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学习主题 第22课 思想文化课件1 川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学习主题 第22课 思想文化课件1 川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学习主题 第22课 思想文化课件1 川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学习主题 第22课 思想文化课件1 川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学习主题 第22课 思想文化课件1 川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09 烟台学业考试a卷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而作 材料中的 书 是指 a 中外纪闻 b 天演论 c 新青年 d 海国图志 解析 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中明确指出编写此书是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正是魏源编写 海国图志 的目的所在 2 2009 河南模拟 知识分子往往通过自己的名字明志 例如陈独秀字竞存 胡适字适之 他们明显受到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a 梁启超b 魏源c 严复d 李大钊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严复译著 天演论 中宣讲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的观点 故选c 3 甲午海战的惨败 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 天演论 的问世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发出 眼中未见有此等人 的赞叹 那么 这部书宣传的思想不包括 a 运用生物进化观点 宣传 优胜劣汰 b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c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d 批判中国旧有的科举制度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甲午战争失败后 严复痛感民族危机严重 极力宣传变法 他译述的 天演论 介绍了进化论思想 宣传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和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的社会进步理论 对变法维新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4 近代以来 列强入侵 国家危难 一些爱国的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 必须学习西方 进行社会改革 魏源和严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据你所知 这二人的相同之处有 都参加了抗击英国侵略的斗争 都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都具有资产阶级思想a b c d 解析 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 是地主阶级思想家 而严复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 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由于生活时代不同 严复没有参加抗击英国侵略的斗争 所以 适合魏源 适合严复 5 他以笔代戈 奋笔疾书 战斗一生 被誉为 民族魂 毛泽东曾评价说 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的骨头是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革命文学家 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 他 是 a 魏源b 严复c 鲁迅d 徐悲鸿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对题干的分析 抓住关键词 以笔代戈 骨头是硬的 革命文学家 现代杂文的开拓者 等 可推知是鲁迅 6 他 如右图 是一个中国革命文学家笔下塑造的悲剧人物 他是一个在当时社会中找不到位子的苦人和弱者 他的悲惨遭遇和伤痛 得到的不是同情和眼泪 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 他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 而是社会的悲剧 从而使作品反封建的意义更加深刻 他 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a 呐喊 b 彷徨 c 朝花夕拾 d 孔乙己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识图能力 通过分析题干 中国革命文学家 指的是鲁迅 通过识读图片 可知图中场景是 孔乙己 中的 故选d 7 他擅长画马 以马喻人 托物抒怀 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他笔下的马是 一洗万古凡马空 独有一种精神抖擞 豪气勃发的意态 这位擅长画马的著名画家是 a 任伯年b 张大千c 齐白石d 徐悲鸿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从题干中抓住关键词 马 便可知是徐悲鸿 8 下面四幅图画中 不是出自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 之手的是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 指的是徐悲鸿 愚公移山 奔马 田横五百士 都是徐悲鸿的代表作 9 义勇军进行曲 自诞生之日起 就不断激励中华儿女 在民族危难之时 要万众一心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义勇军进行曲 创作于 a 辛亥革命时期b 五四运动时期c 抗日救亡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音乐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斗争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 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10 识读下图 回答问题 1 图一是哪本书 其作者是谁 该作者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什么 2 图二中的人物是谁 他翻译的 天演论 是谁写的 这部书阐述了什么思想 3 中国近代哪一运动实践了图一这部书的目的 图二这部书的翻译又推动了哪一历史运动的发展 4 我们应学习他们身上的哪些品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考查的知识点是魏源和严复的有关内容 本题中的两幅图片都是教材中的 学生很容易识读出来 在识读的基础上 结合教材 即可解决前三题 第 4 题属于开放性题目 学生只要结合人物事迹 根据自己所学 自由发挥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 海国图志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2 严复 赫胥黎 进化论思想 3 洋务运动 变法维新运动 4 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 强烈的责任意识 良好的道德品质等 言之有理即可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义勇军进行曲 的词 曲作者各是谁 2 这首歌曲反映了什么历史现实 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3 材料二是哪首歌的歌词 是哪位音乐家创作的 这首歌反映了中华儿女的什么信念 4 结合材料一 二 作者创作这两首歌曲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考查的知识点是 义勇军进行曲 和 黄河大合唱 这两首歌的有关内容 设计的题目都属于基础题 只有第 4 题属于开放性题目 学生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阐述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 田汉作词 聂耳谱曲 2 反映了当时血与火的斗争现实 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起了重要的作用 3 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誓死 保卫黄河 保卫家乡 保卫全中国 的坚定信念 4 唤起民族觉悟 鼓舞人民投入到抗日斗争的洪流中去 学习他们敢于同帝国主义 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精神 学习他们用自己的才华从各个方面来表达自己爱国主义的精神 12 以下是三位网友对詹天佑 侯德榜 魏源 严复异同点的讨论 你同意谁的观点 为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詹天佑 侯德榜 魏源和严复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 他们都生活在近代 但生活时期不同 另外 研究领域 思想主张均不相同 都直接或间接接触了西方文化 但广度和深度不一样 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侯德榜揭示制碱奥秘 魏源 严复为国家存亡著书立说 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 詹天佑身先士卒 克服困难 巧妙设计 人 字形铁轨 侯德榜身体力行 侯氏制碱法 降低成本40 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的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的进步观点 体现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答案 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 强烈的创新意识 良好的道德品质 都接触了西方先进的文化 是詹天佑 侯德榜 魏源和严复四人的共同点 他们研究和活动的领域不同 他们虽然都生活在中国近代 但生活的时期不同 他们虽然都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文化 但接触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魏源没有出国留学过 本身又不会外语 主要靠别人翻译的外国书报 加以研究 詹天佑 侯德榜 严复都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