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意象和新农村规划设计的思考 以大庄村整治规划为例 李合章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44 摘要 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进行探讨 并对如何创造具有中国乡村景观意象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相关探索 关键词 乡村景观意象 新农村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 982 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10 08 04340 04 作者简介 李合章 1970 男 河南扶沟人 硕士 讲师 从事计算机 辅助设计与建筑景观规划研究 收稿日期 2009 12 18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 我国正步入快速城 市化时期 在城市中社会 经济和空间结构发生迅速变化的 同时乡村也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无论是政府 生产者 居住者还是规划人员都受到经济水平 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 等的制约 新农村建设发展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 出现 了以下一些问题 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 不惜牺牲自身传 统特色与环境 偏重于眼前的短期利益 甚至不惜以毁林 毁 草 开荒为代价 而对所具有的生态功能 文化及美学内涵 考虑很少或根本未予以考虑 有些政府和开发商已有逐 渐树立品牌的概念 逐步认识到乡村景观的重要性 开始打 特色牌 但由于对乡村景观意象概念认识不清 构成要素把 握不够 深层次的乡村意象景观的实地研究欠缺 造成对本 地特色定位不足 导致 千村一面0 千景一色0等雷同现象 从而降低了乡村的自身价值和综合竞争力 规划人员由 于对乡村理解不足 同时又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理论指导 生 搬硬套地沿用城市规划理论的静态处理模式 忽视居民及公 众的乡村景观认知 环境和心理接纳意识 导致乡村面无表 情 整体景观形象特色退化 心理行为迷失 这些低层次开发和规划迅速蔓延 侵占了良田耕地 还 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留下一大堆与乡村自然秀丽 的风格失调的建设 对乡村景观的整体协调性造成了极大的 破坏 使乡村景观功能退化乃至完全丧失 对整体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产生负面影响 正如有些学者认为的 城市像农 村 农村像城市 这是最大的失败 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标不仅是实现小康社会 而是 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更是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 发展农村社会文明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 在全面 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保护乡村景观意象的完整和特 色 挖掘其无形价值 完善乡村风貌 形成完整 高效和多功 能的新时期乡村地域景观 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1 乡村景观意象的含义 乡村景观意象相对于 意象0 城市意象0而言 是很少 提及的概念 目前也几乎没有人给它下定义 只有武汉大学 的熊凯 他相对凯文 林奇 城市意象0的概念 1 提出乡村意 象是 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 共同的心理图像 0 具有 可印象性0和 可识别性0的特点 乡村景观意象可描述为人们对乡村中诸多具体可见的 景观形象特征及乡村中历史的 约定俗成的记忆 意蕴 在人 们脑海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本质特征的乡村景观整体印象 它是人文 地理 景观等能充分反映当地乡村形象的特征在 人们意识中的定位和延伸 2 乡村景观意象的形成不但来 自于当地居民对乡村景观的感知 而且还来自于非当地居民 的感知和认同 当地居民对乡村景观的认识拥有一个很长的 时间过程 他们在当地景观环境中出生 成长 熟悉乡村景 观环境的每一个环节 掌握景观环境的自然节律和社会特 征 并且通过景观之间的关系进行景观逻辑推断 使自己周 围的乡村景观环境具有亲切感和认同感 中国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认知过程中 在中 国传统 天人合一 0 以天道知人事0 以人事观天道0的 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的 共同的心理图像0 3 它有着 世外桃 源 0般的诗意画境 它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它强调 天 地 人 神0和谐统一的乡村整体氛围 乡村景观意象是由可见 的实物直接给人们留下的印象 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其整 体上强调 人 建筑 自然 0三位一体 形成 可居可游 0的理 想生活环境 乡村景观意象的塑造 可从乡村自然环境 乡 村农业生产环境和乡村居住生活环境上着手 2 乡村景观意象的组成 乡村是人类藉以生存和活动的客观实体 是乡村景观意 象的载体 是乡村景观意象最直接的物质基础 4 乡村环境 景观主要包括乡村自然景观 农业生产景观和农村居住生活 景观 2 1 乡村自然景观 乡村自然景观主要是自然形成的山 水 森林 草地 阳光等自然环境 它们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 和保护 在人类经历 人定胜天0的狂想并且遭到了自然的报 复之后 人类又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环境 乡村自然环 境不仅提供了优美的视觉 精神享受 更重要的是 它是人们 生存的必备条件 2 2 乡村农业生产景观 农田是农业耕种的场所 是乡村 重要的经济地域单元 农田生产系统由于自然资源 农业技 术和耕作方式等因素的差异 5 导致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呈 现不同农耕面貌 有北方大漠的 逐水草而居0的游牧农业生 产风貌 天苍苍 夜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0就是这种景观诗 意写照 山区曲折蜿蜒的梯田农业生产系统 江南水乡纵横 交错的渔米农业生产系统等 这些不同的农业生产景观呈现 在人们眼前 既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画卷 同时让人联想起 丰富而深厚的地域农耕文明 它们是构成乡村景观意象的有 机组成部分 2 3 乡村的居住生活景观 乡村生活景观形态的诸多变化 责任编辑 朱淼 责任校对 卢瑶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A gr i Sc i 2010 38 8 4340 4343 是经过历史演变的 受到自然因素 包括地形地貌因素 气候 因素 水文因素 资源因素等 和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 人口因 素 家庭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 技术因素 文化因素等 的多元 影响 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乡村居住生活景观 它既反映景观 的自然属性 也反映景观的文化属性 其中自然环境对空间 形态的影响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尤其是 在科技落后 人们还处于顺应依附自然界的封建时代 居住 生活景观对周边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 而这种适应性表现 在空间布局形态上就是所谓的民族地域特色 如山区受地 形限制 在空间布局上相对较自由 不拘一格 建筑多是随山 体走向而建 建筑的围合受宗族礼制 风俗民情影响 而平原 地区则多是方形或接近方形 建筑的功能分区相对明确 黄 土高原粗犷豪迈的窑洞建筑星罗棋布地分布在丘陵沟壑之 间 较典型的建筑还有云南 一颗印 0 蒙古的蒙古包 北京的 四合院 山西的窑洞等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3 乡村景观意象规划设计实例 3 1 大庄村村庄概况 大庄村地处平顶山市石龙区南部 南与鲁山县梁洼镇交界 西与张庄接壤 东与捞饭店村毗邻 北与刘庄为邻 平韩铁路从南向北绕村而过 韩梁公路由村 东向折北过境 石龙河自朱家坡入村南流至老村东南 小南 河汇入后有平煤集团大庄矿东厦门流出村域 该村土地面 积 2 06 km2 耕地面积 0 47 km2 共 558户 2 246人 村域内 人口分布相对集中 该村地处季风湿润区 四季分明 冷暖 适中 雨水丰沛 雨热同季 冬季刮偏北风 天气寒冷干燥 属丘陵山地 地形高差较大 矿藏资源丰富 3 2 大庄村乡村景观意象的确立 1 传统的世界观 古代乡村建设强调自然为根本 顺 应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 使住所与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有机 整体 形成 天人合一0 天人互补 0的人文意象 这是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是古代人居文化精神和本质的 精华 0所 在 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说是古代人居文化精华的总结 现代 村庄规划建设如何利用这种理论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2 乡村意象调查 在设计前走访村庄时 大量村民提 到没有开挖煤矿时村庄附近的山是绿的 水是清的 农田是 整齐的 村庄是自由的 山上有树 水中有虾 农田有禾苗 村 庄有生机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春天有花秋天有果 夏有禾 苗冬有落叶 树果可摘 鱼虾可捕 禾苗可种 村庄可居 村 庄中有自由的道路和无序建设的庭院 图 1 村庄里有村民 在大树下谈天说地 有老人扎堆领着小孩子闲聊家常 十一 届三中全会前村庄的田地是大块整齐的 一畦畦碧绿的庄 稼 一行行参天大树 阡陌纵横 山环水抱形成了天然的人间 天堂 根据村民描述可以确定大庄村的乡村景观意象是自然 的 有生机的 可亲近的 古朴的人间天堂 3 3 乡村意象规划中的自然环境规划和农业生产规划 该 村地下有大量的矿藏 由于开矿导致村庄地下水位降低 严 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开矿后工厂流出的水是黑的 同时该地 也是平顶山市重要水源涵养地 规划为达到恢复乡村景观和 水源涵养的要求 要结合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 在周围的小 山 丘陵上种植景观植物和经济植物 让它们与当地生态防 护林共同组景 这些树林也可以为休闲旅游和提高村民的生 活水平作准备 图 1 庭院类型 该村居民因结合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发展经济 经济 条件相对较好 村民的收入是平顶山市农民平均收入的 4 倍 村中实现了集中供水 90 的家庭用上了瓶装液化气 大 部分人有正式工作 部分家庭从事运输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 产业则相对落后 农业落后的原因是上一代的农民老了 村 内年轻人觉得第一产业经济效益差不愿做 从而导致了部分 农田荒芜或者是靠天收 年轻村民不熟悉农业技术 现在的 农业逐渐向生态农业 旅游农业等方向多元化发展 科技含 量越来越高 如何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是要思考的重要问 题 在规划中要求结合村庄的具体情况对土地进行出租 规 模化经营 在土地种植上 粮食 蔬菜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以满 足村民的生活需要为前提 同时结合村庄现状加入适量的景 观植物以提高村庄的整体景观效果 3 4 乡村景观意象中的生活环境规划 对现有的大量不协 调民居 本着 尊重现实 合理改造 0的原则进行整改利用 农 村居住环境设计结合乡村景观进行建筑及建筑环境的整 改 6 7 力争形成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 1 乡村景观意象中的新居建设选址规划 按照风水 的选址最佳模式金带环抱 2 它要求 后有靠山屏障 左右砂 山环抱 前有朝案围拱 出入循水口穿行 形成山环水抱的形 态 图 2a 由于村庄人口多年变化不大 随着我国的城市 化进程加快 农村人口将呈现减少的趋势 村庄中老村部分 建筑凌乱 故在未来的整治规划中村庄向东进 使村庄后有 山丘 前有曲曲静流 形成山环水抱的样式 图 2b 2 乡村景观意象中的道路规划 原老村中的建筑相对 散乱 道路自由且较窄 结合现在的生产生活模式 道路规划 中采用了自然流畅的曲线与直线结合的道路交通设计方案 图 3 通而不畅 顺而不穿 既能起到限速作用 也能达到 移步换景的空间景观效果 同时适当扩大道路宽度适应现代 社会的发展 完善路网的同时增加植草砖式停车场 在道路 两侧与空地上进行景观绿化 3 乡村景观意象中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环境规划 乡 村的建筑布置方式采用行列式为主 以满足节约用地及村民 434138卷 8期 李合章 乡村意象和新农村规划设计的思考 追求良好居住空间的需求 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风 俗以及所处地理环境 该规划在住宅布置时 结合现有住宅 的朝向进行布置 以南北朝向为主 部分建筑朝向灵活 在 住宅建筑群体组合时 注重室外建筑空间环境的营造 创造 宜人的空间序列 8 9 农民新居的建设在保留现有一 二类建筑的基础上 采 用原庭院围合结构 图 4 建筑要求外墙以立面富有变化的 低层住宅为主 大 小户型合理搭配 农民新居随当地山丘地 貌和自由道路结合 依山就势而建 错落有致 层数控制在 2 层以内 可与周围庭院 道路景观绿化植物交相辉映 在景观建设中绿化在组织建筑群体空间的多样化和赋 予地方特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为居民创造卫生 图 2 风水中最佳村址选择与大庄村用地规划 图 3 大庄村道路规划 图 4 规划后建筑围合结构 安静 安全 美观的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 根据大庄村的特 点 进行 一心两轴三带一体化0的绿化设计 一心 0指现 村委所在地的体育健身中心 休闲绿化广场及其他建筑形成 一个景观绿化中心 两轴0指南北河道和东西主干道形成的 绿化景观为轴 对沿河沿街及池塘周边地段进行重点绿化 在保证沿河防护性绿地的基础上 开辟沿溪休憩绿带 亲水 景观设施及小品 三带0是指在各个组团中心位置布置集中 公共绿地 一体0指景观采用点 线 面结合 以点带线 以线 带面 使整个村庄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绿化体系 在各绿地 内适量设置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体现可玩性 可参与性 趣味 性 绿化植物采用乔木 灌木 草地 花卉相结合 绿化中的树 种结合该地的特征进行配置 尽量突出该地水体和景观特 点 完善绿化体系 积极引导村民在自家庭院内种植小型果 树类及观花类植物进行绿化 村民的交流场所布局 图 5 为方便村民的交流 在村 庄中结合已有绿地和旧建筑改造开辟出的空地 重新设计成 绿地 即保证了居民交流又提高了村庄的景观层次 同时结 合幼儿园进行设计将旧村委会改造成新的综合楼 内设活动 中心 小游园等设施 这样既扩大了公共空间的面积又提高 了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 同时也为交流的多样性和生活的多 元化奠定基础 4 总结 乡村景观意象是乡村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 和谐的人居环境与乡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分 乡村意象规划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对地域自然景观与 历史文化特色进行的传承和重塑 实现乡村农业自然生态条 件的保护和乡村经济增长点的创新 提高乡村综合竞争力 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4342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 图 5 大庄村景观规划 参考文献 1 凯文 林奇 城市意象 M 方益萍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1 2 王其亨 风水理论研究 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2 3 彭一刚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4 吴良镛 广义建筑学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9 5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 M 3版 北京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研学课程开发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儿童康复训练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作业人员管理规范》编制说明20250422
- 2025年高精度数字测温仪表合作协议书
- 国开学习网《园林树木学》形考任务1234答案
- 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系统专项招聘公费师范生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纸品用胶项目合作计划书
- 消防知识竞赛题库2
- 2025年暑假.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 2025年收费的生产服务及修理合作协议书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老人门面分割协议书范本
- 中等职业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管理英语1》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解读
- 人民调解文书规范制作
- 教育督导考试试题及答案
-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
- 车辆外委维修管理制度
- 2025年快件处理员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
- 肩颈腰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