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变迁(2011).ppt_第1页
海陆变迁(2011).ppt_第2页
海陆变迁(2011).ppt_第3页
海陆变迁(2011).ppt_第4页
海陆变迁(201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海陆变迁 说明了什么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说明该海域曾经是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 哪些力量造成了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一 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解析下列现象 是海洋变成陆地还是由陆地变成海洋 1 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2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3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4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最终将消亡 海洋与大陆的位置是否会变动 想一想 为什么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如此吻合 魏格纳的故事 二 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大陆漂移 大陆的漂移 证据 1 古地层分布相似性 证据 2 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 证据 3 生物演化的相似性 5 12汶川地震 时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纬度 30 9865 N经度 103 364 E深度 14km震级 里氏震级8 0级 矩震级7 9级地震成因 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 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 地震频繁的国家 日本是个 地震国 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 一天平均4 5次 地震对日本的经济 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日本近海地震震后疮痍 日本岩手县宫古市受灾情况 日本的火山 地震 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三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 步步为 赢 图九 B C D E F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六大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非洲板块 板块边界 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比较活跃 图中 表示 表示 碰撞挤压 张裂拉伸 板块张裂拉伸 请你对图中红海的命运作出预测 请你对图中地中海的命运作出预测 板块碰撞挤压 请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下列地形的形成 1东非大裂谷 2大西洋 板块的张裂拉伸 板块的张裂拉伸 思考 喜马拉雅山脉是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安第斯山脉是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美洲版块 当岩层受到挤压和拉伸断裂时 引起地面的震动 叫做地震 火山和地震一般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四 火山与地震 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活动 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 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 地处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地壳活动剧烈 从地震中逃生 P37活动 假如地震发生时 我们正在家里 我们该怎么办 1 躲进小房间里2 钻到床下或者桌子下面3 立即跑下楼4 从窗户跳下去5 远离窗户或玻璃家具6 躲到墙脚并保护头部 如果遇到大地震 你被压在废墟下不能自行脱险时 你应该 1 挪开脸前 胸前的杂物 清除灰土 保持呼吸通畅 2 保存体力 维持生命 如果受伤想办法包扎 3 高声呼救 直到有人发现为止 脚踏实地 1 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国的提出来的 2 全球由大板块组成 板块的活跃 3 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由板块 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4 两大火山地震带是指 火山地震带和火山地震带 德 魏格纳 六 交界处 安第斯山脉 美洲 南极洲 环太平洋 地中海 喜马拉雅 小结第四节海陆变迁一 地表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二 大陆漂移学说三 板块运动学说1 全球由六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