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小东区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案(答案不全)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小东区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案(答案不全)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小东区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案(答案不全)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小东区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案(答案不全)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师寄语】感知宋元时期文化成就,增强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感。【学习目标】1、熟记宋元的史学、文学、艺术成就。2、学会运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知古代文化成就,增强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准确记忆宋元的史学、文学、艺术成就。一、导入新课:经典名篇赏析:同学们在语文上学过哪些宋词名篇?谁能背诵出来?通过背诵比赛,引出宋元文化,激起学生兴趣,顺势渐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快速阅读课文,自编知识提纲。三、精读教材,目标达成。 仔细阅读课文,迅速达标。 1、请你告诉大家:宋元时期享誉世界的史学、文学成就各是什么?2、宋元时期有哪些书法、绘画成就?四、合作交流: 1、唐、宋、元文学的主要成就是什么?举例说明。2、唐诗、宋词、元曲对后世有何影响?五、课堂反思: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 _ 。六、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利用高新技术使画中的景物动起来,再现北宋首都汴京的繁华景象。其 作品原作者是( )a赵孟颊 b吴道子 c阎立本 d张择端2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反映我国古代商业繁荣和社会生活题材的 动漫作品,广受参观者热捧。其原作如右图所示,它产生的朝代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3宋元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是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对外贸易的发展c文化事业的发展 d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5下列史实可能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能找到的是()a、武王伐纣 b、齐桓公称霸c、焚书坑儒 d、班超经营西域6、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画作被誉为神品。”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 a张择端 b顾恺之 c颜真卿 d赵孟頫7、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8、下例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司马迁主持编写的 b、是一部纪传体通史c、是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 d、叙述的是从皇帝到五代的历史9、关于词的说法,错误的是()a、出现于唐朝 b、是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c、杰出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等 d、明朝时发展到顶峰题号123456789答案二、判断题1宋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 )2郭守敬的授时历不是科学论著。( )3“石油”一词是中国人首创的。( )4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最早记录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三、非选择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苏轼回答:(1)上述词选自苏轼的什么作品?(2)词中周郎是谁?为何把他与赤壁联系在一起?(3)体现了作者什么风格?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