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概念探源论文.doc_第1页
人格概念探源论文.doc_第2页
人格概念探源论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格概念探源论文 一、罗马法“人格”的含义 罗马法中“人”这一语词有三种不同表达并代表三种不同含义:Ihomo自然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IIcaput权利义务主体表示法律上的人格;IIIpersona权利义务主体的各种具体身份即其在各类具体权利义务中的身份 以上概念中人II(caput)即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主体需具有: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在当时罗马法以人格或人格权(caput)来总称这三权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市民权在罗马法类似于今日之公民权或者国籍概念其内容包括公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私权婚姻权、财产权、遗嘱能力和诉讼权 小结论:a罗马法对生物人与法律人有所区分; b罗马法中“人格”、“人格权”(caput)等同于法律人; c罗马法中caput一词包含现代意义上的公法因素法学论文“人格”概念探源论文 二、权利能力的诞生 (一)背景资料 背景1:生产力与经济环境 由于交换经济的勃兴和俾斯麦创设的大学制度传统日耳曼的庄园制在近代德国受到挑战原先在庄园奴隶主的领属下带有奴隶性质的农奴渐渐从人身依附关系中脱离并成长为德国历史上新兴的市民阶层而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工场制度的萌芽许多农民子弟进入城市一方面受雇于人获取工资另一方面购入生活资料从而事实上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小结论:奴隶制的逐渐瓦解使更多的“生物人”成为事实上的法律关系主体这里暗含的规律是: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制度变迁从而导致在历史上仅特定阶级所享有的“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的机会在事实上被更普遍地赋予给了“生物人” 背景2:文化思潮与理论土壤 1900年属于欧洲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的年代以德国为代表的现代国家继承了近代以来的个人主体思想和个人平等原则 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康德创立的伦理人格主义哲学对德国民法典制定者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该理论几个比较核心的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人依其本质即为目的本身而不能仅作为手段使用”(康德);“做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黑格尔) (二)基于背景资料的分析和推理:“权利能力”的诞生 基于社会经济状况的客观要求加上当时的文化思潮及康德伦理人格主义的深刻影响德民制定者认为:在法律上应当赋予每个生物人以原先在罗马法中仅赋予给特定人的那种享受“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中”的机会(此即人格)也就是说希望基于“天赋人权”和“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让每个生物人均能成为法律人均能享受“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这么一种利益;而作为民法典的制定此种“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的利益的普遍赋予就体现在德国人创立的“权利能力”一词中他们使用了一个新创的“权利能力”而非使用罗马法中的“人格”一词避免了将罗马法中“人格”的歧视色彩带入其“自由平等”的民法典之中: 德民制定者选择“权利能力”一词作为宣示自然人法人均有机会参与民事关系的符号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 他们处于那样一个变革的时代:资产阶级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和壮大;而同时旧的奴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