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 短期均衡与经济的短期波动 一个经济可能出现三种短期均衡状态 但这三种短期均衡状态不是一个随机的过程 而是由三种均衡状态依次不断转化构成的有一定规律的过程 一般来讲 一个社会由失业均衡转为充分就业均衡 再由充分就业均衡转化为超充分就业均衡 这一过程构成了经济的扩张时期 超充分就业均衡处在扩张期的顶峰阶段 此时现实的总产量大于潜在总产量 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 经济处于繁荣阶段 然而繁荣不可能持久 宏观经济会由超充分就业均衡转为充分就业均衡 再由充分就业均衡转化为失业均衡 这一过程就是经济的衰退时期 失业均衡形成衰退期的谷底阶段 此时现实的总产量小于潜在总产量 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 经济处于萧条阶段 这样短期均衡围绕长期均衡波动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这也就是经济周期的扩张 繁荣 衰退 萧条四个阶段 因此 经济周期性波动实际上就是短期均衡不断地 有规律地偏离长期均衡的过程 而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偏差也就反映了经济波动的幅度 P 0 Y AS Yf AD AD AD LAS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现代宏观经济学广泛采用AD AS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 如果短期总需求曲线受到需求冲击而向左移动了 那就会出现 1 失业均衡 经济萧条 Ye Yf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被大量闲置 失业率高 大于自然失业率 价格水平下降出现通货紧缩 社会经济是一片萧条 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 中国出口量急剧下降 导致净出口下降 这种外部需求冲击引起中国的总需求减少 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结果从1997年开始中国经济就渐渐步入萧条期 资源大量闲置 许多企业出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失业率上升 同时出现通货紧缩 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如果短期总需求曲线受到需求冲击而向右移动了 那就会出现 2 高于充分就业均衡 经济繁荣 Ye Yf 资源被过度利用 失业率低 小于自然失业率 价格水平上升出现通货膨胀 社会经济一片繁荣 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 美国与越南发生战争 美国国防开支从1965年到1968年增长了55 这种需求冲击引起美国的总需求迅猛增长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结果 在1966 197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 美国经济都在大大高于其潜在产出能力的水平上运行 失业率很低 但是通货膨胀率却逐步升高 美国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从1966年持续到1981年的所谓 通货膨胀时代 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总结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看来 由于需求冲击导致总需求曲线左右移动 从而出现经济萧条和经济繁荣这种经济的短期波动 二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目标 减小经济波动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1 经济增长 economicgrowth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生产的国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在过去的100年中 美国的实际GDP以每年3 2 的速度增长 每22年翻一番 人均实际GDP以每年1 8 的速度增长 每39年翻一番 70规则 如果某个变量按每年x 的速度增长 那么在将近70 x年以后该变量翻一番 如果中国年均增长速度7 那么每隔10年GDP就翻一番 日本战后几乎连续20年经济增长速度超过10 期间GDP每隔7年就翻一番 20年中将近翻了三番 二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 充分就业3 物价稳定prizestabilization 指价格水平稳定 既不发生通货膨胀也不发生通货紧缩 4 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ofinternationalpayment P 0 Y AS Yf AD AD AD 通胀 通缩 三 宏观经济政策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1 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在短期中 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经济增长率提高了 失业率就会下降 奥肯定律 Okun slaw 美国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每下降2 失业率就会上升1 假定最初GDP Yf 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6 然后GDP下降到Yf的98 那么 失业率就会由6 上升到7 1979年 1982年这3年中 美国经济处于停滞时期 GDP没有增加 而潜在GDP这一时期里每年增长3 3年共增长9 那么1982年的失业率应该为多少呢 79年失业率为5 8 官方统计显示82年失业率为9 7 奥肯定律说明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美国总统能否连任 与他在位期间能否降低失业率有很大的关系 1932 1960 1980 1992年美国的失业率比较高 经济处于衰退时期 在位的总统都没有连任 相反 1964 1972 1980 1996 2004年经济繁荣 失业率低 在位的总统都连任了 2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可用菲利浦斯曲线 Philipscurve 来说明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 反映短期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反映的是当实际失业率偏离自然失业率时 实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在长期中失业率不会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 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长期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即长期菲利浦斯曲线是一条垂线 长期菲利浦斯曲线反映的是自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u u0 P AS AD Y 高失业率 低失业率 LAS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100 106 96 108 自然失业率 长期期菲利普斯曲线 更低失业率 把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叫痛苦指数 miseryindex 3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在短期中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往往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 经济停滞 高失业率同时伴随着高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叫滞胀 stagflation 美国经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非常快 失业率很低同时伴随着低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叫新经济 四 斟酌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 1 当出现失业均衡即经济萧条时 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能够增加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2 当出现高于充分就业均衡即经济繁荣时 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能够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制定和实施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 这就是斟酌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 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收入的政策 二 财政政策工具 instrumentoffiscalpolicy 1 税收2 政府购买3 转移支付 一 财政政策 fiscalpolicy 三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discretionaryfiscalpolicy 1 萧条时期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2 繁荣时期的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执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G TR TA AD Y G TR TA AD Y 四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一 财政政策效果 effectsoffiscalpolicy 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大小 增加或减少的多 效果就大 增加或减少的少 效果就小 二 极端凯恩斯模型中的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1 挤出效应 crowdingouteffect 政府购买增加引起利率上升 从而引起投资减少 AD减少进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效果 就叫政府购买的挤出效应 r 0 Y IS IS LM r1 r2 Y1 Y3 Y2 2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1 IS曲线斜率 r 0 IS IS LM r1 Y1 Y3 Y2 r 0 IS IS LM r1 Y1 Y3 Y2 结论 在LM曲线斜率固定的情况下 IS曲线斜率越小 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越小 挤出效应越大 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反之 IS曲线斜率越大 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越大 挤出效应越小 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原因 IS曲线斜率的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弹性d所决定 d大 斜率小 IS曲线平坦 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所引起的投资减少量就大 挤出效应就大 财政政策效果就小 反之 亦然 2 LM曲线斜率 r 0 IS IS LM r1 Y1 Y3 Y2 r 0 IS IS LM r1 Y1 Y3 Y2 结论 在IS曲线斜率固定的情况下 LM曲线斜率越小 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越大 挤出效应越小 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反之 LM曲线斜率越大 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越小 挤出效应越大 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原因 LM曲线的斜率大 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小 当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 L1 P增加 在货币供给为既定的情况下 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L2 P会相应减少 但由于h小 为减少L2 P 利率上升的幅度就比较大 而利率上升幅度大 又意味着投资减少的比较多 挤出效应比较大 财政政策效果比较小 反之 亦然 3 LM曲线水平和垂直时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1 LM曲线水平财政政策效果最大 2 LM曲线垂直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r 0 Y IS IS LM IS IS 三 一般凯恩斯模型中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表现为价格水平上升和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财政政策效果要比极端凯恩斯模型下的效果小 Y3 Y1 Y2 AS AD AD P2 P1 四 古典模型中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只是表现为P的上升 均衡国民收入无任何变化 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AS AD AD P2 P1 Y1 Y2 五 自动稳定器 automaticstabilizer 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 能够在经济萧条时期自动增加AD减轻萧条 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减少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 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的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项制度得到发挥 1 税收的自动变化 2 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3 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 3货币政策 一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一 商业银行 commercialbank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 1 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 吸收资金的方式包括存款和借款 2 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 主要方式有贷款和证券投资 3 中间业务 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 代替客户承办支付或其它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如汇兑 代收代付 转帐结算等 二 中央银行 centralbank 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 银行的银行吸收商业银行的存款 给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国家的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代理国库 监管商业银行等 二 货币和准备金的几个概念 1 货币供给量M把各单位和个人持有的现金C和活期存款D的数量加在一起就是中央银行在一定时点上的货币供给量 M C D2 现金 存款比率rc把人们持有的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比例叫现金 存款比率 rc C D3 准备金R reserve 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的资金 4 法定准备金率rd requiredreserveratio 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有的比例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 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金率 5 法定准备金Rd requiredreserve 按法定准备金率提留的准备金 6 超额准备金Re excessreserve 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 7 超额准备金率re超额准备金在存款中所占的比例 实际准备金Rd Re R rd Rd D re Re D 三 存款创造乘数 假设没有Re rc C D 0 rd 20 R 100 D 100 80 64 100 1 0 8 0 82 100 1 0 8 100 0 2 500 D R rd D R 1 rd 甲 A银行 100 80 20 64 16 80 51 2 12 8 64 500 400 100 乙 B银行 丙 C银行 表示原始存款增加1个单位 整个社会的存款会增加几个单位 四 货币创造乘数 一 基础货币 monetarybase 或高能货币 highpoweredmoney H1 定义 在银行体系之外流通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 2 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 1 央行给商业银行贷款 2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 3 中央银行收购黄金 外汇 二 货币创造乘数M H 货币供给量M与基础货币H之比 表示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的多少倍 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了一笔有价证券 向甲购买100亿元债券 再假定rd 5 re 5 rc C D 25 C Drc 25 D C D 1 rc 甲获得100亿元后 将保留20亿元的现金 而将80亿元存入其开户银行 20 80 4 4 72 14 4 57 68 2 884 2 884 51 84 10 4 41 4 2 07 2 07 37 3 7 5 37 3 1 865 1 865 26 8 71 42 285 71 14 28 14 28 C 20 20 1 5 5 1 25 20 1 5 5 2 1 25 2 20 1 5 5 3 1 25 3 20 1 1 5 5 1 25 1 5 5 2 1 25 2 1 5 5 3 1 25 3 20 1 1 5 5 1 25 71 42 D 80 80 1 5 5 1 25 80 1 5 5 2 1 25 2 80 1 5 5 3 1 25 3 80 1 1 5 5 1 25 1 5 5 2 1 25 2 1 5 5 3 1 25 3 80 1 1 5 5 1 25 285 71M C D 20 80 1 1 5 5 1 25 357 1 Rd 4 4 1 5 5 1 25 4 1 5 5 2 1 25 2 4 1 5 5 3 1 25 3 4 1 1 5 5 1 25 1 5 5 2 1 25 2 1 5 5 3 1 25 3 4 1 1 5 5 1 25 14 28Re 14 28C Rd Re 20 4 4 1 1 5 5 1 25 100 HM H C D C Rd Re 1 rc rc rd re 五 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 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和就业的政策 六 货币政策工具 1 法定准备金率 legalreserveratio 2 再贴现率 rateofrediscount 3 公开市场操作 openmarketoperation rd M H M r I AD rd M H M r I AD 再贴现率 H M r I AD 再贴现率 H M r I AD 买进债券 H M r I AD 卖出债券 H M r I AD 七 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1 经济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rd 或再贴现率 或买进债券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应该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2 经济繁荣时期的货币政策rd 或再贴现率 或卖出债券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应该执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八 货币政策效果 effectsofmonetarypolicy 分析 一 货币政策效果 一项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大小 增加或减少的多 效果就大 增加或减少的少 效果就小 二 极端凯恩斯模型中的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1 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1 IS曲线斜率 IS LM LM Y r Y1 Y2 Y3 IS LM LM Y r Y1 Y2 Y3 结论 在LM曲线斜率固定的情况下 IS曲线斜率越小 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越大 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反之 IS曲线斜率越大 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越小 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原因 IS曲线斜率的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弹性d所决定 d大 斜率小 IS曲线平坦 一项扩张性货币政策在使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利率下降时所引起的投资增加量就大 从而AD和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也就大 货币政策效果就大 反之 亦然 2 LM曲线斜率 IS LM LM Y r Y1 Y2 Y3 IS LM LM Y r Y1 Y2 Y3 结论 在IS曲线斜率固定的情况下 LM曲线斜率越小 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越少 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反之 LM曲线斜率越大 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越多 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原因 LM曲线的斜率大 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小 当政府增加货币供给时 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层拆除施工方案(3篇)
- 福田深水井施工方案(3篇)
- 咸宁庭院假山施工方案(3篇)
- 施工方案优化钢筋(3篇)
- 二装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目及答案
- 新春趣味猜谜题目及答案
- 写意头像测试题目及答案
- 小羊和狼数学题目及答案
- 蓝色画风初中新生入学指南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TSG+11-2020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从高考改卷谈对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项目成本核算表模板
- 医技三基三严知识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 Y -S-T 732-2023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截面图册 (正式版)
- 2024新版实习律师协议
- 2024辅警考试公基模拟220题及答案解析
- 不定代词专项练习(附详解)
-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含完整答案【全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