-2 天整体回顾一下。 继续背单词。 7 / 44 第三周语法提升 + 逻辑突破 语法:Prep 笔记一遍,每天 40-60 题左右,计时做、计算正确率、看笔记和分析。 逻辑:OG11 和 OG12 各一遍(重题不做) ,计时做、计算正确率和分析。 继续背单词。 第四周语法巩固 + 逻辑巩固 + 阅读开始 语法:Prep 笔记第二遍,每天 50 题,计时做、计算正确率、看笔记和分析。 (这一遍是我最终 760 的基础。 ) 逻辑:费费 LSAT135 题,每天 18 题,30 分钟一组。 阅读:花半天很仔细地学习了小安阅读法与木木逻辑简图 ,OG11 每天 8-10 篇。 (我的阅读不太具有参考价值,因为我发现自己阅读确实比较强,我一开始就是错误率10%,90%的文章不超时, 约 10%的文章觉得难。但要知道,阅读强和语法训练绝对是相关的,阅读的要义, “宏观”在于文章整体架构思路, “微观”在于长难句的突破。而语法训练就是在教你利用语法读懂句子结构,句意到底在讲什么,大量训练后,你 看长难句自然有进步。 ) 第五周Verbal 收尾整理 + 数学突破 这时,我把 Verbal 此前还没有完成的进度完成; 对各门进行了适当的整理回顾。例如,把一些我自己觉得特别 tricky 的语法点又再简单梳理了一下;把逻辑错题又 回顾了一下;把阅读 OG11 试着按小安第 X 遍给复习了一下。 数学:先做了一遍 OG12(因为买到 12 了,倒没有觉得 11 和 12 有什么区别) 。然后开始做费费难题,后来因为时 间来不及,没做完。对于 50 就够了的人来说,直接做 JJ 吧。 第六周每天一套模考练 pace + 作文突破 + 数学 JJ Prep 只有两套,第一套 Prep,然后每天一套 GWD、认真分析,最后一套 Prep 留到考前。 作文:花半天 Argument 入门,练了几篇;再花半天 Issue 入门,练了几篇。 花了两个半天看完了所有 Issue 的题目,在脑袋里过了一下可以写几个理由。 (其实看 JJ 和黄金 80 大概就足够了, 没听说谁写了题外的。当时不是怕万一吗?_) 开始做数学 JJ,每天 40-80 题。 第七周继续完整模考(带作文)+ JJ 继续每天一套 GWD,带作文,仔细分析。 其它时间作机经。争取做 2 遍。我的阅读 JJ 看得极细(下面细说) 。 中间空过两天停考了,花时间把语法 OG 整理与 Prep 错题、逻辑错题飞快地又翻了一遍。 (因为其实这时每天训练的题量比以前下降了,以前单科每天几十题,而每天一套模考只是有十几题。而且这时以 8 / 44 前掌握的思路形成了一种感觉,有时知识点反而模糊了,需要再回顾一下。 ) 考前两天最后一遍 Prep 正式模考。 考前最后一天,又翻看一遍所有 JJ。 三、单科心得 语法 语法尤其重要,因为考试时语法题多,尤其前 10 题,决定了你的分数段;JJ 最难记最少,you are on your own。语 法对中国同学来说普遍难,内容多,复杂多变,有时候简直觉得没有道理可讲。 材料: 1)OG11 + 网上找到的对 OG11 每道题的具体分析,138 题。 2)老 Prep 破解语法笔记,320 题。 3)GWD 约七八套,连模考一块儿做的。 我放弃了大全(因为做了 30 题后,我发现,第一没有时间了,第二没有讲解,第三有些题风格不一定贴进,语法 比较讲究微妙的风格、偏好之类;不如多做几遍有讲解的、风格又接近的 OG 与 Prep。讲解特别重要,这一点 NN 们反复强调了,你可能依据一个语法点判断出正确选项,但一定要通过看讲解,多找出一些错误选项不对的地方, 反复巩固加强判断语法点的能力。 )后来发现,这对我而言,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我也放弃了任何一本语法书,白勇的翻了半天,放弃了。因为我发现有些人愿意先系统掌握一个语法点(例如 “比较”有这样 X 种表达法) ,然后再去实践中运用;但我需要通过例句来体会,那些每个语法点的罗列,我看了 也记不住。所以,我最后是通过纵向总结,在例句中掌握了语法点。 幸运的是,CD 上已有先人资料,把 OG11 的语法点,再用中文点了出来,点得更明白,而且还适当地把相关的语法 点整理了一下(例如这道题考到了这个比较,就把比较的用法又都说了一遍) ;Prep 笔记也是如此。确实是宝典。 方法: 1)首先一周,OG11 一一纵向总结。 我在此强烈推荐自己做的语法纵向总结表格。 此前的纵向总结,都是多年前 OG10 的。表格的语法点“分类”挺差挺差的(仅能参考!,因为这是我语法刚入 !) 门时分的,但大家可以利用这个表格进行自己的总结。 我把 OG11 所有题、所有 OG 讲解都贴进去了,每行一题。 然后每一列依次是: “题目难度” 你做题时觉得难, 就打个*号或*, *, 这样利用自动筛选下拉菜单, 可以只看你打*号的题。 “题号”“题目与选项”“OG 说明”“正确答案”你可以把正确答案清空,做题,把字体放到和实际考试差 、 、 、 不多大,直接在电脑上练。 后面的每一栏,是我分类整理的语法点,我分了十几类,如“比较”“平行”“主谓一致” 、 、 。同样可以利用筛选 功能的下拉菜单,选“Y” ,把这一类的题集中地看一看。 我分类分得不好,但里面的内容,大多是 OG11 官方解释的直接翻译和可靠资源,深蓝色是摘自以前的 NN 分 析和以前 NN 从白勇中摘录出来的,深绿色是 CD 讨论贴中来的,玫瑰红色是我认为的重点难点,鲜红色是我不理 解的地方;有些语法点太长,一个格子放不下,直接链接到后一页。 耐着性子,用整整一周做完这个表格,我语法就入门了。 但是,当我一开始做 Prep 2,错误率依然在 20%甚至以上,我当时快哭了,觉得下了这么多功夫,还但是, 童鞋们,千万别灰心啊,拐点会来的,有的人早,有的人晚。 2)接着,用 Prep 笔记“一日三练” 。 网上有“练派”和“总结派” 。一部分强调 OG 反复多看、多比较、多看;另一部分强调做新题、上量、练速度。 9 / 44 我说一句没啥用的真理兼废话,两者不可偏废。 “总结”是帮助你牢固地掌握一个语法点,而“做题”时帮助你 练习,在规定的时间里、在句子结构故意被搞得复杂的情况下,练习应用语法点。这跟做数学差不多(你明明已经 学会勾股定理了,但有时候画个特复杂的坐标图,你愣没看出来,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那条边来) 。而这种在规定 时间与复杂环境下语法点的应用,是练出来的。 包括要练习速度,比方说你觉得 ABCD 都不对,看完 E 觉得也不太妥,不得不把 ABCD 又回去看一遍,这样时 间就浪费了。但如果你多练练,参考薰衣草的“前三词尾三词” ,发现考哪些语法点,先通过一个有把握的语法点, 迅速排除三个,2 选 1,不就快了吗。 练完再分析、体会、比较、多看几遍。所以一定的题量是必要的,只做 OG 就见识不够;而如何时间不充裕的情 况下铺开了片面追求题量,就造成对这个复杂情况下的应用白白做了,没体会、没记住。 我就认真做 Prep,认真看笔记,没时间像 OG 那样归纳了,但我仔细看笔记,看每个选项错在哪儿,不理解的 查 CD 前人讨论贴。 这样,俺又怀着绝望的心情做了七八天。因为俺只有六七周,别的还没怎么开始呢。 3)Prep 笔记,第二遍 每天 50 题,6 天。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刚刚做过的,不少又忘记了。 这一遍绝对超值,做完这一遍,我加深了印象,做完心里很定,觉得明白了。 4)最后的总结归纳 最后,我发现自己有必要重做一遍纵向总结,但是时间不够了。于是,我只整理了自己尤其易错的,如 in case 的用法、double 的用法、times 几倍的表示法、总结性同位语、what 的用法等,大概十来个吧。把这十来个有关的 题都分别集中在一起看了一下,终于明白了。两个半天。 5) 语法的系统复习到此结束。 后面就开始做 GWD 了, 一般每套错 1-2 个, 3-4 个有疑惑点, 有 略有疑惑的就查 CD。 后来模考的最后两周中,抽了大半天,飞快地重温了 OG(把所有 138 题 40 秒每道做了一遍,其中三分之一略 有纠结地就再看看官方解释) ,也重温了 Prep 笔记,我做的重点记号。 心得:一年多一战 心得:一年多一战 640;42 天二战 770 ; 我是 2006 年 9 月开始念国内的硕士,从那时开始准备 GMAT,忽紧忽松地复习了一年多,2007 年 10 月 31 日 一战 640+5.5,又准备 42 天,2007 年 12 月 12 日二战 770+5.5。现在回想起整个准备过程,真是颇有感慨,不过把 这结果已经看得淡了,还是觉得过程更重要。世界上的事情大都如此吧:当你付出过,也得到了还不错的结果,回 头再看,你总会把过程看得更重一些。 我不是牛人。(如果是牛人还会一战才 640 吗?)我觉得,对大多数非牛人的备考者,比较理想的 GMAT 分数都 应该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750+ = 努力+方法+心态+JJ+运气 (其重要程度是递减的) 如果你是牛人,我想我这篇总结可以不看。如果你不是牛人,尤其是新手,我觉得这篇还是比较值得一看的。好, 言归正传。 1 努力 如果你不是牛人,准备 GMAT 的过程中千万别把自己当人看,一定要敢于让自己过一种猪狗不如的备考生活。CD 上的牛人很多,像小安(牛到可以把 GMAT 阅读的方法烂熟于胸),像 88 天 800 分的大牛 tonyadidas(我对此位 牛人很是敬佩。他虽然巨牛,但说话很实在,对一些资料的见解相当高明),还有经常可见的那些帖子“菜鸟两个 月一战 7*”,等等这都是牛人。千万别幻想你也这么牛。也许你可以变得这么牛,但那必须先经过艰苦的努 力。 所以,我的意见是,如果你不是牛人,那些帖子对于你价值不大:要么根本不要去看,要么坚定地抱着“扬弃”的 观念,只选适合自己的地方看,一看就知道不适合自己以及一下子还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的地方,都千万别看。 10 / 44 我认为我准备的过程还是一直比较努力的。举两方面的例子。CD 上好多人(包括一战时的携隐)都说,自己没怎 么看作文,只是临时背了背模板,看了几篇高频,就去考试;但我不敢托大,不敢小看作文,我在作文上花了不少 时间,计时练习了六十多篇,而且好好总结了两遍。CD 上好多人说,准备 GMAT 不用像 GRE 一样狂背单词,因 为它不专考单词, 而且生词可以首字母提炼可以上下文猜测, 连一位 XDF 的老师都说他认为他老板的那本 GMAT 词汇精选不需要去背,还有当年在 XDF 课上我答出了老师问的一个生僻词,结果老师摇头说,这个词可以不用 去背; 但我不敢托大, 不敢小看单词, 我前后把 GMAT 词汇精选 背了十一遍, 基本保证那三千多词没有不会的。 在这两方面,我花的时间应该是比很多人都多,但我的收获是我起码在这两方面没有一点儿障碍。说这些的意思就 是,GMAT 里的很多东西都会有人直接或间接地告诉你不需要太花时间,但你自己一定要认清是不是如他们所说, 因为每个人的条件都不一样。当你明确认识到你应该在某一方面多花时间的时候,就不要管多少人说这个不重要, 就去努力就好了。 很可能你只身努力的时候,你会很不爽。这是正常的。岂不闻“古来圣贤皆寂寞”,岂不闻“世之奇伟、瑰怪、非 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备考时,当我的室友还在梦乡的时候,我就要起来学 GMAT。那时候也很不爽。但我就想, 我少睡一点,多付出一点,总有收获。纵然不能成比例地提高成绩,至少也能提高我的英语水平。就算到头来申请 无门,要找工作,我也比你们多个优势啊。其实很多时候,比周围的人多付出一些,多辛苦一些,并非坏事,而是 好事。大家应该敢于也乐于多多努力。 对于非牛人,对于非幸运儿,努力就是根本。没有努力什么都是空谈。努力才应该是应对 GMAT,也是应对世间一 切挑战的基础! 如果你考 GMAT 失利, 一定要痛定思痛, 看自己的努力到底够不够。 如果不够, 根本不要来 CD 上发帖子来找同情。 因为找来的同情和安慰一文不值,没有任何用处,起作用的关键还是自己的努力。也就是说,大家应该耻于在 CD 上的非灌水聊天专用的版里发毫无意义的帖子!要想得到帮助,我的建议是,发帖一定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别 人才可能帮助你。 2 方法 方法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好的方法,过多的努力可能会让你走过多的弯路。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把努力放在第一 位。因为我始终认为,对于稍有头脑的人,如果肯努力去准备一样东西,就总会去想想办法看看自己努力得对不对 头,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我们是来考 GMAT 的人,是准备向这个星球上的精英看齐的人才,不是只会低头拉破车 别人指哪是哪的老牛, 肯定都是有头脑的人。 所以我把努力放在第一位。 但方法不得不提, 下面就来说说我的心得。 再声明一次,这是我的看法。绝对不可能对每个人都适用。这个道理很明显,你可以想想,CD 上已经有这么多前 辈介绍了自己的方法, 为什么每个人的都不尽相同甚至相去甚远?所以, 关键还是要在充分认清自己实力的前提下, 有取舍地看。 2.1 单词 我觉得单词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纵然你可以通过首字母提炼、上下文猜测来缓解生词的压力,但这都不如你直接 边读边理解舒服。尤其是新手,要想通过别的方法来逃避生词,肯定会逃得很不爽。任何英语考试,只要你把相应 的单词好好背一下,都可以立即提高一大块儿! 至于背单词的方法,我推荐看一下杨鹏的十七天搞定 GRE 单词,CD 上有下的,短短 18 页的背单词心得。我 认为在方法部分,本书的精髓就是:(1)花时间花力气尽快搞定第一次,然后反复巩固;(2)后来的复习比第一 次的记忆更重要,即使不能完成每天背新单词的任务,也要完成每天复习单词的任务; (3)还有就是一些小技巧, 比如背完一页复习一下,背完六七页再复习一下,背完一个单元再复习一下。很多人看后都可以知道,自己原来背 单词的方法有多么不正确。 还要再说一遍,方法只是方法。背单词最重要的还是努力。杨鹏是牛人,他能十七天搞定 GRE 七八千单词。不是 所有人都有条件和能力做到的。但我们比他差一些,我们多花些时间能做到也很不错啊。GMAT 三千多单词,我共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比杨鹏不知道要慢多少,但是我也坚持下来了,收获也是不小的。背完单词我觉得真的是扫 清了许多障碍,否则我的 GMAT 肯定不能这么高。好了,这是在单词方面的心得,说到这里。 11 / 44 2.2 作文 先谈下作文的大方向?究竟应该如何写作文?把它写成创意十足、语句优美,令人惊叹的文章,还是把它写成那种 中规中矩、条清理晰的准八股文?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少人因此争论。我的见解是,能写出第一种当 然好啦!这样的文章谁不爱?但问题就在于很少人能做到,即使是美国专业作家也恐怕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写出此种 文章。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就是要写出第二种。 记得 XDF 的李虹桥老师说,作文不要想什么创新的观点了!批作文的一个是机器,不会管你创新不创新。另一个 是人,但全球那么多人考 GMAT,他什么新观点没见过?你以为就你的观点新吗?在他那里根本就不是。还说写作 文不怕俗。不管多俗、多小的论据,只要能合理支撑你的观点。就 OK 了。而你故作高深,从哲学,从宗教,从世 界观谈开来, 很容易就没词了, 因为你本身水平也没到那个境界。 所以, 能把你所在小区、 城市中的例子合理运用, 其实也无不可。靠写这些并不大气的例子就拿 6 分、5.5 分的人比比皆是。你高瞻远瞩吧,看你能写出什么。 所以,作文方面,我们的理念就应该是:本本分分地把基本的结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练透练熟,成为一个 训练有素的战士,上了考场,遇到写过的更好,就算都没写过,也能够顺利地换汤不换药地搞定每个作文。 要做到这些,我认为方法就是:(1)看些模板;(2)丢下模板,从 AWA 题频统计(这是 AWA 版的置顶帖子, 别说找不到)中最高频的题目开始,练几篇;(3)拿着模板,回头看这几篇作文,总结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模板, 记熟;(4)再练几篇;(5)再回头看这几篇,再改进模板然后就是重复(4)和(5),直到你把基本的结构、 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练透练熟,并熟练掌握好自己的模板。不管你的模板怎么来的,都要练得相当熟才行。 另外补充一下。(1)AA 中每一个小段的论证方法都要背熟,可以从七宗罪为蓝本,以牛人的一套 Argument-Final edition(好像是 tonyadidas 的,我尽快学会如何上传附件,将来附在文后)为基础练习;(2)AI 中自己习惯举的 几个例子要背熟,尽可能地把这些例子扩展成用长句来表达,至少也可多凑字数。 AI 我最常用的例子有:名人言论或事例。还是那句话,要背熟,尽可能地把这些例子扩展成用长句来表达。几乎可 以搞定 AI 中立论的两个段落, 现讲几个: 还有一种我根据一篇外文文献得来的一种例子, ) 我称之为 “问卷调查” , 我觉得挺有意思,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To illustrate, let us consider the following statistics. According the repor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