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小结文化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热点素材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于2018年10月1819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向论坛年会致贺信时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类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太湖世界文化论坛这次年会以“文化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有助于各方增进沟通、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互学互鉴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携手分享发展机遇、应对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信息解读信息点对接知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创新演练1“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B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C民族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D世界文化是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答案A解析从题中的因果关系不难看出,本题强调的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故选A;B项与题意无关;C、D两项说法错误。2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爱并不妨碍我们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碍我们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C相互排斥D尊重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不同文化之间不可相互替代,文化的往来应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故A符合题意。3在综合国力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大国普遍重视展示本国文化,宣传自己的价值观,提升本国的影响力。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主动置身于国际文化交流之中,是责任,也是使命。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责任,也是使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从文化传播角度,说明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不辱这一使命。答案(1)积极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国,在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同时,继续为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2)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共享世界文明成果,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保卫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习题及答案解析
- 节能降耗工作总结和计划
- 口腔CBCT放射技术
- 手术室护理查房剖宫产
- 课件做法教学反思总结与反思
- 汽车行业采购工作总结
- 年终班组工作汇报
- 胶印版材工艺工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力帆集团摩托车营销策略优化研究:基于市场竞争与消费者洞察
- 2025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招聘(1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西南昌市西湖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4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体育组织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4年永州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推进文旅医养融合发展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弹跳的小球教学课件
- 2025年山东快递工程专业职称考试(快递设施设备知识·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反洗钱身份识别培训课件
- 2025年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