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四川省邛崃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_第1页
2007年四川省邛崃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_第2页
2007年四川省邛崃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_第3页
2007年四川省邛崃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_第4页
2007年四川省邛崃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2007年四川省邛崃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出题者:梁波审题:斯峻一、基础知识(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 )A氾(fn)南 与之饩(x) 逢(fng)孙 共(gng)其乏困B会稽(kuij) 商贾(g) 栖(x)于 挟(xi)重器C强(qing)谏 期(j)年 时时间(jin)进 恃(sh)辇(nin)而行D作揖(y) 老媪(yn) 百乘(shng) 恣(z)意妄为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A吊(慰问)有忧 以乱易(交换)整因(因为)人之力敝之 若不阙(缺少)秦B旅(共同)进旅退 去民之所恶(坏,不好)当(处在)室者死 今越国亦节(节约)矣C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王之蔽(弊端)甚矣将焉(哪里)取之 果(果然)行,国人皆劝D曾(曾经)不能疾走 今者殊(异,不同)不欲食盛气而揖(作揖)之 大臣强(勉强)谏3选出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无能为也已 焉用亡郑以陪邻 三年释其政 勾践说于国人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汝忘会稽之耻邪 令壮者无取老妇 邹忌修八尺有余 徐公来,孰视之 奉厚而无劳 少益耆食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A B C D4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A又郊败之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C既东封郑 D赵王之子孙侯者5下列各句中虚词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赵氏求救于齐对曰:“甚于妇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质于齐,齐兵乃出A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乃”字相同B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乃”字不同C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乃”字相同D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乃”字不同6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A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B忌不自信C徐公何能及君也 D夫晋,何厌之有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它与战国策编写体例相同,都属于国别体。B左传记载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完整的纪传体史书。C解释春秋的三部经书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我国古代,社会等级制森严,对不同阶层的人死去,有不同的称呼,礼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二、古诗文阅读(共38分)(一)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稍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8对下列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不肖:不成材 B妇人异甚异:不同C至而自谢谢:道歉 D没死以闻闻:听到 9比较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2分)( )太后盛气而揖之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位尊而无功入而徐趋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10下列各项中,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后盛气而揖之。 译:太后气冲冲地对他作揖 B曾不能疾走。译:过去我不能够快跑C日食饮得无衰乎? 译: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D没死以闻。译:我活着的时候禀告太后。 11下列句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触龙的小儿子舒祺不成材,为了他将来的生活,触龙利用自己的威望请求赵太后把他安排到王宫当侍卫官。B赵太后对长安君的喜爱超过对后来做了燕王后的女儿的喜爱。C触龙认为赵太后爱女儿超过爱小儿子,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赵太后在祭祀时一定祈祷“一定不要让她(女儿)回来”。D触龙希望赵太后也能够像爱燕后那样爱长安君,为他的将来作打算。12翻译下列的语句(5分)。(1)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2分)_。(2)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3分)_。(二)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年老无妻的人)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蕃殖)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作耳饰的玉),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上朝:古代妇女有封号的才能上朝,所以这里的“不朝”是指未加封号)也?此二子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子仲,齐国的隐士)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不向王称臣,就是不做官),下不治其家,中不交索(求)于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战国策齐策四)13对下面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岁亦无恙耶? 岁:收成B何以至今不业也? 业:用作动词,成就功业C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振:救济 帮助D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故:故意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威后具有民本思想的句子是 (2分)( )民亦无恙耶?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王亦无恙耶? 何为至今不杀乎?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A B C D15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得全面并且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反映了赵威后着重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而轻视齐王的态度。B本文反映了赵威后把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看得比国君还重要的民本思想。C赵威后认为齐国之所以没有治理好,是因为齐王不重视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不能举贤任能,不在齐国提倡孝道。D赵威后认为,只有收成好了,人民生活才能安定,人民生活安定了,国王的统治才能巩固;贤能的隐士都被任用了,老百姓都孝顺父母,国家才能治理得好。16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6分)(1)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3分)译文:_。(2)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3分)译文:_。(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各题。(8分)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分)答:_。(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节操?(4分)答:_。(四)在横线上填写出所空缺的句子。(7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2)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三、现代文阅读(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1)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2),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3)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 ,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注释:(1)旖旎(yn)柔和美丽。(2)耄耋(modi)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3)望夏历每月十五日。18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4分)答:_。19从第5段中摘抄与第6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4分)答:_。20如何理解作者思乡中“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6分)答:_。21请你写写阅读这篇文章的心得。(可以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评论,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或联想。字数在100字以内。)(8分)四、语言运用(14分)22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6分)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1)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23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3分)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 、 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24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5分)(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你的讲述:五、作文(60分)25请按要求作文很久以前,一个人感到生活的沉重压力,觉得支撑不住,去请教智者。智者带他到一条由五彩石铺就的小路。给他一个背篓,要他把小路上他认为喜欢的都捡进背篓里。此人看到红色的热烈奔放、白色的晶莹剔透、纯洁无暇、黑色的庄重严肃,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