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_空气混合气体管道波纹阻火器设计-课程设计_第1页
乙烯_空气混合气体管道波纹阻火器设计-课程设计_第2页
乙烯_空气混合气体管道波纹阻火器设计-课程设计_第3页
乙烯_空气混合气体管道波纹阻火器设计-课程设计_第4页
乙烯_空气混合气体管道波纹阻火器设计-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北大学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学生姓名:学 号:1404学 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专 业:安全工程题 目:乙烯/空气混合气体管道波纹阻火器设计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2018 年 1 月 14 日2018届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目 录1 概论12 机械阻火器22.1 阻火器的工作原理22.2 阻火器的种类42.3 阻火器主要应用场所42.4 阻火器特点53 波纹型阻火器(乙烯/空气)设计63.1 GZW-1型波纹型阻火器63.2波纹型阻火器结构83.3阻火器结构设计93.4阻火器性能测试154课程设计总结16参考文献17151 概论爆炸阻隔是一种利用隔爆装置将设备内发生的燃烧或爆炸火焰实施阻隔,使之无法通过管道传播到其他设备中去的一种防爆技术措施。隔爆技术措施按作用机制不同,分为机械隔爆和化学隔爆两种类型,隔爆装置主要有工业阻火器、主动式隔爆装置和被动式隔爆装置等几种类型。工业阻火器又分为机械阻火器、液封阻火器和料封阻火器等类型,主要用于阻隔燃烧和爆炸初期火焰蔓延;主动式隔爆装置通过传感器探到的爆炸信号实施制动;被动式隔爆装置则依靠爆炸波本身引发制动。本次设计产品为波纹型阻火器(乙烯/空气),为机械阻火器的一种。阻火器的作用是防止外部火焰窜入存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管道、容器内,或者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闻蔓延。 乙烯极易发生氧化爆炸,当乙烯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便可发生氧化爆炸。乙烯在空气中爆炸浓度范围大约为2.7436.95%(体积)。同时乙烯爆炸所需点火能很低,约0.096 mJ。此外乙烯具有分解爆炸特性,其分解过程不需要助燃剂氧气的参与。一旦局部气体过热使少量气体分解而波及剩余气体,短时间内气体急剧膨胀并且放出大量热量,最终导致爆炸发生1。故通过高效、经济的阻火器来阻止乙烯爆炸,或进行爆炸阻隔很有必要。防火、灭火技术是防火防爆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本设计,进一步学习防火、灭火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各类阻火器的工作原理、规格、用途、效能以及使用方法。2 机械阻火器2.1 阻火器的工作原理关于阻火器的工作原理,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基于传热作用;一是器壁效应。(1)传热作用阻火器能够阻止火焰传播并迫使火焰熄灭。燃烧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即着火点。低于着火点,燃烧就会停止2。依照这一原理,只要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使火焰熄灭就可以阻止火焰的蔓延。阻火器是由许多细小的空隙和通道组成。当火焰通过阻火元件的许多细小通道之后将变成若干细小的火焰流,由于通道或空隙的传热面积很大,火焰通过时立即进行热交换,温度降低极快。当火焰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时火焰便熄灭。在设计阻火器的内部阻火元件时尽可能扩大细小火焰和通道壁的接触面积,强化传热,使火焰温度尽快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达到阻止火焰蔓延的目的。根据英国罗贝尔对阻火器进行实验表明:传热作用对阻火器熄灭火焰不是主要的,而是器壁效应起主要作用。(2)器壁效应根据燃烧与爆炸连锁反应理论2,认为燃烧与爆炸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分子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外来能源(热能、辐射能、电能、光能、化学反应能等)的激发,分子键受到破坏,产生具备反应能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这些活化分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首先分裂出十分活跃而生命短促的自由基。化学反应就是靠这些自由基进行的。自由基与其他分子相撞,生成新的产物,同时也产生新的自由基再继续与其他分子发生反应。当燃烧的可燃气体通过阻火元件的狭窄通道时,自由基与通道壁的碰撞几率增大,参加反应的自由基减少。当阻火器的通道窄到一定程度时,自由基与反应分子之间的碰撞几率随之减少,自由基与通道壁的碰撞几率增大,当自由基与通道壁的碰撞占主导地位,由于自由基数量急剧减少,当化学反应自由基销毁速率大于产生速率时,反应不能继续进行,当通道尺寸减少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器壁效应就造成了火焰不能继续传播的条件,火焰即被阻止,也即燃烧反应不能通过阻火器继续传播。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阻火器的传热效应和碰撞效应同时存在。火焰发生淬熄的过程如图2.1所示爆燃火焰在狭缝中淬熄主要是由于火焰面的化学反应放热与散热条件不匹配引起的。火焰以速度v进入狭缝时火焰面内靠近狭缝冷壁处作为化学反应活化中心的自由基和自由原子与冷壁相碰撞放出其能量,这相当于反应区的热量流向冷壁边界,从而当火焰面到达一定距离时,在壁面附近产生了熄灭层。随着火焰面的运动,熄灭层厚度不断增大,以至于自由基进入熄灭层内就被复合成分子并放出能量,而仅有少量自由基能穿透熄灭层与冷壁相撞。在后续进程中,火焰在该狭缝内完全淬熄。能使火焰发生淬熄的通道直径称为淬熄直径,用D来表示。火焰在具有淬熄直径D的通道上传播到熄灭之前的那段距离称为淬熄长度,用l来表示。vlD火焰区(亮区)淬熄区(暗区)图2.1 燃烧火焰淬熄原理模型22.2 阻火器的种类(1)按用途不同分类隔爆型:主要用于阻隔可燃物燃烧或爆炸火焰的传播,且能承受一定的爆炸压力的作用。耐烧型:主要用于阻止可燃物燃烧火焰的传播,且能承受一端时间的燃烧作用。 阻爆轰型:主要用于阻止可燃物从爆燃向爆轰转变火焰的传播,且能承受较大爆炸压力的作用。(2)按阻火器安装位置分类管端阻火器:安装在管子顶端;管中阻火器:安装在管子中间。 (3)按阻火器用途分类油罐阻火器、加油站阻火器、车用阻火器、加热炉用阻火器、火炬阻火器、排风导管阻火器、船用阻火器、乙炔阻火器、氢气阻火器等。(4)按阻火器结构分类金属网型阻火器、波纹型阻火器、平行板型阻火器、多孔板型阻火器、泡沫金属型阻火器、充填型阻火器、水封型阻火器、复合型阻火器和星型旋转阀阻火器等。(5)按阻火器使用气体介质分类 级气体阻火器、A级气体阻火器、B级气体阻火器、C级气体阻火器。2.3 阻火器主要应用场所(1)输送易燃或可燃气体管道;(2)存储石油和石油产品油罐;(3)爆炸危险系统通风管口;(4)加热炉中的可燃气体网管;(5)油气回收系统及内燃机排气系统。2.4 阻火器特点(1)阻火器是用来阻止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汽的火焰蔓延的安全装置。(2)当爆炸性混合气体或爆炸性液体形成的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的火焰经过足够小的断面或狭缝时,由于壁面的冷却效应和碰撞效应,导致自由基或活性分子的复合消失,破坏了化学链式反应的条件,因而不能形成连续燃烧薄膜或燃烧通路,火焰在其中传播一段距离后便会自动熄灭。(3)机械阻火器常由大量只允许火焰通过的细小通道或空隙固体材料组成。工业阻火器分为机械阻火器、液封阻火器和料封阻火器等类型,主要用于阻隔燃烧和爆炸初期的火灾火焰地蔓延;主动式隔爆装置通过传感器探测到的爆炸型号实施致动;被动式隔爆装置则依靠爆炸波本身来引发致动。(4)阻火器的作用是防止外部火焰窜入存有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管道内或阻止火焰在设备、管道间蔓延。阻火器是应用火焰通过热导体的狭小孔隙时,由于热量损失而熄灭的原理设计制造。3 波纹型阻火器(乙烯/空气)设计3.1 GZW-1型波纹型阻火器管道阻火器适用于加热炉、裂解炉、燃气锅炉等,因为这些炉子都用可燃气体作燃料,由于操作上的失误或泄漏,易于造成输气管道回火而引起工艺装置爆炸的危险。为防止回火爆炸应安装加热炉阻火器。它安装在燃气主管和油气输送管线上,其回火距离(火源至阻火器距离)不大于10 m。加热炉阻火器应用于管道上,因此亦属于管道阻火器,它有别于储罐阻火器。 图3.1 波纹型阻火器实物图HDND2DL图3.2 波纹型阻火器结构图GZW-1型波纹型阻火器零部件材料及外形尺寸如表3.1与表3.2:表3.1 零部件材料参数名称详细参数阀体材料碳钢WCB,不锈钢304、316阻火芯件材料不锈钢防爆阻火波纹板密封件材料耐油石棉橡胶、四氟PTFE环境温度 ()480公称压力 (MPa)0.65.0防爆级别 (BS5501)A、B、C表3.2 国标法兰连接外形尺寸: GB、JB规格D2DLHN-dDN50110140220235 414DN80150185280270418DN100170205325275418DN150225260425290818DN200280315495305818DN2503353705953201218DN3003954356554051223安装尺寸 (mm)3.2波纹型阻火器结构 波纹型阻火器主要由阻火器壳体、阻火层两部分组成。阻火器壳体如下图3.3所示:阻火层图3.3 阻火器壳体尺寸壳体LLdD如图3.4所示,阻火层芯件核心由两层超薄的不锈钢带制成:一层钢带被压成波型;另一层为平面钢带。将两种钢带组成间隔围绕其与圆心轴缠绕而成,由无数个断面为三角形的直通流道组成。在芯件内部有一个支架,用来增强芯件的结合强度,避免芯件在阻燃过程中被介质产生的爆炸压力冲散。 图 3.4阻火层芯件结构3.3阻火器结构设计(1)气体熄灭直径和孔网直径 使火焰不能继续传播的阻火器最大通道直径称为气体熄灭直径。气体熄灭直径大小取决于气体种类,并直接关系到阻火器的阻火效能。在设计阻火器时,应根据可燃气体燃烧速度选取熄灭直径,这种估算方法对大多数饱和烃和易燃气体适用,但不适用燃烧速度更快的易燃气体。另外,由于乙烯气体是不饱和烃,具有不同于普通易燃气体的特性,不能按饱和烃来处理。常态下几种常见气体的燃烧速率与熄火直径数据如表3.3:表3.3 常态下气体燃烧速率及熄火直径数据3气体类型标准燃烧速率/ms-1熄灭直径/mm甲烷/空气0.3653.65丙烷/空气0.4752.66丁烷/空气0.3962.79己烷/空气0.3963.05乙烯/空气0.7011.90乙炔/空气1.7670.78氢气/空气3.3520.86丙烷/氧气3.9620.38乙炔/氧气11.2770.13氢气/氧气11.8870.30一般来说,阻火层通道或孔隙直径可按气体熄灭直径来选取,但由于剥燃火焰速度远快于标准燃烧速度,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阻火层通道或孔隙直径按半气体熄灭直径选取,当然也可以通过增加阻火层厚度来提高阻火器效能。阻火层孔隙大小是影响阻火效能的重要因素,易燃气体熄灭直径大小直接关系到阻火层的孔隙尺寸。熄灭直径可以通过试验来测定,也可通过熄灭间隙来近似估算:d0=4.53Emin0.403 (3.1)D0=1.54d0 (3.2)式中:d0 熄灭间隙,mm;Emin最小点火能,mJ;D0 熄灭直径,mm。表3.4 典型气体-空气混合物最小点火能3典型气体名称最小点火能/mJ典型气体名称最小点火能/mJ二硫化碳0.009戊烷0.24乙炔0.019丁烷0.25氢0.019乙烷0.25乙烯0.096丙烷0.26乙醚0.19甲烷0.28苯0.20丙烯0.28由表3.4可知乙炔最小点火能为0.096 mJ。d0=4.53Emin0.403 =4.530.0960.403 mm=1.762 mmD0=1.54d0 =1.541.762 mm=2.713 mm实验表明,对于波纹型和金属型阻火器和阻火层,其波纹高度和孔网直径一般不超过熄灭直径一半,即:hmD02 (3.3)式中-hm为波纹(形状为等腰或等边三角形)高度或孔网直径,mm由该式可得 hm=1.357 mm(2)阻火层厚度一端开口的管道内,点火方式可以分为靠近开口端点火、靠近闭口端点火或靠近阻火器点火三种情形。无论何种点火方式,阻火器内火焰传播速度均取决于可燃气体的性质和点火与阻火器之间的距离(即点火距离)。由表3.5可以看出,在相同点火距离下,不同性质气体火焰传播速度并不相同;同一种气体火焰传播速度随点火距离的增大而迅速提高,当点火距离达到10 m时,火焰传播速度已达到爆轰速度(2133 m/s)。因此,为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应尽可能缩短点火距离。一般来说,点火距离不超过10 m,在某种特殊情况下需超过10 m时,管道和阻火器应能承受5.5 MPa以上压力,并设有泄爆孔。火焰传播速度与点火距离关系如表3.5:表3.5火焰传播速度与点火距离的关系4火焰传播速度/ ms-1点火距离/m气体名称0.3041.5003.0010.000丙烷/空气4.870.0100.0100.0乙烯/空气30701522133氢气/空气21332133对于金属网型和多孔板型阻火器,阻火层能有效阻止火焰传播的最大速度(不包括爆轰火焰速度)可以按以下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vm=0.38aydm2 (3.4)式中:vm阻火器能阻止火焰传播的最大速度,m/s;a 有效面积比,即阻火层实际面积与阻火层空隙面积之比;y 阻火层厚度,cm;dm阻火层孔眼直径,cm。上式用于三角形孔眼的波纹型阻火层,dm表示水力直径。关于阻火层厚度与最大火焰速度关系如图3.5所示:d=1.27 mmd=1.00 mmd=0.76 mma=0.825 50 75 阻火器厚度/mm火焰速度/ ms-1300240180120600图3.5 阻火层厚度与最大火焰速度关系5 有效面积比a的确定:dm值不得超过熄灭直径的50%。又由于d=1.27远小于熄灭直径D02.713 mm。波纹型阻火器阻火层的厚度最小为13 mm,所以取a=0.8。 阻火层厚度y的计算:又几何知识可知 m=4StrPtr式中Str、Ptr分别为三角形孔眼的面积及周长,cm2 ,cm。本次设计阻火层波纹为等边三角形,其边长:l=hmcos300=23hm3又知 Str=12lh=33hm2 , ptr=3l=23hm则可得 dm=23hm=0.905 mm=0.0905 cm由表3.5,取乙烯/空气火焰传播速度152 m/s。根据式(3.4),得:vm=0.38aydm2 152=0.380.8y0.09052 =4.095125 cm=40.95 mm为有一定的安全裕量,这里取y=41 mm(3)壳体材质阻火器必须满足耐腐蚀、耐高温、高强度等要求。其壳体可采用铸铁、铸铝、铸钢等材料来制造;在阻火器内部或其他设备组装时,不得使用动物皮革或植物纤维垫片。由表3.6可知,合金结构钢Cr40 满足要求。表3.6 常用材料力学性能6材料名称牌号s(MPa)b(MPa)(%)低碳钢Q23523537525合金结构钢40Cr7859805铸钢ZG230-45023045022灰铸铁HT100100铝合金2A1227542010(4)壳体尺寸 壳体厚度在内部爆炸压力的作用下,阻火器壳体不得发生破裂或者永久性变形,并能够承受0.9 MPa以上的水压试验,在水压试验中,阻火器内部垫片及其他部位1 min内应该没有渗漏和破裂或塑性变形等发生。对于塑性材料的阻火器壳体,其厚度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来计算:SB=pD2.3L-p+C (3.5)式中:SB阻火器壳体厚度,m;D 壳体中腔最大内径,cm;L材料允许拉应力,MPa;p 设计压力,一般可取公称压力,MPa;C 附加裕量,cm。设计要求壳体直径D为80 mm。由表3.6知,合金结构钢(型号40Cr)的抗拉强度b=980 MPa,根据相关理论知识:令D=8.0 cm ,L=980 MPa ,p=5.0 MPa7 ,SB=SB=pD2.3L-p=5.08.0-2SB2.3980-5.0 SB=0.0177 m=1.77 cm为安全起见留有一定的裕量,这里令SB=2.0 cm ,则有附加裕量C=2.0-1.77=0.23 cm 阻火层距离阻火器壳体前后端长度阻火器壳体尺寸会直接影响流体阻力的大小。通常情况下,阻火器壳体直径D应比与其配合使用的管道公称直径d大4倍(即D4d),阻火层距离阻火器壳体前后端的长度分别为L (0.51.0)D和 L” (0.51.5)D则可得 L+L”=L-2SB-y=130-220-41=49 mm可以取 L =24 mm ,L”=25 mm;则满足上述条件。3.4阻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