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A马克思本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I.ppt_第1页
2012A马克思本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I.ppt_第2页
2012A马克思本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I.ppt_第3页
2012A马克思本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I.ppt_第4页
2012A马克思本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I.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主讲人白雪秋 二0一二年十月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一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渊源二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三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四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五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比较分析 二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创立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创立 萌芽 19世纪40年代 在 雇佣劳动与资本 和 论自由贸易 中 提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问题 雏形 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 提出了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 循环和周转 再生产的比例等 飞跃 19世纪60年代初 系统地批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再生产理论 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经济表 实物上的两大部类和价值上的三个组成部分 完成 资本论 第二卷 资本论 各卷对再生产理论的论述 第一卷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第二卷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运动形式和实现条件 第三卷 剩余价值分为利润 利息和地租后 再生产的实现问题 第四卷 通过批判资产阶级再生产理论 进一步阐发了自己的再生产理论 恩格斯对再生产理论做出了贡献 恩格斯根据自己的实践以及调查研究 认真答复了马克思咨询的相关问题 怎样利用折旧基金来扩大生产 1867年8月24日写信询问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 社会总产品构成 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 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关键 社会生产的按比例发展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出发点 简单再生产的基本交换关系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前提条件 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平衡条件 属于 投资拉动增长 模式 对应于 早期经济增长 阶段 18世纪后期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前 由于产业革命用机器操作代替手工劳动 经济增长开始加速 同时为了用机器替代手工劳动 就要发展资本密集的机器制造业及其他重工业 因此 经济增长靠 投资驱动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形成于早期经济增长阶段的末期 对这种增长模式内在矛盾的分析是深刻的 剖析了资本积累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资本对劳动比率的提高 资本深化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结论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 一卷830页 从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约束条件 恰恰是马克思超越古典经济学家的所在 在马克思看来 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从而扩大生产供给的动力十足 而备受资本剥削压迫的广大劳动群众的实际消费能力有限 从而造成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 从而使得其实质为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成为必然 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路径只能是高涨和萧条的相互交替 从而 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 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既不公平也有失效率 必然被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所取代 也就是说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84页 列宁 市场理论问题述评 指出 社会产品的第一部类能够而且应当比第二部类发展得快 但是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 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完全不依赖消费品的生产而发展 也不能说二者毫无联系 生产消费归根到底总是同个人消费联系着 总是以个人消费为转移的 列宁选集 第4卷第44页 二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提出两个著名的理论 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 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必须依赖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 优先增长 的提法不合马克思和列宁的原意 优先增长 是主观上的安排 带有人为作用的倾向而不是客观规律的要求 优先增长 容易使人们误解为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增长而孤立地进行 马克思的相关论述 资本主义社会会把它所支配的年劳动大部分用来生产生产资料 即不变资本 而生产资料决不能以工资形式也不能以剩余价值形式分解为收入 而只能作为资本执行职能 为了从简单再生产过渡扩大再生产 第I部类的生产要能够少为第II部类制造不变资本的要素 而相应地多为第I部类制造不变资本的要素 资本论 第二卷第489 560页 不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之间会发生不断的流通 甚至把加速的积累撇开不说也是这样 这种流通就它从来不会加入个人的消费来说 首先不以个人消费为转移 但是它最终要受个人消费的限制 因为不变资本的生产 从来不是为了不变资本本身而进行的 而只是因为那些生产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部门需要更多的不变资本 资本论 三卷第341页 将第I部类细分主两个副类 论所谓市场问题 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生产资料增长最快这个规律的全部意义和作用就在于 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 一般指机器工业时代的技术进步 要求加紧发展煤 铁这种真正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列宁全集 第1卷71页 69页 斯大林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补充 指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许多原理对社会主义经济也是适用的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决不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 它同时包含有对于一切社会形态 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发生效力的许多关于再生产的基本原理 64页 关于社会生产之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与消费资料的生产的原理 关于在扩大再生产下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占优先地位的原理 关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原理 关于剩余产品是积累的唯一源泉的原理 关于社会基金的形成和用途的原理 关于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的原理 马克思的再生产的这一切基本原理 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有效的 而且任何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在计划国民经济时 不运用这些原理也是不行的 64页 毛泽东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丰富 提出了正确处理农 轻 重关系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 主要是指重工业 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以苏联经验为借鉴 纠正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 优先重工业 的倾向 论十大关系 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 汉族与少数民族 沿海与内地 中央与地方 自力更生与学习外国 积累与消费 注意综合平衡 肯定了一些并非正确的口号 1958年提出的 以钢为纲 并在此口号下大炼钢铁 1961年毛泽东提出了 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 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并以农轻重为序安排经济 事实上否定了 以钢为纲 的口号 但实际工作中未能及时扭转过来 邓小平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贡献 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强调消费资料的生产 提出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论断 发展才是硬道理 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 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