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doc_第1页
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doc_第2页
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doc_第3页
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doc_第4页
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练习读图 1 回答 12题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自然带类型为湿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2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大西洋 北冰洋 印度洋 A B C D 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4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结果表述错误的是 A可以改变当地地貌 B可以加速水土流失 C从长远看,可以改善灌溉条件 D增加了灾害危险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1956年与2001年土地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5.下列土地类型中,面积减少最快的是: A.盐碱地 B.牧草地 C.耕地 D.未利用土地6.该类型土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 B.围海造陆 C.开垦种植 D.城镇及工矿建设7.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 保护有限耕地 围垦滩涂、湿地 防止土壤盐碱化 发展水产养殖 A. B. C. D.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89题。8.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9.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 B. C. D.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回答10-12题。10下列地形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A B C D11对黄土塬的治理措施是:A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B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D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12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B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沙漠地区、北方的土石山C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平原地区D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图2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中所示各河流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C流量季节变化小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14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古长城遗迹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草方格沙障图1为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516题。15、甲、乙两地的说法最恰当的是:A甲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而乙地区年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 B若纬度相同,甲地区海拔高度一定大于乙地区 C若纬度相同,甲地可能位于乙地以东 D若纬度相同,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区要大16常见甲图所示荒漠状况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A河西走廊 B呼伦贝尔草原 C塔里木盆地边缘 D包兰铁路沿线图8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719题。17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 C毁林开荒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18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19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A沙尘暴 B泥石流 C水土流失 D台风20、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 平原。(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5)在图7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 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 次。21、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区。(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5分)。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参考答案: 12345678910BDACBADDAC111213141516171819AABACBCDABBC20(1)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2)准噶尔盆地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 (4)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增温快、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5)(一定的)周期性(起伏、节律、震荡、波动等) 12 。21.(1)西北干旱与半干旱(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